北京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創新完善保水機制體制「像保護眼睛一樣...

2020-12-23 中工網

2020-08-20 19:32:57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劉一荻)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北京密雲水庫,坐落在燕嶺群峰之中,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首都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

密雲水庫(央廣網發 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供圖)

近年來,密雲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水源保護制度,嚴肅查處各類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2018年,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獲批成立,將區環保局、農業局、城管局涉及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的131項涉水執法權統一授予執法大隊,在全國率先實現特定區域綜合性執法,真正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密雲水庫」。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宇興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切實保護密雲水庫水質,從2014年起,密雲區實施了退耕禁種工程,清退了10.4萬畝「押寶地」以及94個庫中島。畜禽禁養、清退水產養殖場、清退燃油船隻、清退礦山企業等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消除了來自農業、畜牧業、養殖業、採礦業等的面源汙染。

治理後的密雲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汙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後,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開始在保水護水方面「做文章」。近年來,密雲水庫周邊已建成305公裡的圍網,沿155米高程線安裝7000多個界樁,實現了庫區封閉管理。2.85萬畝庫濱帶也逐漸落成,構建了水生、溼生、陸生植物相結合的生態保護帶,確保「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截止到2018年底,密雲區治理小流域81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77平方公裡,恢復密雲水庫周邊、清水河、潮河、白河溼地178公頃,全區溼地總面積達到1.14萬公頃。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2019年10月,密雲水庫蓄水一度接近27億立方米,創新世紀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還同懷柔區、承德市籤訂《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兩市一區建立跨界水體聯合檢測、預警及水汙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建立「責任共擔、問題共商、目標共治、信息共享」的協同會商機制,保水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

記者獲悉,為進一步保障保水執法的實效性,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在水庫周邊鎮及155米高程線以內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部署監控系統,並將於今年10月份前建成投入使用。宇興評介紹,這一系統還將具備破壞翻越圍網報警、智能識別、庫區防火、廣播、警告勸離、違法取證等功能,能夠提高密雲水庫綜合執法效率。

今年10月份前,密雲水庫將實現監控全覆蓋(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自2014年起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全面實施退耕、禁養、「庫中島」清理等一系列水源保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庫區農民收入的減少。為破解這一難題,密雲區制定了《一級保護區產業發展及職業技能培訓扶持政策》,加大黑木耳、果品、甘薯、小雜糧、蜜蜂等產業幫扶力度,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技能培訓班的開辦,鼓勵、引導了農民轉產、轉崗、轉變生產方式,促進增收。同時密雲區還設立了700個「水源生態保護崗」,所需人員全部從庫區周邊鎮村招聘(優先招聘低收入戶人員),促進農民「綠崗」就業。密雲區還逐步提高一級保護區內群眾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為庫區農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密雲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編輯:劉雲

相關焦點

  • 保水庫水 打黑作坊 密雲「生態警務」打造環安鐵軍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警員加入執法隊伍 對違法行為強震懾6月27日下午,天氣晴好,密雲公安分局環境安全保衛大隊的警員和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執法分隊隊員,一起坐上了新能源執法船,從執法大隊船塢出發,開始了巡查工作。這樣的巡查每天都會進行,目的是做好水庫保水工作,打擊非法捕撈、垂釣等違法行為。
  • 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
    這裡是華北地區最大水庫、北京最大的地表飲用水源地——密雲水庫。9月1日,這座水庫迎來建成60周年。作為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執法分隊的成員,郭欽東和同事每天需巡視100多平方公裡的庫區水域,24小時不間斷,勸阻並懲處偷釣、偷捕等破壞庫區生態的行為,悉心保護這一灣碧水。
  • 密雲:守住一方淨水 做好山水文章
    為了更好保護一庫淨水,密雲區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五保水」要求,專門成立了密雲區保水委員會,全面加強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工作。先後在庫區開展了庫中島清理、庫區退耕禁種、庫濱帶綠化、水庫圍網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上遊規模養殖和水產養殖清退、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礦山關閉等工作,保證了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 「環安大隊」保密雲水庫生態安全
    由於密雲水庫是北京市供水地,「保水」則成為密雲地區的重要任務。  確保水庫生態安全建立「環安大隊」  密雲水庫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為確保水庫水質安全,生態環境優質,密雲公安分局結合公安改革工作,成立環境安全保衛專業隊伍。
  • 北京密雲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截至2019年底,密雲區PM2.5累計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排名北京第一;密雲水庫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地,蓄水量創世紀新高,達到26.8億立方米;其水質及主要入境、入庫河流水質均符合Ⅱ類水質目標要求。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將密雲區評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那麼,密雲是如何深入實踐「兩山」理論,走上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
  • 環保警察助力北京水源地安全
    為了保護首都水源的安全,密雲公安分局於今年8月份創建了環境安全保衛大隊(環安大隊)。據了解,環安大隊成立近四個月以來,共破獲刑事案件6起,查處行政案件5起,刑事拘留8人,行政拘留5人,使密雲水庫周邊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  北京成立首個環保警察隊伍  密雲水庫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水源地。
  • 密雲環安鐵軍一年剷除12個黑作坊
    近一年來,環安大隊破獲多起案件,成為一支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鐵軍」。每天巡查密雲水庫 打擊非法捕撈垂釣昨日下午,天氣晴好,密雲公安分局環境安全保衛大隊的警員和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執法分隊隊員,一起坐上了新能源執法船,從執法大隊船塢出發,開始每天的巡查,打擊非法捕撈、垂釣等違法行為。
  • 水潤京華——密雲水庫修建記
    今年是密雲水庫動工興建60周年。60年前,京北密雲群山間,潮河、白河河谷中,幾十萬民工喊著號子,用人力堆砌攔河大壩。僅僅兩年時間,大壩全部落成,燕山群嶺間高峽出平湖,密雲水庫漾起萬頃碧波。60年來,密雲水庫與北京人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曾經,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兩杯來自密雲水庫。
  • 綜合執法改革:組建縣市場監督稽查大隊(副科級事業單位)
    為進一步創新和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省編辦《關於明確南京市玄武區等13個縣(市、區)作為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
  • 成都市彭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以「新起點、新作為...
    2020年11月11日,成都市彭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正式掛牌成立,大隊的成立,不僅是深化機構改革,構建完備的生態環境執法體系、強化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重大舉措,也標誌著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邁入了全新階段,開啟了全新徵程。
  • 聚焦地市|安康市首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正式掛牌成立
    近日,安康市漢陰縣召開綜合行政執法暨司法所、財政所揭牌儀式,為5個新組建的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和10個市場監管所、10個司法所、10個財政所集中揭牌。這標誌著漢陰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歷時5個月的體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
  • 兩千萬北京人不一定知道的事:密雲水庫修建時還歸承德管轄
    然而,兩千多萬每天飲用密雲水庫水的北京人並不一定知道,密雲水庫修建的時候,密雲還歸承德管轄。2.興隆縣與北京密雲接壤,霧靈山上流下來的泉水,也都跨過縣界流到了北京。2019年春天,我們去霧靈山腳下的北水泉村,和老鄉聊天時,說北京與河北的界線從不遠處的一個村子的中間穿過,有弟兄兩個的戶口都不一樣,一個是河北,一個是北京。據說,當時留在河北的那個人也可以劃歸北京,可是他對河北的感情太深了,捨不得大河北,於是,兄弟兩個現在就面臨著各種不一樣的人生。
  • 河池市9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揭牌成立
    7月31日,隨著河池市環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揭牌成立,實現對河池市9個派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全覆蓋,打通了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的「最後一公裡」,標誌著河池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改革全面完成。
  • 北京七日:密雲水庫蓄水突破19億立方米 地鐵1號線安全門全線啟用
    ,見到和她一樣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準時」在這兒聚齊兒的幾位叔叔阿姨,大家彼此點頭打個招呼,然後坐在習慣的靠窗位子,看看書報,度過一天中最安靜和愜意的一段上午時光…… 詳情請點擊:【北晚記者隨機探訪二環內32處名人故居 多數處於妥善保護和閒置】據不完全統計,北京較為重要的名人故居有近80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東西城兩區。
  • 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修庫人保水人講述感人故事
    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密雲區發布「最美保水人」徵集令,尋找在密雲水庫建設、移民、保水、富民、宣傳等方面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事跡,一同追憶那個年代的故事、那段光輝的歷史、那些可親可敬的奉獻者。徵集令發布短短十餘天,組委會便陸續收到30餘條珍貴的線索,根據這些線索,已尋到40餘位曾參與過密雲水庫建設的老人,那些印刻在時光中的感人故事再度閃亮。
  • 北京密雲水庫:亞洲最大的人工湖,中國水庫修建史上的「奇蹟」
    北京的密雲水庫,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飲用水源供應地。密雲水庫位於北京密雲區燕山群山丘陵之中,面積最大時達188平方公裡,水庫水最深達63.5米。密雲水庫有「燕山明珠」的美譽,也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藍天白雲下的密雲水庫,掩映在群山之中,看上去十分壯觀。密雲水庫於1960年建造完成,到如今已經滋潤著首都市民59年。在2017年11月,密雲水庫的蓄水量達到20億立方米,而水庫中的7個小島也是第一次被水完全淹沒。自1958年7月,來自北京河北的20多萬工人參與修建密雲水庫。耗時2年2個月,密雲水庫竣工。
  • 2003-2020 17年 延慶白河堡水庫累計向密雲水庫輸水13.28億立方米
    習近平在回信中說,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密雲水庫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涵養區建設,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共同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從2003年起承擔向密雲水庫輸水的任務,17年來,白河堡水庫累計向密雲水庫輸水13.28億立方米,交出了保障北京市城市生活供水的優異成績單。
  • 探索改革創新 推進綜合執法 加快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步伐
    二、明確改革重點,構建體制機制  開封市將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與「放管服」改革有機結合,堅持基層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著力理順職責關係、規範機構設置、推動重心下移、提高執法效能。  (一)橫向整合執法資源  一是匡定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內容。
  • 【攜手逐夢京津冀】京冀共建密雲水庫生態小流域
    另外,去年北京市政府與河北省政府實施京津保中心區造林綠化合作項目,作為京津保中心區生態過渡帶的節點城市,定興被列為項目承擔縣之一。「這是我縣與北京合作造林的首次嘗試,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合作造林9000畝,北京財政當年一次性給予每畝3000元的補貼。」劉雅明說。
  • 青島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創新形成「青島模式」
    教育部在批覆函中指出,青島市教育局「自2014年成為全國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以來,積極探索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整套可供複製和借鑑的教育執法模式,在全國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你局的改革探索具有開拓性和示範意義,為教育部制定相關規範性文件、推進相關改革提供了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