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靠山小區,居民頻遭紅嘴藍鵲攻擊,多人被啄傷
專家稱,繁殖期有一定攻擊性,居民可戴帽撐傘防範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沈淑婷)「我每天早上7點多出門,都得特別小心,每天它都攻擊人!」近日,家住柯厝路源泉山莊B區的一名女業主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求助。令這位女士不堪其擾的「它」叫紅嘴藍鵲,繁殖期具有攻擊性,本報曾報導過它們攻擊人的事件,當時人們稱之為「憤怒的小鳥」。
市政園林部門等部門表示,繁殖期的紅嘴藍鵲具有攻擊性,這是它的習性,部門也無法幹涉,希望人們對它們的這一特性多理解一點,多寬容一些,儘量做到人鳥和諧共處。
【居民】
「全天候」攻擊人 多名業主被襲擊過
接到女業主的求助後,記者當即來到源泉山莊B區。該小區靠山,綠化較好,小區內綠樹成蔭。在7號、8號及9號樓邊的樹上,記者聽到一陣響亮的鳥鳴。起初,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過了一會兒,陸續有居民從樓道出來時,那隻鳥兒拖著長長的尾巴,迅速從居民旁邊一掠而過,飛向另一根高枝。
記者注意到,不少居民經過這一帶時,都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有的甚至小跑進樓道。戴著帽子的賴女士撫著胸口,一臉驚恐:「嚇死人了,單單今天我就被它攻擊過兩次,我之前不戴帽子的,就是因為這隻鳥才戴的!」
業主李女士說,前一天上午11點多,這隻鳥從她耳邊飛快地掠過,把她嚇壞了。業主夏女士說,她曾被啄過一次,本以為鳥兒不會再傷害自己了,沒想到第二次她拍視頻時又被啄了,後來還被啄了第三次。
一名寶媽推著寶寶回家,手上拿著一把扇子,既用來給寶寶扇風,也用來作為抵擋鳥兒進攻的武器。她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不時叮囑身旁的丈夫:「你看著點啊!注意鳥!」等到進了樓道,夫妻倆才放鬆下來。
多名業主告訴記者,這種鳥從4月份開始就變得很狂躁,總是從樹上俯衝下來啄人,攻擊人是「全天候」的,令大家戰戰兢兢。「我們大人還好,要是傷到孩子怎麼辦?」業主陳先生擔心地說。
業主劉先生則指望鳥兒自己能收斂一點:「鳥兒也有鳥兒的習性,只要它感受到我們沒惡意,應該不會再傷人了吧?」
【物業】
目前能採取的措施 就是張貼溫馨告示
該小區物業、廈門尚福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黃先生說,他們曾請教過110、市政園林局及自然資源規劃局等單位,得知這種兇猛的鳥兒是紅嘴藍鵲,繁殖期兇猛異常。「我們無法對它們採取措施,只能張貼溫馨告示。」
黃先生說,小區裡的紅嘴藍鵲不少,有的是從靠山處下來的,有的就在樓群間的大樹上安了家,甚至有鳥兒在與源泉山莊相鄰的前埔邊防公寓16、17樓高層窗臺外「安營紮寨」,從高處俯衝下來啄人。
記者觀察發現,前埔邊防公寓樓兩戶人家外的4個窗戶上,果然都被枯枝、樹葉填了起來,最大的一個鳥巢足足佔了三分之二的外窗。物業人員說,那兩戶估計是暫時無人居住,才被鳥兒佔了。
黃先生說,紅嘴藍鵲最初是在3號樓附近活動,當時物業就在那一帶張貼了溫馨告示,提醒業主們減少在該區域的活動,特別提醒不要讓孩子在那片區域玩耍。後來鳥兒又換地方「作案」,現在主要在7號到9號樓一帶活動。
還能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黃先生表示沒辦法了,希望大家幫他們想想招。
【分析】
不會無差別攻擊 一般事出有因
市觀鳥協會一位資深會員說,目前廈門常見的鳥類中,有三種性情較兇悍,被列入「憤怒的小鳥」名單,分別為:紅嘴藍鵲、灰喜鵲和黑卷尾。一旦發生鳥兒傷人事件,肇事者幾乎都是它們。
不過,這位會員表示,小鳥不會無緣無故攻擊人,更不會無差別攻擊,發生這樣的事一般都事出有因,可能因為小區居民活動區與鳥兒太近,也不排除曾有人攻擊、傷害過鳥兒,鳥兒「記仇」。
廈門觀鳥協會理事凌飛鶴說,每年廈門都會經常發生紅嘴藍鵲攻擊人事件,前埔南區較為多見,一般路人在靠近其巢區附近就會被攻擊。「前埔有所小學的保安曾拿掃把想驅趕紅嘴藍鵲,後來鳥兒每次見到他都會追他,甚至把他追到保安室裡,這鳥可是『小猛禽』,記仇得很。」
【提醒】
出門戴帽或撐傘 別去主動招惹
凌飛鶴說,在源泉山莊攻擊居民的確實是紅嘴藍鵲,這種鳥又稱長尾藍鵲,是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三有)鳥類。
資料顯示,紅嘴藍鵲是廈門留鳥,屬於大型鴉類。嘴和腳呈紅色,上體為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它們能發出多種不同的叫聲和哨聲。常見於林緣地帶、灌叢甚至小區。喜喧鬧,結小群活動。以果實、小型鳥類及卵、昆蟲為食,常在地面取食,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3月到5月繁殖季,會主動攻擊行人。
凌飛鶴說,近期是許多鳥兒的繁殖季,包括紅嘴藍鵲。這個季節,如果市民發現鳥兒正要在屋簷下築巢,可稍微驅趕下,這樣鳥兒意識到危險,就會換地方築巢。如果已經築巢了,可嘗試使用黑網做一個圍擋。「鳥兒來築巢說明附近生態好,沒有危險,希望人類與鳥兒和諧相處。」
凌飛鶴提醒,當發現紅嘴藍鵲有攻擊行為時,市民出門時最好戴太陽帽或者撐傘,交代小孩子不要獨自路過紅嘴藍鵲出沒地帶,更不要去主動挑逗它們。
【他山之石】
帽子上畫眼睛裝「WiFi」
在澳大利亞,人們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只不過主角換成了澳洲鍾鵲。這種鳥在繁殖期也具有攻擊性。其攻擊分多個級別:發出警告、發力俯衝、啄擊入侵者面部等。通常,當行人或者騎單車者進入其鳥巢50米至100米範圍內,它們就會發起攻擊。
對此,當地專家建議人們經過澳洲鍾鵲的鳥巢時,最好佩戴寬邊帽或打開可以驅逐鳥類的傘。行人可在帽子或頭盔上畫上眼睛的圖案或頭戴「WiFi」,這有助於嚇走澳洲鍾鵲。
和諧共生請您支招
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說,紅嘴藍鵲繁殖期才會攻擊人,過了繁殖期一般能和人類和諧相處。受此困擾的小區居民最好是忍忍,它們的繁殖期馬上就要過去了。對此,您怎麼看?您是否有類似遭遇?如何在不傷害它們的同時,有效避免受到它們短期的侵擾?歡迎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說一說。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