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愛生活,所以熱愛語文;因為喜歡學生,所以喜歡生命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點亮孩子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望」、「堅持用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引導學生」……這幾句話來自北京市八一學校(以下簡稱「八一學校」)的老師們,他們是出了名的愛學生,簡直是把學生愛到骨子裡!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財富;教師之所以重要,就在於教師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走訪過程中,播報君發現:「愛生、啟智、博學、求索」是這所學校確立的教師品質標準,其中「愛生」排在了第一位。
今天,就隨播報君走進八一學校的老師中間,近距離感受他們的獨特魅力與品質情懷!
一
熱愛教育 讀懂孩子內心
懂得教育 尊重個體差異
播報君在八一學校採訪完,天色已黑,外邊寒風刺骨,不過校園裡不少辦公室還亮著燈,老師們正辛勤地加班,有的備課、有的研討、有的在跟孩子談心……不由得感慨:老師們真不容易!採訪中,播報君聽到很多平凡但感人的小故事,有幾次感動地忍不住流淚。
老教師毛建輝愛生如子,當時毛老師班裡有一位學生家境特別困難,毛老師儘管自己也不寬裕,但對他格外關照,經濟上給予各種幫助;班主任姜杉堅持20餘年使用「效益本」跟學生心理疏導、溝通對話,創設自由對話的「心理場」;為了提升學生們的傳統文化素養,申增富老師和同事們開發建設的首批校本課程——《來自孔子的智慧》率先走進學校課堂……這樣暖心的故事還有很多,每天都會在這所朝氣蓬勃、精緻美麗的校園裡溫馨上演。
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有的是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的骨幹教師;有的是高度負責、善於管理的班主任;有的是勤於付出、不懈思考的年級組長,他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把學生的收穫作為教學的核心,將教會學生思考作為教育目標。他們愛生如子——在他們心中,學生至高無上;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這對學生的愛,對學校的愛以及對教育的愛。同時,他們執著創新、執著實踐、執著專業研究,不斷在教學和管理中,推出多種創新舉措。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八一的老師」。
教師是一所學校發展的血液,為了提升學校教師隊伍品質,學校開展主題沙龍、多種教學比賽;同時,以「開放」態度承辦「海澱區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八一學校班主任工作坊」;「只要老師提出的培訓機會,學校會儘量滿足」,學校利用、創造各種機會送老師們到國內外進行培訓,老師們從中開闊了眼界,也提高了自信心,關注青年教師成長,學校完善和健全青年教師培養機制,開設「青年教師成長營」……這就不難明白,八一學校擁有一支強大教師隊伍的秘訣了!
「具備廣博的知識,熱愛教育,能讀懂孩子的內心,懂得教育,尊重個體差異,善於引導激發學生潛能並給予孩子無私的愛,提高教師個人視野、胸襟給學生的感染,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技能與教育科研水平」,學校還詳細梳理和明確了教師的品質形象——智慧型教師,未來任重道遠,老師們加油啦,看好你們喲!
二
低調內斂、負責敬業
老師們超級暖心又可愛
低調內斂、負責敬業,融正、嚴、實、愛於一身,播報君採訪過程中,通過聆聽幾位老師的講述,深刻體會到了八一學校教師群體的特色。播報君這就帶大家走進八一學校的幾位老師,他們大多是學校的學科教研組長,「講傳統、講師德、講奉獻」在他們身上有著生動的體現,快來聽聽他們的小故事!
王建穩老師
生活是語文的源頭活水
語文讓孩子們變得更美
名師檔案
王建穩,北京市八一學校語文教師,高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市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海澱區名師工作站語文學科組長兼導師,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兼職教研員。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等稱號。
育人故事
「溫文爾雅的氣質,出口成章的才情,她給人的第一感覺充滿了書卷氣和知性美,而她待人的和善更令人如沐春風」,這就是王建穩老師——一朵盛開的向日葵花,源源不斷地帶給孩子們溫暖的力量。
語文教師要教語文,更要用語文去教。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課承載著更廣博更豐厚的內涵。每到新學年的第一節語文課,王老師總會在黑板上寫下三行字來介紹自己:因為熱愛生活,所以熱愛語文;因為喜歡學生,所以喜歡生命課堂;因為鍾情教育,所以幸福地堅守在三尺講臺上。
她在平時十分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是大家心中的「大朋友」,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注重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講課時聲情並茂,生動感人,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又能把握分寸、恰到好處,引導學生的情感如泉水般湧出,並促發其對生命、對人性、對愛、對責任的思考。
高中進入新課程以來,王老師帶領高中語文組秉承八一中學所繼承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教育思想和紅色傳統,開發了《走進「紅色經典」》等9門校本課程,引領學生立足現實,重溫「經典」。這些課程中所蘊含的那種充塞天地間的浩然正氣和博大情懷,給孩子們的教育已遠遠超出了「語文」兩個字所能包含的。
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不在於給了學生多少知識,也不僅僅是課講得多漂亮,更重要的是能夠關注學生的精神發育和成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儲能。而王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老師,她的的語文課是有溫度、有思想、有重量、有個性的「生命課堂」。
金雅娟老師
滲透人文情懷
提倡人文與科學相結合
名師檔案
金雅娟,北京市八一學校化學教師,班主任,海澱區骨幹教師,兼職教研員。曾獲得第25屆五四表彰會獲「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第26屆五四表彰會中獲「青年教師之星、北京市八一學校優秀班主任、海澱區區級骨幹教師、北京市八一學校課改先鋒、北京市八一學校「優秀共產黨」稱號等。
育人故事
清秀的臉龐、嬌小的身材、條理清晰的談吐、理科出身卻由內而外散發著人文氣質,這就是初見金雅娟老師的印象。從2005年北師大畢業後,金老師就來到八一學校,至今已有十三年;這位與改革開放同齡的老師,對教學教研、班主任工作等有著獨到的見解。
「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的過程,而是點亮孩子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讓他們學會學習,體會學習過程中的探索和成就感」,金老師特別注重知識的功能價值和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促進學生認識發展和核心素養的形成,她教過的班級,學生們十分熱愛化學和探討問題。
從2012年「基於學情分析的」課堂教學實踐,到促進學科能力發展的教學改進項目、又到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微項目式教學改進……金老師先後跟過國家級課題1個,區級課題3個,堅持以課題研究的方式,不斷提升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參加「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現場說課比賽獲得特等獎,兩個教學案例和兩個說課錄像在「全國基礎教育化學學科優質教學課例」評選活動均獲得特等獎等。
「人文思維是科學發展的基底,科學思維和技術思維如果離開了人文的引領,就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和方向」,作為高一實驗一班的班主任,金老師的教育理念是滲透人文情懷,提倡人文與科學相結合的教育,提升格局和修養,倡導學術與創新。她所帶的班級被稱為「陽光一班」,提出建設對人有溫度、對事有態度、思想有深度的班級文化,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人才。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想法會很多,循循善誘的教導和關懷就顯得格外重要。她經常鼓勵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並引導學生客觀、積極地看到社會問題,以天下為己任。就是這樣一位老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收穫著孩子們的愛,也收穫著更好的自己。
張劍冰老師
用「品」引路,以「文」化人
讓孩子的成長充滿陽光
名師檔案
張劍冰,北京市八一學校政治學科教師、班主任、年級組副組長,中學一級教師,北京市海澱區優秀班主任,海澱區「三八紅旗手」,校級班主任骨幹教師,校級優秀黨員。
育人故事
「在建設班集體,引領學生成長上,我是一個熱衷於班級文化建設的班主任」,說起張劍冰老師,一定要提她所帶的聶榮臻班,這個班級多次獲得校級特色班集體,還被評為2017年海澱區優秀班集體呢。
聶榮臻班既有著紅色教育的實踐課程,也有著特色的班級文化——氣質文化。張老師跟孩子們一起在學校提供的紅色教育實踐平臺上,設計了班本特色課程:初一年級上學期課程主題是「讀聶帥傳記、學聶帥精神」;初一年級下學期課程主題是「尋聶帥足跡、悟聶帥情懷」;初二年級上學期課程主題是「秉承聶帥精神,勇攀科學高峰」;初二年級下學期課程主題是「感悟聶帥青春之志,編織個人青春夢想」。細細看來,真的蠻有體系,層層深入。
前往河北阜平參觀八一小學和晉察冀邊區紀念館,前往西柏坡紀念館參觀學習,前往河北「夢東方」體驗科技實踐課,前往天津參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織部分同學前往昌平區「小桔燈」福利院開展關愛聽障兒童活動……張老師帶著孩子們走出校園,將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在一次次紅色、科技教育活動中,孩子們拓展了眼界,加深了對品質文化的理解。
《陽光教育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成功的教育,可以使學生具有耳濡目染的科學素養及敬畏之心、向善之心、感恩之心。教師應該平等地對待學生,以愛和尊重感染學生,相信每個學生,讓學生感到他的成長充滿『陽光』。在用"品"引路、以"文"化人的路上,張老師和她的聶榮臻班的每一個孩子,正在暖暖陽光下,嬉戲打鬧,他們的班級故事還在繼續……
曲紅茹老師
好課堂是師生間靈魂的對話
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土
名師檔案
曲紅茹,北京市八一學校初中英語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北京市英語學科骨幹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海澱區英語學科帶頭人,海澱區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區名師工作站優秀學員,。她連續十幾年被聘為區兼職教研員,參加區統考試題的出題工作,被評為「區優秀教研員」等。
育人故事
愛聽校園中清脆的「老師好」,愛看生機勃勃綠色跑道上奔跑嬉戲的孩子,愛教室裡少年的朗朗讀書聲,愛上完一節好課的熱血沸騰……曲老師從選擇當老師的那一刻起,就立志為了學生終身發展服務,做一個有激情的英語教師。
隨著終身學習觀的不斷深入,傳統「閱讀能力」的概念正在逐漸被「閱讀素養」所取代,曲老師努力利用每周的閱讀素養課幫助學生在閱讀素養方面提升。
一個真正好的課堂應洋溢著對生命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展望,應是師生之間靈魂的對話,應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土。幾年來,她倡導學生體驗式自主閱讀課外美文作品,如:《典範英語》、《常春藤》分級英語讀物等。她還採用學生課外自學在先、課堂從師學習在後的課堂模式。課上採用閱讀報告、閱讀圈、可視化組織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提高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
此外,作為教研組長,曲老師加強教研組文化和教師梯隊建設,打造優秀專業化團隊。她先後邀請北外教授、教育學院教師做前沿講座,開拓老師的思路。引進北京市協同創新項目後,教育學院張金秀院長親自帶隊,兩年中開展了32次不同類型的教研活動。形成了10節具有示範性的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優秀課例。老師們從不會上閱讀課,怕上閱讀課變成喜歡鑽研閱讀課,享受上閱讀課……
教育是一種智慧,教育的智慧就在於用智慧啟迪智慧,用生命呵護生命,用創造去支持創造。曲老師堅持用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愛上英語的同時,也愛上生活。
陳熹老師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幫助他們最美麗地綻放
名師簡介
陳熹,北京市八一學校初中部英語教師,班主任,初中教育處副主任。曾獲得「北京市第二屆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紫禁杯優秀班主任、北京市八一學校學科帶頭人等。
育人故事
「在我眼裡,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種子。而我的班主任工作,就像是雨露、陽光,助他們生根、發芽」,作為班主任,陳熹老師經常會問自己:學生是什麼?信任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以最美麗的姿態綻放,這就是陳老師的育人觀。
陳老師所帶的班叫「幸福一班」,進入整潔美麗的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班級的幸福座右銘「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每日一換的名人名言點亮了孩子們思想的明燈,每周一換的新聞簡報讓學生在教室裡就能眼看世界,300多冊豐富的藏書更是時刻滋養著孩子們的心靈,行萬裡路板塊豐富的名勝介紹和旅行經歷讓孩子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在陳老師的班上,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班裡原本就有70多種不同的職責崗位,每一位成員都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有著自己的小責任田;人人都是班規的設立者。幸福一班擁有詳細完善的「德育積分代幣儲蓄制度」,德育積分來自學生自己制定的詳細班規;人人都有舞臺。所有大型活動,無論體育節還是藝術節,45人一定全部上場,一個都不能落下。
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班集體,怎麼能不幸福?為了幫助孩子樹立目標和理想,陳老師利用所有往屆學生和家長的資源,給班級開設各種「高端講座」和溝通機會。邀請2009屆畢業的優秀大學生們,給學生開設了一系列關於大學生活和大學學習的講座和訪談;利用開學初的家長會,發動了全體有專長有意向的家長們,給孩子們帶來視野更加廣闊的職業專業講座,例如:中科院首席科學家帶來的精彩講座《我們的水》,牙科專家帶來的《口腔健康講座》等。
就這樣,陳老師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路分享,見證著他們的進步和正向價值觀的逐步完善。這個過程也讓陳老師積累著越來越多的教育智慧與感悟。
此外,陳老師還擔任初中教育處副主任,主要負責協助管理預備年級、初二年級的教學、德育工作。「我感覺自己就像行政樓裡的小學徒,一邊忙碌一邊拼命學習改進」。即使工作再忙,陳老師依然不忘思考和前行,抓緊一切機會提升自己。
三
相信我們的學生
教好屬於我們自己的學生
「八一的堅守和務實,就是一切為了學生,努力為學生的發展搭建各種合適的平臺」,北京市八一學校校長沈軍經常對老師們說的一句話就是,「相信我們的學生」、然後「教好屬於我們自己的學生」。這是一位校長對自己教育本心的堅守,也是老師們無私奉獻、紮根一線、給予孩子們最好的教育的努力方向。
「品質八一 品質人生」,在這所以品質文化凝練立校品格的學校,除了為孩子成長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品質成長的沃土,學校還著力為國家和社會成就品質教師,鼓勵教師提升教學和研究品質,讓老師實現價值、理想,成就品質人生。
新時期,教師隊伍的年齡層次和專業水平結構都在發生變化,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室團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開闊思路、開拓辦學』成為八一學校管理團隊的必然選擇」。
播報君深深地覺得:這樣一所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彰顯時代變革的學校未來一定會熠熠生輝,讓孩子們笑地更美麗、更燦爛……
上邊5位老師的故事有沒有打動你,你覺得哪位老師最有魅力?快來投個票吧~
背景連結
從1979年至今,這4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首都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北京教育播報」策劃推出了「首都教育40年校園行」欄目,從一個校園的小視角,看我國教育的大成效;從一所學校的小變革,看中國社會的大發展。從本期開始,我們播報的視角,將深入北京八一學校,從辦學理念、教師隊伍建設、學生成長、班級文化建設、家校合作等方面,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八一學校。
圖片及資料來源 | 北京市八一學校
編輯|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