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成都七中八一學校探索「為理解而教」

2020-12-17 成都教育資訊

文/馮俊傑

為什麼要提問?創新思維從哪來?教師與學生、問題與創新思維是什麼關係?怎樣利用問題促進創新思維……11月15日,成都七中八一學校第五屆教育研討會(高中專場)拉開序幕。

現場,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展學院)院長、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專家工作組副組長閆寒冰,與成都市眾名校校長以及教師代表一起,關注教育教學改革,聚焦深度學習,探索如何為理解而教。

為理解而教,為理解而學

閆寒冰教授以《為理解而教——UbD的追求與路徑》為題,通過《奇葩說》辯題"美術館起火,救名畫還是救貓"等豐富而新鮮的案例展示了。"為目標而學,為理解而學,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當在開展教學活動前,先努力思考學習要達到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以及有哪些證據能夠表明學習達到了目的。"

此外,閆寒冰強調,"在當前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情況下,我們怎樣才能建設一套嚴謹的、有吸引力的課程體系,關注理解,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這至關重要。"

追求"有高度、有厚度、有長度、有溫度"的品質課堂

成都七中八一學校校長張守和在致辭中表示,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如何推進,是教育從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從'聚焦課堂,關注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到'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思維品質',到'關注學生體驗,培養核心素養',再到'聚焦深度課堂,提升學習品質',我們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

"我們聚焦深度學習,探索如何為理解而教。接下來兩周,將分學科同課異構。能與各校優秀教師同堂競技,分享追求理解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我們倍感榮幸。"張守和介紹稱,成都七中八一學校將對標一流名校,激發教育活力,追求"有高度、有厚度、有長度、有溫度"的品質課堂,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課堂要求新求變,讓孩子們走在創新創造前列

為何本屆教研會主題選定《以問題驅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成都七中八一學校副校長任天府稱,七中八一課堂研究注重"實用"二字,把基於理解的問題設計真正落實到課堂。講演中,任天府通過"把課堂比作食堂""關於深度旅遊""設計弧形"等類比思維案例,把思維可視化,把自己的演講形式和內容進行創新。報告中,兩位老師代表還親自上臺分享怎麼在課堂上做基於理解的問題設計,以及探討怎麼設計才能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最終形成創新思維。

此次教研會,在問題驅動與創新思維的課堂探索中,閃爍著成都教育人敢於創新的思想火花,無處不體現著成都七中八一學校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無畏勇氣。任天府說道,"我們需要一個充滿創新氣質的國家,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的活力競相迸發。當然要建設成具有強勁競爭力的創新型國家,需要從教育創新抓起,從小學到高中,就開設基礎性哲學、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課程,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思維要轉型,課堂要轉型……轉型自然需要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去研究去思考。只有求新求變,以問題為導向,建立起創新思維模型,才能讓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孩子們走在創新創造前列。"

相關焦點

  • 成都七中八一學校——一個創造奇蹟的地方
    2018年高考硝煙散盡,成都七中八一學校捷報頻傳,多項記錄被自己的學生刷新,再一次讓家長感嘆「讓人震驚的七中八一」。作為成都七中八一學校高考最新記錄,考了688分的龍竹伊同學非常淡定:「我相信以我們學校的發展勢頭,我這個記錄最多保持到明年就會被新一屆的高三同學打破。」龍竹伊說,她會很高興學弟學妹們來打破她的記錄。
  • 選擇七中八一 成就最好自己
    說到七中八一,家長滿意,業界驚嘆,學生自豪。家長說:&34;;業界驚嘆:&34;;學生自豪:&34;。  成都七中八一學校是一所由成都七中直接整體領辦、軍地共同打造的高起點、高品位公辦學校。學校位於成都市金牛區茶店子八一路22號,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其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3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子弟學校。
  • 成都七中八一學校2020年秋季中學教師招聘啟事
    成都七中八一學校中學教師招聘啟事成都七中八一學校是由成都七中直接整體領辦、軍地共同打造的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高起點、高品質的公辦學校。成都七中八一學校佔地78.1畝,現有教學班57個,學生2300餘人,教職工280人。其中專任教師205人,高級教師56人,中級教師72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7人,區學科帶頭人5人,區骨幹教師23人,同時還有十餘人組成的成都七中特級教師專家指導團隊。
  •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最新介紹_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_成都...
    成都奧數網11月8日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原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東區))是一所由成都七中和四川嘉祥實業公司共同舉辦的、成都七中教育集團的第一所民辦公助學校。由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並直接管理。學校於2003年被命名為四川省先進民辦學校。 學校創建於2000年,佔地260畝,是寄宿式的普通十二年制學校。
  •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
    1997年為適應成都現代化教育發展需要,在成都市教育局領導下,依託百年名校全國示範性高中——成都七中辦學,學校改名為成都七中育才學校。2008年《人民教育》第五期以「讓學校成為收穫幸福的地方」為題對學校進行了辦學特色紀實的專題報導。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通過多媒體教學示範班,將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優質教育輻射到薄弱的邊遠地區,近萬名學生與該校學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 成都七中奇速英語 ICT環境下英語常規課堂教學研討會成功舉行
    成都七中高一英語組長謝老師評價奇速英語理念好、思維方式好、選材切合實際,還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大數據分析平臺的結構性精準分析功能不錯。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成都七中高二英語組長說到,奇速英語老師善於運用ICT技術,課堂展示不錯; ICT如何能有效進行教學輔助,應具有以下特徵:個性化培養;信息量豐富,如何篩選出優質資料;如何獲取最新的信息;個性化學習重在平時培養。
  • 成都七中國際部執行校長楊越:創新融合,面向未來
    當時我們成立國際部的時候,其實就是想給中國學生開闢另外的升學通道。因為成都七中在西南地區首屈一指,成都七中的學生不僅可以去國內的一流大學,也有希望去國外的世界名校。時任成都七中王志堅校長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他的一個想法就是我們不光要為中國的大學輸送一流的人才,也要為世界的大學輸送人才。
  • 愛學生愛到骨子裡!揭秘北京市八一學校「品質」老師的傳奇故事 |...
    同時,他們執著創新、執著實踐、執著專業研究,不斷在教學和管理中,推出多種創新舉措。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八一的老師」。「具備廣博的知識,熱愛教育,能讀懂孩子的內心,懂得教育,尊重個體差異,善於引導激發學生潛能並給予孩子無私的愛,提高教師個人視野、胸襟給學生的感染,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技能與教育科研水平」,學校還詳細梳理和明確了教師的品質形象——智慧型教師,未來任重道遠,老師們加油啦,看好你們喲!
  • 用上三兩招,教你如何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用上三兩招,教你如何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地從異想天開的人,轉換到不怎麼去創新,不怎麼去創造了,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受到了大大的局限。先不談學生的事情,我們先來談談我們成人面對靈感也是受限很多。人是很奇怪的,做什麼事情似乎都需要靈感,非得要有靈感的時候才能把事情做好。
  • 成都七中初中學校2020年暑期教師新技術培訓
    原標題:教育技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成都七中初中學校2020年暑期教師新技術培訓四川行知教育網訊:揚手,又是一年金燦的8月。手扶靜默的歲月,漫步七初迴廊,傾聽心音嫋嫋,我們又迎來了共同奮鬥的歷程——暑期教師新技術培訓。
  •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科學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雙邊活動的過程。這種「互動」必須在「過程思維」中進行,以幫助學生擺脫一些乏味,無聊和重複的學習。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突出實際操作過程,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猜測和驗證的方式逐步掌握知識的本質,從而正確理解並掌握知識,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 為青少年培養計算思維 優必學人工智慧教育的教學創新與探索
    文中提出一個鮮明的觀點:計算思維的教和學是新加坡人為數字世紀做準備的關鍵,每個學生需要培養計算思維。這篇文章表示,雖然在新加坡各類學校都提供了編程課以及相關活動給學生引入編程,激發他們的興趣,從事計算相關探索和追求,或者把編碼融入到所學知識當中,但是,大多數人對於計算思維可能沒有很深的了解,不太明白計算思維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學習和研究計算思維
  • 教育 | 四個「鼓勵」,激發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
    如何激發和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的道路上,戰略性地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等偉大目標,這些偉大目標的實現需要大量的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培養,主要是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習慣,而不是要求青少年像科學家、發明家一樣有多少創新理論和科學發明。
  • 成都七中:「全日制直播教學」如何改變邊遠地區教育?
    01信息化為邊遠地區帶去優質教育資源傳播君:是什麼契機讓成都七中開始關注信息化教育並付諸實踐,特別是為邊遠民族地區學校帶去優質教育資源?易國棟:成都七中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信息化教育的探索,培養了包括搜狗執行長王小川、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在內的一大批信息化人才。
  • 挖掘創新潛力 激發創作活水源泉——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在油畫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
    油畫作為一門從西方引進的藝術門類,在我國的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並不斷創新,對推動素質教育有重要的意義。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通過多年積累和發展,在油畫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根本,充分利用各類輔助工具,並營造催生創造性思維的環境,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成都七中文宗老師到西川開講啦
    明年進入高中,展開新的生活畫卷,學科奧賽、拔尖創新、社團活動、選修課的開設等,會讓同學們體驗科研的過程,激發科學興趣,提高創新能力,確立學科志向。文宗老師提醒家長們高中每一個階段都有目標和要求,家長要做好家庭教育,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塑造必備品格,培養關鍵能力,與學校同心協力幫助孩子做好生涯規劃非常緊迫和重要。
  • 馬萍萍:在創新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創新人才培養公益課堂
    在科技人才培養中,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陪伴者、同行人、激勵者,學生創新需要環境、需要土壤,需要領航者為學生搭建平臺,在學生迷失的時候給予指引。對我國要建立創新型社會、創新型國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高中通用技術新課標中明確提出,通用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物化能力五個方面的培養。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加開源、開放,體現了綜合教育的理念。如何在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抓住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我在教學中一直研究的。
  • 複雜形勢下的創新人才培養,第十屆京領創新人才論壇在八一學校圓滿落幕
    前九屆京領創新人才論壇實況本次論壇聚焦「複雜形勢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題。面對當下複雜局勢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本次論壇通過分享現實經驗和研究成果,啟發教育者們應該如何發掘規律、找到路徑,用研究指導實踐,培養出國際化創新性人才。
  • 成都七中普高&國際部攜手,共同探究面向新時代的中西融合物理教學
    成都七中執行校長史玉川評價這場課為:「這次探索是很有創意和意義的事情」。創意是說,學生的創意來自老師的創意,說它有意義在於,這次探索會推動老師專業成長,這是一劑催化劑。她還用非常通俗的語言說:「專業成長不是喊口號,需要載體。」
  • 成都七中初中學校雲平臺抗疫公益課系列
    2月18日至4月17日,成都七中初中學校教師團隊,有序組織全校學生參與在線集中學習,保障七初學子不因疫情而耽誤一節課。此外,七初的老師們還在省、市、區各級在線學習平臺擔任授課任務,在更大範圍內貢獻著七初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