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普高&國際部攜手,共同探究面向新時代的中西融合物理教學

2020-08-27 成都七中國際高中



5月28日下午,成都七中高新校區子云書院3樓,一次特殊的公開課吸引了成都七中普高和國際部 語文、英語、歷史、化學、體育等各科目的老師前來觀摩學習。成都七中執行校長史玉川評價這場課為:「這次探索是很有創意和意義的事情」。創意是說,學生的創意來自老師的創意,說它有意義在於,這次探索會推動老師專業成長,這是一劑催化劑。她還用非常通俗的語言說:「專業成長不是喊口號,需要載體。」



隨著中西教學融合的深入發展,以及本土教育國際化的推進,在成都市教科院物理室的指導下,5月28日,成都七中普高和成都七中國際部攜手探究面向新時代的中西融合課堂,以《人造衛星,宇宙速度》為課題,在子云書院舉行了「高中物理中西融合教學研討會暨同課異構公開課」。


課程背景


國家要發展,民族要振興,必須培養一批具有創造力、想像力的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基礎上,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把知識轉化為實踐力和創造力。這一理念是不分國界的,如何傳遞知識和如何高效有趣的傳遞知識一直是全人類共同探究的問題,以此契機,成都七中和成都七中國際部以《人造衛星,宇宙速度》這節物理課攜手探究中西方融合課堂。


課程目的


由於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和文化的不同,在教育上有巨大的差異性,同時也存在著不完全性和局限性,本次課的重要目的在於尋找到中西方課堂和知識傳授的差異性,找到不同方式的優點,探索能否去不足,把課堂優勢雙雙結合,在探尋優質高效課堂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Class1:文獻榮老師授課


Class2:物理和物理科學老師Benjamin Riegel & 周勇老師聯合授課


兩節精彩的課程結束後,在楊俊老師的主持下,各位老師就中西物理教學的比較、中西融合教學的探究、對今後物理教學的借鑑意義進行了精彩而富有啟發意義的探討。


成都七中校長助理王雪梅:


「關於中西方融合,是知識的融合,中西方在漢語和外語上的融合,還是方法、技能亦或思想上的融合,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就課堂來說,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效果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預設加生成。我想是生成性越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越強烈,這也是所有學科的課堂該思考的問題。」



成都七中國際部主任趙茸:


「和傳統教育不同,外籍老師上課最大的特色是在實驗、PBL 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上面,Ben的很多課堂發生在戶外,各位老師如果有細心留意會發現Ben有時會帶著學生在食堂二樓做加速度的實驗。國際部的教學上,不管是物理融合、數學融合,還是文綜科目的融合,都是有教育方式和知識點的融合......非常感謝學校給予這次機會,國際部的老師們,特別是青年教師們,是非常珍惜這次機會的,希望未來其他學科的老師們,也有這樣的機會得到展示、打磨和提點。」



成都七中高一備課組長、高三備課組長、蔣於佳老師、成都市教科院盧山老師分別就兩節公開課的細節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有著30餘年教學經驗,曾派駐國際部的成都七中物理老師蔣於佳說:「國際部的學生都是要出國的,將來他的物理知識可能會忘得一乾二淨,但是對於他在高中接受到的物理的思想,則可能會留下一輩子。」



盧山老師特別提到:


「三位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兩堂別開生面、精彩紛呈、中西融合的課堂,我受益匪淺。這樣的課,特別是周老師和Ben 這種形式的中西聯合授課,我也是第一次聽。我和其他老師有共同的感受:對於同樣的知識,西方的表述方式和國內是有區別的,這種表述更加準確、精準,更帶有物理本質上的科學。作為中國老師,我們更熟悉自己的表述方式,更熟悉自己的教材,有時候會顯得眼界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因此,這樣的中西融合會使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只有老師的視野開闊了,老師教出來的學生 視野才會更加開闊,擁有更大的格局,這也更有利於我們的學生走向國際,走向未來更廣闊的空間。」



討論最後,楊俊老師總結:


「這只是物理學科的一次初步探索,我想,隨著今後探索的深入,未來成都七中普高和國際部,以及這裡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將發展的越來越好。」



除了精彩的探索和討論,成都七中初中教研組組長陳豔梅老師也借本次公開課向外教Ben發出邀請,參與初中物理課題研究,探索初中物理的體驗式教學。


對之後物理教學的意義


本次公開課讓老師們進一步了解西方物理課堂的課程體系,學習並實踐接軌國際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以後的物理教學中學習到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的深刻性,物理概念的精準性,和對孩子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對幫助老師們不斷完善自己的物理課堂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談課後感想: 國際部外教Ben

中西物理融合這門課是個很大的挑戰。我和周老師在授課方式、語速上是不一樣的,受時間的限制,很多東西沒有得到充分展示,因此這次的課還有些許瑕疵。但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很好,積極活躍,其中周老師做了很多付出。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希望未來和周老師能夠有更多的交流和磨合,為大家帶來更加滿意的課程。


談課後感想:周勇老師

本次公開課讓我收穫滿滿,在這次我和Ben對於中西方物理融合課堂的探索中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將來的課堂教學中,將把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付諸實踐,挖掘學生最大的潛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熱愛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同時在這次和Ben的交流和探討讓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上了一個高度,附帶還鍛鍊了我的英語交流能力,感謝Ben,感謝每一位幫助我的領導和朋友。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機會能和Ben合作探索,更多的機會參與和開展這樣的中西方融合課堂,只有反覆的嘗試才能找到一條物理教學的全新之路,世間本沒有路,因為走的多了,便成了路。


關於中西融合教育


中西融合的概念已進入中國多年,但什麼是真正的中西融合,中西融合到底如何融合卻值得細細探討。中西融合不是語言和課程的簡單疊加,而是中西兩種不同思維模式、教育理念、教學實踐等方面的有機融合。


從2014年起成都七中國際部深入推進融合課程的改革,牽頭研發基於中國會考科目和美國高中課程的融合式課程,改革成果「IHS課程」,即「中美雙文憑國際高中課程」,其核心理念是「融合」,堅持「國際課程本土化,本土課程國際化」,一方面延續和發揚中國基礎教育的傳統優勢,另一方面借鑑和吸收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將二者的長處進行結合,形成適合中國學生特質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國際課程體系。


IHS課程包括多個方向的融合,如:學科內的融合、學科間的融合、綜合實踐課程與學科的融合。學科內的融合,即中美優勢互補:中方課程和外方課程在同一學科內融合,主要解決中方教師和外方教師在同一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標高和教學方式上的一致性和延續性問題。


而學科間的融合,打破學科界限,實現跨學科學習,學科間教師聯合授課,最有名的當屬國際部的生物&化學&數學融合課程——扎染,以及社會學(歷史、地理和政治)、文科綜合(會考科目)的融合研發。


在國際部的教室辦公室裡,我們也常常能看到中國籍和外國籍的老師一起備課,然後一起給學生上課,並且相互聽課評課的場景。這樣的中外課程對比研究,中外教師合作備課與教學,來源於學校貫徹始終的融合創新理念,也是學校軟實力的一部分。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對周勇老師的採訪


相關焦點

  • 成都七中國際部執行校長楊越:創新融合,面向未來
    作為成都七中唯一的國際部,成都七中國際部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多年來,成都七中國際部堅持高質量的教學標準,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作為百年名校,成都七中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多元化的教學體系。
  • 成都七中國際部最受歡迎的外教上課是什麼樣?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Ben的教學風格,極大程度地還原了美國大學本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儘早適應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方式以及學會自我約束與規劃,而這也是七中國際部的目標。成都七中國際部2019屆畢業生:劉C(大學:羅徹斯特大學)初中的時候學校沒有外教,來到七中國際部,外教很多,他們和中方老師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我很喜歡他們的思維方式
  • 成都七中中美國際高中班自主招考本周開始
    由美國kaplan教育集團和成都七中共同開辦的成都七中中美國際高中班本月17日面向全國應屆初三學生舉行自主招生考試,凡品學兼優的初三學生,即日起可報名參加入學考試。據悉,該考試為成都七中自主命題、單獨錄取,考試科目包括英語、數學以及理綜,並結合抗壓面試,綜合以上成績擇優錄取。整個錄取工作會在7月初結束,被錄取的學生將在今年9月正式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區入讀。
  • 展課堂精彩,助教師成長——成都七中國際部公開課正式啟動
    同時,七中國際部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還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將學校建設成為中國國際教育領跑學校。而這一切得益於辛勤耕耘、內功深厚、勇於創新的優秀教師隊伍。為促進國際部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舞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每學期,國際部每一位老師都要開展至少一次公開課。
  • 中考出分在即 成都七中國際部擇校熱門問答都在這兒了
    成都七中國際部由成都七中與康德教育集團聯合舉辦,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已成為國內眾多著名重點中學國際部的典範。成都七中始建於1905年,是一所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百年名校,是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在西南地區的重要生源基地。據美國權威學術機構調查,成都七中在中國所有中學中位列第7位。
  • 西部地區最強國際高中排名第一、成都七中國際部奪冠!
    師資力量怎麼樣……看到該榜單後,小編特意深扒了成都七中國際部後特意整理以下信息,助你全面了解成都七中國際部。一分鐘快速了解成都七中國際部、已成為國內眾多著名中學國際部的典範作為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成都七中國際部成立於1999年,由成都七中與康德教育集團聯合舉辦,是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
  • 成都七中國際部迎來新校長,開啟學年新篇章
    在會上,楊越校長正式卸任成都七中國際部執行校長一職,由成都七中(林蔭校區)教育處副主任張弛老師接任執行校長的重任。接下來,楊越校長將全身心投入到七中國際部升級版本——成都康禮·克雷格學校的籌備與建設當中,繼續為七中國際部服務。在此,感謝楊越校長10多年來為七中國際部所做出的奉獻。
  • 從上海協和雙語學校走過的彎路看,國際學校的中西融合怎麼做?
    那國際學校的「中西融合」的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在上周的 2016 VIS國際學校發展大會上,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總校長盧慧文在談到「中西結合」時講到,在對對方還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時候,就嘗試著去進行所謂的融合是不對的。「中西融合」的概念要經歷一個自己認知的過程。
  • 探校丨如何讓中西教育融合本土化,這所城東高端國際化學校給你答案
    青苗學校成都校區作為一所立足國家基礎課程,引進先進國際課程的民辦學校,四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通過實踐讓中西教育融合本土化,旨在讓在青苗學校成都校區成長的孩子能夠立足中國,放眼全球,面向未來。今天團長將為大家揭秘,這所「低調」卻不失內涵的高端國際化學校,是如何將在全球受到廣泛認可的國際課程——IB國際課程項目帶入成都並讓之生根發芽。
  • 家長們擠破頭的成都「七系」到底怎麼區分? 「七系」國際部哪家強? 看看學生的真實評價……
    成都七中國際部、成都七中萬達國際部、成都七中實驗國際部、成都七中嘉祥國際部到底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七系」學校的國際部怎麼樣?在讀學生的真實體驗如何?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七系」學校和他們的國際部,給「傻傻分不清」的家長們一些擇校參考。 真正的成都七中到底有幾個校區?
  • 初升高擇校必聽:七中國際部學霸TED分享擇校、升學那些事兒,揭秘真實的國際部生活
    作為全國著名、西部領先的成都七中國際部,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不僅因為它是國內第一批公立中學國際部,升學率高,更是因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的融合式課程體系,讓學生接受雙語教學,培養中西文化融合、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備的優秀人才。
  • 西部地區最強國際高中第一校、中國國際學校TOP35、成都七中國際部...
    師資力量怎麼樣……看到該榜單後,小編特意深扒了成都七中國際部後特意整理以下信息,助你全面了解成都七中國際部。  一分鐘快速了解成都七中國際部、已成為國內眾多著名中學國際部的典範  作為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成都七中國際部成立於1999年,由成都七中與康德教育集團聯合舉辦,是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
  • 探校|斬獲西南唯一劍橋三一學院預錄取的成都七中國際部是什麼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成都七中唯一國際部,既有成都七中支持課程研發、教師資源等,又坐擁康德教育集團強大國際教育資源。成都七中國際部在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引進、融合式國際課程研發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成都七中國際部在進一步詮釋成都七中「中國脊梁,全球視野」的培養目標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心•全球鷹」的培養目標。
  • 官宣:成都七中國際部2020秋季初升高招生公告發布,百萬獎學金來了!
    學校簡介成都七中國際部成立於1999年,由成都七中與康德教育集團聯合舉辦,是中國最早的中學國際部之一,已成為國內眾多著名重點中學國際部的典範。目前國際部擁有在校學生400餘人,中外教職員工110餘人。課程體系成都七中國際部所開設的融合式國際高中文憑課程得到中國教育部
  • 與未來的你牽手——2016成都七中國際部新生選拔季特別報導
    前兩周,成都七中國際部陸續推出「如何與未來的你牽手」之海外學子篇和高三應屆畢業生篇,通過他們在海外留學或申請到夢想大學的真實經歷來給到各位初三應屆家庭指導和參考。今天「如何與未來的你牽手」繼續發力,我們將給大家帶來成都七中國際部高一在讀10位學生的採訪,看看他們眼中的國高究竟是怎樣的?他們有哪些成長與改變呢?
  • 中西融合的教學實踐應多借鑑「道」,而非「術」
    圖片來源:WCL Group【曹定專欄】中西融合的教學實踐應多借鑑
  • 成都墨爾文國際學校舉辦國際公開課 融合中英及國際教育精髓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3月30日,由成都墨爾文國際學校小幼部主辦,主題為「融合中英及國際教育精髓 跨學科主題與專科學習並重」的公開課在成都舉行。墨爾文國際學校(亞太區)董事長及行政總裁蘇婕,成都墨爾文學校小幼部校長約翰尼·基特馬斯特(Johnnie Kittermaster)以及著名教育專家,各省市的優秀骨幹教師團隊亮相本次公開課。
  • 七中萬達國際部被稱「名校offer收割機」?我們實地探校找到答案
    「百年名校輝耀城西,金牛教育高處騰飛」,2011年,由萬達集團與金牛區政府共同出資興建、金牛區政府舉辦、成都七中領辦的寄宿制公辦高中成都七中萬達學校(以下簡稱:七中萬達)正式開學。2012年,作為成都市獲批的最後一批國際部,七中萬達國際部在匆忙不失條理中迎來了第一屆學生。該給這些孩子什麼樣的課程、什麼樣的國際教育,七中萬達國際部教學主任廖佳毅帶領國際部的數十位老師開始了不懈地探索。
  • 留學預備:成都開設有IB課程的國際學校有哪些?
    >嘉祥國際部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依託嘉祥教育集團強大的教育背景和資源整合能力舉辦國際高中課程班,成為經成都市教育局批准,由嘉祥外國語學校自主辦學的國際高中部。嘉祥國際高中部於2017年9月成為IB候選學校,在2019年已經正式成為IBO組織官方認證的 IB 學校。強大的中外教陣容、全面完善的國際教育課程體系、豐富的學生課外延展活動……嘉祥國際部始終堅持打造真正中西融合、世界一流的國際化教育。
  • 公告丨成實外國際部2020-2021學年招生簡章發布
    A:成實外國際部開設了AP、A-Level和國際預科項目課程。在注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成實外國際部也著力於讓學生擁有卓越的學術水平。從自主教材、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評價機制等多個方面著力,採用中外教結合、中西課程融合、中西優勢教育理念的互補的模式,進行學科之間的跨學科研討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