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尖行走、腳跟行走、倒步行走、甩手行走、拍打行走……讓年輕人...

2020-12-15 東方網

原標題:腳尖行走、腳跟行走、倒步行走、甩手行走、拍打行走……讓年輕人愛上行走

        長沙人熱愛創新,對於流行更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健身領域,熱愛運動的長沙人同樣也喜愛各種流行的健身項目——馬拉松、攀巖、探險等運動在長沙有著廣泛的參與群體,很多人說,「我們腳下的長沙就是一片運動的熱土!」

今年的無限極世界行走日近日再次走進長沙,眾多行走達人相約而來,積極響應行走健身召喚。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個歡樂的大聚會。身穿蜘蛛俠、蝙蝠俠等服裝,充滿動漫特色的cosplay隊伍也加入到行走大軍之中,與行走參與者一起呼喊著行走口號,一起分享行走的樂趣與激情。

在行走的隊伍中,有兩位高挑靚麗的身影頗為搶眼。小美和小穎是平面模特,與同齡人一樣,小美和小穎也對戶外運動頗有興趣:「我也很羨慕那些行走在大山狂野之中的戶外達人們,但我們卻有自己的苦惱,每曬黑一次,擦傷一次都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平面模特這份特殊的工作既要求姣好的身材,又要求漂亮的臉蛋。所以,小美和小穎必須對運動形式有所選擇,「最終我們發現,快步行走這樣較為舒緩便利的運動方式才更加適合我們,既安全又能有很好的效果。」

為了保持身材,小美和小穎嘗試過很多種運動方式。但真正能夠堅持下來,並取得成效的卻是簡簡單單的行走。參加此次無限極世界行走日活動,小美和小穎最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她們的健身理念:「運動健身不在於登高行遠,追求新潮,而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並融入每日的生活。」

在今天,更多如小美和小穎一樣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愛上了行走。他們不僅僅滿足於挑戰極限、追求刺激,更希望將運動健身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簡單樸素、易于堅持,行走成了運動健身的新時尚。

不到30歲的陳志剛是某動漫設計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別看他年紀不大,體重卻不輕。他告訴記者,從大學時代自己就好靜不好動,還經常熬夜玩遊戲,體重越來越重,1.71米的他現在將近180斤,這次是在女朋友的督促下才參加行走日活動的。走了還不到1公裡,陳志剛就大汗淋漓,但他還是說,雖然覺得有點累,但行走和跑步、健身房鍛鍊的感覺不一樣,這種累不是那種挑戰身體極限的累,自己感覺還是能夠堅持下去的。一旁的女友也插話說,「你不要今天走一次就完事,天天堅持走1萬步,那身肥膘肯定下去!」

「腳尖行走、腳跟行走、倒步行走、甩手行走、拍打行走」,這五種行走姿勢你試過幾種?在活動沿途,每隔五分之一的路程就會設置一個指示牌,詳解每一種行走姿勢的方式和要領,市民踴躍嘗試,熱情更加高漲。小陸和小範是大學同學,他們在腳尖行走的體驗區前聊了起來。小範說:「不就是踮著腳尖走嗎?這個我擅長!」,小陸卻不屑:「我一路都比你快,踮著腳尖你肯定也不行。」話音剛落,小範卻已經踮起腳尖先走一步了…… (中國體育報 佳宜)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無限極9·19養生行走日樂翻廣州 奧運冠軍領走助力全民健身
    活動現場,劉虹不僅跟市民分享了行走的好處,還與無限極的「萬步薈行走達人」一起演示了腳尖行走、腳跟行走、倒步行走、甩手行走和拍打行走共五種行走方式。同時,她建議市民注意飲食、起居、運動、情志四個方面的合理調節,學會科學養生,趕走亞健康。
  • 斷尾蜥蜴如何行走?
    脫落的附肢會在地上拍打許久,分散狐狸的注意力,讓壁虎有時間逃跑並躲藏起來。豹紋壁虎是少數具有自切(autotomy,即自主斷肢)能力的蜥蜴之一。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但尾巴的重量約佔蜥蜴身體的1/4。失去這麼多肢體,這些動物是如何迅速適應的呢?
  • 支付寶行走捐不計步怎麼辦 支付寶行走捐怎麼計步
    支付寶行走捐不計步怎麼辦 支付寶行走捐怎麼計步時間:2017-03-27 18:24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支付寶行走捐沒有步數 支付寶行走捐怎麼計步?支付寶行走捐就是讓支付寶訪問你的運動數據,每走五千步就能兌換一塊錢捐出去,每天都是由不同的企業捐贈給不同的公益項目。
  • 為什麼肉食性恐龍是雙足行走,而植食性恐龍卻是四肢行走?
    而在研究過程中,古生物學家就發現了端倪,那就是像我們常見的老虎、獅子等肉食性動物,都是四肢行走,而牛馬羊等植食性動物也都是四肢行走。可在遠古時期,地震龍以及腕龍等植食性動物,雖然是以四肢行走,但霸王龍、迅猛龍等肉食性恐龍則是以雙足行走,這其中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恐龍種類出現如此大的分別呢?
  • 抓住行走敏感期,寶寶成功學會了獨立行走
    她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行走的欲望也很強,每次都要拉著點東西才肯走,媽媽的手、衣角、茶几邊,床邊、牆壁等等,不是借力,只是尋求安全感。>用眼睛觀察環境學走路時的你總是能很準確地抓住周圍的扶手,你的大眼睛在掃射四周一切可以抓住的事物,沒有人教你要扶著扶好,但是你就可以本能地找到最準確的支點,沒有人告訴你小心絆倒,但你可以用餘光邁過障礙物,神不神奇~~我覺得你在行走敏感期獲得了相應的技能
  • 寶寶的第一次行走是什麼時候?寶寶們的行走時間為什麼會有差異?
    在這裡,專家們為你講解了行走的各個階段,並解釋了大多數嬰兒什麼時候開始用兩條腿走路。行走的階段為了開始獨立行走,嬰兒首先需要掌握其他發展裡程碑。這裡是一個快速的時間表:坐起來:寶寶在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開始解決如何使用軀幹肌肉保持直立的問題。
  • 原神行走模式有什麼用 行走模式作用分析
    原神中很多的資源都是有很多的,在遊戲中是有很多的玩家們都是有很多的想要的資源,並且在遊戲中有很多的資源都是有很多的生長在一些比較高的地方,所以玩家們在採摘的過程中是非常的困難的,那麼在有遊戲中也會有個行走模式,那麼行走模式有什麼用?
  • 如何訓練寶寶行走
    獨自行走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裡程碑,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很期待寶寶獨立行走的那一天吧!獨立行走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視聽等各種感覺輸入,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讓寶寶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讓寶寶更聰明。
  • 太空行走可不是在宇宙空間中散步,為何女航天員太空行走少?
    據最新消息,「國際空間站」上的美國女航天員麥克萊恩和科克原擬定美國東部時間3月29日同時出艙,進行世界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但因航天服問題臨時取消,改由女航天員科克和另一位男航天員進行。而女航天員太空行走問題也由此賺足了眼球。現在,已有多項女子太空行走的世界紀錄問世。
  • 行走在人生的更高處
    同時,他在書中鼓勵年輕人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堅持從改變自我做起,砥礪前行,在人生更高處看到更美的風景。  俞敏洪是個快樂的讀書人。對於讀書,他有著深切的感悟。在首章中,他就以讀書為題,倡導大眾多讀書,讀好書。他認為,讀書給你帶來3樣東西:情懷、胸懷和氣質。而一個人的情懷、胸懷和氣質絕對是長遠能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3個動力。
  • 一起來捉妖行走距離上限是多少 行走上限步數計算
    由於手機計步器的步數更新會有延遲(1分鐘~幾個小時不等),遊戲需要被授予權限才能讀取手機的計步器數據等原因,遊戲中的距離和您實際行走的距離可能會有不符的情況出現。 您不需要一直開著遊戲行走,當天的步數就可以被統計進遊戲。另外,建議您在每日外出之前能打開一次遊戲,讓我們記錄您開始行走的起始步數,當天晚上打開一次遊戲記錄結束步數,這樣結果會更準確哦。 2、如果您的手機不支持計步傳感器。您的行走距離只能在打開遊戲的過程中積累,由於手機硬體的原因,統計到的行走距離可能會和您的實際行走距離有一定誤差。
  • 學生行走之中見修養
    一、這樣行走最特色 藍海集團的企業文化倡導,「藍海」是一所學校、一支軍隊、一個家庭。藍海職業學校是集團「一體兩翼」中的人才培養基地,以明理、合規、勤事、精藝為培養目標,實施半軍事化管理。列隊行走是軍人的標配,在學校教育中學生課前集合有任課教師清點完人數、檢查完儀容儀表後統一列隊前往上課地點。在校園凡是兩人及以上自覺列隊行走。校園裡形成了一道特色靚麗的風景線,這樣行走最特色。
  • 孩子進入「行走敏感期」,父母要適時放手,3步助孩子獨立行走
    對於孩子「行走敏感期」,有的父母可能不太了解。其實,孩子「行走敏感期」的到來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如果有一天你的寶寶樂此不疲地行走,那麼便說明他有可能進入了「行走敏感期」。「行走敏感期」的具體時間一般為孩子七個月到兩歲之間。
  • 如何訓練一歲寶寶獨立行走?
    如何訓練一歲寶寶獨立行走?,孩子開始獨立行走的月齡個體差異很大噢!訓練寶寶走路的準備9-10月齡訓練寶寶扶站,為獨立行走做準備:有很多家長怕寶寶過早站立會引起羅圈腿,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多練習爬行而不讓寶寶「過早」站立,這樣孩子開始獨立行走的月齡就會推遲,其實9-10月齡爬行和扶站可以共同訓練,寶寶爬、站站不亦樂乎。如果寶寶髖關節發育正常、沒有明顯缺鈣的話,在這個月齡訓練扶站不會影響寶寶腿部骨骼發育。
  • 散步與行走的詩意變幻
    表面看來,散步和行走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結合自身體驗仔細審視,從散步到行走的過程卻有著質的變化。散步,多是指茶餘飯後的隨意走走。一般來說,散步的速度較慢,心態更為悠閒。距離可長可短,多屬毫無目的自由自在徜徉。
  • 《行走大師》walkmaster第26關玩法 行走大師賽道26小猴子食人花過...
    行走大師walkmaster第26關怎麼過?到第26關之後,很多玩家發現關卡越來越難,時間也變長了,金幣都快不夠復活了,那這個遊戲第26關怎麼過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行走大師walkmaster第26關玩法,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的行走作家
    日本文學界有一種稱號叫「行走作家」,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寫作。不少作家喜歡到中國行走,然後大量寫中國,這當然跟中日兩國在歷史和文化上的淵源有關。同時也不能否認這些行走作家和行走作品有兩大優勢:一是受日本讀者的歡迎,日本讀者喜歡中國的歷史故事和傳統文化,相當多的人能對《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故事津津樂道;二是這些作品都極有可能會被譯成中文,我想沒有一個外國作家會對進入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圖書市場不重視。但是,日本作家對中國的興趣多界定在歷史題材範圍內,他們來中國行走也只是想進入歷史隧道,觀光和考查豐富多彩的中國歷史文化。
  • 在行走中學習——記青海師大附中高一年級學生「走進柴達木」行走...
    結束繁忙而又充實的高一生活,7月15日,青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學生迎著夏季的驕陽,暫時告別課本與校園,開啟「走進柴達木」的行走課程。師大附中行走課程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趨於成熟。初二初三年級赴海北「尋找『兩彈一星』精神,沙柳河畔青春詩會」行走課程;小學部赴青海師範大學「我的童年,我的大學夢」行走課程;初一年級赴民和「揮手童年,在行走中成長」行走課程;還有寒暑假期間進行的「遇見重慶」以及赴俄羅斯和北美的研學等課程。「走進柴達木」行走課程,以學習實用知識為目的,在行走中學、在學習中見未來。
  • 嬰幼兒站立、行走動作訓練
    1.促進體格發育 隨著肌肉力量和平衡感的增強,嬰兒逐步學會站立與行走,這對嬰兒來說是動作發育的一大進步。站立、行走不僅需要背部、頸部和手臂肌肉的參與,更需要腿部肌肉群的協同,使得全身肌肉得到全面鍛鍊,神經系統得以貫通。與躺、坐相比,站立與行走是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由於充分運動,增強了血液循環,可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加快新陳代謝,強健體格。2.進一步擴大眼界和活動空間 直立行走是人類特有的姿勢。
  • 抖音行走大師walkmaster第3關玩法 行走大師賽道3獨木橋怎麼過
    抖音行走大師WalkMaster第3關怎麼過?最近在抖音刷到一個遊戲挺好玩的,叫行走大師walkmaster,那這個遊戲第三關怎麼過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行走大師walkmaster第3關玩法,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