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行走敏感期,寶寶成功學會了獨立行走

2020-10-03 媽咪之心

值得紀念的一天,然然自己鬆手走了兩三步。[撒花]

蒙臺梭利說過:「學走路時期是孩子的第二次誕生,一旦學會自己走路,他的世界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活動範圍迅速擴大,他完全能支配自己的行動和生活,這是多麼大的成就!」

她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行走的欲望也很強,每次都要拉著點東西才肯走,媽媽的手、衣角、茶几邊,床邊、牆壁等等,不是借力,只是尋求安全感。

不急不燥不催促,默默的陪伴與興奮的鼓勵去夯實她的欲望與安全感,終於在今晚,她勇敢地鬆開了手,從媽媽的懷抱快步投入姥姥的懷抱,再從姥姥的懷抱奔向媽媽的懷抱。



親愛的然然,從你自己會站立到今天自己走出兩步整整歷時2個月,2個月的摸索你學會了什麼?

站不穩要找到扶手

這是你最先學會的,只要扶著就會勇敢地站起來慢慢移動,從最初的借力到不用借力,你的點滴變化媽媽都為你點讚。

遇到危險馬上蹲下

這是你的自我保護意識吧,都說孩子天生就有很強地自我保護意識,當你練習不用扶著自己站起來時,你小心翼翼的樣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媽媽不用擔心任何事情,只默默地陪伴,當你的拉拉隊長就好。

用眼睛觀察環境

學走路時的你總是能很準確地抓住周圍的扶手,你的大眼睛在掃射四周一切可以抓住的事物,沒有人教你要扶著扶好,但是你就可以本能地找到最準確的支點,沒有人告訴你小心絆倒,但你可以用餘光邁過障礙物,神不神奇~~

我覺得你在行走敏感期獲得了相應的技能,恭喜你~



同時呢,我也深深體會到,做一個佛系家長的重要性,不給她設定太多的「不可以」,她會給我們各種驚喜,我們做好守護就好,看她釋放天性,自由生長,體會童年的無拘無束。

我們家長要做的是什麼呢?

提供安全的環境

將家裡一切的危險物品都收拾起來,包括鋒利、易燃易爆炸的物品,將其束之高閣,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且將家裡的桌角用防撞泡沫包裹起來,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行走環境。

尤其是在戶外,要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時刻留意路上的各種車和行人,不讓寶寶受到外力的傷害。

準備一顆強大地敢於冒險的心

孩子喜歡各種新鮮的刺激和挑戰,多帶他們去不一樣質地的路上去探險,讓他們獲得更多行走的體驗,收穫更多自信與成就感。當然,此時強大的心就是支撐我們不要給孩子太多限制,不要時時刻刻把危險掛在嘴邊,更不要擔心他們摔跤,因為學走路時最容易摔跤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他們已經向我們證明了自己有多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學會放手吧!



如果你更不想收穫一個時刻都想讓你抱抱,一直掛在你身上的寶寶,就放手讓他們自由行走吧!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過程中,他們才能體會到探索的樂趣!

再次恭喜然然~雖然媽媽比你還開心~~


百日更新61/100

————————————

我是 職場然媽咪

2019級新媽媽

以成長型思維育己育兒

歡迎你同行~

相關焦點

  • 如何度過寶寶行走敏感期?建議家長放開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如何正確地引導寶寶,讓他學會獨立行走當寶寶學會獨立走路的時候,他會很有成就感,更好地幫助他樹立自信。❤ 行走能夠帶給寶寶不一樣的體驗,可以感知周圍的人和事,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的智力「更上一層樓」。
  • 孩子進入「行走敏感期」,父母要適時放手,3步助孩子獨立行走
    小林的寶寶最近正在學習走路,為此小林可謂是擔心不已,寶寶在還沒學走路時,看到他爬上爬下,小林就很擔心他磕了碰了。如今,寶寶學走路,小林又開始擔心孩子摔倒,除此之外,她看到寶寶走的久了,她還會擔心寶寶受累。
  • 寶寶行走敏感期,聰明家長實行「3給3不要」原則,寶寶越走越健康
    文|美育兒那些事什麼是寶寶行走敏感期?是指在0-2歲的寶寶,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對空間的一種探索,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走路十分的熱衷,喜歡通過走路去感知事物,他們不會覺得累,會不停的走,這就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
  • 寶寶走起路來沒完沒了?把控好三營造兩不要,順利邁過行走敏感期
    但查了一些資料提到行走的敏感期,再加上小區內有過育兒經驗的人說,小孩子都這樣,都有這個階段,過段時間就好了。家裡人合計多運動還能瘦一些,就放任孩子沒完沒了地走下去。是寶寶的行走敏感期到了,利弊各半‍關於寶寶不停走路這個問題,家長們形成兩個派別,各執一詞:支持不停走路:認為走路是寶寶發展重要的裡程碑,孩子能夠自主地調節自己
  • 是行走敏感期到了,父母要把握2給3不原則
    等到孩子會自由行走的時候,反而讓父母苦惱不已,因為寶寶總是不走「尋常路」,偏愛走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的路,且在走路這件事情上不覺辛勞、樂此不疲,但是卻累壞了守護在身後的老父親、老母親。,對於走路有一種執著的偏愛,孩子從需要依賴父母生活的不自由個體,到可以自己獨立行走的自由個體,他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
  • 如何訓練一歲寶寶獨立行走?
    如何訓練一歲寶寶獨立行走?,孩子開始獨立行走的月齡個體差異很大噢!訓練寶寶走路的準備9-10月齡訓練寶寶扶站,為獨立行走做準備:有很多家長怕寶寶過早站立會引起羅圈腿,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多練習爬行而不讓寶寶「過早」站立,這樣孩子開始獨立行走的月齡就會推遲,其實9-10月齡爬行和扶站可以共同訓練,寶寶爬、站站不亦樂乎。如果寶寶髖關節發育正常、沒有明顯缺鈣的話,在這個月齡訓練扶站不會影響寶寶腿部骨骼發育。
  • 0-2歲半寶寶行走敏感期,學步車看似方便實則危害大
    導語: 0-2歲半寶寶行走敏感期,學步車看似方便實則危害大提到孩子行走敏感期,不得不講兒子小時候的故事。記得那個時候孩子剛剛八個月左右,因為在家裡幹個體診所,孩子沒有人照顧,比較省事的辦法就是為孩子準備個學步車,這不但能節約我的時間,孩子也能不那麼拘謹。無拘無束,只要在家裡面設定的範圍就可以自由活動。
  • 「行走敏感期」到了,家長這麼做
    是的,寶媽們好奇孩子愛走動的背後,是寶寶身體發育的表現,對於2歲左右的寶寶而言,愛跑來跑去才是最正常的事情,這說明他們正在經歷「行走敏感期」。一、什麼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指的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嘗試、摸索自我行走的過程。
  • 孩子行走敏感期別忽視,睿智父母把握「2給3不」原則讓娃快樂走
    寶寶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需要父母和家人的高度關注,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生活能力,只有在家人的不斷呵護下慢慢成長,才會越來越「厲害」,才會漸漸地擁有更全面的能力。最近一段時間,王阿姨發現自己的小孫女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總是纏著自己要抱抱,有的時候王阿姨想抱抱她,沒想到卻被孫女無情拒絕,擺著小手頭直搖,相比之下,她更喜歡自己走路。
  • 寶寶推拉玩具小車,練習獨立行走
    益智遊戲好處多12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蹣跚學步了,為他創造讓他樂於行走的情景,會讓他的行走激情充分爆發。這個推拉玩具的遊戲能讓他一邊玩新玩具一邊練習走路,同時也能培養他獨立的探索能力。●地板上●寶寶想要行走的時候●遊戲時間:10分鐘材料準備: 購物推車或嬰兒車等可以推的工具、玩具小車或帶繩子的拖拉玩具遊戲步驟1、找一些可以推拉的玩具,可以買現成的玩具,也可以發揮巧思自製。2、為寶寶清出一大塊地板,最好是沒有地毯的地板,比較適合進行推拉遊戲。
  • 如何訓練寶寶行走
    獨自行走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裡程碑,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很期待寶寶獨立行走的那一天吧!獨立行走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視聽等各種感覺輸入,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讓寶寶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讓寶寶更聰明。
  • 寶寶的第一次行走是什麼時候?寶寶們的行走時間為什麼會有差異?
    如果你的寶寶一直在爬行和巡遊,你可能會想知道他什麼時候會邁出他的第一步。在這裡,專家們為你講解了行走的各個階段,並解釋了大多數嬰兒什麼時候開始用兩條腿走路。「它為寶寶開啟了各種新的可能性。」繼續閱讀,了解嬰兒何時開始走路,以及這個裡程碑是如何影響她的身體發育的。行走的階段為了開始獨立行走,嬰兒首先需要掌握其他發展裡程碑。
  • 孩子的這個「怪癖」實則是敏感期,父母請不要扼殺
    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後,通過自由行走可以到他想去的所有地方,所以會對走路比較痴迷。2)孩子專走不平路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後,有一段時間會非常喜歡走路,兩隻腳可能都停不下來。這段時期往往是孩子最喜歡走路的時期,就是指腿的敏感期。這時孩子在行走方面有一個特,就是專門走不夠平坦的路,比較髒亂的路,或者喜歡上下爬樓梯。
  • 寶寶能不爬就走是好是壞?爬行敏感期非常重要
    文蔚夢木乃伊(原創,歡迎轉載)我的同事小雨有一個可愛的兒子,當他9個月大的時候應該學會爬行,他總是學不到,每次他把兒子放在床上,想讓他配合媽媽練習手腳爬行,兒子就哭哭啼啼,互不配合,這讓小雨感到非常低頭痛,直到一歲,兒子仍然不會成功學爬,但卻我學會了走路。
  • 寶寶參加爬行比賽,爬到一半時學會了直立行走,周圍人都愣住了
    導讀:寶寶參加爬行比賽,爬到一半時學會了直立行走,周圍人都愣住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參加爬行比賽,爬到一半時學會了直立行走,周圍人都愣住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遵循5個步驟訓練,孩子獨立行走快人一步
    學會走路,是寶寶成長發育一個重要標誌。意味著寶寶邁向更獨立的生活、探索更廣闊的空間、獲得更無拘束的自由。育兒專家說,大多數寶寶在10~12個月就學會了走路,13~15個月獨走自如。家長可以通過下面5個步驟,一一遞進,幫助寶寶學會行走。第1步:學會扶著站穩寶寶學站後,會扶著東西或人站立起來,甚至不用扶著也能獨自站立幾秒。
  • 2歲寶寶該學什麼?及時抓住寶寶敏感期,讓寶寶學會這5種本領
    那麼,該如何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養他去學些什麼呢?兩歲的寶寶,我們應該讓他在家做些什麼呢?有這種困惑的寶媽還有很多,因為兩歲的寶寶正處於自主意識萌芽的時候,好奇心強、探索力強,對外面的人和事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而此時又缺乏老師、幼兒園的引導,只能靠父母來教,所以很多父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寶寶吃手不衛生?孩子盯著螞蟻看兩小時不挪步?孩子突然開始模仿大人說話?孩子不僅喜歡說「不」,還喜歡打人?孩子突然喜歡上扔東西?最近看了李芷怡《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以上這些孩子的舉動,皆因孩子敏感期到來了。何為兒童敏感期呢?
  • 寶寶學會爬之前,是會發出信號的,你捕捉到「爬行敏感期」了嗎?
    爬行是大運動裡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因為寶寶在爬行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練習肢體與眼睛協調配合,為以後站立、行走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通過爬行探索不一樣的世界。寶寶應該多大練習爬行呢?等到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寶寶趴著的過程中有些可能會原地打轉,有些可能會後退,這些都是寶寶爬行的準備工作,雖然他們的四肢力量不足,還不能向前爬行,但是有這些動作出現就已經暗示媽媽們我要會爬了。「爬行敏感期」是什麼時候?
  • 感官敏感期到了,請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比如:寶寶愛打人、咬人,就會讓爸爸媽媽們感到頭疼和無奈。隨著運動能力和精細動作的發展,讓寶寶探索世界的本領進一步提升,範圍也更廣泛了。這時,寶寶了解世界的方式也逐漸從本能的聽覺、味覺、嗅覺等過渡到用眼睛看,用手口來體會。寶寶從爬行到學會行走是一個大的飛躍,寶寶從獨立行走開始,雙手就被解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