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專題】淺談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

2020-12-24 水產養殖網

【海水魚專題】淺談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

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劉明 水產養殖網 2019-11-10 07:28:00

近幾年養殖石斑魚的朋友越來越多,但成活率逐年降低,養殖難度越來越大,其中神經壞死病毒病是影響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面針對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的一些情況做簡單介紹,以期對您有所幫助。

一、流行情況

1、水溫25-30℃高發,季節交替期間高發。

2、大魚小魚均有發生,10cm以內的小苗發病率高。

3、發病後,致死率高,尤其是10cm內的小苗,魚越小死亡率越高。

4、發病速度快,處理難度大,一般發病3-5天達到死亡高峰,發病周期明顯,一般是7-10天。

二、發病症狀

1、漂水&nbsp&nbsp病魚一般為側身漂水(病毒感染大腦或神經,魚喪失保持平衡的能力),細菌病或氣泡病引起的鰾脹氣漂水,一般為肚皮朝上。

2、黑身&nbsp&nbsp發病的魚體色發黑,不褪色(正常小苗用白瓢撈出後會出現體色由黑變黃的現象),幾乎不攝食,魚體逐漸消瘦。

3、解剖觀察&nbsp&nbsp發病初期脾臟鮮紅,鰾輕微脹氣,鰾壁充血,腸道積水伴隨白便或綠便,中後期一般以繼發細菌感染的症狀為主。

三、誘發因素

1、天氣不穩定(季節交替,雨後天晴等)或水質不穩定(前期做水時間較短的池塘、倒藻或水突然變濃)時,導致石斑魚氣泡病,神經壞死病毒病易發。

2、魚患腸炎後攝食減少,體質下降,容易導致病毒病暴發。

3、使用刺激性較大的消毒劑或殺蟲藥造成水體劇烈變化或者魚應激較大甚至中毒時也會引起病毒病暴發。

四、防控措施

1、老水放苗&nbsp&nbsp池塘做水的時間要足夠,一般15天左右,待水質理化指標穩定、菌藻蟲平衡之後再放苗,減少氣泡病的發生。

2、加強營養&nbsp&nbsp石斑魚上料後使用營養套餐(「利多精」1桶+「營養快線」2包+「LY-生命素」5瓶)拌料內服,促進石斑魚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神經壞死病毒病具有傳染性,發病後及時外潑「營養快線」、「LY-生命素」加強營養,增強未被感染魚的抵抗力,減少死魚,降低損失。

3、預防腸炎&nbsp&nbsp投餵豐年蟲階段注意洗蟲並使用「優肽」泡蟲,減少外來病原侵染;陰雨天氣或水質不好時及時減料,避免腸胃積食而引發腸炎。&nbsp

4、保持水質穩定&nbsp&nbsp放苗後定期補菌補碳穩定水質,減少水體劇烈變化。石斑魚發生病毒病之後水體劇烈變化會加重病情,應多用「碧水安」、「速解安」、「激活」等解毒抗應激產品穩定水質。

5、合理用藥&nbsp&nbsp魚有問題及時帶魚帶水上藥店檢查,根據情況針對性用藥,減少不當用藥誘發病毒病。

五、處理案例

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沙港有一面積1.5畝的低位土塘,黑膜護坡,有2臺0.75kW的車輪式增氧機,9月4日放養10cm珍珠龍膽小苗20000尾。

9月18日,晴(晝夜溫差大),客戶上店反映,吃料的魚少了很多,有個別魚漂水。前一段時間有少量死魚,但吃料很好。

9月19日,晴(晝夜溫差大),漂水的魚有十幾尾、死魚50尾。客戶拿魚上店檢查,解剖發現病魚肝臟基本正常、腸道充血和積水、脾臟發黑、鰾壁充血,鏡檢鰓絲和體表無蟲。初步判斷為神經壞死病毒病(後經公司實驗室PCR檢測也證實病魚神經壞死病毒呈陽性)。

9月20日,晴,早上外潑「營養快線」1.5包和「LY-生命素」3瓶,中午使用「速解安」1包和「碧水安」1小瓶。當天停料,死魚200尾左右,漂水魚十幾尾。

9月21-23日,晴,重複9月20日的用藥,每天死魚150尾左右,漂水魚十幾尾,停料。

9月24日,陰轉晴,死魚明顯減少,只有20尾左右,下午餵料一半,內服「氟多力」和「肝膽易康」。

圖1&nbsp&nbsp患神經壞死病毒病的魚

圖2&nbsp&nbsp實驗室PCR檢測神經壞死病毒呈陽性

分&nbsp析:近期正處秋冬交替之際,晝夜溫差大,水體不穩定,氣泡病高發,誘發神經壞死病毒病,因其有明顯的周期性,死亡高峰3-5天,這期間治療以穩定病魚為主,使用「速解安」減少氣泡病加重死亡,「碧水安」解毒保水,同時外潑「營養快線」、「LY-生命素」,提高魚體自身的抵抗力,可以有效減少死亡。病毒病恢復期間魚體質差,容易繼發感染細菌病,可通過減料、內服抗生素控制死亡。&nbsp

(本文已被瀏覽 9585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筍殼魚魚苗發生神經壞死病毒病
    筍殼魚魚苗發生神經壞死病毒病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8-24 09:53:00病魚的眼和腦部神經壞死病毒(&nbspNervous&nbspnecrosis&nbspviral,NNV)呈陽性(圖4,條帶5、6),病理組織切片觀察見發病魚腦組織和眼組織個別細胞壞死,嚴重的細胞壞死嚴重,組織空泡化(圖5),具有神經壞死病毒病的典型病理變化。
  • [每周一例]刮魚缺氧,鱖魚苗發生神經壞死病毒病
    [每周一例]刮魚缺氧,鱖魚苗發生神經壞死病毒病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08-29 16:13:00結果:30℃室溫條件下培養24小時,未長出優勢菌落(圖7);病魚的眼、腦組織經深圳動檢賈鵬博士和公司研究所一室PCR檢測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NNV)呈陽性,彈狀病毒(SCRV)、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大口黑鱸虹彩病毒(LMBV)呈陰性;組織病理切片結果見發病嚴重的魚腦組織局部空泡化,發病魚肝、脾、腎和腸道有壞死(圖8)。
  • 剖析石斑魚虹彩病毒,做到快速診斷及有效防控
    隨著養殖面積的激增和單位面積放養量的提高,養殖環境日趨惡化,近幾年石斑魚養殖病害的風險大大增加,給石斑魚養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其中以石斑魚病毒性疾病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對產業的影響最大。石斑魚的病毒病病害最主要是兩種,一種是神經壞死病毒病,&nbsp另一種病毒病是虹彩病毒病。本文針對石斑魚的虹彩病毒的相關知識做一簡要介紹,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 [每周一例]黃顙魚苗打轉、死亡,檢出神經壞死病毒
    [每周一例]黃顙魚苗打轉、死亡,檢出神經壞死病毒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3-19 11:17:00結果檢測病魚眼、腦部組織神經壞死病毒呈強陽性,組織病理切片結果見腦、視網膜細胞壞死(圖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月4日,池塘出現缺氧浮頭,魚苗死亡100斤左右,規格50尾/斤。池塘再次出現打轉現象,每天死亡數十尾。
  • 缺氧後鱖魚苗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大量死亡
    缺氧後鱖魚苗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大量死亡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9-21 14:34:0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結果:2尾病魚檢測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RSIV)呈陽性(圖6);病理組織切片觀察見發病魚腦組織輕微淤血、可見個別空泡,眼組織正常,脾臟淤血、大量腫大細胞(圖7),腎臟少量腫大細胞、局部腎間組織細胞散在壞死、腎小球壞死(圖8),具有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病的典型病理變化
  • 魚類分享|石斑究竟是屬於淡水魚還是海水魚呢?
    ,拿回來給朋友們吃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問到石斑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石斑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很多人對此都抱有疑問,那麼石斑魚究竟屬於哪種類型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石斑魚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魚,既有海水的類型也有淡水的類型。石斑魚一般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喜歡棲息在珊瑚礁底、巖礁、砂礫的海域。
  • 這6種魚別錯過,都是中國本土的海水魚,鮮香味十足,性價比超高
    導讀:這6種魚別錯過,都是中國本土的海水魚,鮮香味十足,性價比超高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生活習性都是有一定差異的。就好比飲食,生活在內陸的人,大家常吃的魚基本都是以鯽魚、草魚、鯉魚等淡水魚為主,而生活在海邊的人,主要就是以海水魚為主。
  • 病毒病的「前世今生」(詳細版)
    病毒病的發生特性 病毒病是植物病毒在植株上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須寄生在植株的細胞內才能生活,一般來說某一種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種或幾種植物。不過菸草花葉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為害廣泛,可以危害多種作物。
  • 2016年石斑魚養殖預測:價格回落 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展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2558 次 我要評論 2015養殖漁情分析——石斑魚專題報告2016-07-18&nbsp漁情專家委員會&nbsp
  • 牙痛逐漸自愈 當心牙神經壞死
    河南省中醫院口腔科主任劉愛群說,郭阿姨這種情況,可能牙神經已經壞死了。□ 記者 劉婧超  牙痛自愈,當心牙神經壞死  劉主任說,像郭阿姨這樣的情況在老年人中很常見。很多老年人牙痛時不願意去醫院,認為忍忍就好了。但經過劇烈、慢性的疼痛後,牙神經慢慢壞死了,這時牙就不痛了,很多老年人誤以為自己的牙病好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 勿把蘋果壞死花葉病當成斑點落葉病
    經對這些照片進行對比,與我們在河北農業大學試驗果園發生的症狀相同,屬於病毒病。我國植物病毒專家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李世訪研究員曾經介紹,我國蘋果上的花葉病實際上都由壞死花葉病毒所引起,只是多數情況下其症狀很少出現壞死,所以人們都將其稱為花葉病。
  • ...湛江徐聞:小塘養大蝦走俏,去年有養人獲利500萬元,石斑魚和白魚...
    廣東徐聞縣,小塘養大蝦走俏,去年有養戶獲利500萬元,石斑魚和白魚養殖風生水起,海水魚料銷量接近4萬噸徐聞縣,廣東省湛江市轄縣,每年蝦飼料銷量大約11000噸,除了陸地養殖,還有深水魚類養殖,每年的海水魚料用量大接近40000噸。
  • 臺灣石斑魚「遊」入象山 填補了浙江市場空白
    其中9個「窗口」有水,可以看到活蹦亂跳的石斑魚在魚池中不斷往上湧。石斑魚頭部呈深灰色,身上布有青色斑點,嘴唇一張一合,呼吸著外面的新鮮空氣。翟興文在仔細觀察了魚兒的情況後告訴筆者,因為石斑魚對水裡的溶氧要求比較高,在長達五、六十個小時的長途旅行後,由於魚的空間太擠,互相碰撞導致魚嘴破裂呈鮮紅色,水面上石斑魚的粘液也較多,所以建議該批活魚要迅速卸貨,運送至象山高塘島石斑魚暫養中轉基地。
  • 【看圖識病】錦鯉皰疹病毒病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發病水溫及季節│  錦鯉皰疹病毒病多發於春、秋季。KHV在細胞中增殖的最佳溫度是20℃~25℃,高於30℃和低於4℃不能增殖,對溫度的最低要求是10℃。但在非許可溫度下病毒在細胞中是持續存在的,當再返回到適宜溫度時,病毒基因的轉錄再次活化,產生細胞病變。
  • 農業部將9大主養海水魚產業並為一個體系,近幾年內會出臺禁用冰鮮...
    ,會面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文/圖&nbsp水產前沿&nbsp唐東東8月12日,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以下簡稱「海水魚體系」)建設啟動會暨海水魚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意味著大菱鮃、牙鮃、半滑舌鰨、大黃魚、石斑魚、海鱸、卵形鯧鰺、軍曹魚、河魨等9大主養品種此後擁有一個統一的組織來協同發展。
  • 海水魚常用術語小詞典
    有時候會想,養海水魚堪比做化學實驗,雖然不能一味依靠測試數據,但是了解這些專業術語,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想當年小編也是響噹噹一名化學老師和英語老師一致嫌棄的後進生
  • [每周一例]鱖「睡覺魚」檢出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NNV)
    [每周一例]鱖「睡覺魚」檢出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NNV)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08-15 23:40:00;病魚的眼、腦組織經深圳動檢賈鵬博士和公司研究所一室PCR檢測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毒(VNNV)呈強陽性,彈狀病毒(SCRV)、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大口黑鱸虹彩病毒(LMBV)呈陰性;組織病理切片結果見發病嚴重的魚腦組織和眼組織細胞壞死,形成空泡或空泡化,部分發病魚腸道上皮崩解(圖6)。
  • 男童玩耍磕到牙 未及時治療牙神經壞死
    經該院兒童牙病科檢查發現,孩子的牙神經已經發炎壞死,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兒牙專家提醒,出現牙齒外傷莫忽視,應及時到正規口腔醫療單位診治,不要錯失了急救的最好時機。  據小患者壯壯(化名)媽媽介紹,前些天孩子和同學玩耍,嬉戲打鬧間不小心被小夥伴撞了一下嘴,當時嘴唇破了,牙齒稍有晃動,但並沒有磕掉。便帶著孩子在就近診所將嘴上的傷口進行了處理,沒有把牙齒晃動當回事。
  • 最全禽腺病毒病的防控思路與方法
    被感染的禽類出現嚴重肝臟腫大、質脆、大理石斑紋並伴有壞死灶。2013年,禽腺病毒大面積流行,主要感染蛋雞、白羽肉雞等,流行初期未見鴨感染腺病毒的報導。2014年左右,在廣東番鴨養殖集中區域爆發以肝臟蒼白為特徵的病例,該病臨床死亡率高,俗稱「白肝病」,經確診為鴨腺病毒;2016年對山東省某鴨場養殖25日齡麻鴨檢出鴨群感染鴨腺病毒血清4型,發生心包積水症候群並導致死亡。
  • 牙神經壞死竟引發鼻竇炎?鼻竇與口腔有關係嗎?
    「為什麼牙神經壞死,沒去根管治療,可能會引起鼻竇炎?」 「鼻竇與口腔有關係嗎,不是天差地遠的嗎?」 「根管疾病居然引發鼻竇炎,抽神經就可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