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五首關於小年的古詩詞,正是人間祭灶忙

2020-12-16 草夕寸品文史

今天是臘月廿三,小年。小年來了,就預示著除夕一天天的近了。小年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關於小年的日期和概念有很大的區別,在北方,小年這一天大多是在臘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小年大多是臘月二十四。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年時間是除夕。雖然各地關於小年時間有些區別。但相同的是,這一天,人們都會期待滿滿,因為除夕夜快到了。從小年開始,每一天都有迎除夕的傳統活動: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唱著兒歌,除夕就到了。小年要祭灶,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

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關於小年的傳說很多,證明古代人對小年十分重視。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關於小年的古詩詞,讓我們一起感受古人過年的氛圍和心境。

《送 灶》唐·羅隱

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祭灶詞》

宋·范成大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的鍋臺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在小年兒這一天,家家都要掃塵祭灶,乾乾淨淨的過個好年,寓意著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祭灶與鄰曲散福》

宋·陸遊

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

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

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

問君此夕茅簷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在小年這一天,陸遊將左右鄰居請來一起宴飲,這種風俗相傳已經很久了。賓主相坐,歡聲笑語不斷。陸遊在詩中還說,什麼時候都要敬老,不因為家貧就感到羞愧。現在我們雖然住的是茅草房子,但和那灶頭開心灶神何其相似呢?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窮臘,江南拜小年。

歲時生處樂,身世死為緣。

鴉噪千山雪,鴻飛萬裡天。

出門意寥廓,四顧但茫然。

愛國詩人文天祥對於小年百感交集,因為這首詩寫在小年時,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是文天祥當時兵敗被俘,英勇就義的地方。節日的團圓喜慶、對家鄉的思念、視死如歸的決心,在這首詩中一覽無餘。此刻我們應該感恩現在的美好生活,珍惜現有的一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縱筆三首》 (其三)

宋·蘇軾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鬥酒定膰吾。

樂觀豁達的蘇軾,也遭遇了歲末生活的窘迫,但是蘇軾就是蘇軾,他就是能夠笑看生活。這首詩相對要樂觀了很多。雖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鄰家小年祭灶的雞酒,一定會拿來與我同食的!此刻蘇軾想到的還是美食和美酒。生活雖然不如意,但是我們也要不放棄,因為總有美好的事情在前方等待。

小年來了,一年又走到了頭。中國人重家庭,重團聚,其實,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就是最大的年味了!今天小年,祝大家小年快樂,小年吉祥!

相關焦點

  • 昨天的小年,你家祭灶君了嗎?
    剛過小年,集古雅玩在這裡預祝諸位雅好者新年快樂,願諸位在收藏中多多撿漏,傳統文化學習中更上一層樓,今天呢本閣要講述的是關於小年,關於灶王爺的傳說!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 小年祭灶的流程是什麼?小年祭灶的習俗有哪些?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那麼小年祭灶的流程是什麼?小年祭灶的習俗有哪些?      一、小年祭灶的流程
  • 小年祭灶的美麗傳說
    庇佑儂哥娶哥嫂,庇佑儂弟討弟人(弟媳)…… 昨日是臘月廿四,這一天福州各家各戶都要在自家灶前擺設供品,焚香禱拜,唱這首民謠,為灶神上天述職餞行。祭完灶,年味兒也就越來越濃了。 「在福州,不同身份的人祭灶的時間並不相同。」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說,福州有句俗話「官三、民四、曲蹄五」,指當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曲蹄囝(疍民,連家船民)廿五祭灶。
  • 北方小年祭灶,南方小年也祭灶,原來小年夜祭灶都是因為他!
    我們從小就聽著這首童謠長大的: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農曆臘月二十三、四小年 關於小年的詩詞有哪些 小年童謠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民間要向灶君供上糖瓜、糕餅等,祈福求順。「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開始進入過年節奏,掃塵、剪窗花、沐浴理髮、守歲拜年…除夕7天倒計時,年來啦。年的氛圍離不開裝點。拿吊錢福字門花燈籠之類把房間裡裡外外一布置,年的架勢就拉開了。
  • 小年詩詞四首農曆小年經典詩句 2020朋友圈小年祝福語小年諺語俗語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你聽說過「官三民四乞丐五」嗎
    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你聽說過「官三民四乞丐五」嗎?過小年的風俗由來已久,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雖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會有一定差異,但一般集中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少數的會在後面幾天,甚至除夕。
  • 小年祭灶傳統從何而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在小年這一天,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便是祭灶,灶神在我國古代社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神靈,他雖然沒有強大的法力,但卻掌握著人間的衣食以及禍福,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居家之神。民間素來有過小年的傳統,但小年具體在哪一天卻是不固定的,一般來說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而南方則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是春節的一個序曲。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臺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小年的來歷由來起源簡短介紹 小年風俗習俗南北方有何不同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 今天臘月二十三 你家小年怎麼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祭灶、掃塵、剪窗花、寫春聯、理髮沐浴……各地的年前習俗那麼多,你家做什麼?小年這個節日很有意思。日期不定,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則是臘月二十四。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哪些旺運習俗和禁忌?
    2020的小年,就在明天,也就是陽曆的2020年1月17日。現代人工作那麼忙,小年還在趕工,還需要過嗎?小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老祖宗留下幾千年的民俗,其中有很多有吉利意味的生活方式。到了小年這一天,是傳統裡,神明結束一年的值守人間,到天庭向玉帝匯報工作的日子。灶王爺也會上天,向玉帝稟告這家人的善惡,讓玉帝賞罰。
  • 明天是小年啦,糖瓜祭灶,準備過年!
    北方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三指農曆臘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第三 種解釋是指果樹結果少,竹木生長慢的年份。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
  • 今日小年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短語 70句小年祝福語送給家人朋友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農曆小年。今日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那麼,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溫馨祝福語有哪些呢?整理70句關於小年節日的句子和祝福語,祝大家小年快樂!  1、樓臺亭閣換新顏,白牆青磚碧瓦亮。街人閃亮美衣裝,姑娘小夥結對伴。
  • 小年祭灶:關於灶神你知道多少?三大角度讓你全面了解灶神!
    小年,這一天的到來,不僅意味著年就要來了,還意味著一個最重要的民間習俗,那就是祭灶。所謂祭灶就是祭拜灶神,相傳在這一天灶神會離開人間前往天庭給玉帝匯報人間工作。人們為了讓灶神一路走好,上天多多美言,於是就有了祭灶的習俗。
  • 小年,一首詩詞告訴你,如何祭灶祈福
    小年,是指農曆的12月23或12月24,各地不徑相同。小年,這個節氣 在北方尤為隆重。小年至,年味漸濃從這一天開始就需要準備迎接新年的一應物品了。小年,從祭灶開始,接下來的幾天家裡就要開始拂塵打掃衛生迎接新年了,剪窗花、貼春聯、沐浴、準備新年的食物等等。
  •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過了小年就是年,農村和城市過小年有什麼不同?
    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了,今天也是我們北方地區的小年,而這天作為農村祭灶王爺的重要日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只不過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這個與地域文化有關,在阿冰河北老家一直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些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只不過傳統意義上小年這天並不是節日,而是一種民間的習俗罷了。
  • 小年祝福語 2018年小年創意微信祝福簡訊祝福語盤點
    關於小年的這個時間差別,可能與過去的 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有關,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小年吃什麼呢?古話說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
  • 北方小年吃什麼及小年習俗小年禁忌大全
    北方小年吃什麼?記得兒時,每到小年,各家各戶的炮竹聲就響起,就知道春節來了。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許多。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我們對待節日的態度。重拾那些舊習俗,今年的年味,或許能夠更濃鬱。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節氣——小年夜。分享關於小年的諺語及小年的由來習俗。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