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一首詩詞告訴你,如何祭灶祈福

2020-12-11 竹影輕拂階

小年,是指農曆的12月23或12月24,各地不徑相同。小年,這個節氣 在北方尤為隆重。小年至,年味漸濃從這一天開始就需要準備迎接新年的一應物品了。小年,從祭灶開始,接下來的幾天家裡就要開始拂塵打掃衛生迎接新年了,剪窗花、貼春聯、沐浴、準備新年的食物等等。

小年,又叫祭灶節、灶王節。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都是使用天然氣灶。以前,大多是柴火灶,所以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祭灶祈願來年諸事順遂。如何祭灶,從一首詩詞可窺全貌。

範成大《祭灶詞》: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詩意大致是:12月24這一天灶王爺要去天庭向玉帝做述職報告。大家都要把衛生打掃的乾乾淨淨的,特別是廚房衛生。然後拿出好東西來恭送灶王。雞鴨魚肉啊,小點心之類的都是必要的。祭灶,這個事情必須是男人來做,女士是要迴避的。把灶君伺候高興了,回到天庭就不要說那些不好的事情了。所以今天就為灶王爺奉上佳餚吃飽喝足了在玉帝面前多唱頌歌,來年普天民眾都更加順遂。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奉為一家之主。所以在這一天要把灶房打掃乾淨,在灶臺正中顯眼位置貼上灶王爺像,然後灶王兩側貼對聯,神像上部貼橫批。各家祭祀貢品不經相同。都祈願來年一家平安順遂,吉祥如意。小年祭灶,你的家鄉有什麼樣的習俗呢?

相關焦點

  • 小年祭灶的流程是什麼?小年祭灶的習俗有哪些?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那麼小年祭灶的流程是什麼?小年祭灶的習俗有哪些?      一、小年祭灶的流程
  • 農曆臘月二十三、四小年 關於小年的詩詞有哪些 小年童謠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民間要向灶君供上糖瓜、糕餅等,祈福求順。「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開始進入過年節奏,掃塵、剪窗花、沐浴理髮、守歲拜年…除夕7天倒計時,年來啦。年的氛圍離不開裝點。拿吊錢福字門花燈籠之類把房間裡裡外外一布置,年的架勢就拉開了。
  •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灶君上天 範成大為此寫下一首祭灶詞 生動有趣
    一指流年,歲月清淺……北方已是白雪皚皚,而南方暖暖的,似乎有一絲絲春意……光陰一寸又一寸,歲月增了又增,生命去了又來……在都市的人海裡穿梭,感嘆著,一年,又一年……轉眼之間,小年,又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稱「小年」,也被稱為灶王節。
  • 小年詩詞四首農曆小年經典詩句 2020朋友圈小年祝福語小年諺語俗語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 小年:二十三祭灶官,餃子灶糖裝滿盤
    比如春節是大年,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吃盛宴叫大餐,路邊攤叫小吃;喝啤酒叫大喝,喝白酒叫小酌;就連果樹掛果子也有大小年之說,大年掛的多,小年掛的少……」我一邊欣慰於這群外國朋友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一邊感嘆著時光腳步匆匆,轉眼又到小年了,兒時在老家過小年時的情景又一幕一幕地浮出腦海,恍如昨日。
  • 昨天的小年,你家祭灶君了嗎?
    剛過小年,集古雅玩在這裡預祝諸位雅好者新年快樂,願諸位在收藏中多多撿漏,傳統文化學習中更上一層樓,今天呢本閣要講述的是關於小年,關於灶王爺的傳說!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 小年祭灶的美麗傳說
    「在福州,不同身份的人祭灶的時間並不相同。」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說,福州有句俗話「官三、民四、曲蹄五」,指當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曲蹄囝(疍民,連家船民)廿五祭灶。在鄭家,一直延續著廿三祭灶的習俗。 不同的供品也有不同的說法。灶糖、灶餅是用麥芽糖做成的,本意是請灶公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 北方小年祭灶,南方小年也祭灶,原來小年夜祭灶都是因為他!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小年夜都要祭灶。然而,你們知道「祭灶」這個民俗又是緣何而起的嗎?大家紛紛效仿呂蒙正都在臘月二十三小年夜祭拜灶王爺,把上好的供果都拿出來敬獻給灶王爺,祈禱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 小年祭灶傳統從何而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在小年這一天,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便是祭灶,灶神在我國古代社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神靈,他雖然沒有強大的法力,但卻掌握著人間的衣食以及禍福,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居家之神。民間素來有過小年的傳統,但小年具體在哪一天卻是不固定的,一般來說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而南方則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
  • 小年祝福語簡短四字詞語 春節手抄報內容小年快樂資料詩詞
    小年祝福語簡短四字詞語 春節手抄報內容小年快樂資料詩詞  #小年快樂#今天,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從今天開始,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的節奏啦!
  • 今天是小年,五首關於小年的古詩詞,正是人間祭灶忙
    小年要祭灶,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是春節的一個序曲。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臺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小年祭灶了,咱們農村為啥講究「女不拜灶」呢?
    轉眼臘月二十三,這是咱們中國傳統的小年,為了迎接好日子的到來,大家忙著掃房子,祭拜灶神,可是在民間卻流傳「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說法,大家一定會問,祭拜灶神女子為啥不能參加呢?這其中有什麼說講嗎?下面讓我們簡單聊聊咱們民俗的說法吧!
  • 小年祭灶:關於灶神你知道多少?三大角度讓你全面了解灶神!
    小年,這一天的到來,不僅意味著年就要來了,還意味著一個最重要的民間習俗,那就是祭灶。所謂祭灶就是祭拜灶神,相傳在這一天灶神會離開人間前往天庭給玉帝匯報人間工作。人們為了讓灶神一路走好,上天多多美言,於是就有了祭灶的習俗。
  • 明天是小年啦,糖瓜祭灶,準備過年!
    北方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三指農曆臘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第三 種解釋是指果樹結果少,竹木生長慢的年份。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春節倒計時 小年先報到 品牌微博文案齊歡鬧
    @金立智慧型手機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祝大家小年快樂![愛你]祭灶、掃塵、貼春聯,喜迎新春,您準備好了嗎? @華為終端官方微博 臘月二十三,#小年#吃糖瓜,為的是讓灶神他老人家上天做工作報告時候多多美言幾句。花粉們有沒有願望想向他祈福呢?
  • 小年夜,祭灶神,可為啥南方比北方晚一天過小年?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不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但是南方的朋友們卻並不在今天祭灶過小年,這是為什麼呢?有一種說法是,雍正年間起,每年臘月廿三皇帝要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一下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