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之作《法布爾昆蟲記》橋梁書,讓孩子趣味學科普、增大識字量,愛上獨立閱讀

2021-02-19 小鼻涕猴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野外的大自然長啥樣。

什麼蟬啊蝴蝶啊昆蟲啊植物啊,對他們來說只是個名詞

更別提有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探索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了。

有沒有一套把自然和昆蟲講得出神入化的書?

當然,既能豐富孩子的科普知識、又生動趣味的書也實屬罕見的。

好慶幸,孩子們還有「法布爾」!

他是誰呢?

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

1911年被法國文學界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達爾文稱他是一位「罕見的觀察者」


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曾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

他耗盡一生時間的心血,用一顆尊重生命的心,凝結成這舉世聞名的不朽之作《昆蟲記》。

不過法布爾的原作《昆蟲記》篇幅很長,孩子讀起來相當有難度,不易理解,也不明白這昆蟲究竟長啥樣。

出於這點考慮,出版社請來了日本最有名的動物學家小林清之介,在法布爾的原著基礎上,改編了一套非常適合孩子閱讀的橋梁書(對,這是橋梁版)。

可以說,這是一套把大自然的昆蟲講得各種有趣、各種出神入化的書。

也是一套能喚起孩子學習主動性的、樂於閱讀,又不那麼「教材」的書。


我們來看看《屎殼郎的故事》是怎麼寫的——

屎殼郎緊緊抓住糞球,大吃起來。

它一動不動。剛才還那麼忙碌,可現在……

只有嘴巴在動,「咕噥咕噥咕噥咕噥」吃個不停。

仿佛在說:「啊,真香啊,真好吃。」

咦?屎殼郎的屁股上怎麼冒出來一條線啊,就像電器店裡賣的電線一樣,彎彎曲曲地盤成一盤。

這到底是什麼呢?「線」不斷往外冒。

啊!明白了,是屎殼郎的便便。原來屎殼郎一邊吃馬糞球,一邊自己也在拉便便啊!

一邊吃便便,一邊拉便便,好奇怪的蟲子啊!

大家一定都在這麼想吧。

沒錯,屎殼郎吃了馬糞後,立刻就在自己肚子裡消化掉。然後變成自己的糞便拉出來。

屎殼郎可真是個大饞鬼。一吃起糞球來,就不肯停嘴。

大家猜一猜,它一口氣能吃多長時間呢?兩小時?四小時?

不對,不對,更長更長。它能從早晨一直吃到晚上,一口氣吃上12小時呢!

所以,屎殼郎屁股上不斷拉出的便便就特別長。

讓我們拿尺子來量一量吧。

把電線盤一樣的糞便一點一點地展開,好好量一下吧!

屎殼郎的糞便足足有2.88米呢。

孩子的科普知識就應該這樣講啊,因為它們本來就是超級好玩的,只是我們不那麼會教而已。

所以說啊,真心羨慕現在的孩子,如果我們身邊有這麼多可選擇的優質資源,書籍也是那麼有趣、幽默,我們還會覺得學習困難嗎?肯定不會啊!

作者:小林清之介

1920年生於東京,曾在動物學者島春雄、昆蟲學者石井悌等人的指導下飼養並觀察野鳥、昆蟲及其他小動物,多年致力於動物資料的收集活動。

1962年以後開始作家生涯,不僅為成人撰寫動物隨筆、動物啟蒙說明,還專為兒童撰寫了不少有趣的動物故事,近年來在俳句方面的著述也頗豐。

主要著述有:面向成人的《麻雀的四季》(全集日本動物志 2)(講談社)、《季語深耕·鳥》《季語深耕·蟲》(角川書店)、《日本的小動物志—昆蟲與野鳥》(每日新聞社)、《動物五百句》(明治書院),面向兒童的《日本昆蟲記》全五卷(翌檜書房)、《野鳥的四季》(第 23屆小學館文學獎)(小峰書店)、《法布爾(傳記)》(行政)等書。

1、幼兒園大班親子共讀,建議爸爸媽媽先看,然後抱著孩子讀給他聽,爸媽做主講人,用生動的語氣,聲情並茂地講述小昆蟲的個性行為、生活形態,小心孩子纏著你一晚上講十本哦。

2、一二年級獨立閱讀。從依賴「親子閱讀」慢慢轉入「獨立閱讀」。每頁文字不多,字體很大,適合孩子識字。不過要提醒下,如果孩子這個年齡段識字困難,請不要勉強孩子早早識字,請記住松居直先生的話,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是親子之間共同的語言,而非識字量。

3、三四年級閱讀量不多的孩子。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閱讀量不大,你在煩惱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那這套有趣的書可以給孩子看看,

昆蟲界的「荷馬史詩」

不僅是經典的兒童科普讀物

更是優美的文學經典

《昆蟲記》到底是個什麼讀物呢?

當當網把這套書歸類為兒童科普讀物,但其實它還是一本優美的文學經典,經歷了一個多世紀,《昆蟲記》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出版,被公認為不朽的名著。

為什麼說這是一本一生一定要讀的書?引用一個豆瓣讀者Y.X.木容的評論:

用「傑作」、「裡程碑」已不足以描述《昆蟲記》的偉大,這本書是蟲蟲世界的「荷馬史詩」:


它不僅僅是一本論文,更像是一本日記,簡單幹淨的文字,記錄著一段段奇異的探險;

它不僅僅是一部科學著作,更像是一部童話,驚嘆的口吻,講述著一個個生命的奇蹟。

大人看這部書,妙趣不說,可以品味出那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妙,孩子看這部書,即能鍛鍊表達語言能力,又能啟發他們觀察自然的興趣,還能引導他們去如何觀察這個世界。


對法布爾來說,無論是草地上穿行的紅螞蟻,還是獨來獨往的黑胡蜂,又或是高踞枝頭靜待獵物的蜘蛛,面對這些可愛生靈的每一個生活小細節,他在文字記錄中都毫不吝惜表達自己的驚奇與感動

在他的描述中,昆蟲們是「建築工」「木工」「礦工」,是他的夥伴和熟識的朋友。

正是他這樣像哲學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藝術家一般地去觀察,像詩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達,才寫出了文學性與科學性高度融合的偉大作品《昆蟲記》

在這裡鼻涕猴也想向法布爾先生致敬!

感謝他留下了這麼珍貴的遺產,影響一代代的孩子以一顆慈悲、浪漫之心,去探究大自然的奧秘和樂趣!

用孩子聽得懂並感興趣的方式

就像是老爺爺在講故事

引人入勝孩子聽得停不下來

有趣又精準地傳遞科學的精華

這套書一共10本,用輕鬆、有趣的方式介紹了16種昆蟲,一舉網羅生活中有趣的明星昆蟲。

估計很多人跟鼻涕猴一樣,從小害怕蟲子,看到蟲子,只有兩種衝動,一是立即拍死,二是立即逃離。但是看了《昆蟲記》,竟然發現小蟲子也沒那麼恐怖和噁心,在法布爾的描述下,都是調皮又萌萌噠的小傢伙啊

法布爾真是善於觀察又有耐心的作者,那些小小的昆蟲們經他的手都變成了動畫片裡的小主人,都有了動人的感情,有了喜怒哀樂,有了讓人不能割捨的情感。


這套書最吸引我的,是語句的親切、趣味。

就像一位老爺爺帶著孩子,在美妙的大自然中觀察那些可愛的小昆蟲,不知不覺把孩子帶入了昆蟲的世界。

如此輕而易舉就激發了孩子探究自然的興趣和好奇,培養了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

這裡我給大家隨意挑了幾個片段,我們來看看書中是怎樣講的。


《蜘蛛和步行蟲的故事》裡,講述了狼蛛生產後,200多隻小崽子竟然是爬到媽媽的背上生活,四五個月後才下地離開媽媽。除了自己的寶寶,還會有其它蛛寶寶爬到自己身上來,有時候蛛媽媽要背四五百隻小蜘蛛.密集恐懼症想想也是夠駭人的啊。

狼蛛的卵袋忽然破了。哇!

一群狼蛛小寶寶從破洞裡鑽了出來。

寶寶們當然不會發出「哇」的聲音了。

不過看上去就像在這麼叫一樣。

大家興高採烈地跳出來。

一共有兩百多隻。

大家不但沒有散開,反而全聚到了一個地方——媽媽的後背上。

「大家都到媽媽背上來!」

好像有誰在發著號令一樣。

小狼蛛們一齊爬到了媽媽的背上。

小狼蛛們就像小米粒兒一樣,

可是,兩百多隻一下子全聚到一起,誰都吃不消啊。

狼蛛媽媽的後背就像穿了一件狼蛛外套一樣。

小狼蛛並不在媽媽背上胡鬧。

狼蛛媽媽也不會生氣,既不嫌沉,也不嫌吵。

它背著這麼多小狼蛛在洞底睡覺。

有時候還會在洞口曬太陽。

它還在洞外散步,捉蟲吃。

再來看看《屎殼郎的故事》裡,屎殼郎讓人哭笑不得的笨笨的「智慧」,比如,一個屎殼郎辛辛苦苦做好了糞球,就有別的屎殼郎想不勞而獲,他們要不就直接搶,要不假裝幫忙。

屎殼郎搬運糞球的時候,也常常會有另一隻屎殼郎前來,繞到糞球的前面。

好像在說:「我來幫你。」

糞球主人在後面倒立著推,前面這隻就用前腿抱著糞球往前拉。

兩隻屎殼郎一前一後。「嗨喲嗨喲,嗨喲嗨喲」地滾糞球。

這次終於來了一隻善良的屎殼郎,幫自己拉糞球呢……

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

不信你瞧。它轉眼就什麼都不幹了。

「我不幹了。」

它趴在糞球上,「咕嚕咕嚕」地跟糞球一起滾下去。

糞球壓到自己身上它都不在乎,只是緊緊地抱住糞球。

糞球主人毫無察覺,仍然倒立著,拼命地滾著糞球。

糞球滾到了一個遠點兒的地方。

這地方看上去不錯。

糞球主人就在地上挖起洞來。

糞球主人用頭上的鋸齒和腿靈巧地挖著洞。

幫忙的屎殼郎仍然趴在糞球上,漠不關心的樣子。

洞一點點加大。

挖洞的屎殼郎把自己都埋到了裡面。

這時,趴著不動的幫手偷偷地從糞球上下來。

它倒立過來,用後腿滾起糞球。

就像滾自己的糞球一樣,「嗨喲嗨喲」地給運走了。

嗨,鬧了半天原來是個小偷啊!

是趁主人挖洞時來偷糞球的啊。

糞球的主人從洞裡出來一看,「咦?奇怪啊,糞球不見了!」

哼哼,它搖著觸鬚聞起來。原來屎殼郎是用觸鬚來聞氣味的。

一陣糞球的氣味從對面飄過來。屎殼郎循著氣味跑起來。

「喂,站住!」

它追上逃走的小偷。

小偷停止倒立,立刻站起來。

像剛才幫忙時一樣,它又用前腿抱住糞球。

仿佛在說:「糞球自己滾走了,我幫你撿回來了。正要還給你呢。」

糞球主人完全被小偷欺騙了。它接過糞球,返回剛才的洞。

不過,結果還是不錯的。

要不差點兒就讓人給偷走了。

這套書裡,小林清之介文筆風趣,別具一格,全書處處是令人驚奇的敘述

語言看似簡潔,實則生動、有趣、精準的將法布爾的昆蟲記的精華部分,通俗易懂、親切幽默的呈現給了孩子們。

權威昆蟲學家嚴格審定

保證科學性和準確性

還有N多不可思議的冷知識

不可否認,《昆蟲記》是一部文學性與科學性高度融合的偉大作品


它之所以受讀者廣泛歡迎,主要由於它有兩大特點:

1、它記載的情況真實可靠,詳細深刻;

2、文筆精練清晰。沒有一般抒情散文文學作品搔首弄姿的俗態,它文風質樸,別有風趣,自成一格。

為了做到科學嚴謹性,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數十年如一日,冒著嚴寒酷暑,去觀察昆蟲,放大鏡、筆記本、鉛筆從不離手,一邊觀察一邊記錄,在觀察中不懂就問,沒有把握就再進行試驗,試驗中他就更加仔細了,而且,多動腦,勤思考。

正是因為他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創作出這麼偉大的作品,才能發現小小昆蟲那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小秘密。


比如讓我刻的《金龜子和象鼻蟲的故事》的金龜子

扒在柞樹上烏黑油亮的金龜子,就是那種很好抓的蟲子,碰一碰它就會掉下來,仰面朝天一動不動地裝死,以為我們會上當呢!

它們其實不是裝死,而是受到刺激後短暫性的休克。

它們的力量很大,我記得小時候用細繩在它的腿上牽著,有時候甚至能被它們大力飛起把細繩帶走,逃之夭夭。但是這樣強悍的蟲子,它的營養竟然來自糞料。

在古埃及,認為這種昆蟲可以造福人類,創造奇蹟,因此它又叫做聖甲蟲,並且在公共廣場豎起它的巨型雕像!


還有,在爬出地面之前在地下要生活好多年,幼蟬的生活期特別長,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為4~5年,最長的為17年。

這些小知識點,通通用有趣的形式講述出來,孩子不僅興致盎然,而且一下子就記住了。


看了這些,其實豈止是孩子,就連我們這些對小昆蟲本來不了解和不感興趣的成年人,都覺得大千世界真是不可思議啊。

除了法布爾昆蟲記中的精華,書中還獨具匠心地設計了實驗環節,指導孩子如何捉昆蟲,如何養昆蟲,如何做有趣的科學實驗,手把手地教孩子觀察昆蟲,「玩兒」科學。

水彩插畫清新優美,

橋梁書引導孩子獨立閱讀

豐富想像力

這套書我最初拿到手,看到有我最喜愛的水彩插畫圖。

就像下圖:

但是翻到書的中間部分,你會發現彩色插圖都變成了黑白插畫

怎麼回事?

其實這是日方出版人的周到考慮:書中的彩圖可以大大增加藝術觀賞性,不過這套書的定位是橋梁書,需要引導孩子開始專注於文字,而又不能失去圖片的直觀性,所以有的彩色圖片就直接處理成黑白的。

這裡不得不佩服出版社的專業。

書 目 介 紹

10本書共介紹了16種昆蟲

《屎殼郎的故事》

《蟬的故事》

《狩獵蜂的故事》

《螞蟻與埋葬蟲的故事》

《菜粉蝶與蓑蟲的故事》

《天牛與象鼻蟲的故事》

《金龜子和象鼻蟲的故事》

《螳螂和沫蟬的故事》

《蟋蟀與蝗蟲的故事》

《蜘蛛和步行蟲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福利團,每本僅三塊多 | 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法布爾經典之作《昆蟲記》!
    這是獻給孩子的昆蟲故事,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雨果說,《昆蟲記》不愧是「昆蟲的史詩」,法布爾則不愧是「昆蟲界的荷馬」。羅曼·羅蘭讚譽他為了解田野無數昆蟲秘密的語言大師。 法布爾先生的《昆蟲記》作為一部世界經典的昆蟲文學作品,一直是昆蟲愛好者心中的「聖經」。 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就像在聽一個老爺爺講故事一樣,感覺特別親切,他的文字,充滿了愛意和溫暖。 他的文字非常靈動,好像重現了我的童年一樣。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因為當時女兒還不識字,我就讀給她聽。朗讀時,那叫一個聲情並茂啊,真正挖掘出了我朗誦的天分。遇到兒歌,我就自編曲,略帶滑稽地唱出來,逗的女兒哈哈大笑,要求我唱了一遍又一遍。
  • 大量識字+獨立閱讀,幫助孩子快速通關的閱讀秘笈(橋梁書書單)
    我們由衷地想提醒大家:想讓橋梁書真正實現橋梁的作用,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千萬不要簡單地把橋梁書當成孩子識字的工具,僅僅當成孩子邁向獨立閱讀的橋梁。任何時候,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從閱讀中獲得的樂趣,都是我們最應該看重的。閱讀,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是快樂自由、充滿樂趣的。
  • 孩子一生必看的法布爾昆蟲記,上千個版本看這套就夠了
    每本書後還專門設計了昆蟲實驗,包括真實的昆蟲介紹,法布爾當年是怎麼做觀察的,讀者又可以在生活中怎麼做,寓教於樂,一目了然。文:(日)小林清之介  圖:(日)高橋清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這版也是小林清之介的作品,它延續了《最美法布爾》的語言風格,還是那麼親切有趣。但因為是橋梁書,在內容和編排形式上做了很大的改動。
  • 周末閱讀——《昆蟲記》
    他畢生研究觀察「蟲子」,他窮盡一生,專為「蟲子」寫出一部兩百萬字的大書,令人對他的專注肅然起敬。他筆下的「蟲子」,多彩多姿,活得有滋有味。《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作為一位昆蟲學家,其文學才華令人刮目,作為作家又具備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這兩者的結合造就了《昆蟲記》這一經典之作。《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8歲女生媽媽求助:孩子只看圖畫書怎辦?用橋梁書打通閱讀瓶頸
    即使有的孩子閱讀啟蒙較早,識字量也很多,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應該從繪本直接跳躍到純文字圖書。通過親子共讀橋梁書,也是實現孩子自主閱讀的非常重要的過渡方法。故事體:橋梁書仍然以故事為主題,有趣味的故事是引導孩子閱讀的重要因素。短句:基本使用短句,這一點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閱讀理解水平。字大:方便孩子閱讀與識字。
  • 觸摸法布爾昆蟲之美
    在讀到《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中關於蟬的生命故事時,正值春天的微風輕拂過書頁。  忍不住用指尖溫柔地撫摸精緻的畫面,撫摸紙頁間栩栩如生、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終于振翅高飛的精靈——蟬。這個時候,我似乎聞到了田野和森林的清香,感受到卑微卻崇高的小生命心中巨大的喜悅。在這個春天,這一套美麗的昆蟲記把我的心靈帶離鋼筋水泥築就的城市,引我走進長久淡忘卻依然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
  • 暑假助娃大量識字+獨立閱讀,親測這10本橋梁書最有效
    偷偷告訴大家,千媽我從去年底開始就一直在「敗家」,陸陸續續買了好多橋梁書,我們家三個書櫃都快被佔滿了。(這裡要感謝隊友搬運之恩,搬書絕對是個體力活啊……)從去年寒假開始「誘娃上鉤」,在橋梁書的陪伴下,千尋小朋友的獨立閱讀意願和閱讀能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蹭蹭上漲,有點出人意料的驚喜。
  • 識字,拼音,橋梁書,一年級的孩子該讀哪些書?
    識字卡也好,識字書也好,識字APP(比如洪恩識字)也好,指讀也好,你覺得哪個方法好用,對自家孩子管用,就要開始做這方面的引導了。二是自主閱讀。在前期親子閱讀的基礎上,很多繪本可以扔給孩子自主閱讀了。不管他看不看得懂,你要讓他自己看了。這個過程,大家應該把握一個重點,就是識字。
  • 名著導讀丨《昆蟲記》常考知識點梳理(附多種題型和近三年中考真題)
    6.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閱讀體驗。如:《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這是作者法布爾的功勞,你從他身上得到哪些啟示?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你認為魯迅給予這本書這麼高評價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做好《昆蟲記》的閱讀:首先要了解作品的相關常識,比如作品的評價和地位等。
  • 8歲女生媽媽求助:孩子只看圖畫書怎辦?用合適的書打通閱讀瓶頸
    在美國,對於兒童的閱讀有嚴格的分級制,在不同年齡段,孩子應該看什麼類型的書、多少字數的書是在他們能力範圍內的,都有明確的分級。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剛開始學會認字、拼音,對於他們來說,讓他們去看一部大部頭的文學名著,或者純文字的圖書,都是壓力很大的一件事。即使有的孩子閱讀啟蒙較早,識字量也很多,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應該從繪本直接跳躍到純文字圖書。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2020剩餘不到一個月, 孩子今年的「閱讀KPI」完成了嗎? 雙十一沒給娃囤夠書的你,是不是又在摩拳擦掌,準備趁著雙十二繼續填滿自家娃的書架了? 不過我們都知道,給孩子買書,量不在多在於精。
  • 繪本推薦 |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鐵嘴伐木工天牛》
    -6歲播講:小石姐姐《鐵嘴伐木工天牛》是法布爾昆蟲記系列繪本中的其中一本,這是一套兒童科普讀物,法布爾昆蟲記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著昆蟲世界的秘密,非常適合孩子閱讀,讓孩子學會去觀察大自然,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昆蟲界的秘密。
  • 【名著導讀】八上《昆蟲記》重點、考點練習,暑假提前預習掌握!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一、導讀概要《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人性的昆蟲們,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扮演主角。它們的一舉一動,無不被賦予人的思想情感;作為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縷縷共通之處,讓你不得不為此驚奇、喜悅。知道我是在通過法布爾的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樂趣;而法布爾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我卻毫無體會。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這些渺小的昆蟲們給我們的遠不止是趣味。6.如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說推薦的理由。
  • 名著導讀 | 《昆蟲記》名著導讀及考點練習匯總,趕緊收藏!
    3、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並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 法布爾 ;這本書是《 昆蟲記 》,這本書又譯為《 昆蟲物語 》或《 昆蟲學札記 》,被譽為「 昆蟲的史詩 」。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綠色蟈蟈》。本書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 《昆蟲記》作者法布爾教你毅力和恆心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昆蟲記》嗎,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法布爾。法布爾小時候,家裡生活很困難,無錢上學,別的孩子玩「佔山為王」的遊戲時,他卻對大自然裡發生的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次,法布爾在路邊發現群螞蟻在搬運-只死蒼蠅。他被螞蟻們緊張工作的場面吸引住了,他趴在路邊,一動不動地觀察螞蟻們的行動。下地勞動的人們從他身邊走過,看見他趴在那兒;人們結束勞動回家時,他還趴在那兒。人們無法理解小法布爾的行為,說:「這孩子大概『中了邪'!」還有一次,他爬上果樹觀看螳螂的活動,直到樹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從昆蟲王國的迷夢中驚醒過來。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
  • 暑假書單(0-8歲)|童年必看的13套經典橋梁書!限時免費領
    這個階段孩子從依賴親子閱讀慢慢轉入獨立閱讀。這個階段孩子學會了拼音,可以認識一些漢字,遇到不認識的字,根據圖畫來猜測這一頁講的是什麼內容,或者根據前一段的提示猜測出下一段的故事內容。孩子在這個階段還喜歡閱讀新的書,會自己挑選感興趣的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