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野釣,自製蠶豆粉餌料教學,釣獲一條8斤野生鯉魚。蠶豆粉取材廣泛容易保存,作為天然糧食作物,蠶豆價格低廉,衛生環保和攜帶方便,常年都可使用蠶豆進行野釣。由於蠶豆粉餌掛鈎柔軟體積小,鯽魚和鯉魚吃鉤較容易,所以在調釣上最好調靈釣靈,浮標開始輕微上送或黑標時就要及時提竿,傳統野釣中我經常使用自製的蠶豆粉來垂釣鯉魚和鯽魚,蠶豆粉可以當釣餌,也可以當作誘餌,是比較衛生環保的天然餌料。
蠶豆粒分為淡白色、淡紅色和淡青色。在這三種顏色的蠶豆中,個人覺得用淡青色的蠶豆粒做出來的粉餌效果最好,它具有較濃的豆腥味和較淡的清香味,不招小雜魚咬口,對鯉魚和鯽魚有良好的誘惑力。挑選幹的淡青色蠶豆粒作原料,必須選擇顆粒飽滿的沒有蟲眼的當年蠶豆粒,陳年蠶豆粒加工出的餌料氣味不夠濃烈,所以誘魚效果不好。蠶豆粒先用剪刀剪去蠶豆粒外皮,再烈日爆曬數天後,確保蠶豆粒幹透以便加工良好的蠶豆粉。
加工蠶豆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細砂紙上磨成粉,另一種是用石磨磨成粉,家用磨豆漿的石磨即可。用第一種方法時,所用砂紙越細越好,細砂紙出粉雖然稍稍慢了一點,但磨出來的豆粉細膩、粘性大、氣味重,操作方法是用手拿著剝過皮的幹蠶豆粒或用老虎鉗夾緊蠶豆粒在砂紙上快速地摩擦。石磨磨的時候,如果不能一次性達到理想的細膩度,可以用細籮篩篩出較粗的顆粒,將其重複研磨,直至摸在手裡沒有顆粒感。這種加工方式雖然慢一點,但加工一次所產出的豆粉量相對較多。為了節約起見,釣者可將加工剩下的小塊蠶豆粒砸碎作誘餌。蠶豆粉加工的量不要過多,夠用兩個月即可,時間過長會導致蠶豆粉氣味下降,加工出來的蠶豆粉要及時裝入乾淨無異味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置於避光通風處或冰箱冷藏室內存放,隨用隨取,方便衛生,用時倒出粉末後要及時旋緊瓶蓋,防止跑味和受潮。
由於蠶豆粉具有很大的粘性不好調製,因此在使用時加入少量的麵粉,蠶豆粉的攪拌稍有難度,開始攪拌時粉與水很難拌透,當蠶豆粉的比例較大時,這種現象極為明顯,因此要先將麵粉與蠶豆粉攪拌均勻,用釣場的水現和現用,蠶豆粉如果和得太硬,想再加水調勻就很難了。所以在開始學習調製蠶豆粉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握水分,可以稍微稀一點,和好餌後可將餌團包在香菸外盒的透明塑料膜裡,不沾手好操作,也可以放在寬大的樹葉裡備用,可防過快風乾。一般來說半個雞蛋大的一團餌就夠用一天的,釣的時候用鉤條從餌團上刮下綠豆粒大小的餌,將其搓成團掛在鉤尖上即可,注意不要露鉤尖,這樣就釣獲一條8斤野生鯉魚。
蠶豆粉既可以作釣餌,也可以當沾粉作誘餌。用蠶豆粉作誘餌時要講究策略,選兩個窩子位置,在小容器中放入幹蠶豆粉,把搓好的溼麵團在另外的容器中蘸水,再在乾粉中滾動成團後再沾水,如此反覆後形成黃豆粒大小的時候,將麵團在左邊窩子的水皮上輕輕涮一下,然後馬上拋入右邊的窩子,這時左邊窩子裡的幹蠶豆粉會吸水慢沉產生霧化,在水中自上而下形成一個立體窩子。在幹蠶豆粉在左邊窩子下降的過程中如果右邊的窩子裡無魚吃鉤,我便重新沾餌成團,將其在右邊窩子的水皮上輕涮一下,然後馬上拋入左邊的窩子,既節約了兩個窩子中的幹蠶豆粉下降的時間,又能使兩個窩子中有源源不斷的誘餌降落誘魚,垂釣的時間越長,水下形成的誘餌越多,誘魚效果越好。
採用純天然餌料野釣時,必須使用純蠶豆粉,並將麵團和得硬一點,防止麵團在水皮處涮粉的時候脫鉤。用蠶豆粉作誘餌只適應在靜水野釣中使用。根據我多年使用的經驗來看,蠶豆粉在釣鯉魚和鯽魚比較容易,特別是釣猾口魚效果更佳。原因是蠶豆粉有很濃的豆腥味和輕微的清香味有利於誘魚,由於是粉餌,鯉魚和鯽魚進窩後短時間內吃不飽又不離開,增加留魚在窩的時間。誘餌和釣餌的氣味相同,可降低鯉魚和鯽魚的警惕性,使鯽魚和鯉魚敢於放心吃食。我用蠶豆粉與用蚯蚓的粉絲釣友同水域垂釣多次,野釣收穫比較穩定,而且小雜魚較少,還釣獲一條8斤野生鯉魚,野釣非常滿意開心。
《釣魚的人家》專注分享釣魚樂趣及經驗,閱讀後,點讚,關注,以資鼓勵!在此,祝各位粉絲釣友天天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