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野釣,紅蟲最妙」!淺析:春季作釣鯽魚、鯉魚紅蟲的優勢

2020-12-19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引子

「立春」已經過去半個月,再有半個月就是「驚蟄」了。春季到來,氣溫回升,神州大地,萬物復甦!雖然一場「疫情」讓我們不得不緊閉家門,但是卻閉不住釣魚人嚮往水邊的心!

正文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習慣用商品餌料作釣,但是早春季節野釣鯽魚、鯉魚時,蟲餌的效果通常要好於商品餌料!釣友們都知道,在我們使用的蟲餌中,紅蟲和蚯蚓是大家最常用的,也是最喜歡用的。特別是紅蟲,對於早春季節,氣溫偏低時,針對鯽魚、鯉魚等多種魚類,有著商品餌料無法達到的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呢?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早春野釣鯽魚、鯉魚,紅蟲都有哪些天然的優勢!

一、紅蟲自身的營養成分,給鯽魚、鯉魚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

魚類屬於冷血變溫動物,無論是鯽魚、鯉魚,還是其它多數魚類,都有冬眠的習慣。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魚類處於冬眠或半冬眠狀態,這時它們的活動量和覓食積極性都非常小!同時受較低的水溫影響,自然水域中的天然食物匱乏,並且低水溫讓魚類自身的體能消耗過大。

「立春」以後,水溫隨著氣溫開始逐步回升!魚類受水溫的影響,從冬眠或半冬眠狀態下逐漸恢復,其活躍度和覓食積極性也變大,並且因冬季體能的消耗,急需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與脂肪,同時也為中春以後的產卵做準備。它們在覓食時,主要覓食對象便是含蛋白質與脂肪高的食物!這時我們細看紅蟲,其自身的蛋白質及脂肪的含量是非常高的:乾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為40%~65%,脂肪為2%~8%,熱量為4卡/克!如此高的蛋白質及脂肪含量,能快速補充初春魚類急需的能量!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在自身營養成分上的優勢!

二、紅蟲自身的顏色及氣味,對鯽魚、鯉魚起到更好的靜態誘魚效果

說到紅蟲,我們都知道!它是搖蚊的幼蟲,呈蠕蟲狀,身體有淡腥氣味,體長1至3釐米,顏色為紅色或暗紅色,生活於淡水水域的水底,公蟲體長大於母蟲。紅蟲的這種自身形態,註定了它在早春野釣中的優勢!

首先:紅蟲為紅色或暗紅色,在水中對於魚類的視覺效果或感觀效果有一定的優勢性!特別對於初春,魚類的覓食範圍和積極性不是很大的時候。它們在覓食時,首先會通過感觀去捕捉顏色鮮豔,容易發現的食物。特別對於鯽魚、鯉魚等喜歡黃、紅、白色的魚類,紅蟲的顏色更具有誘魚性!

其次:紅蟲的身體散發一種淡腥味,這是活紅蟲在新陳代謝時,一種蛋白質代謝的產物,類似於魚類身上的腥味,這也是為什麼紅蟲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原因。紅蟲自身散發的這種蛋白質代謝物,很容易被嗅覺靈敏,早春身體急需補充能量的魚類捕捉到,從而在味覺上對魚類增加了誘食性!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在自身的顏色及氣味上的靜態誘魚優勢。

三、紅蟲自身的形態,對鯽魚、鯉魚起到更好的動態誘魚效果

上面說到紅蟲呈蠕蟲狀,生活於淡水水域的底層,這也就使它在水中有超強的生命力!當紅蟲掛鈎入水後,它在水中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處於活體狀態,並且其蠕蟲狀的身體處於一種不斷的蠕動狀態下。

釣友們都知道,包括鯽魚、鯉魚等,大部分魚類都有一定的「逐食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歡追逐活動的食物。這也是「路亞」釣法,「臺釣」法、「傳統釣」法中「逗釣」的精髓所在!如此,當活體紅蟲在水中不停的蠕動時,也就提高了魚類的「逐食性」,增加了對魚類的動態誘食效果,更能吸引它們吃餌中鉤!

另外紅蟲為固狀蟲餌,相對於商品餌料它沒有霧化性,這也就增加了餌料的附鉤性。當我們在作釣過程中出現魚口較差時,可以通過適當的「逗釣」,去吸引目標魚的注意,從而起到更好的動態誘魚效果。特別是在使用「傳統釣」法時,人為的「逗釣」誘魚效果更加明顯!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在自身形態上的動態誘魚優勢。

四、紅蟲自身的個體大小,對鯽魚、鯉魚有更好的適口性

雖然「立春」過後,氣溫回升較快,但是早春的水溫受水深及地溫的影響,回升速度還是較慢,水底溫度還處於一種較低的狀態。這時魚類雖然活躍度及覓食積極性提高了,但是它們的吃餌力度較差,並且開口較小!對於稍重或略大的餌料,無論鯽魚、鯉魚或其它魚類都很難吸餌入嘴,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餌料出現「擋口」現象。

作為紅蟲,其體長在1至3釐米之間,身體為長條狀,自身比重較輕,並且由於我們作釣時,習慣掛鈎數量在3至5條之間。如此,也就大大減少了作釣中,鉤上餌料的重量及用餌數量,降低了因餌料偏重、偏大出現的「擋口」現象!讓魚類在開口較小,吸餌力度較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的吸餌入嘴,從而能夠更清晰的觀漂、抓囗,提高魚的中鉤率。

以上便是紅蟲在早春野釣鯽魚、鯉魚時,從自身個體大小上,帶來的適口性上的優勢!

本文總結

通過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在初春野釣過程中,無論是作釣鯽魚、鯉魚,還是其它大部分淡水魚類,紅蟲都有它的作釣優勢所在!無論是自身營養成分的豐富性;顏色、氣味的靜態誘魚效果,還是自身蠕動的動態誘魚效果;自身個體大小的適口性上,都要比商品餌料有較大的作釣優勢!

小註:懇請廣大釣友們:「疫情」期間,儘量不要出門釣魚,做好個人防護!待到雲開霧散,我們共釣豔陽天!最後祝大家:健康平安!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相關焦點

  • 野釣時紅蟲這樣掛鈎,釣上的鯽魚多得讓你吃不完!
    野河作釣,水深0.8-2.5米,用的伊豆和金袖,活餌蚯蚓和紅蟲餌掛鈎比較慢,感覺不如商品餌料快,但是冬天用活餌逗釣效果遠遠強於商品餌料,又不想從淘寶買什麼蚯蚓、紅蟲上鉤器。那麼請問釣友如何掛蚯蚓、紅蟲能快一些?
  • 冬季手竿橋釣,用紅蟲野釣35條鯽魚,還有一條一斤多的鯉魚
    冬季手竿橋釣,用紅蟲野釣35條鯽魚,還有一條一斤多的鯉魚。昨天晚上就開始盤算今天上午出釣的事情,因為前幾天爆護的感覺太激動太深刻。昨天晚飯後,又綁了幾副子線雙鉤,還在車庫裡找到了好久不用的餌盤,因為手竿橋釣的時候,紅蟲沒有地方放,需要這個東西。
  • 春季釣鯽魚,用蚯蚓還是紅蟲,這需要根據兩者優勢結合魚情去選擇
    春季是鯽魚大量繁殖產卵的季節,同樣也是釣大體型鯽魚最佳的季節,春季的鯽魚需要繁殖下代,這時候它們需要大量的補充產卵時所需要的能量,而蚯蚓和紅蟲都是春季釣魚的首選釣餌,但其實蚯蚓和紅蟲在春季作釣鯽魚的魚情上,還是有不同點的,這也要看我們釣魚人如何去選擇了。
  • 紅蟲招引小魚,釣的鯽魚比蚯蚓的小,真是這樣嗎?他們差異在哪裡
    紅蟲與蚯蚓作為野釣的常用釣餌,得到釣魚人的一致認可,但筆者與眾多釣友接觸過程中,發現部分釣友決絕使用紅蟲,認為紅蟲易招惹小魚,所以寧可一直使用蚯蚓,也不嘗試一下紅蟲,難道真的如此?本文就此展開,探討一下紅蟲是否真比蚯蚓釣的鯽魚小及兩種釣餌直接的差異。
  • 用紅蟲釣鯽魚,這5點太重要了,不信不行
    鯽魚由於對水質要求不高,食性雜,性情溫和分布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是釣魚人比較喜歡作釣的魚種之一。那問題來了,我們如何用紅蟲釣鯽魚呢?紅蟲釣鯽魚,時機選擇紅蟲屬於高蛋白食物,魚兒在氣溫低的時候較為青睞,這個時候多指早春,深秋,冬季這三個時期。
  • 如何用紅蟲來釣鯽魚呢,方法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很適合去野釣的。由此我就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餌料助於大家更快的釣到魚——紅蟲餌料。那麼使用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天氣越來越熱了,那麼很多人就會選擇野釣。當然這個時候釣到魚也是比較容易的。我們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第一如果我們捆綁力度剛剛好,我們就可以把紅蟲放在倒刺的地方,這樣一來成功率更高。特別是春天,天氣剛剛好,好多人選擇野釣,因為這個時候魚的種類繁多。
  • 夏季野釣用紅蟲餌,這樣釣才是正確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很適合去野釣的。由此我就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餌料助於大家更快的釣到魚——紅蟲餌料。那麼使用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天氣越來越熱了,那麼很多人就會選擇野釣。當然這個時候釣到魚也是比較容易的。我們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第一如果我們捆綁力度剛剛好,我們就可以把紅蟲放在倒刺的地方,這樣一來成功率更高。特別是春天,天氣剛剛好,好多人選擇野釣,因為這個時候魚的種類繁多。除此以外,我們也可以在鉤的彎處弄些餌料。這樣做是因為,當魚吃你的餌料就要先把鉤吃到嘴裡去,就很容易釣到魚了。當然魚也是有點聰明的,如果你把餌料放的太上面了,那麼它也不會選擇去吃餌料的!
  • 釣魚:什麼水域、時間,更合適紅蟲、蚯蚓?又有哪些技巧?
    蚯蚓、紅蟲作為兩款優良的釣餌,得到一眾釣友的認可,並被廣泛使用。正如釣友的問題,兩者被稱為「釣魚萬能餌」,儘管如此,仍有部分釣友對其使用場合、使用時間不甚了解。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儘量詳實、全面的介紹,具體如下。
  • 野釣:春季怎麼用餌,能釣更多的魚!
    魚的食性偏好隨水溫變化:春季的水溫變化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而這是影響魚食性的關鍵:一是早春,早春有「倒春寒」的說法,意思是早春氣溫、水溫並不高,像北方的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直至驚蟄時分,絕大部分時間水溫維持0-10℃,已大幅度偏離魚最適宜的水體溫度。
  • 釣魚為什麼不能用紅蟲 臨沂人知道紅蟲是什麼嗎
    說到春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餌料的選擇,其中很多人喜歡用紅蟲,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關紅蟲的介紹。   紅蟲是絕佳的天然餌料,尤其在春天釣鯽魚、鯉魚的時候,紅蟲餌相對於其它餌料來說,更加適合作釣。   在一些其他餌料都不怎麼好使的時候,換上紅蟲,一般都會有一些驚喜的變化。
  • 紅蟲和蚯蚓究竟哪個更適合野釣?這5方面對比,你不得不考慮!
    蚯蚓是野釣的神餌,江河、湖庫通用,鯽魚、鯉魚通殺,無論新老釣手都十分喜歡使用巧了,紅蟲也一樣。那麼問題來了,當蚯蚓碰上紅蟲會怎麼樣呢?如果你也喜歡野釣,也喜歡用活餌,輕耐心往下看,且聽小飛慢慢分析王者對王者!野釣神餌紅蟲與蚯蚓哪個更強?
  • 冬釣鯽魚蟲餌是首選,蚯蚓跟紅蟲孰強孰弱,釣魚人:用效果說話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冬季都是一個很適合野釣鯽魚的季節。蚯蚓跟紅蟲則都是我們常用的釣餌,兩者也存在著不少的共同點以及優勢跟劣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是選紅蟲還是選蚯蚓,大家一看便知。冬季釣鯽魚的細節鯽魚作為一種抗寒能力較高的魚種,它們一年四季皆會進食,但它們也有著明顯的趨溫性。當氣溫較低的時候,它們雖會進食但行動較為遲緩,吃口也比較輕。因此在低溫垂釣鯽魚時,不論是在線組的搭配上還是釣餌的選擇上,最好能以利用鯽魚吞餌咬鉤為宜。
  • 冬季想要釣好魚,關鍵是做窩,窩做好了鯽魚鯉魚連竿不斷!
    現在已經是冬季了,也是一年中最難釣魚的時間,想要在冬季釣魚釣得好,關鍵是做窩,只要窩子做好了,鯽魚鯉魚還是可以連竿上的,還是可以釣得很爽的。,商品餌可以選擇藍鯽或九一八或其它鯽魚或鯉魚餌,鯽魚和鯉魚餌通常都差不多的,不管用鯽魚餌還是鯉魚餌都是能釣到鯽魚或鯉魚的,所以大家也不必太糾結,但冬季釣鯽鯉魚,魚餌要以腥香味為主,其它為輔。
  • 釣魚:紅蟲、果香、麝香三款酒米,怎麼用?
    酒米窩料在釣魚領域應用廣泛,幾乎每個釣友都曾接觸過,且有自己的使用心得,甚至有些資深釣友根據當地水情,泡製的酒米效果更佳。回到釣友的問題「西部風維他米有好多種味型,紅蟲、果香、麝香等實際使用區別大嗎」為更準確、更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冬釣鯽魚選紅蟲好釣,但是你知道使用紅蟲釣魚,需要注意的事嗎?
    此時用面餌基本是無魚問津,如果是用腥味十足的麵食可能會釣到,但也別期望有什麼大魚。但是相比紅蟲蚯蚓等來說麵食的效果還是差得遠,冬季釣鯽魚紅蟲是首選,紅蟲對鯽魚有特別的吸引力。下面就來講一講冬季使用紅蟲來釣鯽魚的幾個注意事項。
  • 紅蟲病是紅蟲引起的?別再誤傳了,釣魚人都清楚!
    紅蟲作為一款經典的釣餌,得到眾多釣魚人的一致認可,但與其他餌料類似,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或缺點。回到釣友的問題「釣魚使用紅蟲,人容易感染紅蟲病,依然說效果好」真是這樣嗎?筆者結合野釣使用紅蟲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冰釣為何用紅蟲做餌效果好,垂釣時又有什麼技巧?
    北方冬季鑿冰垂釣用的魚餌, 只用紅蟲一種, 每年 12 月以後, 我國黃河以北廣大地區的江河、 湖泊、河川、 水庫、 池塘都封凍, 這時棲息在水層下的鯽魚、 鯉魚也很少活動。當釣者鑿開冰層, 冰眼露出水面後, 充足的氧氣和水相接觸, 驚動了水下的魚類,它們紛紛遊到冰眼周圍活動,此時若用蚯蚓、 麵食為餌下釣, 它們絕不問津, 只有用紅蟲為餌, 它們才咬鉤。
  • 早春釣魚好釣嗎?遇到下雨就收竿?不用,從下面幾點入手就可以!
    儘管如此,具體到早春、仲春,乃至春末3個時間段,魚情差異仍比較明顯。正如釣友的問題,早春氣溫在8-10℃,並且下著中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釣魚。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敘述,具體如下。
  • 鯽魚與紅蟲、蚯蚓間的關係,後兩者哪個更好用,使用技巧在這裡!
    冬季是釣大鯽魚的黃金時間,錯過實在可惜,如果再因釣餌選用錯誤,而錯失大鯽魚,那只能是惋惜了。而蚯蚓與紅蟲作為釣大鯽魚的常有餌料,到底哪個效果佳,大鯽魚更偏愛哪個,本文的重點就是探討三者之間聯繫,更充分的說明哪個更合鯽魚的胃口,以及釣魚人如何使用它們。
  • 秋冬野釣開始用紅蟲了,下面4點需留意,不只是手掌被感染的事兒
    紅蟲作為一款效果極佳的釣餌,在野釣中被廣泛使用。近日筆者徒駭河揮竿,發現已有釣友開始使用了。漁具店老闆告訴筆者,中秋之後已到貨售賣了,看到2塊錢一小捏的血紅色紅蟲,不免有些感嘆,這小東西真不便宜。筆者去年相當長的時間用紅蟲做釣餌,也算熟悉了解,本文聊一聊紅蟲,尤其是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兒。紅蟲大魚小魚通殺野釣圈子裡部分釣友有個這樣的觀念,認為紅蟲易招惹小魚,釣大魚有難度,其實並未找到問題的關鍵。自然水域中,大魚永遠是少數,像瓜子鯽這樣的小魚才是主流,如果一片水域2、3兩的鯽魚佔多數,應該是難得的好資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