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蟲與蚯蚓作為野釣的常用釣餌,得到釣魚人的一致認可,但筆者與眾多釣友接觸過程中,發現部分釣友決絕使用紅蟲,認為紅蟲易招惹小魚,所以寧可一直使用蚯蚓,也不嘗試一下紅蟲,難道真的如此?本文就此展開,探討一下紅蟲是否真比蚯蚓釣的鯽魚小及兩種釣餌直接的差異。
紅蟲易招惹小魚,蚯蚓可釣大鯽魚?
紅蟲對魚的誘惑力大於蚯蚓,主要有兩點: 一、紅蟲顏色豔麗,在水中極易引起魚的注意,尤其是在渾濁不堪的水底,暗紅色的蚯蚓則不具優勢。二、眾所周知,魚的嗅覺靈敏,在魚的覓食過程中所起到作用遠大於視覺與聽覺,所以紅蟲表皮下的汁液散發的濃腥味與蚯蚓所攜帶的土腥味極易區別開來。研究與實踐均證明魚對紅蟲的氣味更敏感、興奮。筆者曾做過試驗,同一片水域,同樣一個釣點,兩個魚鉤分別掛鈎紅蟲與蚯蚓,置入同一窩子,有效時間內,紅蟲的上魚速度明顯高於蚯蚓。
野釣水域中大魚是少數,甚至零星幾個,小魚才是主流,如果相當部分是二三兩的鯽魚,已是極好的魚情了,所以說這既是事實,也符合自然規律的。
綜上所述,不管是大鯽魚還是小鯽魚,紅蟲比蚯蚓更受偏愛;自然水域小鯽魚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所以造成釣魚人使用紅蟲作釣餌,斬獲小鯽魚數量多,一致普遍認為紅蟲易招惹小魚。另外容易忽略的的一點,釣餌本身就均有篩選目標魚的功能,鯽魚最小,吞食紅蟲比蚯蚓相對容易,所以使用蚯蚓釣上的鯽魚個體偏大,但並非紅蟲難釣大鯽魚的原因。筆者深秋、冬季徒駭河野釣,多次用紅蟲斬獲3/4兩的大鯽魚,偶爾碰到野生大鯉魚,只能說紅蟲大魚小魚通吃!
紅蟲與蚯蚓經濟、安全、使用差異
上文詳細介紹了紅蟲比蚯蚓釣鯽魚強的幾個因素,下文再比較它們直幾個差異的地方。
■經濟:紅蟲價格昂貴自然不必多說,媒體曾多次報導,打撈紅蟲的師傅日賺千元,引得眾人矚目。鮮活的紅蟲用作釣餌,對於整個紅蟲用量來說,僅佔相當少的比重,大部分被用於製作藥材及紅蟲顆粒窩料等,所以帶動整體紅蟲價格的上漲,像筆者最近購買的紅蟲,2元錢3小勺,核算單價達到100元/斤左右,當然隨著氣溫降低,紅蟲產量也會提高,一般價格溫穩定在40左右。
蚯蚓飼養容易、產量高,所以價格低廉,漁具店銷售的盒裝蚯蚓一般在1-2元左右。有些聰明的漁具店老闆用蚯蚓這種釣餌耗材引流,將價格定得極低,1元兩盒,2元3盒。當然依然不是最低的,筆者接觸的資深釣魚人,直接論斤購買,自家飼養,隨用隨取;也有像農村大爺,用鐵耙房后土堆、田埂溼地撓上幾下,便夠一天的用量。
■安全:釣魚人使用紅蟲的過程中,極易感染,手掌紅腫,又癢又痛,嚴重者甚至需要進醫院調養。筆者的一個釣友,就曾用手拿紅蟲的過程中感染,後喝了3個月中藥才治癒。每個人體質不同,對其的抵抗力有差異,所以釣魚人使用應格外注意。蚯蚓相對紅蟲安全的多,用手直接難即可,至少筆者野釣多年還未聽說使用蚯蚓被感染的例子。
■使用:安全考慮,使用紅蟲建議採用紅蟲夾,用皮筋將紅蟲套住,冬季風多,魚竿用力甩送的時候也不易將紅蟲丟失。也可以將蘋果切開,取出一小塊,紅蟲平鋪放置蘋果表面,用魚鉤一個個刺掛,簡單易學。
蚯蚓則相對容易得多,且釣友結合蚯蚓粗細、長短研究出多種掛法,不再贅述。釣友可看筆者以往發布的文章,裡面有詳細介紹。
後記
作為釣餌,紅蟲整天比蚯蚓效果要好,但費用略過、使用稍微繁瑣,所以眾釣友可結合自身情況,決定使用哪款釣餌。
原創:野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