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腫瘤」二字大家必然不陌生,《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腫瘤患者的故事。在電影中有這麼一段,熊頓的閨蜜們為了不讓熊頓覺得自己是異類,陪她一起剃光頭。這一幕戳動了不少人的心。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麼一群寶媽相約剪掉蓄了多年的長髮,只為給因化療失去頭髮的腫瘤患兒製作假髮。
在吉林長春,一個普通的星期六。一個小理髮店來了二十多個等待捐發的寶媽,她們來自一個叫「發自你、源於愛」的微信群。這個微信群是由幾十個陌生的寶媽所組成的,她們除了是孩子的媽媽這一共同點外,還有一共同點是都有著一頭濃密烏黑的長髮。而此次來到理髮店剪髮,不是因為新年新氣象,而是為了給失去頭髮的腫瘤患者們製作假髮。
「媽媽,我的頭髮怎麼不見了,我也想扎辮子」。為患兒捐頭髮的活動由吉林廣播《好人幫》2018年發起,據《好人幫》主持人所說,在吉大一院小兒腫瘤科和血液科,每年都有一百多個孩子有著重新紮上小辮的願望。而由於化療的孩子不能接觸化纖材料的人造假髮,去商店裡購買假髮一頂需好幾千元。
為了滿足這些腫瘤患兒的願望,吉林廣播2018年6月發起捐發活動,雖才僅有半年時間,但已累計有200多人參與其中。同時還有吉林長春多個理髮店,上海假髮公司等紛紛響應號召。捐發是免費的,理髮是免費的,製作假髮也是免費的。
為了讓腫瘤患兒對以後的人生多一份信心,這些寶媽專門詢問理髮店需要多長才能捐發,當被告知由於孩子需要扎小辮至少長度要達到40釐米時,她們都會尺子測量長度,得到理髮師的認可才來捐頭髮。
這些互不相識的寶媽因為捐發聚在一起,每當她們發朋友圈時,都能拽進一兩個要捐頭髮的。除了這些寶媽外,還有很多愛心人士。據長春一理髮店店主介紹,年齡最高的88歲,這位88歲的張奶奶由於非常喜歡頭髮,她將在年輕時剪的長髮保存下來。當她得知可以為化療失去頭髮的患兒捐頭髮之後,將這珍藏的頭髮捐出。
一束束頭髮,給孩子帶去了自信,開朗,也給她們帶去了正常的童年。很多腫瘤患兒由於沒有頭髮,她們自卑自閉,受到同伴排斥。正如腫瘤患兒美琪媽媽所說:「因為沒有了頭髮,她幾乎不出門,幼兒園也不去。孩子得腫瘤這種病,一般人還是不了解的,正常人怕傳染,一看沒有頭髮,別人即使很喜歡她,也會疏遠她。」
寶媽們為愛剪髮,看似小小的舉動卻溫暖了很多人。對於孩子來說,她們尚未知曉人情世故,也不懂為什麼別人可以有長長的頭髮,自己是光頭。更不理解別人為何會疏遠她。或許腫瘤未將她打倒,但來自他人的偏見和同伴的疏遠卻給了她們稚嫩的心靈重重的一擊。
童年的陰影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治癒。許多兒童進入成年期後,依舊帶著童年時期未解決的內在創傷。而這些創傷試圖用幕帳遮蔽我們的雙眼,在成年後會再次經歷那些童年創傷性體驗。比如,如果童年時常被忽視,那等你成年後,你會發現,如果他人沒有及時回覆你的簡訊、電話或郵件,你的焦慮會瞬間增長,覺得自己被忽視了。這也正是童年給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寶媽們用一束束長發呵護了腫瘤患兒的心,也照亮了她們的童年,人間自有真情,為這些寶媽們的行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