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在《學前教育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
一時激起千層浪,現在正值九月開學季,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的話題又再次戳中了廣大家長們的痛點。
下面一起聽聽來自一線家長們的心聲:
幼兒園可以不教,但是請學校對待一年級新生認真點,不要一帶而過,這不就是間接逼家長報課外班嗎?
幼兒園老師不教,一年級老師以為教過了,孩子沒學過跟不上,不報班怎麼辦?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一年級剛開學幾天就開始組詞,請問孩子都不會怎麼整?
拼音上得飛快,我感覺除了我家孩子,其他孩子全都會!
……
從這些家長的留言中,其實對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這個規定,家長們都是理解贊成的。畢竟幼兒園的孩子本身就年齡較小,主要的任務還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
而這些作為過來人的家長,他們議論的最大焦點在於孩子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的這個銜接進度。
孩子從幼兒園到一年級,學習生活等確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是需要給孩子們時間來適應的。
而現在很多家長由於害怕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適應不了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所以就會想著給讓孩子提前進入一年級的學習狀態。
加上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大了,每個學期交幾千塊就是天天玩怎麼行,老師必須得教點東西呀。所以,很多私立幼兒園為了招生、迎合家長的要求,不得不提前把一些寫字、算術、拼音等教給孩子們。
而等到一年級老師教學的時候,發現這些知識點班上很多學生都已經掌握了,而且老師為了跟上整體的教學進度,就會把時間放在後面一些較難的知識點上面。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那些沒有提前學習的孩子,就會需要家長花更多的精力來督促孩子。所以家長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會給孩子提前做好幼小銜接的學習。
朋友的孩子9月份剛剛升入一年級,由於之前幼兒園沒有教拼音算術這些。聽說一年級的老師教學進度快,很多知識點都是稍微帶過就算教了。暑假的時候,害怕孩子剛剛入學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所以專門在外面的培訓機構給報了幼小銜接的課程,其中重點學的是拼音。
開學快兩周了,朋友發現班上很多孩子的識字量和書寫能力真的非常好,一問才知道,有的孩子從中班開始就練寫字了,平時都用硬筆字帖來練。「現在上一年級真的不能零基礎入學的,就算幼兒園什麼都不教,你自己在家也要教。」
教育部強調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也並不代表幼升小的孩子就要「零基礎入學」,因為自從人教版課本改為部編版之後,一年級小學生們學習的第一單元就是先識字,後面才是拼音,而根據教學內容的時間安排,基本都是一個月就要上完。
所以不得提前教授小學內容,不等於零基礎入學,在孩子上一年級之前,我覺得這些東西有必要讓孩子提前學會。
01、正確的書寫習慣
怎麼拿筆、寫字的姿勢怎麼才是正確的,這些基本東西都是需要家長提前教會孩子的。孩子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能堅持不了太久,寫一會就會累,或者坐姿又不規範了。這就需要家長多加督促,只有握筆的姿勢和身體的坐姿正確了,後面書寫才能漂亮。
02、堅持閱讀的習慣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字都不認識,怎麼閱讀呀?其實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看繪本。年齡小的孩子確實還不會自主閱讀,但是,在父母陪讀的過程中,孩子一邊看著書中的圖片,一邊聽著故事的情節,不僅是很好的親子時間,還會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所以閱讀習慣的培養,不是等到會識字讀書才開始的,而是從小培養的。
而至於加減法、拼音這些內容,個人覺得其實沒有必要提前教給孩子。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從2萬多條留言評論裡,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幼兒園應該以遊戲為主,不能提前教學小學內容」,這個規定是沒有異議的。家長們的焦點主要是在幼升小之後的一年級裡,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的問題。
今日話題:對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這個話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