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相國寺的傳奇:唐太宗李世民還錢無門,尉遲恭為一善人立生祠
大唐皇帝李世民竟向一凡人借錢,意外建成河南開封大相國寺
河南開封的相國寺,距今約14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皇家寺院、也是全國十大歷史名寺之一。
相國寺在唐宋時期最繁盛,特別是北宋時期,相國寺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佛教寺院。
相國寺是怎麼來的,有哪些文化典故。
(一)
「源易緣」查閱了不少資料發現:相國寺的來歷,竟然與一個大善人有關,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還竟然上了四大名著之一的《四遊記》。
聽起來很傳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西遊記》第41回「遊地府太宗還魂,進瓜果劉全續配」中,李世民在崔判官的指引下,走在幽冥地界,走過陰山,又看過十八層地獄,目睹了奈何橋等。
唐太宗在驚慌暗嘆中,來到枉死城。眾鬼嚷嚷:李世民來了!
心驚膽戰中,李世民被一夥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攔住,都叫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崔判官告訴李世民:這些人都是枉死的冤業,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
「陛下需得錢鈔與他們,我才救得哩!」
李世民自是鬱悶:「我隻身到此,哪裡有錢鈔?」
(二)
崔判官這時又說:陽間有一人,是河南開封府人氏,姓相名良,在陰司裡寄放了13庫金銀在此。陛下可出名立一約,由我作保,且借他一庫。到陽間後你在還他。
只要到了陽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又何況才一庫的金銀。
李世民心裡自是高興加樂意。
眾鬼拿到金銀後,俱唯唯而退。
李世民這才奔上平陽大路。
回到陽間的李世民除了大赦天下,同時差鄂國公胡敬德到開封府,訪相良還債。
當尉遲公拉著一庫金銀來到開封後,卻發現相良原來僅是靠賣水來維持生計,相良的妻子則是在門口販賣烏盆瓦器,賺些零花錢。
而兩個人掙的錢雖然不是很多,卻愛齋僧布施,還喜歡買些金銀紙錠來焚燒。因此有善果臻身。
(三)
「陽間樂善好施的窮漢,在陰間卻是積玉堆金的長者。」
看到一庫的金銀送上門來,相良兩口子早嚇得如痴如啞,跪在地上磕頭禮拜。
尉遲公說明情由後,相良還是戰戰兢兢答道:我們沒有金銀放債,怎麼幹受這不明之財。就是死也不敢接受。
無奈之下,尉遲公便如實回旨。
李世民為感謝這位善良的長者,又傳旨將這些金銀為相良修建寺院,起來生祠。
尉遲公便用這些錢在城裡買了約50畝寬闊的土地,興工蓋起了寺院。取名「敕建相國寺」。左邊則有相良夫妻的生祠。在鐫刻的石碑上,還寫著「尉遲公建造。」
這就是開封大相國寺的來歷。
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水滸傳》裡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就發生在大相國寺。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臺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