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娛樂圈有爭議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先是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中亂發S卡,接著防彈少年團的不當言論被曝出,然後範冰冰又受邀出席了華鼎獎。對於這些事,大部分人都是能夠分辨是非的,但總有一些人要唱反調。
先來說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中亂發S卡,所謂亂發的點在哪裡呢?首先《演員請就位》不是《創造101》,《創造101》的最終排名是由參與投票的網友來決定。不得不承認練習生們的業務能力並不是評判的硬標準,如何獲得網友們的喜愛才是關鍵,所以楊超越才能以第三名的成績成團出道。
《演員請就位》之所以設置四位導演對演員進行評級這樣一個環節,初衷就是希望導演們能從專業的角度去評價演員們的表演。郭敬明把S卡發給了何昶希,顯然出發點並不是基於專業方面的考量。對此郭敬明自己也承認了,說何昶希是自己想合作的演員。但《演員請就位》是一檔競演類的節目,而非郭敬明執導的一部戲。如果是一部戲,郭敬明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演員,但在《演員請就位》中這樣做法是極為不妥的。假如兩個人的表演都是A級,把票投給自己喜歡的演員無可挑剔。反之兩人演技有著明顯的差距,一定要把票投給演技差的演員就有問題了。
對於郭敬明的選擇,李誠儒極為憤怒、陳凱歌讓其拓寬自己的審美、愛好和趣味,《南方日報》更是直接以【看郭敬明「選妃」,真的挺沒勁的】為題狂批郭敬明。要知道《南方日報》是根兒紅苗正的官媒,措辭如此犀利的點名批評郭敬明,可見郭敬明的言行有多出格。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力挺郭敬明,真的是讓節操碎了一地。
再來說防彈少年團的不當言論,說實話對這個團並不了解,只是聽說在國外比較紅。雖說韓星現在無法到國內發展,但其專輯銷量依舊非常依賴國內市場。據防彈少年團前粉絲爆料,防彈少年團的30萬專輯下載量有21萬是國內粉絲貢獻的。包括防彈少年團在美國公告牌(Billboard)拿下「空冠」,也是國內粉絲集資「砸」出來的。很明顯國內市場對防彈少年團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涉及國內發言時應該謹言慎行才對,起碼在發言之前要過一下腦子。
PS:指一首歌在上一周還沒有進入前100名,這周就直接排名第一了。美國公告牌從1958年發行到今已經有62年的歷史了,僅僅只有43首歌曲拿到了「空冠」的成績。
防彈少年團的言論顯然激怒了國內的網友,很多商家也下架了跟防彈少年團有關的產品,即便是韓企也不例外。讓人遺憾的是,在網上還是能夠看到為防彈少年團鳴不平的言論。認為防彈少年團是韓國人,站在韓國人的角度這樣的發言並沒有什麼錯。得承認站在韓國人的角度,防彈少年團的言論的確不能說有什麼問題。那麼同理可證,站在國人的角度,抵制防彈少年團也是正確的。還是那句老生常談,國家面前沒有偶像。
最後說範冰冰出席華鼎獎的事情,範冰冰之前曾多次嘗試復出,但始終未能如願。究其原因可以說是簡單明了,那就是大眾對有汙點的藝人是有牴觸情緒的,所以圈內人都不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或許有人會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為什麼不能給範冰冰改過自新的機會呢?
沒有人能剝奪範冰冰改過自新的機會,但範冰冰之前的言行的確不再適合作為萬人敬仰的娛樂明星了。娛樂明星不僅有很多崇拜者,同時也是高收入群體,甚至到了嚴重脫離國情的地步。娛樂明星從社會中獲取了常人所無法企及的名和利,自然要有能匹配這些的道德標準。關於這一點,如今的範冰冰真的是不夠格。應該考慮退出娛樂圈了,可以從事別的行業。
關於華鼎獎,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這個獎項成立時的初衷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為了表彰那些對社會有貢獻且具有正能量的藝人。這樣一個獎項邀請範冰冰出席,難道不是很諷刺嗎?換而言之,現在的範冰冰能跟對社會有貢獻、具有正能量扯上關係嗎?之前寫過文章批評華鼎獎邀請範冰冰,但在評論裡還是看到了這樣的留言:
「作者要麼自己想害冰冰,要麼有人請作者害冰冰…那些人都是害人害己,太壞了」
綜上所述,總有一些人在與大眾唱反調,不斷地刷新正常人的道德底線。有人會說不過只是一些腦殘粉而已,真的是如此簡單嗎?作為自媒體人經常被扣上營銷號的帽子,儘管很討厭這個字眼,但不可否認在行業裡的確存在營銷號。大家經常說粉絲被「洗腦」了,那麼到底被誰「洗」了?顯然營銷號就是其中之一,儘管營銷號在網上人人皆曰可殺,但實際上大部分粉絲卻對營銷號更為青睞。因為營銷號輸出的觀點都是投粉絲所好,並不會執著於是非曲直,亦或者只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而已。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