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怎麼搬走才不會讓蜜蜂飛回原位置?

2020-12-18 養蜂人小鄭

蜜蜂的蜂箱位置擺放好了之後,就不能隨便移動了,否則老蜂會飛回原來的蜂箱位置,因為外出採集的蜜蜂已經認準了這個位置,搬走的話,就會造成採集的蜜蜂飛回來原位置。那麼應該怎麼樣搬走蜜蜂的蜂箱才不會造成蜜蜂飛回原來的位置呢?

圖片來源於養蜂師父的蜂場一角

1.可以要把搬在附近的蜂箱一天搬走一米左右,一天搬走一米在原位置附近,外出採集的蜜蜂在原位置飛一會就能找到蜂箱,就不會造成外出採集的蜜蜂找不到蜂箱。如果一下子搬走幾米,或者幾十米,蜜蜂就會找不到蜂箱的新位置,就只能飛在原來蜂箱的位置盤旋。這個一天搬走一點的方法適用於近距離的移動,比如太陽曬到蜂箱,或者需要用這個位置做什麼,可以這樣移動蜂箱。

圖片來源於養蜂師父

2.如果是要移幾百米呢?那應該怎麼搬呢?一天移一米要移到什麼時候?可以把蜂箱使用泡沫壓條打包好了之後,等到晚上採集的蜜蜂全部回巢後,先搬到兩公裡外去放幾天,再搬回所要選擇的放蜂箱位置。因為蜜蜂採集花粉蜂蜜的範圍在蜂箱的方圓幾裡內,至少搬去兩公裡外,幾天之後等蜜蜂重新認巢之後,再把蜂箱搬回來,這樣蜜蜂就不會飛回原來的位置了。

小編在第一年養蜂時,蜂箱放了一兩天後,就直接搬去其它地方放,造成幾群的採集蜂都回原位置,結團,互相撕咬,損失了不少蜜蜂,慘痛的教訓。後來養蜂師父才教了這兩個辦法。小編還是新手,渴望了解到更多的辦法,如果有更多的辦法,請各位師父留言指點,感激不盡。

蜜蜂

相關焦點

  • 更換蜂箱後,為啥蜜蜂久久不回巢?教你一個小妙招,蜜蜂絕不亂跑
    在蜜蜂養殖中,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在蜜蜂的蜂箱更換以後,飛出去的蜜蜂久久不回巢,甚至很多飛回的蜜蜂也在蜂箱的位置亂飛,久久沒有進入到蜂箱裡面,蜂群似乎要混亂很久才會平靜下來。蜜蜂辨認蜂場環境和蜂箱環境是兩個區別,正如蜜蜂可以從外面順利回來,但是蜜蜂對於蜂箱的辨認卻非常清楚,而且只認這個位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更換蜂箱以後蜜蜂久久不會回巢的原因之一。
  • 剛收回來的蜜蜂在蜂箱中關多久才好?
    關於剛收回來的蜜蜂在蜂箱中關多久才好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從我們蜜蜂運輸的時間,過箱的時間,收蜂位置距離我們養蜂位置的遠近以及我們收蜂的時間來看,對於收捕一個野生蜂群來說,選擇時間也是比較重要的,但是一般分蜂團是不穩定的,我們需要及時收捕,所以關多久也是有講究的。
  • 鄰居養蜜蜂,我可以買鄰居的蜜蜂飼養嗎?要注意什麼?
    當時別人說,他的意蜂一箱要800元,只有一群蜜蜂和蜂箱,其他的東西要自己準備。因為自己才開始種植草莓,就想著能夠節省的地方就節省一下。因為當時需要三箱蜜蜂,如果都購買的花,光蜜蜂就要花費3000元左右。所以當時就決定先自己在野外捕捉,實在抓不到了,就去蜂場買。
  • 只要從蜂箱外觀察,蜜蜂有這些行為,蜜蜂就不會逃跑的
    養殖蜜蜂經常會遇到蜜蜂逃跑的現象,蜜蜂逃跑也是有原因的,想要知道蜜蜂是不是要逃跑,也可以不用打開蜂箱,從蜂箱外就能知道。野外收回來的蜜蜂,放入蜂箱之後,因為剛剛收捕回來,群內還沒有子的,這樣的蜂群打開檢查,驚擾容易造成蜜蜂逃跑,可以不用打開蜂箱驚擾蜜蜂,只需要從蜂箱外看,看蜜蜂是不是有採集花粉回來,蜜蜂正常的出入,就說明蜜蜂就已經正常了,就不會逃跑了。
  • 山上面離我家大概有幾百米,上面有一窩蜜蜂,我可以拿回家養嗎?
    如果野外的蜜蜂巢穴距離你的家只有幾百米的距離,那麼收這些蜜蜂就要注意了。因為蜜蜂可以很清楚的記住很遠的距離,所以距離太近,即使把這些蜜蜂收了回來。這些蜜蜂很可能,還會飛回原來的地方。畢竟蜜蜂可以很清楚地記住自己的巢穴的位置。那麼怎麼收蜂比較好呢?可以避免蜜蜂飛回原來的巢穴位置呢?
  • 引誘蜜蜂的蜂箱處理方法
    引誘蜜蜂的蜂箱,就是我們行業內所說的「誘蜂箱」;誘蜂箱是人們安放在野外,一種引誘野蜜蜂自然進入的特殊工具,因為蜜蜂的嗅覺及其敏感,而且對蜂蠟的味道特別敏感,所以,誘蜂箱絕對不能有異味存在,要做一些處理,
  • 辛辛苦苦收回來的野蜜蜂,應該怎樣處理才不會飛跑呢?
    辛辛苦苦把野外的蜜蜂收回家後,很多新手養蜂人不懂得處理,結果第二天整群飛回大自然了。所以我們抓野蜜蜂不僅要學會抓,還要學會怎樣留住蜂群,讓蜂群安心的住下來才是最終的目的。想要讓野蜜蜂住下來那就要了解,野蜜蜂的生活習性和他們最想要什麼。
  • 分蜂群旁放一個蜂箱,有辦法讓蜜蜂直接分進蜂箱裡面嗎?答案來了
    如今已經是蜜蜂分蜂的關鍵時間,很多地方蜜蜂都在陸陸續續的開始出現分家的情況。對於我們有經驗的朋友來說,由於對蜜蜂了解,往往可以通過蜜蜂的變化來判斷蜜蜂分家的時候,從而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帶來的損失。而我們沒有經驗的朋友由於不會觀察蜜蜂產生分蜂熱的具體情況,也無法判斷蜜蜂分家的準確時間,所以往往看到蜜蜂飛走了才知道蜜蜂要分家。
  • 在野外遇見蜜蜂,怎麼收回來
    有的朋友出去野外,山上,有時候會意外發現野蜜蜂。有的是分蜂飛出來的,有的是發現蜂巢的。可是卻不懂如何收捕,現在分享一些辦法。如果是發現野外分蜂的蜜蜂。圖片來源於蜂友如果是在樹洞發現野蜜蜂。先把樹洞口砍大,方便我們收蜂。然後用煙燻,把蜜蜂燻到一邊,先把蜂巢割了。再收捕蜜蜂,可以先找到蜂王,用囚王籠把蜂王關起來,放到我們的蜂箱裡,其它蜜蜂用燻出來,它們就會跟蜂王了。但是還是會有飛回原蜂巢的蜜蜂,可以把囚王籠放入蜂箱,把蜂箱放到原蜂巢邊,暫時找東西堵住洞口。這樣它們就會飛去跟著蜂王了。
  • 果園放誘蜂箱蜜蜂會入住嗎?養蜂人講了關鍵所在,附應對方法
    關於果園放誘蜂箱是不是可以來蜂以及怎麼誘蜂的問題,其實從蜜蜂的習性來說,只要我們誘蜂的位置有大量的蜜蜂存在,那麼我們把誘蜂箱放在果園中完全是有可能引來蜜蜂的,但是也不一定說把誘蜂箱放在果園中就一定會來蜜蜂,具體的還要看實際情況,下面蜂部落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新式養蜂越來越受歡迎,如何將老式蜜蜂放入新式蜂箱?方法在這裡
    如果說要把老式蜂箱裡的蜜蜂放進新式蜂箱裡面養殖,這個過程其實比較麻煩,雖然說在相關的資料上有關於老式蜂箱過箱到新式蜂箱裡面的相關介紹,但是太過繁瑣,很多養蜂人根本看不懂是怎麼回事,咱蜂部落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而且是結合實際養殖來進行的,喜歡,別忘了點讚。
  • 蜂箱裡出現潮溼、流水是什麼原因?對蜜蜂是好還是壞?
    蜂箱裡出現潮溼流水現象,對於剛開始養殖蜜蜂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感覺有點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潮溼有水的蜂箱對蜜蜂來說不但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有利於蜜蜂發展。哪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蜂箱潮溼流水?蜂箱潮溼有水對蜜蜂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
  • 老人小區內養蜂,幼兒園邊都設有蜂箱,有蜜蜂被居民毒死
    本報長沙訊近日,長沙市嶽麓區望城坡街道沙裡平小區的業主反映,有人在小區內養了50多箱蜜蜂,小區常有人被蜇。養蜂人是一名羅姓老人,他和他的家屬堅稱,蜜蜂並不會咬人,對於一些傷痛蜇一下還有療效。目前,嶽麓區望城坡街道辦事處已經介入,並責令老人限期將蜂箱搬走。
  • 蜜蜂養殖:怎麼誘捕野蜂?收服野蜂的三種方法
    一方面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先找到蜂巢位置再想辦法將其捕獲,一方面也可以守株待兔,在合適的地方放個蜂箱等蜜蜂自己來築巢。尋找野蜂的位置蜜蜂在飛翔時,常將糞便排在蜂巢附近。如果發現樹葉,雜草有黃色的蜜蜂糞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
  • 野蜜蜂拿回家怎麼做才不會跑?養蜂人告訴你2招,蜜蜂乖乖留下
    導讀:關於蜜蜂拿回家怎麼做才不會跑的問題,對於蜜蜂來說,其實只要我們選擇的位置好,蜂箱處理乾淨,一般蜜蜂拿回家是不會跑的,只是我們可以增加一些措施在提高蜜蜂留下的概率,下面蜂部落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 又一個誘蜂箱來蜂,這樣的位置也是個好位置哦
    這個誘蜂箱來蜂了很遺憾啊,這群蜜蜂又吊錯位置了又把脾做在那個沙蓋上了所以我們不能打開來看,因為打開的話這群蜂就會墜脾巢門口既然這群蜂拿不出來看,我就下山給你們看一下這個誘蜂箱放的位置吧其實這樣的位置一樣是好位置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選擇這樣的位置放呢
  • 進入春季大流蜜期,蜂箱中沒有水是否說明蜜蜂沒有釀蜜?答案來了
    ①蜂箱放置的環境:我們都知道,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蜂箱都是放在野外的,而野外的氣候條件各不相同,如果我們放置蜂箱的位置本來溼度就高,這是可能導致蜂箱內溼度過高的,就算蜜蜂沒有大量釀蜜,也有可能出現蜂箱內有積水的現象。
  • 短蜂框養蜂新技術,普通蜂箱簡單修改,一箱蜜蜂變兩群
    作為現代養蜂法中的活框養蜂方式,早已經是養殖蜜蜂的主流方式,所以許多養蜂人都是在活框養蜂基礎上,進行優化或改造,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中蜂養殖方式。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有的活框養殖工具,我們研究了一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只需要簡單的修改一下原有的普通蜂箱,就能完美的使用。
  • 養殖蜜蜂的蜂箱有多少種?都是怎麼來的?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關於養蜂的蜂箱是怎麼來的問題,其實要嚴格的追究蜂箱的來歷,我們應該要先對蜂箱有個簡單的了解,而且蜂箱的種類太多,我們是難以做到全部統計蜂箱的來歷的,所以在我們想要追究蜂箱來歷的時候,首先要對蜂箱有個分類,因為目前我國所有的蜂箱種類多達一百多種,其實總結下來也就是三類,這是我們可以追溯或者可以找到一些來歷的蜂箱
  • 從野外收捕回來的野生蜜蜂放在蜂箱裡養,怎樣才能讓蜜蜂不會飛逃
    如果你是第一次養蜜蜂,第一次從野生收捕野蜂群回家養,那麼你必須在掏蜂窩的把子脾保護好,因為你家裡沒有蜂群可以讓你調脾,你必須把子脾拿回家綁在活框上面。如果不小心把子脾都弄破了,家裡又沒有養蜜蜂那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