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是3月上旬,可以說正是很多地方油菜花大量開放的時間,隨著油菜花的開放,很多蜜源植物也會陸續開花,可以說進入油菜花大量流蜜的時間,春季就正式開始,我們的蜜蜂冬季管理完全結束,進入到一個豐收的階段。
對於大流蜜期來說,很多朋友總是喜歡用蜂箱中的水分來判斷蜂群是否積極產蜜,對於很多有經驗的養蜂人來說,很多朋友都會採用這種方法,一般在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中產生水分,都是高產的體現。
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由於對蜜蜂養殖並不完全明白,所以在聽說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群中產生水分是豐收的標誌的時候,到了大流蜜期很多朋友就會用蜂群中是否產生水分來判斷蜂群是否高產,那麼這種方法是否恰當呢?在大流蜜期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來管理好我們的蜂群呢?蜂部落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些問題。
為什麼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中會產生水分?
對於大流蜜期來說,這個時候往往是蜜蜂採蜜最忙的時候。在大流蜜期的時候,不管蜜蜂是採集花粉還是花蜜,花粉和花蜜在新採集的時候都不是乾燥的,含有較高的水分,而蜜蜂採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採集到的花蜜加工成蜂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採集到的花蜜中的水分會被蜜蜂大量的稀釋掉,由於這個過程是在 幾乎封閉的蜂箱中完成,導致蜂群中大量產生的水蒸氣難以短時間的大量蒸發出去,所以在蜂箱壁上凝結成小水珠,當這些水珠越來越多的時候,這些水珠就會沿著蜂箱壁向下流淌,最後在蜂箱底部堆積,我們養蜂人可以看到蜂箱內部潮溼,甚至有積水的現象。
如果我們是在流蜜期的時候發現這種現象,一般來說都是蜂群中蜜蜂正在積極釀蜜的原因,可以說是產生的水越多,說明蜜蜂越是積極,所以在養蜂業上有的有經驗的養蜂人通常也用這種現象來判斷蜜蜂是不是正在積極釀蜜。
只有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中才會產生水分嗎?
由於很多朋友把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中產生水分當成是蜜蜂積極釀蜜的標誌,所以認為只要蜂箱中產生水分就是蜜蜂在積極釀蜜。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有經驗的養蜂人可以靈活的判斷,對於我們沒有經驗的朋友來說,除了知道在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中會產生水分之外,還應該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蜂箱放置的環境、蜜蜂箱洩露、蜂箱的密封情況等等。
①蜂箱放置的環境:我們都知道,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蜂箱都是放在野外的,而野外的氣候條件各不相同,如果我們放置蜂箱的位置本來溼度就高,這是可能導致蜂箱內溼度過高的,就算蜜蜂沒有大量釀蜜,也有可能出現蜂箱內有積水的現象。
②蜂箱洩漏:我們有的朋友喜歡把蜂箱放在屋簷下,或者大樹下,而蜂箱自身就是破舊的,導致雨水經常進入蜂箱,這也是可能導致蜂箱中有積水,但是很顯然這未必是蜜蜂在大量釀蜜。
③蜂箱的密封程度:對於現在我們經常使用的蜂箱來說,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在的蜂箱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經過煮蠟的,一類是經過煮蠟的。很顯然,對於沒有煮蠟的蜂箱來說,由於這種蜂箱通透性好,就算裡面產生了積水,積水也不容易在蜂箱中積累,可能很快就通過通氣的木板滲透到地下,我們根本看不到蜂箱內部有積水的現象。
通過這些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內有水或者沒有水,我們未必可以判斷蜂群是否就在大量的釀蜜,而有經驗的養蜂人可以通過蜂箱內的積水來判斷蜂群是否正在積極釀蜜,主要是他們對蜜蜂了解,可以通過經驗就判斷蜂群中的水是怎麼產生的,從而得出蜂箱內有水說明蜜蜂正在積極釀蜜的結論。
為什麼土養的蜜蜂蜂箱中有水的情況很少見?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又有問題了,因為說到蜂箱中有水,其實並不是過去就發現的問題,而是在我國開始大規模的現代化養蜂以後才發現的問題,那麼為什麼過去的時候這種現象不明顯呢?蜂部落認為主要原因有下面幾個。
①養蜂人觀察蜂群的時間少:在過去養殖的蜜蜂,多數採用木桶養殖,屬於半野生的養殖方式,養蜂人往往只有到取蜜的時候才會打開蜂箱,而且大多採用一年一取的方式,其實取蜜的時候都已經過了大流蜜期,蜜蜂已經沒有大量釀蜜,蜂箱內比較乾燥了,根本看不到有積水的情況。
②土養的蜜蜂蜂箱都沒有煮蠟:在過去使用的蜂箱,最多的就是板箱和木桶,還有一些使用藤蘿或者柜子之類的來做蜂箱,不管是哪一種材料做的蜂箱,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些蜂箱都是沒有經過煮蠟的,相對來說通透性比較好,水分比較容易散失,根本看不到蜂群內部有積水的現象。
③土法養蜂利於積水流失:就過去我們常見的土法養殖的蜂箱來說,一般常見的就是兩种放置蜂箱的方式,要麼立式、要麼臥式。而過去採用的蜂箱,不管是板箱還是木桶,其實兩邊都沒有密封,就像我們貴州的來說,通常兩邊的擋板都是活動的,縫隙也不會像活框蜂箱那樣密封后還要煮蠟,而是直接用泥巴或者牛糞之類的來填補,所以如果是採用立式放置,蜂箱中有水的時候直接通過底板流到地下,臥式的通過矮的一邊流到底線,但是活框蜂箱不一樣,活框蜂箱只要前面高了,蜂箱就變成了一個容器,只要裡面有水,即可在蜂箱中累積,這就是我們可以看到活框蜂箱中水分比較多的一個原因。
④空間大小不同:對於現代化的活框蜂箱來說,一般都有保溫板,中隔板之類的蜂具,這些蜂具實際上控制了蜂群的蜂團大小,導致蜜蜂在一個小範圍內工作,這是比較容易引發高溫的,而土法養殖的蜜蜂,通常都是任由蜜蜂自由發揮,要用多大的蜂桶,哪怕只有雞蛋大的蜂團,我們都準備一個標準的蜂桶,這就導致了土法養殖的蜂群中,其實釀蜜產生的水蒸氣更容易蒸發,因為空間大嘛。
如何避免大流蜜期蜂箱中的水分影響蜂群發展?
不得不說,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蜜蜂的很多蜂病或者說異常現象,多與蜂群中的溼度有關,往往溼度過高的情況下蜂群中容易引發蜂病,比如造成蜜蜂飼料發黴等等。但是從蜜蜂幼蟲孵化的角度來說,蜂箱內保持一個較高的溼度是比較利於蜜蜂幼蟲的孵化的, 因為蜜蜂幼蟲的孵化本來就需要一個較高的溼度。
其實在大流蜜期的時候,蜜蜂採蜜繁忙,實際上蜂箱內部的溫度也比較高,讓蜂箱中保持一個相對較高的溫度,反而可以降低蜂箱內部的超溫,讓蜂箱內更加適合蜜蜂工作,但是如果蜂箱底部已經積水,這很顯然是不利於蜂群的發展的,蜜蜂有可能掉落在蜂箱底部的水面上,造成花粉散落或者影響蜜蜂的活動,所以對於蜂箱內部而言,保持一定的溼度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太潮溼。
那麼在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箱內不得溼度我們如何控制才好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在我們布局蜂箱的時候,只要我們注意不要把蜂箱平放或者前高后矮的放就行,一般最好的方法是讓巢門的位置略低,這樣蜂箱中產生水分的時候,如果不多,正好可以讓蜂箱壁潮溼,對蜂箱的保溫有一定的效果,如果水分過多,則水會通過巢門流出來,不會影響蜜蜂的活動。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