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2020-12-20 毛氏部落

一個標準意蜂巢框,巢脾的長寬按42.8cm×20.3cm,總面積為868.84cm,每5cm×5cm面積有工蜂房100個計算,每個完整的巢脾有工蜂巢房為(868.84×2÷25×100)6950個,每個巢房裝滿蜜,約為0.40g,理論上一個標準的意蜂巢脾貯滿蜜為2.78kg。

一、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在流蜜期,如果蜂群中的巢脾不足,以及加入巢脾的完整程度不同,對蜂群的貯蜜有多大的影響呢。通過兩個具體的實驗來了解下。

1、巢脾不足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實驗。在主要流蜜期,選出三組蜂群,每組5群,蜂群中的群勢及蜂兒數量基本相當。在流蜜期,對第一組蜂群使用帶空巢脾的淺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30.5kg;對第二組蜂群也使用有空巢脾的淺繼箱,之後又加上第二淺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40kg;對第三組蜂群使用有空巢脾的深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43.1kg。

結果。在大流蜜期,保證蜂群中有足夠的空巢脾(貯蜜空間),蜂群中的採蜜量增加12.6kg,增幅為41.3%。

2、加入不同完整程度的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實驗。選擇四蜂群,每組各5群,群勢及蜂兒數量基本相當,每群加入的繼箱高度、巢脾數量一樣,不同的是繼箱中巢脾的完整程度不同。在大流蜜期,加入的巢脾為完全造好的巢脾,蜂群平均採蜜量為55.0kg,加入的巢脾為三分之一未造好的巢脾時,蜂群平均採蜜量為49.4kg,下降(性比完整巢脾,下同)約5%;加入一半完整巢脾,一半巢礎框時,蜂群的採蜜量為39.0kg,下降約為30%;加入的巢脾全部是巢框時,蜂群平均採蜜量為30.0kg,下降約42.3%。

提示:在規模化養殖中,蜂群加入繼箱時,以整體多箱體為單位,繼箱內布滿巢脾。

結果。在流蜜期,加入蜂群中的巢脾完整程度越高,蜂群的產蜜量越高。

二、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影響分析

1、蜂量消耗(泌蠟與育兒關係)

蜜蜂的泌蠟工作與培育幼蟲有密切的關係,泌蠟的高峰期正好哺育幼蟲最多的時期。培育幼蟲數的減少總是導致泌蠟的減少,培育幼蟲的中斷也必然引起泌蠟的停止。

哺育蜂兒的幼蜂,如果營養適當,並有其他條件,就能分泌蜂蠟。這些蜂蠟漸漸在蠟板(蜜蜂體內)表面積累而成蠟磷,蜜蜂就轉移到造脾區域參與造脾,在蠟磷消耗後又返回哺育區繼續哺育蜂兒,在哺育蜂兒的過程中,泌蠟繼續積累,因此,蜜蜂哺育的幼蟲越多,營養越好,泌蠟量就越大。

蜂群中大量的蜂兒不僅消耗蜂群精力,更能吸引蜂群脫離野外工作,影響蜂群的採集效率。。

2、蜂力消耗(造脾蜜蜂與釀蜜蜜蜂衝突)

蜂群中12~18日齡蜜蜂蜜腺最發達,參與造脾的蜜蜂數量最多,而在釀蜜過程中,在大流蜜期,巢內專門接收花蜜的蜜蜂日齡集中在6~9日,中流蜜期接收花蜜的日齡為9~14日,在強群中,蜂群中積累的過剩哺育蜂在13日齡以後參與外界的蜜蜂採集,甚至更早。

內勤蜂在從外勤蜂處接受花蜜以及加工和濃縮花蜜時,都能不止一次的使自己的蜜囊充滿花蜜,蜜蜂所採來的花蜜,有一部分必然用作自己的營養,流蜜期流蜜量越大,經過蜜蜂蜜囊的飼料就越多,蜜蜂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就越多,泌蠟量越多。

當在流蜜期,蜂群中的造脾量不大時,蜂群並不需要專門造脾蜂,也就不會對蜂群採蜜增加負擔,更不會將必須的浪費 。

3、蜂蜜消耗(蜂蜜與蠟的轉換)

1g蠟在燃燒時放出10.15大卡的熱量,1g糖有4.18大卡熱量,假設蜜蜂用糖造蠟,按熱當量換算,生產1g蠟應消耗2.428 g糖,在蜂蜜含水量20%的條件下,生產1g蠟需要消耗蜂蜜3.035g ,同時蜜蜂在將蜂蜜轉化為蠟的過程中,自身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蜂蜜和花粉。

根據研究,蜂群分泌1kg蠟,需要消耗3.5~3.6kg的蜂蜜。

當蜂群中有大量造脾任務時,蜂群必然消耗大量的蜂蜜,在消耗的同時,由於營養的滋潤,必然引發工蜂其他腺體的發育,對蜂群集中精力採蜜不利。

結束語:在大流蜜期,適當的造脾任務,能實現造脾與採蜜雙豐收,但是大量的造脾任務,既消耗了蜂群中的貯蜜,同時也容易引發蜂群中育兒量,分蜂情緒的變化。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王狀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蜂巢中的封蓋子脾能為蜂群補充蜂源,也能引導蜂群積極貯蜜,而未封蓋子脾能吸引蜜蜂脫離野外工作,蜂群根據自身群勢及周圍環境狀況,自行調節繁殖與採蜜的關係。一、不同日齡蜂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實驗。二、王臺群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實驗。在流蜜期(25天),從流蜜期第一天開始,每隔5天,取出部分蜂群中的蜂王,並插入成熟王臺,相繼用王臺共更換了5批次蜂群中的蜂王。結果。
  • 蜜蜂養殖技術|封蓋子對蜂群採蜜量影響的實驗、分析及應用
    蜂群的採蜜量與蜂群自身狀態(群勢、各齡蜂兒數量)有著複雜的關係,本文僅從流蜜期封蓋子與蜂群採蜜量的關係做分析,供蜂友參考。結果,實驗組平均每群採集40.8kg,對照組平均每群採集56.4kg,採蜜量相差26%。可見,在流蜜期,蜂群中有沒有封蓋子對蜂群採蜜量有較大的影響。
  • 蜜蜂養殖技術|未封蓋蜂兒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分析及應用
    未封蓋蜂兒包括卵及幼蟲(大小幼蟲),在前文中提到,封蓋蜂兒基本不需要蜂群的照顧,能夠引導蜂群積極貯蜜,同時又能為蜂群提供源源不斷的蜂量,保證採蜜蜂群群勢不減,提高蜂群的採蜜量。而未封蓋蜂兒在採蜜期只有消耗,沒有正向的積極作用?一、未封蓋蜂兒對採蜜量的影響實驗過程。
  • 蜜蜂養殖技術|分蜂熱對蜜蜂採蜜量影響原因分析及避免方法
    強群是蜂群分蜂與不分蜂的臨界群勢,一年中的流蜜期尤其是大流蜜期對養蜂人來說時間非常寶貴,正常情況下,蜜蜂養殖都儘量使蜂群的群勢相對較強的時間與大流蜜期相吻合,以提高蜂產品的產量。一、分蜂熱對採蜜量影響的原因1、蜜蜂外出採集活動減少在春季,當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巢內哺育蜂數量多於被哺育蜜蜂的比例時,這些無法消耗的過剩營養,在哺育蜂體內滋養,使哺育蜂卵巢發育,推動蜂群由繁殖向分蜂過渡。
  • 談談蜂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為了區別和查明在主要流蜜期不同蜂王組群形式對產蜜量影響,分別對有產卵王組織採蜜群、老王組織採蜜和王臺或處女王組織採蜜群進行對比,經測定,發現採蜜量差距很大。一旦新王產卵,工蜂哺育和採集情緒高漲,因為內勤負荷輕,大量內勤蜂都轉為外勤採集工作,內勤和外勤蜂採集蜂比例發生變化,採集比例大於內勤蜂的比例,大大提高蜂群採集能力,可提高30%~40%的產蜜量。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分蜂發生的時期與採蜜量變化的探究及應用
    在蜂群發生分蜂是蜂群中分蜂熱積累的結果,是蜂群在築臺育王分蜂程序的最後一步,在蜂群準備分蜂時,蜂王產卵量下降(意蜂)或少量減少(在優質產卵用房充足情況下的中蜂群),培育的採集蜂數量下降,同時分蜂熱導致蜂群外出採集活動減少,蜂群中的採集蜂數量相應也減少,影響蜂群的採蜜量,蜂群的分蜂發生在流蜜的不同時期對採蜜量的變化有較大的影響
  • 蜜蜂養殖技術|初花期蜜源特點及對蜂群的影響
    在初花期較長蜜源中,有較充足的時間調整蜂群的群勢及狀態,為大流蜜做準備。2、初花期蜜源粉重蜜輕一般,初花期蜜源植物具有粉重蜜輕的特點,也就是說,在蜜源的初花期,植物的吐粉量較大,泌蜜量相對較少,反之,在大流蜜期,泌蜜量較大,吐粉量較少。蜜源的這一特點對蜂群的內部撫育有較大的影響。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繁前的5項準備工作及原則
    蜂群春繁期間晝夜溫差大,時有倒春寒,尤其暖冬過後,入春早,倒春寒較頻繁,溫度總體向暖,蜜粉源處於始花期,泌蜜吐粉量持續增加。蜂群開始有外出採水、採粉活動。2、內部特點。隨著外界溫度的回暖,蜂團開始鬆散,在結團的中心部位,有咬脾造新脾的行為,而蜂團外部的大部分蜜仍然處于越冬狀態。在蜂群中蜜粉貯備充足時,蜂群先於外界出現蜜蜂源開始初繁(必要時可以制止)。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養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現象,6框蜂群的採蜜出巢次數,超過8框的蜂群,而且,產蜜量甚至還會超過8框的蜂群,蜂群不採蜜,工蜂偷懶怎麼辦?想讓蜜蜂積極出巢採蜜,我們需要尋找工蜂採蜜偷懶的原因。提高蜂群採蜜量,可以分為3個步驟,改掉工蜂採蜜偷懶的習慣,讓工蜂立馬變得勤勞肯幹養蜂人常用的「繁蜂採蜜法」,讓蜂群哺育出充足的採集蜂,才能在流蜜期採收更多的蜂蜜和花粉,蜂群群勢沒有發展起來,就算養蜂人再高超的技術,外界蜜源再好,也是白搭。
  • 中蜂養殖,學會巢脾加減法對蜜蜂繁殖作用有多大?養蜂人講了實話
    所以關於中蜂養殖,我們可以把病害排除,通過我們人工養殖的中蜂我們也可以發現,中蜂很少生病,而中蜂常見的問題是巢蟲嚴重、分蜂性強、可以說這是目前影響中蜂繁殖的兩大因素。巢脾加減對中蜂繁殖的影響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現在來看看究竟巢蟲問題和分蜂問題是不是可以通過增減巢脾來解決。
  • 蜜蜂養殖技術|胡蜂對蜂群的危害及防範
    與蜜蜂的作息相似。胡蜂具雜食性,採食花粉、花蜜及各種昆蟲。當外界蜜粉源豐富的時候,胡蜂採食花粉和花蜜,對蜜蜂群的侵犯比較少,但是在夏末秋初外界蜜粉源缺乏的,胡蜂已經大量繁殖,且食量大,對蜂群的侵犯最多,危害也最大。
  • 養殖蜜蜂,蜂王養多久,蜜蜂開始採粉採蜜
    從養蜂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應該區分,因為採粉和採蜜本身就是兩個過程,但對於授粉,事實上,無論是採蜜粉還是收集蜂蜜,授粉過程都已完成。我們來看看吧。蜜蜂採集和收集蜂蜜第一:蜜蜂採蜜。收集蜂蜜的蜜蜂是通過吸取植物的花蜜,然後搬運到蜂群中進行的。
  • 子蜜混脾取蜜太麻煩,怎麼做才能讓蜜蜂幼蟲和蜂蜜不在一張巢脾上
    取蜂蜜會傷蜂,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蜂蜜和蜜蜂幼蟲在同一張巢脾上。如下圖:③、關王以後,子脾在二十幾天內會出完,同時因為有大流蜜的配合,進蜜會儲滿巢脾。待封蓋以後取蜜,此時就沒有子脾了,從而實現了子蜜分離。⑤、取完蜂蜜以後要及時放王。因為關王的方式會嚴重影響新蜂的跟進,蜂量衰退嚴重,不及時放王產卵補充蜂量會給蜂群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般,在蜜蜂養殖過程中為了實現子蜜分離,都會採用分區飼養的方式,要麼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要麼採用臥式分區法,這樣做的好處能使蜂兒與貯蜜分離,具有貯蜜效率高,取蜜時不傷蜂兒,易於管理等優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並非理想。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中雄蜂多的原因分析與判斷方法
    在越冬期正常蜂群中,很少有雄蜂,如果出現雄蜂說明蜂群出現異常情況;在正常非越冬期蜂群中,蜂群中的雄蜂數量是蜂群蜜蜂數量的5%以內,屬於正常情況;正常蜂群對雄蜂數量有調控的機制,而非正常蜂群中,蜂群機制紊亂,難以調控。
  • 蜜蜂養殖發現造脾慢怎麼辦?不及時處理會嚴重影響蜂群發展
    導讀:巢脾是蜜蜂儲蜜、儲存花粉、產卵以及飼餵幼蟲的地方。對於蜂群來說,相當於我們人類居住的房子,房子越大說明蜂群越大。但是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同一個蜂場有的蜂群造脾特別快,而有的蜂群從來都不造新脾。這就是為什麼出現蜂群大小不一的原因。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現在是初春,蜜蜂爬出蜂箱就死掉了可能是什麼原因
    很高興分享一下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的養殖經驗。根據問題出現的時間以及情況可以看出,蜜蜂有爬出蜂箱死亡的情況是跟天氣是有緊密聯繫的,但是什麼樣的天氣能給蜜蜂造成如此死亡現象呢?接下來就先從初春的氣候原因說起,這也是關係到死蜂的原因。
  • 新手養殖蜜蜂,不能貪心這兩件事
    養殖蜜蜂如果有前輩帶路,我們就能少走很多彎路。如果靠自己摸索,有時候就會走一些彎路之後,才能從錯誤中學習到養蜂知識,小編很幸運,養殖蜜蜂有師傅帶入門。新手養殖蜜蜂,必須不能貪心。1.貪脾。貪加巢脾,有的新手朋友認為,只有給蜜蜂多加巢脾,蜜蜂才能造脾,蜜蜂才能更快更好的發展起來。一群蜜蜂加五個巢脾,蜜蜂就能造五脾。其實這是不對的,加巢脾只能是在蜂量足,最好有花粉蜜源,或者至少有粉源好的時候才能加,要選擇在封蓋子好的時候才能加巢脾,分泌蜂蠟造脾是幼工蜂的事。不然的話,蜜蜂蜂量不足,蜜蜂不僅不造脾,分散蜂量之後,蜜蜂只會養的越來越弱。所以加巢脾也是不能隨便加的。
  • 野外收捕的蜂群,蜜蜂發不造脾,蜂王不產卵是什麼原因
    關於野外收回的蜂群20天了,有蜂王,但一直沒產卵也沒建造巢脾是怎麼回事?蜂王不產卵與蜜蜂不造巢脾有關,因為蜂王產卵需要有空巢房,蜜蜂都不造脾,蜂王自然沒有地方產卵,影響蜜蜂造脾的原因有多種,具體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