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青番茄、柿餅冬瓜……這些老北京蔬菜成了育苗新時尚!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隨著天氣回暖,我們餐桌上的蔬菜也更加豐富起來,喜歡陽臺種植的市民也開始做準備。細心的市民發現,陽臺菜苗、日常蔬菜中多了一些老北京特色傳統蔬菜品種,而這些品種已經消失了很多年。這些應季、味美的「老北京」蔬菜和秧苗是從哪裡來的呢?本報記者跟隨朝陽種養中心的工作人員到位於蟹島的秧苗培育中心一探究竟。

底座發青口感略酸 這番茄老北京人都有印象

「這就是『蘋果青』番茄,我們引進三年了,去年剛試種成功,開始擴大種植面積。」走進位於蟹島的育苗中心,朝陽區種養中心都市農業科科長劉士勇指著苗床上幾十盤秧苗給記者介紹,左邊的秧苗是從種子一點點長起來的,枝葉都很細小,右邊的秧苗則是已經長大的西紅柿枝條上打岔後直接扦插的,枝條明顯粗壯,雖然只有五六釐米高,但有的已經開花,「這番茄,咱們老北京人都有印象,底座發青,口感略酸,正宗的西紅柿味兒。」

一手把這些番茄小苗養到大的是北京燎原農業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劉以增,他正忙著給扦插的秧苗掐花,劉士勇告訴記者,這些秧苗都是一周之前,劉以增從大棚裡已經長高的秧苗打岔後分出來的枝條,利用好的培育基質扦插後長起來的,「質量跟種子生出來的秧苗一樣,育苗周期能縮短60%到70%。就是花都不能留,要不浪費營養。得讓它們集中力量生根。」

「我們從去年12月份就開始育苗了,2月下旬,已經把長好的秧苗移到溫室進行定植,3月中旬轉到了大棚種植,第一批西紅柿應該在6月初就能採摘。」劉以增一邊跟記者介紹,一邊手下不停,給扦插的秧苗掐完花以後,又轉過去整理剛剛破土生芽的秧苗,「這些苗再過幾天也能轉到溫室定植了,這樣一茬一茬地連續起來,可以採摘到7月底。」

而過了7月之後,「蘋果青」番茄就採收完成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受溫度影響,一旦超過35度,開花結果受抑制,基本停止生殖生長了。

「咱們老北京的這些蔬菜,為啥慢慢消失了,除了產量不高之外,主要就是對病蟲害的抗性差(不能抵抗病蟲害)。」劉士勇翻檢完秧苗後,也給記者普及知識。「這種番茄在秋天的時候特別容易得黃化曲葉病毒病,到時候所有的葉子都發黃捲曲,噴什麼藥都無濟於事。」

因為這個原因,劉士勇找到種子之後,和幾位農業專家一起,做過多次試驗,劉士勇發現,「蘋果青」番茄完全沒有抵抗力的黃化曲葉病毒病在春天很少發生,春季種植正好避開病蟲害高發期,不但產量高,口感也提升了。「蘋果青」番茄畝產可達八千多斤,「產量相當可觀,就是長得不太周正,可是味道上佳!」劉士勇稍有遺憾。

個頭小不再是劣勢 小型化蔬菜正適合小家庭

除了「蘋果青」,劉士勇還找到了另外七八種從市場上消失多年的老北京蔬菜——代號7794的「強豐」番茄、七葉茄、柿餅冬瓜、大核桃紋白菜、鞭稈紅胡蘿蔔等。「跟『蘋果青』相比,『強豐』不酸,口感很獨特,種植技術已摸索成熟,正在擴大示範推廣面積。七葉茄也在試種中,經過幾年的改良,技術也已經相對成熟。「七葉茄的水分足,不糠,皮又薄,很適合北京人的口味。長勢不錯,產量現在也上來了,這種蔬菜將來可以露地種植,不佔用溫室資源。」

除此之外,去年夏秋季,被稱為「一串鈴」的柿餅冬瓜示範成功。「跟黑皮冬瓜比,柿餅冬瓜纖維少,口感特別細膩。」劉士勇介紹說,這種冬瓜當年之所以被淘汰,就是因為每個冬瓜平均也就兩斤多,產量太低。而他之所以對這種冬瓜進行恢復和技術改造,其中一個原因恰恰是個頭小,「大家的需求跟以前不一樣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能力去追求口感、質量。兩三斤的冬瓜正適合小家庭。我們都市型現代農業也應該按照市民需求來開展,多推出小型化蔬菜。」

而更深的原因,則來自於劉士勇的「鄉愁」。從小在北京長大,小時候常吃的蔬菜卻漸漸沒了蹤影,他覺得特別遺憾,在他的心裡,老北京特色傳統蔬菜跟明城牆遺址一樣,都是北京的文化遺產。重新把這些蔬菜種出來後,劉士勇格外高興,「吃著這些菜,我常會想起小時候一些模糊的畫面。很多記憶其實都附著在這些吃食上。這些菜對很多五六十歲的老北京人來說,就像故友重逢。」

把老北京傳統蔬菜再請回餐桌也是朝陽種養中心都市農業科的努力方向。「城市居民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希望有機會回歸自然、放鬆身心、感受傳統文化。我們的都市化農業就可以提供農業旅遊、休閒、體驗等服務,讓更多的人拾回記憶。」

高科技助力 6張苗床能培育15萬株種苗

朝陽區種養中心負責給全區提供陽臺菜的秧苗,種養中心的專家選好種子之後,由於場地有限,所以大多數秧苗都是委託劉以增培育的。

「今年的秧苗預計6萬多株,以彩椒、番茄、黃瓜、茄子為主,都是又好看又好吃的名優品種。也有年輕人喜歡的各種芳香類及葉菜類蔬菜,比如皺葉薄荷、迷迭香、紫蘇、薰衣草。今年還特意引進了藥食同源蔬菜,比如防風、板藍根等。浸種工作已經做完,就等著老劉給它們『孵化』啦。」劉士勇跟劉以增開著玩笑。

劉以增隨手揪掉了穴盤裡的一棵雜草,看了看外面的陽光,拉著劉士勇把苗床往裡側推送,「光照太強了,避一避。」隨著倆人用力,幾十米長的苗床幾秒鐘就沿著軌道挪到了育苗棚的裡側,「這個苗床是種養中心近年剛給我們添置的,太有用了。左右都能挪30釐米,光線強的時候,可以把秧苗『藏』起來,避免烤壞。」看到記者有些吃驚,劉以增詳細介紹。

這個苗床高度在55釐米到60釐米之間,正好適合一般人操作,除了避免長期久蹲之外,更重要的是讓育苗的穴盤離開地面,避免土傳病菌。「很多病菌都是土壤傳播的,咱們育苗的時候,不光不能直接種在地裡,一般也不種在土裡,都是專門的育苗基質,而且要離開地面。」劉以增還示意記者抬頭看苗床上方的軌道,利用這個軌道,可以實現噴灌秧苗、施肥的機械化,這個育苗棚裡一共有6個苗床,可以同時育15萬棵種苗。利用這個設施,15分鐘之內就能給秧苗澆好水。而如果人工澆灌,即便是熟練工,至少也得兩個小時,還澆不均勻。劉以增特別感慨,「我幹了這些年農活,真的覺得把科技用在農業上,真是省力又出活啊。」

讓劉以增感慨的除了苗床,還有多種科技「加持」的育苗基質——在草炭土之中又添加了適宜比例的生根粉、微生物菌劑等。劉以增一邊用鐵鍁攪拌,一邊介紹,「一會兒我把這些基質盛到穴盤裡,再把種子點種進入,最後蓋上土。用這種基質培育秧苗,成活率幾乎能達到100%了,苗也壯。中途我們還會用生物菌劑進行噴施,將來移出的時候,根系不會有任何破壞,不用緩苗就能直接生長。」

朝陽區種養中心從2013年為全區陽臺菜園合作單位供應蔬菜種苗1萬多株,2017年,這個數字就增加到了7.5萬,這兩年參與陽臺種菜的居民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可以自留種苗,雖然數字略有下降,但參與的人數更多了。

「北京的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的綠色生產空間不斷被壓縮,但是可以通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來調整。這兩年我們都在著力發展休閒化農業,這樣不僅能豐富城市生態,通過產業化園區的建設,把都市農業打造成宜居城市的後花園,也能讓「菜籃子」更安全,讓市民對食品安全更有信心。」對都市農業的未來,劉士勇滿懷憧憬。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周明傑 文並圖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各大超市「刷新」特價蔬菜包,上海青、番茄、黃瓜、冬瓜等陸續進袋
    3月16日開始,武漢市的「特價蔬菜包」有了新變化:品種由原來的「六選三」擴大到「十三選三」,並定期對品種進行更新,保持重量10斤售價10元不變;明確各商超「特價蔬菜包」每天投放計劃,力爭全市每日投放總量達到20萬份。
  • 番茄、冬瓜搭配什麼食材好吃?芙蓉番茄、青炒芥藍、口蘑燒冬瓜...
    1、芙蓉番茄 材料:西紅柿:100克、洋蔥:10克、核桃仁:50克、雞蛋:3個/ 調料:食用油:30克、料酒:2小匙、精鹽: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0,5小匙。
  • 鱷魚南瓜、炮彈冬瓜、黃金蛋番茄、玫瑰紫花茄、迷你冬瓜、櫻桃...
    鱷魚南瓜、炮彈冬瓜、黃金蛋番茄、玫瑰紫花茄、迷你冬瓜、櫻桃番茄……哇,這裡好多菜!此次展示推廣會以田間展示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為主,結合開展大灣區菜心文化嘉年華活動、科普活動、扶貧對接、種業洽淡交流、鮮蔬現場品嘗等活動,共展示茄果類、瓜類、豆類、葉菜類等新優蔬菜品種1035個。
  • 從五色韭、七葉茄到核桃紋白菜 老北京傳統蔬菜重回餐桌
    來源標題:從五色韭、七葉茄到核桃紋白菜 老北京傳統蔬菜重回餐桌 入口即化的核桃紋白菜、味香濃鬱的五色韭、瓤沙「蘋果青」番茄、北京名菜燒茄子和煮鹹茄的最佳食材七葉茄……這些北京人記憶中的「老口味兒」,你還記得嗎?
  • 從五色韭到七葉茄 老北京傳統蔬菜重回餐桌
    入口即化的核桃紋白菜、味香濃鬱的五色韭、瓤沙「蘋果青」番茄、北京名菜燒茄子和煮鹹茄的最佳食材七葉茄……這些北京人記憶中的「老口味兒」,你還記得嗎?據了解,該基地主要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原味番茄、老北京秋瓜、心裡美蘿蔔、七葉茄、核桃紋白菜、鞭杆紅胡蘿蔔等。核桃紋大白菜因葉面布滿皺紋,像核桃皮的皺紋一樣而得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蔬菜專家曹華說,相對其他品種的白菜,核桃紋大白菜葉和葉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菜葉子和菜幫子的比例比較特別,葉片多一些,菜幫子偏薄。
  • 蔬菜種植時間表
    喜熱型蔬菜:要在春季解霜,天氣轉暖,氣溫穩定後栽種。長得比較慢的喜熱型蔬菜,要早一些栽種,有的可能要不等解霜先在溫室裡育苗,以保證能有足夠長的時間成熟。至於長得快的喜熱型蔬菜,如空心菜、莧菜等,則可以從春季一直種到夏末初秋。喜寒型蔬菜,在沒有霜的地區,秋季和冬季都可以種;有霜的地區,要在夏末初秋種,以保證在降霜前成熟。在寒冷的地區,春季也可以栽種,不過需要先在溫室裡育苗,再移栽到戶外。
  • 有機茄果類蔬菜播種育苗
    茄果類蔬菜的辣椒實拍圖(3)育苗基質消毒:採用營養基質穴盤育苗的,育苗基質宜於播種前3~5天用木酢液50倍液進行苗床噴灑,蓋地膜或塑料薄膜密閉;或用硫磺(0.5千克/米3)與基質混勻不應使用禁用物質處理育苗基質。(4)播種:每畝大田需種:番茄20~30克、辣椒40~50克、茄子30~40克。根據栽培季節、育苗手段和壯苗指標確定適宜的播種期。春夏栽培宜在10月至翌年3月播種育苗;秋季栽培宜在6~7月播種育苗。每10米2苗床播種量宜為番茄30~40克,辣椒和茄子50~60克。育苗育苗宜選用50孔或72孔穴盤。
  • 紫色白菜、一尺長辣椒、生吃的冬瓜 蔬菜新品種亮相中國(曲周)蔬菜...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紫色的白菜、一尺多長的辣椒、可生吃的冬瓜……一大批蔬菜新品種、育苗新技術出現在中國(曲周)蔬菜種業博覽會暨2019年度河北省蔬菜學會學術交流及現場觀摩會上。鄭建衛 攝隨著蔬菜產業發展和良種繁育技術的進步,蔬菜生產正在從「播種」向「種苗」演變,種子萌發生長成為幼苗的過程,由專業化的育苗工廠完成。
  • 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關鍵技術
    雖然湖南省的蔬菜穴盤集約化育苗技術在部分蔬菜品種和部分地區已得到應用,但總體發展較慢。隨著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高效益、高產出的現代農業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蔬菜穴盤育苗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 小番茄如何育苗,苗期存在哪些病害,要怎樣進行預防
    小番茄如何育苗,苗期存在哪些病害,要怎樣進行預防!現在小番茄比較的受歡迎,外型小巧顏色誘人,它可以作為蔬菜,也能作為水果來食用,有著比較高的經濟價值,比普通番茄要貴的多。小番茄在種植的時候,育苗是第一階段的工作,在這個階段存在很多病害,影響到了育苗的成活率和品質,那麼要如何預防這些病害呢?在小番茄的幼苗期,容易發生一種小腳瘟,一般在幼苗的基部開始發病,會有一些水漬狀的病斑,然後慢慢的開始變色,變成了淡黃色,隨後開始萎縮,讓發病部位變成細線狀。
  • 蔬菜種植小課堂,這些種子的形態與結構,你了解多少?
    由胚珠或子房發育而成的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是鑑別蔬菜種類、判斷種子品質和種子新陳的重要依據。種子的形態特徵包括種子的外形、大小、色澤、斑紋、表面光潔度、毛刺、蠟質、溝稜、突起物等。一般不同的蔬菜種類之間其形態特徵差異較大,如甘藍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蔥蒜類等,不論是在種子形狀,還是色澤、大小、斑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打破界限 從單家獨戶邁向產業規模化
    在此之前,這裡土地零碎,村民單家獨戶種植蔬菜等農業,標準化、機械化程度不高,形不成規模,抗風險能力和應對市場能力差,帶動面小。   「把壩區作為穩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的主戰場,著力打造全省樣板壩區,形成十裡五萬畝高標準蔬菜產業示範帶。」
  • 【科技助農】新設備、新技術,永年區發展18家蔬菜集約化育苗場、年...
    【科技助農】新設備、新技術,永年區發展18家蔬菜集約化育苗場、年育苗2.1億株 2020-07-20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番茄變螃蟹,土豆成青……些奇葩水果蔬菜,你敢不敢吃!
    有些蔬菜水果實在是長得太奇葩了,簡直讓花花覺得辣眼睛!不想變成螃蟹的番茄不是好西紅柿,快來嘗一嘗,有沒有陽澄湖大閘蟹的味道?變不成螃蟹也沒關係,誰讓咱是有志向的西紅柿呢,看我做的鬼臉,是不是特別帥氣?什麼?你嫌我太嚇人?那不如我送你副墨鏡行不行?
  • 蔬菜育苗基本技術
    每一平方米的床土面上可用代森鋅5克與半乾的細土12.5~15公斤,伴成藥土,播種時作為底土或蓋土。在農村也常採用秸稈燒苗床土的辦法,其消毒效果也很好。(三)育苗床的面積:生產上播種床、假植床和大田栽培面積的大致比例為1:10:120。
  • 常見水果蔬菜含糖量排行榜
    含糖量在9%—13%之間的水果:蘋果、杏、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 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 其它常見食品及蔬菜含糖量排行榜
  • 番茄的栽種方法和注意事項
    番茄的栽種時間:家庭種植多以春番茄為主。早春保護地育苗,晚霜結束後定植於露地。北方只能種一季,北京地區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育苗;長江流域一般清明前後定植到露地;珠江流域一年四季可栽種,分秋、冬番茄兩季。採收時間:播種3個月後陸續採收。
  • 冬瓜的做法大合集!有人喜歡吃冬瓜嗎?
    番茄炒冬瓜準備食材:2個新鮮的大紅番茄、冬瓜一塊(能炒一大盤就行)。調味食材:番茄汁一勺、一小勺白糖、一小勺食鹽、一小勺雞精、適量的植物油。製作過程:①:冬瓜削皮,把裡面的瓤扣掉一些,清洗乾淨,切成大片。②:把大紅番茄清洗乾淨,切成大塊。
  • 番茄和冬瓜的完美結合,既簡單還好吃,對瘦身還有好處!
    番茄和冬瓜的完美結合,既簡單還好吃,對瘦身還有好處!把它做出來之後就會發現這道湯特別的紅,特別喜慶,搭配上白色的冬瓜簡直是非常的美妙。而且對於這道菜來說,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素菜啦,更像是肉菜一樣,搭配上一些米飯也是相當好吃的,尤其是把它做成那種蓋飯的形式,在碗底放上米飯,然後在上面撒一些簡單的蔬菜、火腿,然後再把這道菜倒上去,簡直是一道美味。
  • 湖南省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及應用
    通過「企業+合作社」模式輻射帶動安鄉縣紅利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安鄉縣潤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種植大棚冬瓜 53.3 hm 2 。採用統一投入品、統一集約化育苗、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調配銷售的方式, 讓冬瓜產業煥發生機 。1.2 效益分析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