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及應用

2020-12-22 吉山花瑤

湖南省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及應用

楊興娟等

常德華冠食品有限公司集冬瓜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 2017 年以來開始探索提質增效新模式, 集成了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 利用大棚使冬瓜上市期提前或延後, 做到周年上市, 同時控制產品質量, 力爭打造綠色食品, 對帶動安鄉縣冬瓜產業發展做出較大貢獻。

1 技術應用概況及效益

1.1 應用規模

華冠食品有限公司在安全鄉志中村流轉土地 66.7 hm 2 種植冬瓜, 其中 33.3 hm 2 為大棚種植。通過「企業+合作社」模式輻射帶動安鄉縣紅利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安鄉縣潤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種植大棚冬瓜 53.3 hm 2 。採用統一投入品、統一集約化育苗、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調配銷售的方式, 讓冬瓜產業煥發生機 。

1.2 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顯著。共有大棚綠色冬瓜 86.7 hm 2 , 每公頃產量 90 T 左右, 銷售價格較常規種植高出 300元/d, 年新增產值 234 萬元。

社會效益突出。大棚冬瓜種植每公頃用工約 75 個, 價值約 9 000 元, 合計每年為農戶發放工資 78萬元左右, 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其中帶動貧困戶 76 戶脫貧。生態效益明顯。此栽培方式施用優質有機肥作為基肥, 追肥採用水肥一體化方式, 減少化肥用量30%以上, 採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減少農藥施用量 25%以上, 有效從源頭控制面源汙染, 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 技術規範

本技術用於規範常德華冠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冠公司)下屬所有冬瓜基地或訂單基地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 安鄉縣其他蔬菜基地可參照執行。

2.1 高標準建園

2.1.1 產地環境

產地環境應符合 NY/T 391-2013 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的規定;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較低處建立基地; 冬瓜忌與葫蘆科作物連作, 前茬最好為水稻或豆科作物 。

2.1.2 大棚建設

大棚建設質量符合 GB/T 51057-2015 種植塑料大棚工程技術規範 。選用跨度 8 m、長度 45 m 的鋼架大棚, 鋼管規格為Φ25 mm 或Φ32 mm 的熱鍍鋅鋼管, 鋼管質量應符合 GB/T 6728-2017 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的標準, 拱杆間距 0.8~1 m, 3 條拉杆, 2 條卡槽, 大棚頂高 2.8~3.2 m, 肩高 1.5 m, 通風口、棚頭門安裝防蟲網, 棚膜選用優質長壽無滴膜 。所有大棚南北走向, 平行排列, 棚周圍挖好排水溝, 配備水源、泵站、配肥系統、滴灌管道等灌溉設施, 完善機耕道路、電路等基礎設施。

2.2 培育優質壯苗

2.2.1 種子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 應選用抗性好、商品性佳的優良品種。華冠公司所有基地統一使用湖南興蔬種業有限公司的墨地龍冬瓜品種 。

2.2.2 茬口安排

早春大棚栽培於 1 月中下旬~2 月上旬播種, 秋延大棚栽培於 6 月下旬~7 月初播種。

2.2.3 育苗場地準備

採用大棚育苗, 播種前 15 d 採用高溫悶棚的方法對育苗設施及苗床進行消毒, 播種前 1~2 天通風降溼。備好 50 孔穴盤、蔬菜育苗專用基質、遮陽網、小拱拱架、地膜等。早春育苗苗床上需要鋪設地熱線並備好控溫儀。

2.2.4 種子處理

將種子在 55 ℃溫水中浸泡約 15 min 進行溫湯消毒, 消毒過程中不斷攪拌以防種子燙傷。消毒後將種子撈入 30 ℃左右的水中, 再繼續浸泡 8~10 h, 然後把浸好的種子撈出, 清洗數次, 稍加晾乾表皮,待不粘手時, 用紗布包好, 置入 30~31 ℃的恆溫箱中, 每天翻動清洗一次, 4~5 d 後, 大部分種子露白時, 即可播種。

2.2.5 播種

播種時將基質拌水至手抓成坨, 裝入穴盤後壓出播種孔, 每孔播1粒種子, 然後覆蓋1 cm左右的基質, 澆透水、覆地膜, 整齊排放到苗床上。每 667 m 2 用種量 150~200 g。早春宜晴天上午播種。如果使用小拱棚育苗, 晴熱天氣應適時遮陽, 防止種芽或種苗被高溫燙傷。

2.2.6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溫、保溼, 50%左右出苗後去掉地膜, 適當降低苗床溼度。苗期水分見幹見溼, 移栽前 7 d左右控水煉苗。育苗專用基質所含養分足夠滿足冬瓜苗期需要, 所以苗期一般不需追肥, 可視情況適當葉面補充磷鉀肥以提高抗性。注意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

2.3 適時適密移栽

2.3.1 大田準備

每 667 m 2 大棚內施優質商品有機肥 1 000 kg、生物菌肥 50 kg、硫酸鉀 15 kg, 整平後起壟, 壟寬包溝 2.1 m, 壟高 30~35 cm, 南北走向。栽培行鋪設滴灌帶, 覆 1 m 寬地膜, 以便肥水一體化管理 。

2.3.2 適時移栽

秧苗 3 葉 1 心至 5 葉 1 心即可移栽, 株距 0.5~0.6 m, 每 667 m 2 定植 600 株左右, 移栽後要及時澆足定根水。

2.4 科學田間管理

2.4.1 肥水管理

移栽後每 667 m 2 用 45%氮磷鉀複合肥 5~7 kg 潑施, 座瓜後每 667 m 2 隨滴灌施用水溶性生物菌肥

1 kg、45%水溶性複合肥 8~10 kg, 以後每採收 1 批瓜以後追施 1 次。結合防病, 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及胺基酸葉面肥, 每 15 d 左右 1 次。

2.4.2 植株調整

冬瓜定植後,選留主蔓和兩個粗壯側蔓, 其他側蔓全部去掉。10 節前後避開雌花節壓蔓, 使 1 主 2側分布均勻, 以後每隔 6~7 節壓蔓 1 次。主蔓結瓜為主, 每株選留 2~3 個瓜。

2.4.3 中耕除草

要及時中耕鬆土, 增強土壤透氣性, 促進緩苗和新根發生, 在中耕鬆土過程中, 不要傷根和折斷莖葉。結合中耕鬆土, 清除田間雜草, 保持田間清潔, 改善田間環境, 提高通風透光能力, 減輕病蟲發生與危害。

2.5 病蟲綠色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 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及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

2.5.1 農業防治

選用高抗品種, 提升自身抗性; 與非瓜類作物實行 3 年以上輪作, 有條件的地塊應實行水旱輪作;加強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膜下滴灌, 及時清除病葉、病株, 改善通風條件, 減少病蟲滋生空間。科學施肥, 增施有機肥, 補充生物菌肥, 改善土壤環境。

2.5.2 物理防治

田間用黃色板誘殺蚜蟲等, 黃板規格 25×40 cm, 每 667 m 2 懸掛 30~40 塊; 利用殺蟲燈誘殺害蟲,每 3.3 hm 2 懸掛 1 盞頻振式殺蟲燈。

2.5.3 藥劑防治

冬瓜蟲害主要有蚜蟲、黃守瓜等, 可採用魚藤酮、天然除蟲菊素、菸鹼素等防治, 必要時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機合成農藥, 例如氯蟲苯甲醯胺、甲維鹽等低毒農藥, 但每種農藥全生育期使用次數不能超過 1 次, 應按 GB4285、GB8321 的要求執行。冬瓜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疫病、霜黴病、炭疽病等, 可採用氫氧化銅、波爾多液、大蒜素等防治, 必要時有限度的使用高效低毒殺菌劑, 執行標準同蟲害防治。

2.6 強化質量監管

2.6.1 採收及保鮮

早春栽培達到商品要求, 即冬瓜絨毛減少、稀疏, 光澤度呈現, 果皮增厚, 顏色變深時即可採收, 儘量早採上市; 秋延栽培視市場價格將瓜留在藤上以達到保鮮效果, 中後期可在棚內支小拱棚, 採用雙膜或三膜覆蓋保溫, 待露天冬瓜基本銷售完畢、價格走高時進行採收、銷售。

2.6.2 產品檢測分級

按照大小、瓜型、清潔度等進行分級。隨機抽取冬瓜進行檢測, 檢測各項指標均能達到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後方可出園銷售。

2.6.3 規範生產記錄

統一印製田間生產檔案, 並發放至各基地和訂單農戶。建立田間檔案, 及時記載產地環境條件、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農產品上市等情況, 作為備查資料。

2.6.4 田間廢棄物無害化處理

將病蟲雜草、病蟲老葉等帶出菜園, 並灑石灰後深埋或充分堆漚; 將塑膠袋(瓶)、農藥空瓶、地膜、廢棄遮陽網等統一收集處理。

2.7 引用資料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 然而, 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GB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T8321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 NY/T 391-2013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的規定; GB/T16715.1-1996 瓜菜作物種子瓜類; NY/T 394-2013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GB/T 51057-2015 種植塑料大棚工程技術規範; GB/T 6728-2017 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

3 冬瓜產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3.1 勞動力不足日益凸顯

目前務農的主力大多是 55~70 歲的老人, 規模較大的蔬菜基地經常出現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冬瓜雖然屬於用工較少的蔬菜, 單每 667 m 2 的採收、上車用工也需 4 個左右, 且勞動強度較大, 隨著時間推移, 勞動力不足現象會更加頻繁。今後將開發採收、裝車機械, 以減少勞動強度和用工量。

3.2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土地流轉的推進, 全國蔬菜種植面積呈增加趨勢,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必須採取措施增加競爭力。常德華冠食品有限公司計劃在種植早春和秋延冬瓜、錯峰上市的基礎上, 將冬瓜及其加工產品申報綠色食品, 實現品牌化銷售。

相關焦點

  • 冬瓜小棚栽培早熟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小型冬瓜有一定的銷售,還很適合種植,在種植冬瓜的過程中,利用小棚進行種植可以提高冬瓜的早熟,有一定的種植經濟效益。一、冬瓜塑料薄膜小棚早熟栽培的優點和缺點。★優點。優點就是利用冬瓜塑料薄膜小棚早熟栽培技術,因為設施建造簡單,採用的用材可以靈活,適合當前菜區的經濟條件和生產水平。★缺點。缺點就是塑料小棚矮小,操作管理不便,故僅能栽培莖蔓短的小瓜型冬瓜,小瓜型冬瓜從產量上要比大型冬瓜產量要少些。
  • 冬瓜的各種品種和特性
    冬瓜有大果型和小果型兩個類型,各有許多品種。大果型適於露地栽培和小拱棚短期覆蓋、地膜覆蓋栽培;小果型冬瓜適於棚室溫室大棚栽培。(一)小果型冬瓜品種1.一串鈴北京市地方品種,長勢中等,葉片掌狀,深綠色。瓜圓筒狀,長18~20釐米,橫徑18~24釐米,單瓜重1000~1500克,瓜皮青綠色,成熟後有白色蠟粉,瓜32肉厚3~4釐米,白色,品質中等偏上,耐寒性較強,耐熱性中等。2.一串鈴3號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由一串鈴系統選育的品種。
  • 塑料大棚的栽培應用,以及屋脊式竹架大棚的建造,一起來看一下
    文/南徵【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塑料大棚栽培應用,塑料大棚栽培以春提早為主,如黃瓜、番茄、辣椒、茄子等春早熟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提早採收20~40天;其定植前可加種白菜、菠菜、芫荽、青蒜等耐寒作物,以充分利用大棚資源;其次秋延後栽培蔬菜一般可較露地栽培延後
  • 基金項目:廣西大棚五彩椒綠色高產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廣西大棚五彩椒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桂科 AB16380065,桂科 AB1850030,桂科 AB18216001),廣西科技重大專項(桂科AA17204026)_吳星
  • 浙江省楊梅大棚智能控溫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楊梅大棚栽培能提早上市時間,大幅提高商品果率和優質果率,延長市場供應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近幾年,楊梅大棚促成栽培技術 在各楊梅主產區已開始推廣應用,但目前大棚控溫方法均採用人工手動揭膜和關膜,往往對大棚內溫度、溼度難以掌控,且費工費時;物聯網農業智能促成栽培技術 控溫效果比人工手動好,不僅科技含量高,而且省工節本。
  • 白蘭瓜大棚栽培技術
    種大棚的人都關注的公眾號,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白蘭瓜為葫蘆科白蘭屬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植物
  • 迪慶日光溫室大棚造價 太陽能大棚
    迪慶日光溫室大棚造價 太陽能大棚夏天只蓋遮陽網進行遮陽栽培,使土壤得到雨水的溶淋。土壤鹽漬化嚴重時,可採用淹水壓鹽,效果很好。另外,大棚土壤溼度分布不均勻。靠近棚架兩側的土壤,由於棚外水分滲透較多,加上棚膜上水滴的流淌溼度較大。也有利於大規模飼養。如今更是受到了「生態婚紗攝影」師們的青睞。
  • 吉林玉木耳大棚吊袋立體栽培技術
    2 栽培棚構建2.1 栽培棚材質由於大棚吊袋立體栽培玉木耳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當地都是採用鋼筋拱架,一般是焊製成上下弦骨架,16# 鋼筋上弦和 14# 鋼筋上弦之間通過 12#鋼筋,連成三角形網狀拱架,以確保承重和骨架穩定。
  • 山東泰安市:22個控溫大棚栽培食用菌 打造「火鍋」大棚
    初冬時節,山東省泰安市劉家疃村22個控溫大棚的平菇、黑木耳等正在生長。劉家疃村農業科技產業園大棚管理人員正在忙著採摘平菇。進入冬季,吃火鍋的人多了,這些平菇、榆黃菇被賣到火鍋店、超市,能夠大大增加村集體收入。
  • 大棚番茄栽培
    一.番茄栽培特性毛粉802二.大棚早春高產栽培技術1、品種選擇:選高產、抗病的品種,如:毛粉802、L402、中雜9號、上海長徵908、903、909、金棚一號、中雜十一、中雜十二等。三.大棚早秋番茄栽培技術1、選用品種是關鍵:番茄越夏栽培的生長期,正處於高溫多雨的季節,應注意選用耐強光、耐高溫、耐潮溼、抗病性強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種。(1)毛粉802:該品種無限生長型,抗菸草花葉病毒,耐黃瓜花葉病毒和早疫病,抗裂果。
  •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
    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從事西甜瓜生產技術研究推廣中發現,傳統江蘇沿海地區早春栽培西瓜,大棚棚型較長,棚長一般 100~200 m,早春保溫效果好,通風快,但進入高溫季節,棚內溫度高、溼氣大,易發生病蟲害,難以實現西瓜長季節栽培 ;浙江栽培方式,種植大棚短,一般 30 m 左右,通風口在棚兩端,進入高溫季節,通風后棚內溼度低,病蟲害發生相對輕,可以實現長季節栽培。
  • 食品領域52個項目獲得河南省2021年度縣(市)創新引導計劃項目立項
    黃淮肉羊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示範推廣 濬縣鑫林牧業有限公司 14 新鄉市(4) 封丘縣 金銀花高效栽培技術示範與應用
  • 溫室大棚藍莓的栽培技術要點
    而在藍莓的種植過程中,採用溫室大棚栽培技術種植,可以做到反季節生產,並提高藍莓的產量和品質。那麼大棚藍莓怎麼種植?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了溫室大棚藍莓的栽培技術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1.溫室建設 溫室要建造在地形開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平地或向陽坡、周圍無汙染源、採光好、不積水的地方。
  • 草莓綠色栽培技術,贛榆區草莓發展現狀及解決辦法
    1贛榆區草莓發展現狀贛榆區草莓種植面積666.67h㎡左右,最早的種植模式為露地栽培,目前發展為設施栽培,栽培模式為日光溫室和大棚兩種。栽培品種主要為紅顏、寧玉、寧豐、甜查理、妙香。種植模式以一家一戶,自產自銷為主。
  •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對於溫室大棚草莓種植戶朋友而言,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草莓的產量和品質。既擔心沒有控制好病蟲害,影響了產量;又擔心防治過程中,使用過多的化學農藥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影響了草莓的品質安全,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綠色防控技術就是為了消除種植戶的這種擔心應運而生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溫室大棚草莓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
  • 秋季大棚金瓜的立架栽培,需要怎樣的方式栽培,要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秋季大棚金瓜立架的栽培技術,品種選擇:選用適宜秋季栽培的較耐高溫、易坐果、抗病力強的金瓜品種,如崇明金瓜CM003、AH01、CM006、SD02等品系。培育壯苗,① 育苗方式:可採用育苗移栽或直播方法。
  • 春露地冬瓜的栽培技術,快來看看這幾種栽培方法,老農是這樣做的
    冬瓜原產於華南、東南亞和印度,適應性強,栽培廣泛,產量高,耐貯運。它是我國夏季重要的蔬菜之一。冬瓜是一種嫩的水果或熟透的水果為食,油炸、燉、煲湯也可以。冬瓜含有的營養成分堪比黃瓜、南瓜、南瓜和絲瓜。除烹調外,經加工還可製成冬瓜茶、冬瓜幹、冬瓜醬等。冬瓜皮、果肉、籽可入藥,具有潤肺、化痰、止痛、利尿的作用。冬瓜在中國廣泛種植。南至海南島,北至黑龍江省均可種植。很容易培養。
  • 大棚彎管機滄州生產廠家產品有什麼特點
    這就是冬季溫室低畦栽培能夠增產、增收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棚內地面高度棚內地面為半地下式,瓜菜棚低於棚外地面0.3~0.5m;果樹棚低於棚外地面0.5~0.8m。在工藝方面,普遍採用了大規模的自動化和機械化作業。
  • 大棚無公害絲瓜水配套栽培生產技術標準
    大棚無公害絲瓜水配套栽培生產技術標準1 種植地準備絲瓜適應性廣,適宜土壤酸鹼度為pH值6.0~6.5。3.2 播種大棚絲瓜播種時間的選擇在2月下旬就可以進行播種育苗,實現周年栽培,每個營養缽播2~3粒種子,播種作業全部完成後,統一覆蓋細營養土1~2cm。3.3 苗期管理播種期間,白天保持溫度30℃,夜間保持13~15℃。
  • 塑料大棚蓋韭栽培根株培養過程中,如何進行場地規劃?
    塑料大棚蓋韭栽培根株培養過程中,如何進行場地規劃?韭菜塑料薄膜覆蓋栽培,簡稱薄膜蓋韭或薄膜扣韭,意思是一樣的,不同地區的稱呼不一樣,是韭菜保護地栽培中的重要形式。薄膜蓋韭的形式有大棚,中棚、小棚、半拱圓棚((改良陽畦)以及近地面覆蓋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