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蓋韭栽培根株培養過程中,如何進行場地規劃?
韭菜塑料薄膜覆蓋栽培,簡稱薄膜蓋韭或薄膜扣韭,意思是一樣的,不同地區的稱呼不一樣,是韭菜保護地栽培中的重要形式。薄膜蓋韭的形式有大棚,中棚、小棚、半拱圓棚((改良陽畦)以及近地面覆蓋等多種。
培育出健壯的根株,對產量和質量都有重要影響。蓋韭栽培可利用當年播種培養的根株,也可利用露地裁培兩年或兩年以上的根株。
蓋非栽培有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育苗移裁因有一段緩苗過程,減少了當年養根時間,與同期直播的相比,不僅早期產量偏低,而且費工。因此,隨著蓋韭栽培向著規模化發展,育苗移栽逐漸減少,直播栽培得到廣泛應用。
直播蓋韭栽培,要根據覆蓋方式,做好田間規劃,然後整地做畦。根據各地的經驗小拱棚栽培以四畦為一組,眭為東西向,長20~30m。由北向南,第一畦寬1m,夏秋季種露地蔬菜,初冬用於夾風障,第二畦寬2~2.5m,因緊靠風障,溫度較高,稱「熱畦」,為蓋韭栽培畦;第三畦寬1~1.5 m,為曬土取土畦;第四畦寬2~2.5 m,為第二個蓋韭載培畦,因距離風障遠,溫度較低,稱「冷畦」。有後牆的小拱棚,北京地區稱「改良陽畦」蓋韭裁培的土地規劃劃是:以三個畦為一組,第一畦寬1~1.5m,春夏李栽培蔬菜,秋季打土牆或砌磚牆;第二畦寬3~5 m,用於蓋韭栽培,為便於澆水管理,可做成兩個等寬的小畦;第三畦寬2.5米,做取土畦或裁培其他蔬菜。
中棚蓋韭栽培,宜採取整扇地做畦;中間不套種其他作物為好。田間土地規劃是:以東西寬6~8m,南北長60~80 m為一扇地,兩扇地中間空1~1.2 m(棚間距)用於做排灌渠道,或扣棚期間的管理通道。以扇面地寬為畦做1.5~1.7m寬的畦。大棚蓋韭栽培的地扇,東西10~12 m,南北長60~80 m,兩扇間距1~1.2m。在1012 m寬的地扇中間設一道70 cm寬的灌水壟溝,兩邊做成1.5~1.8米寬的種植畦。蓋韭栽培田間規劃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要按照因地制宜,經濟利用土地和覆蓋物的原則,在整地做畦前應預先規劃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