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玉木耳大棚吊袋立體栽培技術
張 慧
玉木耳是從毛木耳變異菌株中選育而成的食用菌新品種。該品種具有栽培產量高、管理技術易於掌握、市場前景看好、栽培效益優於黑木耳等特點;同時,玉木耳晶瑩剔透,富含膠質,單片呈小碗狀、肉厚無筋,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口感脆爽,一經推廣就受到栽培戶和消費者的青睞。
1 栽培料配方
玉木耳栽培可以選用不同的培養料,為了降低成本,增加栽培效益,可根據不同地域特點,就近取材配製培養料。蛟河市推廣的栽培料主要配方是:闊葉鋸木屑 80%、稻糠或麥麩 15%、豆粉 2%、玉米面 1%、石膏 1%、石灰 1%。這個配方基本可以就地取材,且營養配比合理,產量穩定。
2 栽培棚構建
2.1 栽培棚材質
由於大棚吊袋立體栽培玉木耳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當地都是採用鋼筋拱架,一般是焊製成上下弦骨架,16# 鋼筋上弦和 14# 鋼筋上弦之間通過 12#鋼筋,連成三角形網狀拱架,以確保承重和骨架穩定。
2.2 搭建栽培棚
根據栽培場地條件,以及單個大棚穩定性,一般栽培棚寬度 10m、高 2.2~2.4m、拱梁間距 0.5~ 0.7m、栽培棚長度 30m。
2.3 搭建輔助材料
2.3.1 排布吊袋繩 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30m長度的大棚一般吊袋 15 000 袋,一般兩兩一組排列吊帶繩,組與組之間留有寬度0.5m的作業過道,棚兩側單列掛袋,這樣每列掛袋都有作業過道,有利於棚內通風透光、日常管理和採收作業。
2.3.2 懸掛噴水管 為了管理方便,大棚立體栽培實行上懸噴水管噴霧,一般 10m 寬的栽培棚,上懸3~4 根噴水管,均勻分布,噴水管為專用彌霧塑料管。
2.3.3 覆蓋遮陽網 大棚搭建完成後,棚上覆蓋遮陽網,使棚內有弱的散射光即可。玉木耳需要在相對弱光條件下栽培,這樣生產出的玉木耳潔白晶瑩剔透,口感脆爽,商品價值高;光照過強則會導致玉木耳發黃,品相降低。
3 大棚吊袋管理
3.1 棚內消毒
菌袋進棚掛袋前,對大棚進行消毒。首先,對全棚噴施一遍 75% 酒精進行全面消毒,然後對棚內地面撒施生石灰進行地面消毒,保證棚內無雜菌。
3.2 掛菌袋
將催芽結束的菌袋進行大棚掛袋,一般每條掛袋繩吊掛 7~8 袋菌袋比較合理,便於日常觀察管理,也有利於收穫作業。
3.3 溫度管理
玉木耳品種屬於中高溫類型食用菌,其孢子萌發溫度在 22~32℃之間,以 30℃條件最為適宜。子實體生長最適宜溫度為 20~28℃。在此溫度範圍內,低溫條件子實體發育慢,生長周期長,子實體潔白肉厚,玉木耳優質高產;反之,玉木耳肉薄質差,產量低。管理上通過通風、噴水、遮陰等措施來人為調節溫度,使溫度保持在適宜的範圍內,促進子實體生長發育。
3.4 水分管理
玉木耳在子實體發育階段需要大量水分,這一時期的水分來源不僅由培養料供應,因此環境水分供應非常重要。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95%,有利於玉木耳子實體生長發育。如果空氣相對溼度低於 80%,子實體生長遲緩,甚至不易形成子實體。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可通過噴霧系統調節棚內溼度,每天至少噴霧兩次,每次噴霧 30min 以上,高溫季節可增加噴霧次數和噴霧時間,棚內相對溼度保持在 90% 以上。
3.5 通風管理
玉木耳是好氣性真菌,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大於 1% 時,子實體容易產生畸形,變成珊瑚狀,往往不開片;二氧化碳濃度大於 5%,就會導致子實體中毒死亡。因此,在玉木耳子實體生長發育過程中,每天至少進行一次大棚通風,促進空氣流通,保持棚內空氣新鮮。
3.6 適時收穫
適時收穫是保證玉木耳品質和產量的關鍵,採收過早產量低,採收過晚品質差,只有當玉木耳耳片長到 3cm 左右、耳片背部起白色絨毛時,才是收穫最佳時期,此期採收玉木耳品質最佳、產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