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負荊請罪

2020-12-17 小迷糊奮鬥記

負荊請罪(fù jīnɡ qǐnɡ zuì):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負:背著;荊:荊條。

故事內容:

戰國時期秦國非常強大,常常欺負弱小的趙國,趙國有位大臣叫藺相如( lìn xiānɡ rú),聰慧過人,能言善辯( nénɡ yán shàn biàn),曾經代表趙國出使過秦國,成果的挫敗(cuò bài)過秦國想霸佔(bà zhàn)趙國國寶和氏璧(hé shì bì)的陰謀(yīn móu)。因此,趙王十分信任藺相如,還拜他為上卿(shànɡ qīnɡ),地位在大將軍廉頗(lián pō)之上。

廉頗是趙國的名將,英勇善戰,曾帥兵擊敗了齊國,奪取了晉陽(jìn yánɡ),因為戰功卓著(zhàn ɡōnɡ zhuó zhù)而被任命為上卿。他對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很不服氣,私下對自己的門客說:「藺相如有什麼了不起,我們都是上卿,但他居然爬到了我頭上,專受大王的恩寵,哪天我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沒想到門客中有一個人與藺相如的一個門客是好朋友,有天他們在一起喝酒,不小心說漏了嘴,這件事被藺相如知道了,可他沒有像常人一般憤憤不平(),而是特意為了避免與廉頗發生衝突常常假裝生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廉頗得知藺相如要出門赴宴,很開心,心想:機會來了,看你往哪走?於是他就故意叫家僕駕車,跑到藺相如的必經之路上搗亂.

這時,藺相如正坐在馬車裡,突然車的窗簾被風吹起,他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就連忙叫趕車的僕人,讓他把車退到小巷裡去,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

這件事讓藺相如的門客知道了,以為是藺相如害怕廉頗,都很氣憤,他們聚在大廳裡問藺相如:「藺上卿,你怎麼這麼膽小怕事?竟然要躲那個老匹夫,要是傳出去,還不被別人恥笑?」

藺相如聽了門客的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了笑淡然地說:「你們看,廉頗和秦王比,誰更厲害點?」門客都沒想到他會這樣問,都回答道:「當然是秦王厲害」.

藺相如點了點頭繼續說:「天下的諸侯都害怕秦王,但我卻不怕,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會害怕廉頗將軍呢?現在秦國不敢攻打我們趙國,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就是因為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如果我這時候和廉將軍相互鬥爭,就會像二虎相爭,肯定必有一傷,那樣的話,秦國就會有可乘之機,趙國就危險了。」

門客們聽了藺相如的話,都對他的氣量非常佩服。

後來,有人把這話告訴了廉頗,廉頗聽了,感到十分慚愧,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錯了。

於是,他就去給藺相如賠罪,只見他裸著上身,背著荊條,跪在藺相如家門口,門衛看到是廉頗將軍,都很吃驚,趕緊去請了藺相如,藺相如一出門,廉頗就對他說:「藺大人,我廉頗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窄,哪知道您這麼忍讓我,我實在是沒臉來見你,現在就請您用這個荊條來懲罰我吧!」

藺相如趕緊扶起廉頗,對他說:「咱們兩個都是趙國的大臣,老將軍更是德高望重,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向您請教呢,怎麼能讓您來給我請罪呢,真是當不起啊」廉頗聽了這話,更是無地自容,藺相如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廉頗。

從那以後,他們都盡棄前嫌,還成了生死之交,兩人同心協力,共同輔助趙王。而廉頗將軍背著荊條去請罪的事情被後人流傳。

負荊請罪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事情就要誠懇的道歉

相關焦點

  • 中華成語小故事——負荊請罪
    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成語解釋成語fù jīng qǐng zuì負荊請罪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 【趣味成語】負荊請罪的故事.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聽故事                                                            點擊上方播放按鈕即可觀看動畫學成語                              負荊請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 一天一個成語故事之負荊請罪
    大家好,我是不會寫文案的剪輯,今天是我們學習成語故事的第七天啦,有小夥伴分享和收藏我們成語故事,小編非常開心,謝謝你們! 昨天我們學習的成語是「奉公守法」,小夥伴們還記得是什麼意思嗎?那就是我們要遵從法律,不遵從法律就會出亂子。沒有規矩不能方圓。
  • 中華成語故事——負荊請罪
    展現國學文化經典,汲取千年智慧結晶負荊請罪:背著荊條向人請罪。形容主動認錯。成語故事: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在澠池會上有功,封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已是趙國的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 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自己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
  • 負荊請罪
    【成語】         負荊請罪【拼音】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原為褒義詞,後為中性詞。形容人刻苦學習讀書。【懸梁刺股的意思】:股:大腿;因為睏倦擔心影響學習,就把頭髮排長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懸梁刺股的近義詞】:鑿壁偷光、引錐刺股、囊螢照讀、映雪讀書、韋編三絕、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的反義詞】:不學無術、無心向學、才疏學淺;【懸梁刺股的故事】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
  • 【凱叔365夜】《負荊請罪》:在故事中輕鬆了解歷史
    這就是著名的「負荊請罪」的故事。凱叔365夜知識小課堂1歷史知識①上大(dà)夫、上卿,先秦官名,戰國時期諸侯國中的爵位分為卿、大夫、士三級,大夫比卿低一等。在大夫之中,有長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故事裡,藺相如從上大夫升至上卿,可謂榮耀之極。
  • 〖中華成語故事〗趨炎附勢
    選自《我的智慧成語世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 那些一直活在成語裡的歷史人物
    時間的流逝,很多的人和事都會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但是被成語故事記載的歷史人物卻可以一直被保鮮到了成語故事裡,被人們一代代地流傳了下去,不被遺忘。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因為成語而名垂千古的那些歷史人物吧。在「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成語裡不朽的歷史人物是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藺相如。這三個成語故事也突出體現了藺相如身上重要的幾個品質,這樣的品質被世代推崇,記載到歷史裡,形成了成語,流傳至今。
  • 負荊請罪|每天三分鐘 聽故事 學成語NO.11
    每天給孩子聽一個成語典故,讓孩子愛上學習
  • 負荊請罪後,廉頗和藺相如最終是什麼結局?老師沒有告訴我們!
    負荊請罪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對於「負荊請罪」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在戰國時期,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趙國君主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
  • 有些人的故事,講著講著就成了成語
    許多成語都有故事,比如咱們熟悉的掩耳盜鈴、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那麼科教授就隨機提問幾個成語,看你幾秒鐘能說出這些成語故事裡的主角吧。 「怒髮衝冠」最早的出處在哪裡?
  • 人和路街道聯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開展成語故事—人生大道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周欣 通訊員 高盼婷鄭州市二七區人和路街道聯合社區「多彩暑期夏令營」活動迎來了第三周的成語主題課堂,通過寓教於樂,藉助多媒體和遊戲帶領孩子們學習了成語故事和中國歷史。
  • 負荊請罪中的廉頗與藺相如後來的命運完全不同,課本沒有告訴給你
    就拿成語來說,很多成語都有著一段悠久的淵源。有著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負荊請罪的故事,講的是廉頗個藺相如的故事,當時藺相如憑藉著自己寬大的胸懷,沒有和廉頗斤斤計較,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這個故事也告訴別人不要為眼前的利益之爭,而限制自己的格局,只有心懷天下才能以理服眾。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位於河北省南端的河北省下轄市邯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距今8000多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了人類的繁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鄲記》,始於戰國時期,為趙國的都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 這50個成語典故,蘊含50個名人故事!讓孩子貼牆背,定能出口成章
    這50個成語典故,蘊含50個名人故事!讓孩子貼牆背,定能出口成章語文是我們從小到大必須要學習接觸的一門科目,不管是在初高中還是在小學,語文都是考試必考的科目之一,所以學好語文是至關重要的。可是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同學們不斷的積累課外知識,尤其是在小學階段一些生字生詞、成語等相關知識的積累更是能為以後語文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成語相關的知識點,不僅是考試當中必考的題型,而且將其背熟掌握對於以後的學習幫助也是非常大的。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像我們熟知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均出自邯鄲,但最出名的還要數「邯鄲學步」。 除此以外,還有廉頗、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在邯鄲老市區距離火車站不遠,有一條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車巷,這裡就是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
  • 藺相如「完璧歸趙」獲得讚賞,廉頗「負荊請罪」獲得原諒
    文/來來往往【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想必每個人都聽過負荊請罪這個成語吧。意思是說身後背著荊條來請罪,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關於成語的成語故事。那麼負荊請罪的故事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
  • 邯鄲成語典故之都街頭「快閃」秀成語故事
    如果說這是一個成語的場面,無需提示,人們一定能夠脫口而出:負荊請罪!13日下午,在「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市,30名來自河北工程大學的大學生身著古代服飾,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了「完璧歸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等12組成語造型,並與現場觀眾同時揮動手機,共同高喊口號「成語邯鄲搖一搖」。這是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碩果金秋·品讀邯鄲」系列網絡宣傳活動中「魅影邯鄲」系列快閃的第二場。
  • 負荊請罪 知恥後勇
    「 新的一年的第一期講的是廉頗與藺相如的一段故事——負荊請罪。負荊請罪出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了戰國時代趙國的一段官場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