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直活在成語裡的歷史人物

2020-12-18 情景成語吧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上下五千年歷史濃縮的精華。雖然字數少,卻有著千鈞的力量, 可以精準地描繪出一個場景,形容出一種心情,以及概括出一個歷史事件。

時間的流逝,很多的人和事都會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但是被成語故事記載的歷史人物卻可以一直被保鮮到了成語故事裡,被人們一代代地流傳了下去,不被遺忘。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因為成語而名垂千古的那些歷史人物吧。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成語裡不朽的歷史人物是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藺相如。這三個成語故事也突出體現了藺相如身上重要的幾個品質,這樣的品質被世代推崇,記載到歷史裡,形成了成語,流傳至今。

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描述了藺相如兩次和秦昭王在外交事務上過招而不落下風的場景,體現了藺相如機智勇敢、忠誠無畏的優良品質完璧歸趙中藺相如在對方的朝堂之上施展急智之勇,即拿回了玉璧,又全身而退,可謂是有勇有謀。而澠池之會他更是有禮有節地保全了自己國家和君主的尊嚴,沒有讓秦昭王侵佔了自己國家的城池。這兩件事情充分體現了藺相如的外交才能和作為一國文將的最高境界。這也為後來他和趙國著名武將廉頗之間的糾葛埋下了誘因。

而說到負荊請罪這個成語故事,就繞不開因為攻取陽晉,固守長平,敗圍燕都而戰功赫赫的趙國大將廉頗。廉頗因其正直、忠誠、勇猛而被趙國人民所喜愛,更被君主重視,群臣敬仰。日子久了他便產生了傲慢之心,對於藺相如非常不服,認為他的才智和對趙國的貢獻比不上自己,因此對藺相如做了一些非常失禮的事情,後來因為藺相如的寬容和智慧圓滿化解了兩人之間的嫌隙,廉頗特意負荊請罪,得到了藺相如的諒解,從此兩人一文一武,共同施展才華,護衛國家。

在其他一些膾炙人口的成語裡也有著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和他們某個特別生動的事件一起穿越了時光,被歷史定格,濃縮在了短短四個字的成語裡,讓人們一看到這個成語,便想到了他們,和我們隔空相遇。

三顧茅廬裡的劉備和諸葛亮,演繹了一段禮賢下士知遇之恩的傳奇佳話、臥薪嘗膽裡的勾踐知恥而後勇,不斷自我激勵,十年為期,最終光復了自己的國家、鐵杵磨針裡的李白因為鄰居阿婆一個磨針的舉動深受啟發、刻苦鑽研,因此才有了為我們今天留下如此多千古佳句的詩仙、而指鹿為馬裡的趙高想篡奪皇位,故意將鹿說成馬試探群臣,赤裸裸地顛倒黑白來排除異己。這則故事和成語被流傳下來,表現了後人對於種人與事的譴責和警示。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歷史人物,他們仿佛被封印在了成語故事裡,只等待著我們去閱讀去開啟之後,他們便可以在故事裡和我們對話,談著那幾千年的往事。

相關焦點

  • 郭志坤、陳雪良:成語裡藏著中國歷史
    「活在人們口頭的歷史記憶」 充分討論後有一個共識,就是把成語看作「民眾的歷史記憶」「百姓的憎愛情感」「大眾的借鑑標尺」 那些特別精彩的歷史記憶,成為社會流行語,那些最富於歷史價值的社會流行語凝聚和固化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成語。成語的「成」,有成熟之義。因此,我們可以把「成語」詮釋為歷史留存下來的成熟的語言。 用成語來講中國的歷史,它的優勢何在?就在於它本身就是活在當下的人們口頭和心中的「歷史記憶」,它本身就屬於歷史。
  • 勵志成語鼓舞人心?看那些成語故事背後的歷史,網友:三觀盡毀
    在我們這個華夏歷史中,有很多鼓舞人心的故事,很多故事甚至都成為了成語,而這些成語所蘊含的精神曾經鼓舞了很多青少年。然而,歷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東西,有時候只要我們深入的去探查一下,就會發現,很多歷史故事再往後發展一下,跟我們知道的就都不一樣了。
  • 小學生必掌握:112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一半家長回答不上!
    小學生必掌握:112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一半家長回答不上!快看看是哪些?成語是我國語言中的「珍珠」,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寓意深遠。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成語沉澱著的是一份智慧,也是歷史的一份見證。今天,就跟小編來學習一些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首先,小編考考大家關於「蓴鱸之思」這個成語的歷史人物?哈哈哈~是不是難倒你了?
  • 與歷史人物有關的七個成語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一些成語更被我們現代人掛在嘴邊,可你知道這些成語和誰有關嗎?下面,小編就帶您分享下和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1.一字千金。我們經常說這個年輕人孺子可教,它又與哪個歷史名人有關係呢,答案就是張良。張良原是韓國公子,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就逃到下邳(讀pi一聲)隱匿,一天,張良在汜水橋邊散步,一個老頭把鞋掉到了橋下,他讓張良幫忙給撿了回來,並幫他穿上,可老頭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就走了。
  • 七十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從一部成語詞典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整個中國史,它們遊蕩在歷史長河中被我們認識、熟知並傳承下來。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3000年的歷史變更,這座城市卻一直沒有改過名字,用成語命名!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已有五千多年歷史文明的國家,擁有著雄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出了不少很有名氣的城市,當然也孕育了數不盡的英雄兒女。早期黃河這一帶,自然條件很好,人才輩出,產生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所以中原腹地創造出了文明的中原文化,也留下了很寶貴的文化遺產。
  • 小雞寶寶考考你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
    :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 今天的螞蟻莊園的題目有一定難度,今天的題目是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這是螞蟻莊園5月6日莊園小課堂的題目,小夥伴們知道樂不思蜀來源於劉禪還是劉備嗎?
  •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和成語:一套將地理、詩詞、成語、歷史融會貫通的書
    中華 悠悠五千載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被文人墨客記載歷史風華,再一次被我們拾起,《中國詩詞大會》就是這樣一檔欄目,「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那就帶著孩子去詩詞的家鄉旅行,吟詩,聽故事去到88個地方,拜訪40位詩人吟詠180首詩篇,聆聽200段歷史過往探索《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
  • 7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你能猜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從一部成語詞典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中國史。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戳下圖,我們一起看成語猜人名,看看你能猜對幾個~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100個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一)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100個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公務員考試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成語考查,因為積累的不夠導致成語題的正確率不是很高,今天寧夏人事考試網
  • 清宮劇裡的常駐人物甄嬛,那麼歷史上面的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至少兩個人不會像其親生母子一樣,再說了兩個人都是宮裡的人,肯定都是會有自己的心思的。所以兩人這樣,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歷史上那些親生的都有可能會有隔閡呢!所以兩人之間不好的關係也是連累到了如懿。我們看歷史就知道歷史上面的如懿是沒有很好的下場的。可是最後的這個皇太后卻是過得很好,一生活了八十多年,還享受到了皇帝的孝敬。
  • 從《紅樓夢》中的成語淺析人物性格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裡面的人物設置非常繁雜。除了金陵十二釵等主要人物之外,還有近七百多個人物出現,每個人物佔據的文章篇幅雖說長短不一,但是即便是寥寥數筆,也能精準地描繪出此人的人物性格。不得不感嘆曹公如椽之筆竟也能做絲線精繡之工。
  • 那些保留在成語裡的房子(成語典故裡的建築)
    現在的城市裡,有很多摩天大樓和花園別墅,但傳統意義上的房子已經只能去旅遊區裡尋找了,當然,有興趣的,也可以在成語裡追本溯源。比如,「亭臺樓閣」這個成語,現在一般用來泛指那些可以用來休息和遊玩的建築。但這個成語中的每個字都表示一種建築物,每一種建築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用處。樓、閣都是古代的多層建築物。但樓與閣在早期是有區分的。
  • 5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
    有《早梅》詩云:''''''''前村深雪裡,昨夜開數枝。』谷曰:''''''''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谷為''''''''一字師』。」 【人物】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故鄉江西宜春。僧人齊己性喜賦詩。一日,齊己作一首《早梅》詩,中有兩句:「 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以為梅花既已數枝開,則非早梅矣。
  •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成語裡的中國通史》兩位作者
    陳雪良:我們充分討論後有一個共識,就是把成語看作「民眾的歷史記憶」「百姓的憎愛情感」「大眾的借鑑標尺」。人們總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記憶。那些特別精彩的歷史記憶,成為社會流行語,那些最富於歷史價值的社會流行語凝聚和固化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成語。成語的「成」,有成熟之義。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100個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二)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100個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公務員考試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成語考查,因為積累的不夠導致成語題時候正確率不是很高,今天寧夏人事考試網
  • 看皓鑭傳學歷史:第一集,呂不韋大秀成語,卻弄巧成拙槽點滿滿
    因此,跟歷史人物的名字較真,不如通過歷史劇,了解到更多的歷史知識,這種收穫遠比白白看熱鬧更有價值。恰好,老樂又是一個自認為看先秦史書熱鬧還不算少的學渣,所以一邊欣賞這部歷史劇,一邊跟大家分享一下看劇心得,挺好。
  • 曾雅嫻:扶搖裡那些和歷史裡相似的人物,還真可以對上幾個
    根據小說《扶搖皇后》改編而來楊冪和阮經天主演的《扶搖》正熱播中,楊冪的靈氣不容置疑,在《扶搖》裡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這次的《扶搖》裡,看得出楊冪比之前「三生桃花」時演技更加靈動。當然顏值也相當在線。在《扶搖》裡,女性不再是遇到困難哭哭啼啼、依靠男人一路開掛,而是敢愛敢恨有想法,精神上的獨立人格的獨立是隨著劇情發展合情合理的,讓人覺得這部戲不是那麼瑪麗蘇,也讓人期待接下來劇情的發展。但都知道扶搖是在一個虛構的王朝裡成王,但是歷史上有沒有和扶搖類似一路開掛從底層到巔峰的女性呢?如果要把歷史人物和扶搖來對號哪些人物會是最適合的呢?
  • 說說《三國演義》裡那些被弱化了的人物
    《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裡邊很多東西雖然來自真實歷史,但畢竟是文學作品,不可能照搬歷史,不過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以至於很多人把裡邊的東西當歷史來讀,其實《三國演義》和歷史真實情況差距還是蠻大的,這個一般人都有所了解,今天我不從歷史事件入手,而是我要從歷史人物入手,看看《三國演義》和《
  • 歷史上三個著名奸臣留下的成語,你知道相關的人物是誰嗎?
    提起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可謂是數不勝數。歷朝歷代幾乎都有那麼幾個奸詐小人把持朝政,他們的罪行被史書一一記錄,成為了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因為這些奸臣過於著名,後人們或是從其言論,或是從其事跡總結出了許許多多的成語,有的至今還在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