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298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2020-12-11 悟學十八子

《悟學.第298篇》論語.子張第十九.新解讀(六)

悟學.十八子 20200506

196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一】子夏說:「學識廣博,志向堅定,急迫地鑽研,切實地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譯文二】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集解】孔曰:「博學而篤志,廣學而厚識之也。」何曰:「切問者,切問於已所學而未悟之事也。近思者,近思於已所能及之事也。若汛問所未學,遠思所未達,則於所學者不精,於所思者不解也。仁在其中矣。」

【唐以前古注】皇疏:「博,廣也。篤,厚也。志,識也。言人當廣學經典而深厚識錄之不忘也。切,猶急也。若有所未達之事,宜急諮問取解,故云切問也。近思者,若有所思,則宜思己所已學者,故曰近思也雲。能如上事,雖未是仁,而方可能為仁,故云仁在其中矣。」

復旦大學校訓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299篇……

相關焦點

  • 復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校訓、校歌與大學精神復旦: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周雙全  復旦校園裡有一條梧桐林陰道,筆直幽深,每次騎車經過這裡的時候,都會給人帶來夢幻般的感覺。就在這條被復旦人稱為「南京路」的林陰道盡頭,是一面鐫刻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牆。校訓牆由大理石貼面砌成,魏碑字體,凝重而不失灑脫。佇立牆前,你可以體會時光流逝中,總有些不變的東西一直在敲打著復旦學子的心。  復旦校訓來自民國時期的教育家、復旦老校長李登輝(1873-1947)。老校長李登輝早年留學美國,1899年獲得耶魯大學文學學位。
  •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在光華大道盡頭,校訓牆上筆法蒼勁;梧桐環繞之下,「博學路」的命名與校訓精神一脈相承;翻開章程、手冊,校訓總是出現在復旦學子第一眼能夠看到的地方。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出於《論語·子夏》「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13年,經歷過辛亥革命動蕩的復旦公學百廢待興,徐家匯的臨時校區迎來了迄今任期最長的李登輝校長。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復旦大學校訓背後故事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復旦大學校訓背後故事鐫刻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牆,靜立在這條路的盡頭。  4月23日下午兩點,在離光華大道不遠的文科圖書館,一場以「閱讀,點亮夢想」為主題的講座正在進行。屋外,春日的暖陽映襯著藍藍的天;屋內,復旦的情懷激蕩在拳拳的心。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光明日報-光明網
    鐫刻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牆,靜立在這條路的盡頭。     4月23日下午兩點,在離光華大道不遠的文科圖書館,一場以「閱讀,點亮夢想」為主題的講座正在進行。屋外,春日的暖陽映襯著藍藍的天;屋內,復旦的情懷激蕩在拳拳的心。
  •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已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博學要篤志,有一個中心,意志堅定,建立人品,那麼知識淵博,有如一顆好的種子,意志的堅定是肥料,培養出花和果來.內在沒有一個中心,知識越淵博,思想越危險,覺得樣樣都有道理,容易動搖,應該是真理只有一個,要把它找出來,所以要篤志。
  • 許寧生:銘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內涵十分豐富,復旦人應予銘記並不斷為其增添光彩。長期從事真空微納電子學研究工作,主要開展新型場發射冷陰極和真空微納電子源陣列器件的基礎研究,以及它們在功能器件上應用的探索性研究。
  •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復旦校訓由來考[圖]
    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校訓是近代大學的產物,是各個大學精神的概括、提煉和凝結。筆者個人理解,前一句講做人,要求學生要有廣博的知識,做人和做學問都要立志,而且要志向專一(篤志),不能朝秦暮楚、見利忘義,要堅忍不拔、奮鬥到底;後一句講做學問,據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院士在我校90周年校慶時校訓牆揭幕儀式上的講話,做學問就是要學會怎樣問問題,問對了就可以求得正確答案。所謂「切問」,就是經常問,而且要問得中肯;所謂「近思」,就是把問題放在腦子裡經常思考。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2018年3月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17」—鄉村骨幹教師(數學)培訓,活動期間先後聽取了數學專家教授張碩、張生春、陳雪梅、曹一鳴、張勁松、程海魁;心理學家羅新媛;專業教授江雪梅、張愛華、白然;一線教師武麗哲、李三軍等的課程,並親身觀摩、參與了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石門中學、第44
  • 上海復旦附屬中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延續了復旦大學的校訓,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廣泛地學習,專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詳細地尋求,聯繫當前實際地思考。在後疫情時期,我們要學會與學伴、老師、父母「表達所想,傾聽所願」。優秀是一種習慣。希望每一位復旦附中人都能傳承復旦附中的精神,書寫出屬於自己的絢爛篇章。
  • 【校訓是什麼】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校訓是什麼】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發表時間:2014-08-11   來源: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問」字的原形與現在差別不大,外面是門,裡面是口。有人敲門,問:「誰?」於是就有了「問」這個字。   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好多難題。不明白的,就要「問」。勤思,多問,這是學習的竅門。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考生自薦信: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我出生在黃海之濱,和煦的陽光、柔軟的沙灘、湛藍的海水造就了我活潑開朗、寬厚堅韌的性格,這正與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一脈相承。從小學開始我的成績就名列前茅,並一直在班裡擔任班長,這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磨練,造就了我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在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中,雖然有挫折,但我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理想,並依靠著不服輸的韌勁,克服了諸多困難。
  • 博學篤志:古人論述讀書治學的句子
    博學篤志: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從經典名句中體會一下古人的治學智慧。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發然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一一雲錦小學課後服務開課啦!
    我們希望能煉就孩子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工夫,在德智體美多方面充實自己,鍛鍊自己,健全自己!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人生就是一場儲蓄,轉眼,我們已經開學一陣子啦!通過今天的努力,我們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 有學無問非教育之道
    教改的成功,既有賴於頂層設計整體推動,也需要教育部門官員、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合力 魏英傑 7月23日,中國核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楊福家現身上海奉賢中學,作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的開幕嘉賓,與來自全國的近2000名優秀高中學生代表、教師代表、優秀大學生志願者分享他的教育理念「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 齊魯校訓丨魯東大學:厚德 博學 日新 篤行
    厚德 博學 日新 篤行厚德:語出《周易坤卦》。原文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自然,以博大寬容的道德胸懷包舉萬物,承載理想的民族精神。用「厚德」二字,意在倡導師生員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載天下重任。
  • 【三秦校訓】西安財經大學:博學 明理 立誠 濟世
    【校訓】博學 明理 立誠 濟世【校訓解讀】「博學」出自於《論語·子張》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禮記·中庸》也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