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校訓丨魯東大學:厚德 博學 日新 篤行

2020-12-25 瀟湘晨報

厚德 博學 日新 篤行

厚德:語出《周易坤卦》。原文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自然,以博大寬容的道德胸懷包舉萬物,承載理想的民族精神。用「厚德」二字,意在倡導師生員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載天下重任。

博學:語出《論語子張》。原文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博學」既指廣泛學習,也指學問淵博。用「博學」二字,意在倡導師生員工博採眾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

日新:語出《周易繫辭》。原文為「日新之謂盛德」。求新、求變、求進步,不斷探索的觀念,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中華民族不斷進步的靈魂。用「日新」二字,意在倡導師生員工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

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原文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學有所得,然後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用「篤行」二字,意在倡導師生員工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學以致用。

魯東大學坐落在「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山東煙臺,是一所以文理工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大學。2012年,成為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單位。2014年,獲批教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7年,獲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9年,在省屬公辦本科高校績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原文化部部長、著名作家王蒙評價魯東大學「人傑校靈」。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齊魯校訓|青島農業大學:厚德 博學 篤行 致遠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校訓,最能反映一所大學的傳統和特色,因為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目標的高度概括。校訓對激勵全校師生弘揚傳統,增強榮譽感、責任感,繼續奮發向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博學篤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學校訓
    「博學篤行」取自優秀的傳統文化典籍。《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又《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重慶高校校訓多引自《周易》 「厚德」「博學」頻頻出現
    網絡截圖    華龍網8月13日11時50分訊(記者 黃軍 實習生 王奕懿)校訓近來很火,它是一所學校的文化符號,也是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如果關注高校校訓你可能會發現,很多高校的校訓相似或者有相同詞彙,它們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這些校訓是從哪兒來的?記者梳理了重慶各高校的校訓發現,校訓多出自古文,其中引自《周易》的較多,「厚德」「博學」等詞出現次數最多。
  • 【我為最美校訓傳播】重慶工商大學:厚德博學 求是創新
    我市的學校都有哪些美的好校訓?它們包含著怎樣的意義?從即日起,人民網重慶頻道,推出「我為最美校訓傳播」系列報導,讓您感受校訓價值之溫度,感念精神傳承之美好。同時,我們也會邀請在校師生、畢業校友、市民朋友進入活動頁面,分享成長中溫暖的故事。
  • 厚德、明智、博學、力行—— 肇慶學院校訓
    厚德出自《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指,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心胸寬廣,重公輕私,不以個人得失為主。厚德載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是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德為才之帥,厚德乃學生成才的基礎。孔子從「仁學」思想出發,認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厚德、博學、求實:中國校訓大撞車!
    近期,有機構對2454條中國的校訓進行統計發現,中國各大學校的校訓出現「大撞車」情況。「德」字時校訓中出現的頻率最高的,其次就是「學」「行」「求」「新」等字。在詞語上,「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在校訓中最為通用。
  • 盤點沈城各大高校校訓 「厚德」成為校訓高頻詞
    新大一學生對高校的「初印象」,恐怕正是來自於八字校訓。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盤點沈城高校校訓,看看它們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故事。據粗略統計,「厚德」一詞最受瀋陽高校的喜愛,至少5所高校的八字校訓中帶有「厚德」一詞。
  • 華工啟用新校徽校訓「博學慎思 明辨篤行」
    在華南理工大學師生和校友的心目中,母校的校徽與校訓有點尷尬:校徽上看不見學校名字,校訓竟然與全國66所高校完全一樣。昨日,華南理工大學宣布正式啟用新校徽、新校訓。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華南理工大學校徽確定為「以藍底色為主基調、內置華南理工大學英文縮寫字母『SCUT』的六角形圖案」,校訓確定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 厚德!重教!博學!篤行!安師大「校徽月餅」走紅校園
    9月29日上午,在安徽師範大學花津校區第二食堂的門口,陸續有師生來領取月餅。據了解,安師大今年自製了近5000塊月餅,一部分通過網上刮獎的方式免費送給中獎的師生,一部分則在各個食堂進行售賣。這是由安徽師範大學首次聯合校後勤部自製月餅,分別有鳳梨、芝麻、板慄、豆沙、蛋黃五種口味。
  • 大連工業大學校訓:博學精思 篤行致新
    學校經過不斷發展與歷史積澱,形成「博學精思,篤行致新」的校訓。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等方面為國家和省、市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新的歷史階段,學校將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推進內涵建設,始終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遼寧區域經濟發展。
  • 中山大學堅守九十年不變的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而「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的十字校訓,正是孫中山於1924年11月11日在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提寫的。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邱捷表示:「博學,就是要學生廣泛地吸收中西文化的學問;審問、慎思、明辨,是要求學生多思考;篤行,是不能光停留在理論層面,還要實行。」這十字校訓,是孫中山摘錄儒家經典《禮記·中庸》中的名句。
  • 魯東大學新版通知書亮相:保留《魯大賦》,8月底前寄出
    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大小新聞客戶端8月19日訊 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徐峰 通訊員 孔憲東 攝影報導)昨日,記者從魯東大學了解到,2020年錄取通知書已出爐,與大多駐煙高校相同的是,魯東大學2020級新生錄取通知書封面封底以紅色為主色調。今年全新設計,採用新版通知書。
  • [視頻]【校訓是什麼】中山大學: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90年前,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它,並立下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五個詞、十個字,從知識開始,以行動結束,時刻警醒著後來者:振興中華,要將一切化為行動。  紅磚綠瓦的小禮堂,是中山大學的標誌性建築。90年前,為培養嶄新的人才,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武學堂是黃埔軍校,文學堂是國立廣東大學,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大學。
  • 湖北68所本科院校的校訓,有你的學校嗎
    統計發現,在已查到校訓的65所高校中,「創新」一詞使用的次數最多,共出現了15次,其次是「厚德」11次,接下來是「篤行」10次,「博學」8次。而小編把這四個詞組合起來「厚德、博學、篤行、創新」百度一下,發現這竟然是西南科技大學的校訓。
  • 我們統計了湖北68所本科院校的校訓,驚奇地發現...
    統計發現,在已查到校訓的65所高校中,「創新」一詞使用的次數最多,共出現了15次,其次是「厚德」11次,接下來是「篤行」10次,「博學」8次。比如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和湖北經濟學院,校訓中皆有「厚德博學」一詞的。那是因為他們仨歷史皆可追溯至清末時期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創辦的一系列學堂,而「厚德博學」也是張之洞一貫的理念。
  • 轉載丨中山大學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校訓解讀】    1924年11月11日,在作為中山大學前身的國立廣東大學成立典禮上,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十字訓詞,是為中山大學校訓之由來。
  • 齊魯校訓丨德州學院:崇德啟智 勵志博學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日訊校訓,最能反映一所大學的傳統和特色,因為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目標的高度概括。校訓對激勵全校師生弘揚傳統,增強榮譽感、責任感,繼續奮發向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中國著名大學校訓大全
    誠如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辦學者在學校初建時就明文訓令,雖年代久遠,但古意盎然間仍生機勃發;武漢大學的「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則是辦學者將業已形成的校園精神提煉而成,從而歸納現實,指引將來,復旦大學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更多展現的是學校的人文氣質與辦學理念;北京舞蹈學院的「文舞相融,德藝雙馨」更多打著學科特色的深刻烙印。
  • 談談中國大學校訓
    安徽大學:至誠至堅、博學篤行 福建師範大學:知明行篤·立誠致廣廈門大學: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福州大學:明德至誠·博學遠志 江西師範大學:靜思篤行、持中秉正南昌大學:格物致新 厚德澤人 山東大學:學無止境,氣有浩然山東師範大學:弘德明志 博學篤行
  • 全球各大高校的校訓
    蘇州大學: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清華大學: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同濟大學:嚴謹 求實 團結 創新天津大學:實事求是武漢大學:自強 弘毅 求是 拓新西北大學:公誠勤樸西南大學:含弘光大,繼往開來廈門大學: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湘潭大學:博學篤行 盛德日新新疆大學:團結 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