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大學校訓

2021-02-19 背後國文

什麼是大學?大學在古代是指聚集在特定地點傳播和吸收高深領域知識的一群人的團體,叫太學,如稷下學宮、國子監、四大書院等;現在是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

大學是教書育人,發展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以純知識為對象的學術研究機構。現代大學將科學研究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能,將增擴人類的知識和培養科學工作者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推崇「學術自由」和「教學與研究的統一」,它是具有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

每所大學的辦學理念和治學特點都可以在其獨特的校訓上體現出來,校訓可以說是一個學校的靈魂。

什麼是校訓?校訓是每一所學校的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

中國有大學以來,首先要求大學培養的學生是有高尚品格的,有教養的人,而不是僅僅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這個要求是指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淨化學生的心靈、修養學生的品行、鍛鍊學生對事物進行批判的能力。因此可以說,中國教育自始至終都把品德教育放在教學的首位,但現在的中國從小學到大學,卻沒有一個老師好好教你品德課。是大學忘記了它的使命?還是大學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先從區域上來對一些大學的校訓羅列一下:

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蘇州大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南京師範大學:正德厚生,篤學敏行

江蘇師範大學:崇德厚學、勵志敏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明德格物 立己達人

東南大學:止於至善

南京農業大學:誠 樸 勤 仁

揚州大學:堅苦自立

 

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上海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華東師範大學:求實創造,為人師表

同濟大學:同舟共濟

上海大學: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華東理工大學:勤奮求實,勵志明德

上海師範大學:厚德 博學 求是 篤行

上海外國語大學:格高志遠 學貫中外

東華大學:崇德博學,礪志尚實。

 

北京大學: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暫)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北京師範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中國農業大學: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

北京理工大學:德以明理,學以精工

中國地質大學: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首都師範大學:為學為師、求實求新

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

北京化工大學:宏德博學 化育天工

 

南開大學: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天津大學:實事求是

天津師範大學:勤奮嚴謹,自樹樹人

 

河北師範大學:懷天下,求真知

河北大學:實事求是 篤學誠行

 

山西大學:中西匯通 求真至善 登崇俊良 自強報國

山西師範大學:團結 創造 求實 奮進

 

內蒙古大學:求真務實

 

大連外國語大學:崇德尚文 兼收並蓄

大連理工大學:求實 創新 進取 團結

遼寧師範大學:厚德博學、為人師表

 

吉林大學:求實創新 勵志圖強

東北師範大學:勤奮創新、為人師表

 

黑龍江大學:博學慎思 參天盡物

哈爾濱工業大學: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哈爾濱師範大學:敦品勵學,弘毅致遠

 

浙江大學:求是創新

浙江師範大學:礪學礪行,維實維新

杭州師範大學:勤慎誠恕 博雅精進

寧波大學:實事求是 經世致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紅專並進,理實交融

安徽師範大學:厚德 重教 博學 篤行

安徽大學:至誠至堅、博學篤行

 

福建師範大學:知明行篤·立誠致廣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福州大學:明德至誠·博學遠志

 

江西師範大學:靜思篤行、持中秉正

南昌大學:格物致新 厚德澤人

 

山東大學:學無止境,氣有浩然

山東師範大學:弘德明志 博學篤行

中國海洋大學: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河南大學:明德新民 止於至善

鄭州大學:明時風,達治體,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厲奮進,竭忠盡智,扶危邦,振貧民

河南師範大學:厚德博學,止於至善

 

武漢大學:自強、弘毅、求是、拓新

華中科技大學:明德 厚學 求是 創新

華中師範大學:求實創新、立德樹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

華中農業大學:勤讀力耕,立己達人

 

湖南大學:實事求是,敢為人先

中南大學: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湘潭大學:博學篤行 盛德日新

湖南師範大學:仁愛精勤

 

中山大學: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華南師範大學: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

華南理工大學:博學慎思,明辨篤行

暨南大學:忠信篤敬

 

廣西師範大學:尊師重道,敬業樂群

廣西大學:勤懇樸誠,厚學致新

 

西南大學:含弘光大 繼往開來

重慶大學: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

西南政法大學:博學篤行,厚德重法

 

 

四川大學: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四川師範大學:重德 博學 務實 尚美

 

 

貴州大學:明德至善,博學篤行

貴州師範大學:慎思篤行,博學致新

 

雲南大學:自尊 致知 正義 力行

 

西北大學:公誠勤樸

西安交通大學: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陝西師範大學:厚德、積學、勵志、敦行

陝西外國語大學:愛國、勤奮、博學、創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誠 樸 勇 毅

西北工業大學:公誠勇毅

 

蘭州大學: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西北師範大學:知術欲圓,行旨須直

 

臺灣大學: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臺灣師範大學:誠正勤樸

臺灣交通大學: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臺灣中央大學:誠樸

臺灣成功大學:窮理致知

輔仁大學:聖美善真

 

香港大學:明德格物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約禮

香港科技大學:求進,求新,創未來

香港城市大學:敬業樂群

以上基本涵蓋了中國所有知名大學的獨特校訓,從上不難看出,作為大學首要要求的「德」出現二十五次,有「厚德」、「明德」、「弘德」、「立德」等。其次是「學」出現三十七次,主要以「博學」為主,可能是現代教育更注重學習吧!再者是「行」出現二十六次,可見大學在修德、博學的基礎上,還更注重實踐。

其它如「求」出現二十六次,求是什麼?求就是探索,探索就是發現未知。大學生進入大學無論是面對知識,還是面對人生,都要一步步去學習,去實踐,去探索。求是學生的主題,也是大學學校本身的主題。一所大學如果沒有了上下求索的精神,還談什麼辦學精神呢?

「實」出現二十一次,實可以作動詞用,有實踐、實行的意思;還可以作形容詞用,有真實、誠實的意思,也可作名詞用,有實際、事實的意思,無論是求實,還是務實,還是實事求是,都是想探求對客觀實際的正確認識。這不正是每一所大學最基本的要求嗎?

「新」出現十九次,大學是求新、創新的地方,創新不只包括「技術創新」、「產品、服務創新」,還包括「學術創新」、「人才培養創新」、文化創新」和「科學創新」。大學應當崇尚創新,提倡創新,鼓勵創新,大學沒有創新還能叫大學嗎?

「誠」和「勤」出現十三次,誠就是真誠,就是真心,真心教,真心學,培養真誠的心,探求真實的果。勤亦如此,勤就是勞,就是盡力地勞。老師勤,碩果纍纍,桃李天下;學生勤,博聞廣記,滿腹才學。這都是大學校園老師和學生不可或缺的東西。

「志」和「樸」出現十次,志是志向,是立志,沒有人生理想,怎麼會有前進動力?讀書人最不能缺的就是志。樸是樸實,是誠實,是樸素,是質樸,是本性,就是保持原始最純真的本質。大學是受教育的地方,如何經過教育之後依然能保持最純真的「樸」,要看學生的修為,要看學校的引導。讀書人最不能缺的是志,那麼人最不能被改變的就是樸。

「知」和「思」出現八次,知是知識,也是明智,還是主動去了解懂得。知識靠求學,明智靠參悟,懂得靠勤勞,它是每一個大學生不可迴避的東西。思是思考,是思想,是想法,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做到不迷惘,不危殆,要學而思,思而學。大學生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知,也離不開思。

「善」和「強」出現七次,善是好,是友愛,也是人們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至善。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就是想讓他們擇善固執,止於至善。善可以說是每一個人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所示的精神內容。強是勝,就是使自己能力得到加強和提高,這是學校的職責,也是學生的自我要求。大學的教育不就是想讓來受教育的人更勝人一籌嗎?

「愛」、「真」、「進」出現六次,愛是給人和事真誠的情感,心中沒有愛,談什麼都是扯淡。真是真誠,也是真理,亞里斯多德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大學不就是讓人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地方嗎?進是進步,是進取,人生一切的努力不就是進步和進取嗎?

「遠」、「正」、「物」出現五次,遠是理想,是目標,致遠是致力於遠大理想,大學就是開闊你的眼界,讓你看得更遠,讓你對未來有憧憬。正是正直,是正義,不偏邪,哪是誰能給指明燈?大學可以。物是本質,是規律,是義理,大學給提供了探索和發現之路。

「公」和「理」出現三次,公是公正,是公平,是公開,這是人類普遍所嚮往,也是每個大學生和大學所致力達到的。理是道理,是義理,格物要窮理,大學老師和學生的使命不都在窮那個理嗎?

「仁」出現二次,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仁,「至聖先師」孔子一生教育的重點也是仁,然則仁在今天大學校訓中的落寞身影讓人不得不感覺有些悽涼。

「禮」和「義」出現一次,禮是中國文化的先驅,是中華文化的開始。義是中國道德文化的總括,是行天下大道的基本規範,但如今形單影隻,是傳承的脫節,抑或是發展的揚棄?難道不能再拾起來,端端正正地掛在每個大學生的心頭?

雖然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字也博大精深,一個學校的辦學理念、治學精神不是用一段話或幾個字就可足以表現出來,但通過對上面這些校訓的解讀,多少還是可以反映出學校的特點來。

有些大學還沒有校訓的話,不如直接選出現頻率最高的四個字來作為校訓,那就是「博學、厚德、求實、篤行」,如果有人懷疑的話,試問哪一所大學的精神能離開這四個字?上海師範大學就很討巧,直接用了前面八個字作為校訓,不過,倒也實在得很。

大學本來是正能量的地方,讓人神往和敬仰,但現在越來越多負面的東西直接影響了大學的聲譽,讓人不禁扼腕。但無論怎樣,大學有我們最專業的老師,有我們最純真的學生,或人才、技術、產品、服務培養,或學術研究,或科學創新,在社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不能變味,不能忘記其使命要求,我想校訓不是應景的鮮花,而是實實在在的要求和規範。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訓就是學校的規矩,怎麼說的就怎麼做,說到一定做到。

相關焦點

  • 想了解大學的精神,就要看大學的校訓---中國名校校訓
    南開,民大和農大的倒是有點創意,重慶大學說的挺實在讓我們看看中國名校的校訓吧(排名不分先後)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中國人民大學校訓:實事求是北京理工大學校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訓: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中央民族大學校訓:美美與共,知行合一中國農業大學校訓: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天津大學校訓:實事求是
  • 中國大學的校訓,為什麼千篇一律
    / 視覺中國中國大學的校訓是什麼樣?又為什麼同質化嚴重呢?共用一個校訓數讀菌依據中國教育部發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2017版)所列的2631所普通高等學校信息,依據維基百科、百度百科中的院校詞條,爬取了所有普通高等學校的校訓,並且對校訓經過了基礎清洗和處理,得到了已有的2454條學校校訓。中國高校的校訓偏愛工整對仗的形式。
  • 中國大學最「貼切」的校訓與最「萌」的校訓
    從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到清華大學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中國的大學紛紛以極具歷史擔當的箴言警句為校訓,作為引領大學生和青年的精神航標。去年五四,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大師生座談時,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處著眼,進一步提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八字,與高等學府的校訓相映照,對大學生和廣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 從校訓看中國大學的價值追求
    從秦漢儒學到唐宋書院,類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表述,展示出我國歷代教育機構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智慧,諸如此類形式工整、寓意深遠的文句漸以固定文本的形式標示學校的培養目標,逐漸形成大學校訓。19世紀末中國出現第一批近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校訓成為每所大學應有必有的育人之綱。
  • 中國42所雙一流大學校訓:
    1北京大學思想自由 兼容並包2中國人民大學校訓:實事求是3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訓:德才兼備、知行合一5北京理工大學校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6中國農業大學19東南大學校訓:止於至善20浙江大學校訓:求是創新2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訓:紅專並進,
  • 中國113所大學校訓集合,哪些大學的校訓你最喜歡?
    大學四年結束,你對於自己學校的校訓有沒有全新的認識呢?我們總說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承載著所有學子的精神!每一所學校的校訓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解釋,屬於自己的靈魂,以下整理了中國113所大學的校訓,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哪些學校的校訓你最喜歡!
  • 中國大學的校訓,基本都是複製粘貼
    2012年11月18日,北京大學西門夜色,這所中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目前還沒有公認的校訓。 / 視覺中國中國大學的校訓是什麼樣?又為什麼同質化嚴重呢?有13所高校,校訓只有2個字,如北京交通大學的校訓是「知行」,三峽大學的校訓是「求索」。言簡意賅,記起來也方便。而重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校訓就很長了。「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功。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足足27個字,讓這條校訓名列中國高校校訓長度前列。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北京大學!
    如果要說到中國的最高學府,你認為哪所大學才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高校呢?如果按照綜合實力以及國際知名度來說,大部分同學們肯定會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社會民間中這兩所大學,可以說被稱之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一點也不會過。
  • 中國著名大學校訓大全
    校訓,並不如「訓令」般嚴肅,而實為一種人文積澱,展現的是大學之氣度。欲對一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精神特質有一個簡明概要的認知,過於龐雜的信息往往會令人眼花繚亂,不得其要。品校訓,能夠讀出一所大學的精神內核。
  • 遇見好書:《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大學之魂 短短幾句 描出了大學的名片寥寥數字 道出了大學的靈魂 校訓 大學文化傳統的精神符號 講述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領略大學文化精神傳承 遇見好書 推薦 《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 從校訓看中國大學的價值追求——關於「211工程」高校校訓的分析與...
    從秦漢儒學到唐宋書院,類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表述,展示出我國歷代教育機構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智慧,諸如此類形式工整、寓意深遠的文句漸以固定文本的形式標示學校的培養目標,逐漸形成大學校訓。19世紀末中國出現第一批近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校訓成為每所大學應有必有的育人之綱。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清華大學
    水木清華對於中國的學生們來說,肯定是一個比較神聖的詞語,因為這個是清華大學中的一個詞也是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想每個人聽到清華大學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裡都會泛起一波漣漪,因為我們努力的結果主要就是為了能進入像這樣中國最高層次的學府,但是每年錄取的人數卻是寥寥無幾,每個高中甚至是每個縣裡面僅僅有一個學生能考入這所學校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有這樣一張圖片,或許會讓大家非常吃驚,為什麼有這麼多高校校訓重複,其實這僅僅是統計了900多所大學後得出的結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此外,受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古籍文獻中有太多絕佳的成語或詞彙,其中的一些詞彙非常適合用於校訓,比如: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等。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再者,我國高校曾經歷過多次大規模的重組,一所大學有多個起源並不奇怪,在重新選定校訓的時候,都會更傾向於源頭更著名的高校的校訓。加之一些高校比較年輕,並沒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有深度、有特色的校訓更無從談起,何不隨大流?這些都讓中國大學的校訓很相似。
  •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學」「德」均被突出
    從秦漢儒學到唐宋書院,類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表述,展示出我國歷代教育機構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智慧,諸如此類形式工整、寓意深遠的文句漸以固定文本的形式標示學校的培養目標,逐漸形成大學校訓。19世紀末中國出現第一批近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校訓成為每所大學應有必有的育人之綱。
  • 中國大學集體淪陷,校訓難逃八字咒
    對此我們頗有些好奇中國的大學喪失想像力了嗎?這幅千古名聯,反應了該書院仁人志士的行為準則和共同心聲,儼然是東林書院的「校訓」了。無錫東林書院的名聯2 開風氣之先的教會大學校訓晚清西學東漸以後,隨著西方傳教士紛紛來華,一批教會大學在中國創立。1905年,由美國傳教士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聖約翰書院正式成為聖約翰大學。
  • 中國大學校訓文化想說經典不容易
    中國有不少百年大學,卻缺乏百年校訓,中國的大學校訓追求真理的色彩不濃,有的時代性太強,有的政治色彩太濃,有的缺乏理念,有的人文精神過淡,有的沒有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代表,校訓應該是集中體現一所大學的文化傳統和辦學理念,同時也集中體現其精神風貌和精神追求的載體!
  • 浙江大學校訓 浙江大學校訓是什麼
    很多人對於浙江大學並不陌生,可以說浙江大學是很多學生夢想的大學。校訓歷來是一所學校珍貴的價值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一所學校精神的集中表達。但是對於浙江大學的校訓是什麼,可能有一些人還不知道,下面就來看看浙江大學校訓。
  • [光明日報]中國人民大學校訓——實事求是
    圖為人大校訓碑文 走進位於北京中關村大街的中國人民大學東門,鐫刻在巨石上的「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映入眼帘,渾厚的石頭,樸素、深沉的字體,飽經滄桑中凝聚著一股令人折服的精神和光芒。  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在70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人民大學師生一直堅持以「實事求是」為各項工作的原則,保持、繼承並發揚這一優良傳統,並賦予了它新的內涵。   「實事求是」一詞出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文中說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
  • 校訓:大學的文化符號
    原標題:校訓:大學的文化符號   校訓(motto),如同現代大學一樣,是近代從西方引入中國的,有研究者認為上海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為近代中國最早明定校訓「Light and Truth」(「光與真理」)的大學,民國時期誕生的各類大學大都仿而效之,確立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