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不少百年大學,卻缺乏百年校訓,中國的大學校訓追求真理的色彩不濃,有的時代性太強,有的政治色彩太濃,有的缺乏理念,有的人文精神過淡,有的沒有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代表,校訓應該是集中體現一所大學的文化傳統和辦學理念,同時也集中體現其精神風貌和精神追求的載體!在剛結束不久的江蘇文聯第七次代表大會的分組討論上,東南大學文化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中國大學教學》雜誌主編陳怡,以企業文聯與共建單位代表的身份,對中國大學的校訓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就此,江南時報與新浪網文化頻道、校園頻道,聯合對中國大學校訓進行了一次調查!
對大學校訓頗為關注的東南大學陳怡教授說,一所學校的校訓不僅僅從本質上講是該校甚至是學校所處的那個民族文化傳統的沉澱和凝聚,更是該校先進的辦學理念的提煉和總結;從功能上講,校訓對內影響和規範了師生的言行舉止和行為方式,引領了學校的辦學方針和發展方向,對外則作用於社會文化和文明理念,從而起到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從近日記者在對中國大學校訓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中國好多大學的校訓想說經典不容易!
在記者進行這項調查前,陳怡教授和丁豔紅、鄭惠堅等已在著手進行這方面的工作,並形成《大學校訓的文化蘊涵及其功能》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對校訓的功能做了詳細的研究。從中記者可以理解出,中國不少大學的校訓除了「追求真理色彩不強烈」外,還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
校訓該不該與時俱進?
陳怡教授認為,大學校訓應該相對穩定。相對穩定是指一所大學的校訓經過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和不變性。比如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最初提出是在1911年清華學堂初創時期,《清華學堂章程》中提到「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1914年,梁啓超應邀在清華大學做題為《君子》的演講,其中提到:「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條件庶幾近之矣。」以此來激勵清華學子。但中國的不少校訓卻喜歡與時俱進,變來變去,有時換了一個校長就能出一個校訓。如北大、南大,他們的校訓在歷史上不同時期,都有過好幾次變化;有的大學因為同時有幾個校訓,讓人不知到底承認哪條是好。
出現政治色彩是不是錯?
一個學校的校訓保持相對穩定性的同時也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生一定的改變,突出的就是政治色彩的出現。雖然那樣可以表現出時代的特色,但卻未必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考驗。最典型的是中國科技大學,其「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訓,就體現了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的時代特色。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1959年的開學典禮上,以《勤奮學習,紅專並進,團結互助》為題作了長篇講話,誕生了這個校訓。校訓體現政治色彩本身並沒有過錯,說明學校不能脫離自身所處的時代和社會,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成為必然。
校長講話當校訓對不對?
校訓最本質的內容是反映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思考,與該校的培養目標、體制建設、學科設置都息息相關,而校長的思維則是這種內容的集中反映,校長(領導)的講話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正是因為這樣,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不少大學都拿校長的講話或是領導的題詞來當校訓。北京大學校訓的變化就很有代表性:早期校訓「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是1917年出任校長的蔡元培提出;現在的「愛國、民主、科學、進步」,是1998年百年校慶時江澤民的題詞。
·部分中國大學校訓
北京大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愛國、進步、科學、民主,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
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天津大學:實事求是
西安交通大學: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
湖南大學:博學睿思,勤勉致知
浙江大學:求是
武漢大學:自強,宏毅,求是,創新
吉林大學:求實創新,勵學敦行
同濟大學:嚴謹,求實,團結,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
華東理工大學:求實,勤奮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揚州大學:求是,求實,求新,求真
雲南大學: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
河海大學: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
汕頭大學:創新,求實,勤奮,團結
北京理工大學: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華中師範大學:求實創新,立德樹人
華東師範大學:求實創造,為人師表
華南師範大學: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
華東交通大學:團結,嚴謹,求實,勤奮
中國農業大學:博大精深
中國地質大學: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石油大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實事求是,朝氣蓬勃
清華大學: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北京郵電大學:厚德,博學,敬業,樂群
北京舞蹈學院:文舞相融,德藝雙馨
中國政法大學:厚德明法,格物致知
北京林業大學:養青松正氣,法竹梅風骨
上海大學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東南大學: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四川大學:精韌不怠,日進有功
黑龍江大學:博學慎思,參天盡物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山東大學:氣有浩然,學無止境
北京師範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西北工業大學:公誠勇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學,誠信,求索,篤行
江西財經大學:信敏,廉毅
西安理工大學:祖國,榮譽,責任
雲南師範大學: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全面發展,勇於創新
華僑大學:會通中外,並育德才
新疆大學:團結,緊張,質樸,活潑
北京外國語大學: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南京中醫藥大學:自信,敬業
暨南大學:忠信、篤敬
東北大學: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江南時報 倪方六 李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