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也就是8月6日,河北高考的錄取工作正式拉開,但也意味著2020年高考的落幕!
河北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滯後都有很多關於河北高考難,河北考生苦,河北孩子難大學的抱怨和哭嚎!特別是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種呼喊的聲音更是強烈,因為對於河北考生來說,升學率跟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相比,實在是太不堪入目!本科上線率北京76.01%、天津72.79%,而河北39.47%。
以至於每年兩會都會有河北的代表委員呼籲京津冀高等教育和高考一體化,但結果都是一樣的,教育部門每次都只是給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意思和態度清晰又冷酷:京津冀統一高考?不行,且連「研究研究」都不會。
於是,河北的家長和考生們帶著各種遺憾和失落,只能將進入好大學的夢想和希望寄托在高考的成績之上,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河北考生對分數的渴望、努力和執著,也就逐漸誕生了和形成了這樣一所聚集中考學霸,培養高考學神的超級高中——衡水中學。
來看看今年「衡中」的高考成績單,看看它是怎麼獨步河北,稱霸燕趙高考的?
理科最高分721分,為河北省理科第二名;文科最高分689分,為河北省文科第一名。
理科8人進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15人進入前20名;700分以上的75人,佔全省的69.44%。
文科8人進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18人進入前20名;667分以上的24人,佔全省的80%。
文科:石華飛、劉銘軒、王映涵分別以689分、685分、680分成為河北省文科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理科:張紫妍以719分成為河北省理科第二名,孫天鵬、王羿肖以718分取得河北省理科第三名(並列),王中豪以717分位列河北省理科第五名。
昨天,看到了很多篇討伐衡中以及衡中模式的文章,核心的觀點是,像衡水中學這樣的超級高中,拉高了高考成績,進一步加大了河北考生的競爭,製造了恐慌的氛圍,但這些高分並不能本質上改變考入好大學的人數。而對於其他學校和沒有進入衡中學習的考生來說,就是噩夢和災難,因為衡中的高分越多,其他學校考生自然失去的機會就越多。同時,衡水中學的模式並沒從本質上改變全省的教育質量,只能讓河北其他地方學校紛紛模仿,讓考生更加辛苦。
這些文章的觀點有一定道理。我也認為,衡中成績會拉高河北高考的平均成績,鍛造出更多為了應試而衝刺高分的考生,同時,這樣的教育模式,並不會提升整體的教育質量和水平,而在學霸扎堆的衡中,他們相互促進,比學趕超,只會產生更高的分數,讓其他學校的考生越考越難。在全國一流名校對河北招生計劃不增加的情況下,這種競爭破壞了原有的考試生態,大大增加了河北考生進入名校的難度。
但導致河北「高考難、上學難」的根本原因真的是因為有了衡中嗎?衡中崛起之前,河北考生上名校就容易嗎?這個「鍋」全部都要」衡中」背嗎?我認為,這也有失公允!
衡水中學高三備戰高考,現狠心勵志條幅
首先,從一流名校在河北招生人數來看,2018年雙一流高校在河北文史類招生計劃是717人;理工科招生計劃是4600人,共5317人;而2019年的招生計劃分別是文史類840人,理工類5038人,共5878人。這裡不排除高校擴招的因素,但高分考生帶來的是一流高校對優質生源的渴望和不斷增加的招生計劃。相信同樣是擴招,多出來的招生計劃各大一流高校不會增加到生源較差的地區。
其次,從全國範圍來看,超級中學不止衡水中學一家,湖北的黃岡中學,北京的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八一中學等等,他們在本區域都是超級無敵的存在,也都是高分考生、學霸學神的聚集地,但為什麼這些學校沒有像「衡中"那樣背負如此多的罵名呢?
因為這些地方好的名牌大學比河北多得多。目前,河北沒有雙一流學校,也沒有985高校,只有一個211大學還不在河北境內(在天津);而湖北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武漢理工、華中師大、中南財經政法、中南民族大學等等都是相噹噹地知名大學;陝西也有西安交大、西安電子科技大等名校,北京、天津的名校數不過來。
2019年統計
雖說現在很多名牌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院校,招生計劃也是全國範圍,但畢竟坐落在當地,本地生源的招生傾斜也無可厚非。例如,天津大學2017年3945名本科畢業生天津生源750人,佔比19.02%;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3600名本科畢業生上海生源944人,佔比26.22%;吉林大學2017年10043名本科畢業生吉林生源2980,佔比28.17%;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7112名本科畢業生湖北生源2340,佔比32.90%;南京大學2017年3060名本科畢業生江蘇生源1260,佔比41.17%。
2019年統計
總之,河北考生進入名牌大學難,首先是因為省內的名校、一流大學太少了;其次才是衡中的一家獨大,導致的水漲船高。
那麼,在京津冀不能一體化高考的背景下,河北考生怎麼辦?河北的好學生怎麼辦?除了拼命努力學習,還有沒有新的機會和希望呢?有!這就是未來不久即,在保定附近建成的一所很令人期待的大學!這所大學的名字由於涉及到關鍵詞不能提及,但大家都應該都能猜得到。
這所大學定位相當明確,即雙一流大學。相關的籌建方案已經經過專家的論證,去年9月,校區的建設也進行了招標,佔地面積170公頃,建築規模110萬平方米。有消息稱,可能會由北京大學牽頭籌建。
未來,這所大學,會給河北孩子增加多少進入名校的機會呢?以天津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5所雙一流大學每年招生的平均數5550人為參考,以這5所大學本地招生佔了29%為依據,預計該校在河北的招生人數在1610人左右。
增加1600多個雙一流大學的名額意味著什麼?根據2019年的數據,原來只能考慮上華東師範大學、華南理工等的河北考生,有了就讀武漢大學的機會。因此,增加的1600多個名額可以緩解高分考生進入名校的壓力,也讓河北考生上好大學比之前容易了一些。
據說,今年河北高考理科600分以上的多達3.1萬人,其中2.5萬人會選擇到外地求學,因為省內沒有知名的一流高校可供選擇,希望河北能引進和打造出更多的知名高校,把這些優秀的學子們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