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海南尖峰嶺:超百萬個植株將「立戶存檔」

2021-01-14 瀟湘晨報

始建於1956年,是海南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海南島西南部,位於東方市和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

保護區總面積20170公頃,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幾乎沒有哪一種陸地生態系統,會比熱帶雨林裡的物種關係與層次結構更為複雜。

僅只是放眼總面積達2萬多公頃的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有著熱帶半落葉季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等多種植被類型,以及2000餘種維管植物。

如此大基數、多種類的生態系統裡,植物究竟如何共存在一起,又會呈現出怎樣的動態變化規律?

為解答這一問題,科研工作者們用了一種「笨方法」:將尖峰嶺林區劃分成一個個小網格,再從網格節點處取樣進行連續長期定位觀測,甚至拉出一個總面積達 60公頃的樣方,為近50萬株植物逐個進行編號「立戶存檔」。這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單個面積最大的、已經搭建好的森林動態監測樣地。

這註定是一項漫長而枯燥的系統工程,持之以恆的動態監測卻也為摸清森林生態系統的規律提供了大量科學數據,甚至得以發現更多新物種。

熱帶雨林的神秘面紗,已被緩緩掀開一角。

8月25日,在尖峰嶺熱帶雨林的樣地裡,李豔明繫緊紅線,細分樣地的區域。

為64公頃雨林裡的每一個植株「上戶口」

汽車在泥濘土路間顛簸前進,不過十餘分鐘,前方便已無路可行。扛上數十斤重的塑料管、測繩、全站儀等裝備,幾個身著迷彩服的身影跳下車,一路攀巖爬坡,鑽進了密不透光的叢林裡。

8月25日,位於尖峰嶺的這片茂密次生林裡,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連穿行都十分費勁,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森林生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森林生態中心)的科研工作者們卻正琢磨著如何將它們準確劃分成1600個20米×20米的樣方格。

「1600個樣方格加起來共有64公頃,到時候這裡將替代尖峰嶺另一個60公頃大樣地,成為新的『世界之最』。」森林生態中心李豔朋博士的言語中透露著興奮,他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測量劃定樣方格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將採集樣地裡每一棵胸徑1釐米以上植株的種名、胸徑、高度、生長情況及相對坐標,並為其掛上鋁製標籤。

鋁製標籤上是一個由8位數字組成的編號,前4位代表樣方號,後4位代表植株序號,合起來便成了一個「身份證號」。在未來一年多時間裡,李豔朋和同事們將為這塊64公頃大樣地裡每一棵胸徑1釐米及以上的植株「上戶口」,今後只需查詢編號,便能迅速鎖定它們每一個個體的具體位置及生長信息。

植物的生長信息當然不會一成不變。每隔5年,科研工作者們都要對大樣地裡的植株進行一次複查,新樹長出來就上「新戶口」。這些不斷滾動更新的植株信息,加上其相關的地形、土壤、凋落物等數據,即可勾勒出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長期動態變化規律。

64公頃大樣地的監測對象,是一片歷經數十年砍伐、數十年自然恢復的次生林。李豔朋說,他們期待能依託該樣地弄清熱帶雨林遭到人為幹擾後的恢復軌跡,為之後的熱帶雨林恢復改造項目提供更多科學依據。

8月25日,俯瞰黃昏時分的尖峰嶺熱帶雨林。本版圖片均由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從數百萬條野考數據中探尋雨林奧秘

因提供土壤氮源,豆科植物過去一直被廣泛認為是植物界的「最美鄰居」。但不久前森林生態中心許涵研究員卻打破了這一「人設」,認為豆科植物和它的鄰體植物在氮資源利用方面是先「利己」後「利他」,並非典型的「利他主義」。

為這一有趣科研成果提供數據樣本的,是2012年底完成建設的一塊60公頃大樣地。這塊位於熱帶山地雨林典型分布區的大樣地,擁有尖峰嶺物種最為豐富、群落結構最為複雜森林植被類型。

森林生態中心副研究員周璋認為,這塊連片面積大、保存完好的原始雨林,為他們進一步探索熱帶雨林的群落特徵、物種空間分布格局、物種多樣性共存機制等內容,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研究場所。

484640個植株,62科155屬290種植物,這是尖峰嶺生態站團隊為60公頃大樣地首次摸出的「家底」,但一塊大樣地顯然並不能完全反映出海南熱帶雨林的平均狀況。

1983年至今,科研工作者已設立13個固定樣地和164個公裡網格樣地,覆蓋尖峰嶺腹地1.6萬公頃熱帶雨林,建立起從點到面的區域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也探尋到不少雨林奧秘——

遭採伐後的熱帶雨林,特有植物種類會略有增加,但後續自然更新中消失的可能性較大,且土壤恢復需要50年左右時間;與世界其他主要熱帶地區相比,海南熱帶雨林年淨碳匯能力明顯更強;熱帶雨林對颱風暴雨具有良好的調節功能……

將數百萬條數據從野外採集回來,經過分析、歸納與比較驗證後,科研工作者們找到森林生態系統的不少規律,甚至自2011年以來,還發現了尖峰黴草、尖峰馬兜鈴、樂東馬兜鈴、海南線柱蘭、海南樺、雪影薹草和尖峰水玉杯等7個新植物種類,佔海南近15年新發現植物物種的1/15。

「我們去年剛完成60公頃大樣地的複查工作,64公頃大樣地如今也已完成三分之一的前期樣地測繪工作,今年10月即可啟動第一輪摸底調查,預計共將為超百萬個植株『立戶存檔』。」在周璋看來,他們的工作就是嘗試弄清楚樣地裡每棵植株的一生是如何變化的,並藉此揭開更多的雨林謎題。(本報尖峰嶺8月30日電)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 第二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樂東尖峰嶺帳篷節拉開帷幕
    1月1日,伴隨著新年的第一道曙光,「2021尖峰之夜」第二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樂東尖峰嶺帳篷節拉開帷幕,近兩百名來自省內外的網友和專業攝影大伽走進樂東,挖掘樂東旅遊資源和文化體育資源,宣傳推廣樂東「旅遊+文化體育」新模式,講好樂東「美」的故事。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 海南中部將打造中國唯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中部將打造中國唯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涉及11個森林公園10個保護區7大熱帶森林旅遊區各具特色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座涉及中部地區海拔300米以上熱帶雨林,涉及現有10個自然保護區和11個森林公園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綠色夢想開始醞釀了
  • 2020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提速建設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12個先導性項目之一,其主體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範圍涉及海南9個市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繼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中央審議通過的第五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
  • 海南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海南日報訊(記者曾毓慧 通訊員劉豔)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策劃與安排,9月7日至15日,特邀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自然體驗導師們陸續走進東方、五指山、樂東,白沙等8個市縣的10所學校,分批開展熱帶雨林主題自然教育活動,海南有關部門還為上述學校掛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第一批)。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範圍劃定 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經反覆論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近日劃定,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據介紹,試點區劃定工作立足保護和修復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充分考慮了海南長臂猿等重要物種保護和繁衍需要,將海南中部現有自然保護地及周邊天然林、公益林區連通起來,並統籌考慮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周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最終科學劃定了公園範圍。
  • 熱帶雨林尖峰嶺探秘(原創圖文)
    尖峰嶺熱帶雨林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北部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距三亞市區90公裡。尖峰嶺熱帶雨林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北部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距三亞市區90公裡,建於1976年,面積約1600公頃,保護對象主要是熱帶原始雨林和棲息於此的組冠長臂猿、孔雀雉等珍稀動物。在這片神秘的大森林裡生長繁衍著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動物種類。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一尖峰嶺熱帶雨林。山地探險、軍事野營的勝地
    尖峰嶺熱帶雨林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北部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距三亞市區90公裡,建於1976年,面積約1600公頃,保護對象主要是熱帶原始雨林和棲息於此的組冠長臂猿、孔雀雉等珍稀動物。尖峰嶺熱帶雨林這片神秘的大森林裡生長繁衍著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動物種類。
  • 在這個大雪的冬,送你一片養眼的綠: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記者劉洋 攝雨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 感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領略至美風景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範圍涉及五指山、瓊中、白沙、昌江、東方、保亭、陵水、樂東、萬寧9個市縣。
  • 「雙節」吸氧之旅 在海南感受熱帶雨林的五彩繽紛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範圍涉及五指山、瓊中、白沙、昌江、東方、保亭、陵水、樂東、萬寧9個市縣,涵蓋並連通了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黎母山、猴獼嶺、佳西、俄賢嶺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4個國家森林公園,南高嶺、子陽、毛瑞、猴獼嶺、盤龍、阿陀嶺6個省級森林公園及毛瑞、卡法嶺、通什等相關國有林場。
  • 尋訪吊羅山、尖峰嶺、百花嶺裡的「高壽」珍貴樹種
    生長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林區的陸均松,樹齡達1500年。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尋訪海南吊羅山、尖峰嶺、百花嶺裡的「高壽」珍貴樹種  ■ 本報記者 曾毓慧  於偉慧  千百年來,海南熱帶雨林裡的氤氳水汽,將連綿群山滋養得鬱鬱蔥蔥。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山高谷深、人跡罕至 海南佳西省級自然...
    懷著雀躍的心情,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於8月24日來到佳西。不料,面對一行人的到訪,佳西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陳運琪卻表情猶疑。八月二十五日,晨曦中的佳西省級自然保護區。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你們確定要上山嗎?」陳運琪反覆確認。
  • 自然教育丨海南省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策劃與安排,9月7日至15日,特邀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自然體驗導師們陸續走進東方、五指山、樂東、白沙等8個市縣的10所學校,分批開展熱帶雨林主題自然教育活動,海南有關部門還為上述學校掛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
  • 海南大學學生實踐團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開展實踐活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18日電(朱昊傑)海南大學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實踐團近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以實地問卷調查和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教及普法宣傳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據了解,為深入參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海南大學組織由3位教師帶隊,10名專業學生參與的實踐團,發揮專業特長,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各保護區開展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圍繞「開展林業科考,青春守護體驗、宣傳普法知識,探尋鳥類奧秘、開展社區訪談,保護瀕危物種」三個主題開展,
  • 海南之熱帶雨林攻略
    海南的森林公園很多,名氣較大的主要有呀諾達熱帶雨林公園、五指山熱帶雨林公園、 亞龍灣 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
  • 它是海南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植物王國動物樂園,距三亞市90公裡
    中國森林公園遍布神州大地,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園,有湖南張家界,雲南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還有白雲山,天門山,四面山,寶雞太白山,湖北神農架,以及寶天曼,還有就是海南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南渡江正源,長臂猿歸來
    長臂猿:歸去來兮五指山、鸚哥嶺、霸王嶺、尖峰嶺和吊羅山都是海南省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中部。把它們連在一起,加上黎母山等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構成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的大體範圍。為了生態安全,自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對海南已開展的生態移民搬遷村莊和將要在國家公園內開展的第一批生態搬遷10個試點村莊進行了調研,草擬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十個村莊試點生態搬遷評估報告》《生態搬遷實施方案》《白沙縣高峰村生態搬遷實施工作方案》《生態搬遷住房安置政策方案》等文件。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 (試行)新聞發布會
    一、《條例》出臺的意義建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海南的重大任務和光榮使命,是築牢海南綠色生態屏障的關鍵舉措,是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徑,是拯救我國熱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迫切需要,也是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