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該物種是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已完成拉丁命名: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 Yang and S.Q. Fang 植物種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SCI刊物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許涵研究員。

  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該屬植物種類英名稱翻譯為中文,即精靈燈籠或仙子燈籠。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省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是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僅生長在林地上,其莖杆通體白色,花為紅色,葉片退化,不具備光合作用功能,需要溫暖溼潤的良好森林環境,主要伴生植物有黃杞、油丹、高山蒲葵、厚殼桂、紅柯、四蕊三角瓣花等,為原生性極強的熱帶雨林生境。目前發現尖峰水玉杯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Vulnerable)級甚至是瀕危(Endangered)級加以保護。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通過60公頃大樣地及網格樣地的長期監測工作的成果。自2011年以來,已經相繼發現了尖峰黴草、尖峰馬兜鈴、樂東馬兜鈴、海南線柱蘭、海南樺、雪影薹草共6個新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第7個新植物種。此外,該研究團隊還發現了無葉鰾唇蘭、桂越馬藍等海南新分布記錄種。

電子顯微鏡下的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植物多樣性資源,而且也間接證明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森林生態環境優良,自然保護成效顯著,為許多有特色、特有、稀有、瀕危植物種類的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已知有野生維管植物約275科1240屬4579種。但這不代表海南的物種已經被完全發現。自2005年至2020年,在海南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物新種,共有45科76屬105種,佔已發現全部植物科屬種的16%、6%、2.3%。總體上來說,在海南熱帶雨林中,植物新種以每年平均7個的速度被發現,這顯示了海南熱帶雨林中仍然存在大量我們所未知的植物新物種,特別是存在大量珍稀、瀕危的類群。

  據悉,自2019年4月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至今,短短一年間就已經發現了9個植物新種。

相關焦點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 海南中部將打造中國唯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中部將打造中國唯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涉及11個森林公園10個保護區7大熱帶森林旅遊區各具特色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座涉及中部地區海拔300米以上熱帶雨林,涉及現有10個自然保護區和11個森林公園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綠色夢想開始醞釀了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海南尖峰嶺:超百萬個植株將「立戶存檔」
    8月25日,位於尖峰嶺的這片茂密次生林裡,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連穿行都十分費勁,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森林生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森林生態中心)的科研工作者們卻正琢磨著如何將它們準確劃分成1600個20米×20米的樣方格。「1600個樣方格加起來共有64公頃,到時候這裡將替代尖峰嶺另一個60公頃大樣地,成為新的『世界之最』。」
  • 第二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樂東尖峰嶺帳篷節拉開帷幕
    1月1日,伴隨著新年的第一道曙光,「2021尖峰之夜」第二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樂東尖峰嶺帳篷節拉開帷幕,近兩百名來自省內外的網友和專業攝影大伽走進樂東,挖掘樂東旅遊資源和文化體育資源,宣傳推廣樂東「旅遊+文化體育」新模式,講好樂東「美」的故事。
  • 感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領略至美風景
    海南熱帶雨林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擁有眾多海南特有的動植物種類,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之一。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 (試行)新聞發布會
    《條例》的出臺,旨在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提供法治保障,依法規範和加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國家公園法》。因此,《條例》的出臺也會對國家研究制定國家公園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實踐經驗,貢獻海南智慧。
  • 在這個大雪的冬,送你一片養眼的綠: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繼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中央審議通過的第五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圖源 海南日報這裡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
  • 2020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提速建設
    圖為海南中部熱帶雨林。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1月23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夏斐22日表示,2020年將加快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切實加強對海南長臂猿的監測和保護。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12個先導性項目之一,其主體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七分之一,範圍涉及海南9個市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繼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中央審議通過的第五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發布
    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海南頻道 孟凡盛 攝 人民網海口11月2日電(孟凡盛) 11月2日,記者從海南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發布,該標識作為集中展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發展理念的符號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南渡江正源,長臂猿歸來
    長臂猿:歸去來兮五指山、鸚哥嶺、霸王嶺、尖峰嶺和吊羅山都是海南省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中部。把它們連在一起,加上黎母山等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構成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的大體範圍。海南島的「三江源」:涉及生態安全的關鍵因素豐富的生物基因庫和海南特有物種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增添了保護價值和吸引力,其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水源保護,涵養水土。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進校園活動啟動
    山裡娃上了堂科普課海南日報五指山7月31日電 (記者謝凱 於偉慧)7月31日,是我省小學生放暑假的第一天,但在五指山市水滿鄉中心學校,卻有50名孩子上了一場生動的熱帶雨林自然科普教育課。直到下午放學,孩子們還捨不得離開,圍著老師提問。當天,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中心小學,也有50名孩子上了一堂自然科普教育課。
  • 海南大學學生實踐團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開展實踐活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18日電(朱昊傑)海南大學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實踐團近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以實地問卷調查和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教及普法宣傳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據了解,為深入參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海南大學組織由3位教師帶隊,10名專業學生參與的實踐團,發揮專業特長,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各保護區開展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圍繞「開展林業科考,青春守護體驗、宣傳普法知識,探尋鳥類奧秘、開展社區訪談,保護瀕危物種」三個主題開展,
  • 海南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海南日報訊(記者曾毓慧 通訊員劉豔)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策劃與安排,9月7日至15日,特邀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自然體驗導師們陸續走進東方、五指山、樂東,白沙等8個市縣的10所學校,分批開展熱帶雨林主題自然教育活動,海南有關部門還為上述學校掛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第一批)。
  • 海南支持中部市縣依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生態旅遊聯合體
    海南支持中部市縣依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生態旅遊聯合體  中新網海南新聞11月3日電(王子謙 王曉飛)  記者從2日舉辦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標識正式發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支持中部市縣依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中部生態旅遊聯合體。
  • 「雙節」吸氧之旅 在海南感受熱帶雨林的五彩繽紛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範圍涉及五指山、瓊中、白沙、昌江、東方、保亭、陵水、樂東、萬寧9個市縣,涵蓋並連通了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黎母山、猴獼嶺、佳西、俄賢嶺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4個國家森林公園,南高嶺、子陽、毛瑞、猴獼嶺、盤龍、阿陀嶺6個省級森林公園及毛瑞、卡法嶺、通什等相關國有林場。
  • 發布海南11個特有新物種 未來首要任務是保育
    調查人員需要深入雨林深處【發布海南特有物種】北京青年報記者16日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工作人員處獲悉,近日該院在海南發現並命名了尖峰薹草等11個特有新物種。收入《國際植物名稱索引》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11月14日公布,該院在海南發現並命名了尖峰薹草等11個特有新物種。目前,新物種信息已經收入《國際植物名稱索引》。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介紹,此次發現的新物種包括莎草科、蘭科植物等,此外還發現了中國新記錄種11個、海南新記錄種85個。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猿家趣事多
    擇偶也看「房」,兩個家族群常走親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猿家趣事多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斧頭嶺一帶活動的海南長臂猿 記者 李天平攝「見到了幾隻長臂猿?」「每次見到都是一公一母嗎?」「雌猿背部的毛色變黑了沒?」
  • 共青團東方市委開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進校園」活動
    為加強青少年熱帶雨林自然教育,提高熱帶雨林保護意識,2020年8月9日,共青團東方市委在八所中學多媒體報告廳開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進校園活動,約有90名同學參加此次活動。通過視頻,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海南熱帶雨林的神秘與魅力,觀賞海南熱帶雨林景觀,認識海南熱帶雨林的代表性動植物,讓學生領略海南熱帶雨林的壯觀,激發青少年對熱帶雨林的保護欲望,加強廣大青少年保護熱帶雨林的意識。
  • 海南大學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研究院(興隆分院)掛牌成立
    9月9日下午,海南大學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研究院(興隆分院)暨海南大學林學院——興隆熱帶花園合作育人基地掛牌儀式在興隆熱帶花園舉行。海南大學科技處鄒勇華處長,林學院院長宋希強教授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南大學副院長王志勇教授、周淑榮教授、張輝教授,生態與環境學院副院長任明迅、向文倩博士參加掛牌儀式。據介紹,海南大學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研究院(興隆分院)的掛牌成立是海南大學貫徹落實國家公園體制機制創新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的一項新的舉措。
  • 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專項規劃等事宜
    本報9月1日訊(記者高翔)8月31日和9月1日下午,省長沈曉明主持召開七屆省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研究討論《海南省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的實施方案(送審稿)》等文件。    會議指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