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能源危機,美國加州的「氫能源經濟」可行嗎?

2021-01-12 36kr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和化石能源危機,因此受到世界各地政府的關注。氫能在美國沉寂了多年之後,近期在加州,「氫經濟」的開端終於要開始顯現了。本文譯自New York Times,作者Ivan Penn和Clifford Krauss,原標題為" California Is Trying to Jump-Start the Hydrogen Economy",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自從15年前喬治·W·布希總統第一次給一輛小型貨車加了氫燃料以來,氫燃料驅動的轎車和卡車的發展進入了真空期。華盛頓的那個氫泵早就關閉了。但在加州,在經歷了多次反覆之後,氫經濟的開端可能終於要開始顯現了。

數十輛氫燃料巴士在城市街道上緩慢行駛,同時,在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資助下,從聖地牙哥到舊金山,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氫燃料加油站也出現了。隨著氫燃料生產和運輸成本的下降,加州制定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希望逐步淘汰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車,改用電池和氫燃料汽車。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和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等大型汽車和能源公司已經承諾,提供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和氫燃料加油站。

殼牌全球氫產品經理馬修•布萊斯克(Matthew Blieske)表示:「在過去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周期中,總有一些東西跟不上。要麼是政策不到位,要麼是技術不成熟,要麼是人們對脫碳不太認真。而如今,這些障礙已經不存在了。」

一些能源行業高管說,他們預計在當選總統拜登(Joe Biden)的領導下,政府和社會對氫能源的投資將會加速。拜登將氣候變化作為其競選活動的重要內容,並提出了一項2萬億美元的計劃來解決這一問題。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到2030年,氫能產業每年有望創造1,400億美元的收入,70萬個就業機會,到2050年滿足美國15%的能源需求。

氫是宇宙中最輕、最豐富的物質,它的使用仍處於起步階段,加州被確定美國氫能源使用的搖籃,每年加州能源委員會會投資2000萬美元的資金來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到2023年底,加州將在氫能源項目上投入約2.3億美元。該州現在大約有40個氫能加油站,還有幾十個正在建設中。雖然這些數字與全州1萬個化石能源加油站相比微不足道,但政府對氫能源加油站的發展抱有很高的期望。

目前約有7500輛氫燃料汽車處於使用狀態,一項由限額交易美元提供的積極激勵和補貼計劃預計,到2030年將有5萬輛氫燃料輕型汽車,並將建成一個擁有1000個氫燃料站的網絡。加州氫氣研究人員稱,僅生產、運輸和分配氫氣的基礎設施就將耗資約100億美元,他們希望得到私人和政府的投資。

其他州則遠遠落後於加州。美國絕大多數的氫燃料站和氫能車輛都在加州。

氫動力汽車與電動汽車類似。但與配置有大型電池的電動汽車不同,氫動力汽車配有儲氫裝置和燃料電池,可以將氣體轉化為電能。氫動力汽車加油的速度和行使的加速度都很快,加滿可以行駛幾百英裡。在燃燒過程中,氫動力汽車只排放水蒸氣,這吸引了加州那些想要減少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城市。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國家燃料電池研究中心(National Fuel Cell Research Center)主任傑克·布魯維爾(Jack Brouwer)說,「幾乎所有關於實現零排放的客觀分析都包括氫能源的使用。」

布魯維爾(Brouwer)認為,氫不會很快成為主要的能源來源,但他認為,作為汽車、發電廠和電器的供能來源,氫能有著巨大的潛力。他說,氫將作為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天然氣的補充。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 Irvine)多年來一直在試驗氫,並與當地政府和大型企業合作,在南加州推廣氫的使用。

十多年前,蒂姆•布朗(Tim Brown)在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研究汽油系統。2004年,他回到學校,與布魯維爾(Brouwer)一起研究氫,並「成為了一名氫能的忠實擁護者」。

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五年後,他創辦了First Element Fuel,一家致力於組建世界上第一個氫氣零售網絡的公司。公司運營著21個氫燃料站,其中包括一個位於加州芳汀谷(Fountain Valley)的Arco加油站的四泵裝置,該加油站距離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 Irvine)約10分鐘車程。該公司計劃以True Zero為品牌在全州建立多達80個氫燃料站。

目前,氫燃料站的數量還是不足。凱倫·哈裡森(Karen Harelson)是Golden West學院的一位66歲的退休教授,她開著兩年前買的氫動力豐田Mirai來到了Arco加油站,她表示:「我個人認為,廠家不應該在沒有足夠氫燃料站的情況下再多生產一輛汽車。這是我有過的最好的車,問題是,周圍沒有足夠的氫燃料站。」

這種抱怨非常常見。由於氫燃料站的缺乏,車主經常需要排隊等候加氫。但氫燃料車比電動汽車好的一點是,電動車充滿電需要45分鐘到幾個小時,而氫燃料汽車和汽油車一樣,加滿油不到10分鐘,且加滿後可以行駛300英裡以上。

一些氫能的支持者認為,氫最大的用途是在比較大型的車輛上,其中包括加州陽光車道運輸公司(SunLine Transit)。

該公司的運輸系統包括17輛氫燃料巴士,並計劃明年再增加10輛。在過去10年裡,SunLine用2700多萬美元的撥款購買了氫能源車及生產氫的設備,該公司利用電網和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的電力生產氫。該運輸機構已經向商業機構和政府機構出售壓縮天然氣,而壓縮天然氣是其大部分巴士的燃料。該機構還計劃出售氫氣。

SunLine的執行長兼總理勞倫·斯基弗(Lauren Skiver)說,她已經邀請了其他運輸機構和公用事業公司,看看氫能源的發展到底有多快,但她常常感到懷疑和矛盾。斯基弗說:「我們一直試圖與他們會面,想看看我們在氫燃料方面能做寫什麼,他們一點也不感興趣。」

懷疑是有理由的。

儘管在技術上有了很多進步,但氫的製造和運輸價格仍然很昂貴。燃料電池汽車的價格也高於同類的電動汽車。一輛豐田Mirai在補貼前的售價接近6萬美元。而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特斯拉Model 3的起價約為3.8萬美元。還有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就是在有一個全面的燃料基礎設施建設完畢之前,如何讓人們購買氫燃料汽車。

包括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批評人士指出,氫燃料的推廣者長期以來未能兌現他們的承諾。

布希在2003年的國情諮文中說,「如今出生的孩子駕駛的第一輛汽車可以使用氫氣作為動力,而且無汙染。」這樣的期望主要是受到當時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的推動。在水力壓裂技術的蓬勃發展幫助推低了能源價格之後,氫能源退居二線。

儘管如此,氫氣的潛力仍然吸引著政府、研究人員和企業。法國、德國、中國、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等國已經在氫上投資了數百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應對氣候變化。

豐田(Toyota)、現代(Hyundai)、戴姆勒(Daimler)和其他幾家汽車製造商都在押注於氫動力汽車和卡車。殼牌公司也正在歐洲和加利福尼亞建造氫氣站。

一些專家認為,氫的最佳用途是為卡車、公共汽車和飛機提供動力。這是因為,這種燃料比當前一代的電池更小更輕,為貨物和乘客留下了更多的空間。現代準備在幾個月內推出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重型燃料電池卡車。自2017年以來,豐田一直在洛杉磯港測試燃料電池卡車。該公司最近表示,將為北美開發重型燃料電池卡車。

氫燃料對石油公司構成長期威脅,因為它可以與柴油和航空燃料相競爭。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型歐洲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如殼牌和英國石油公司,尋求將氫作為向低碳未來過渡的一部分。

如今,大多數氫氣是從天然氣中提取的,這一過程需要大量能源,並排放二氧化碳。但是結合碳捕獲和封存,這個過程在環境上還是可行的。

政府官員和研究人員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氫氣的製造過程將不會產生碳排放。最清潔的氫製作過程是使用可再生電力將水分子分解成氫和氧。這樣做的設備很昂貴,但近年來成本一直在下降,尤其是當風能和太陽能成為最便宜的發電方式後。

歐洲石油公司也在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以便他們最後能夠將氫氣生產與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結合起來。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能源研究員瓊·奧格登(Joan Ogden)表示:「石油公司在這方面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如何大規模製造氫,畢竟在煉油過程中他們已經使用了大量的氫。」

當然,企業也在探索其他途徑。

法國液化空氣公司(Air Liquide)正在拉斯維加斯郊外建設一個耗資1.5億美元的工廠,該工廠將把分解後的有機廢物產生的沼氣轉化為氫,並計劃在加州出售。這家工廠將於明年年底開始運營。法國液化空氣公司(Air Liquide)正在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的加拿大一側建造另一座工廠,為東北地區供應能源。

美國液化空氣控股公司(American Air Liquide Holdings)董事長兼執行長麥可•格拉夫(Michael Graff)表示:「我們將氫視為未來的能源載體。」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機械工程教授、法國能源公司Engie的首席科技官麥可韋伯(Michael Webber)說,氫燃料業務可能還處於起步階段,但人們對它的興趣非常濃厚,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韋伯說:「氫燃料的客戶已經有了,他們只是在等待氫的大規模應用條件。」

譯者:Jane


相關焦點

  • 復興中的「氫能源經濟」,究竟是什麼?
    導讀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和化石能源危機,因此受到世界各地政府的關注。氫能在沉寂了多年之後,近期在加州,「氫經濟」的開端終於要開始顯現了。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到2030年,氫能產業每年有望創造1,400億美元的收入,70萬個就業機會,到2050年滿足美國15%的能源需求。氫是宇宙中最輕、最豐富的物質,它的使用仍處於起步階段,加州被確定美國氫能源使用的搖籃,每年加州能源委員會會投資2000萬美元的資金來促進新能源的發展。
  • 「無家可歸人口危機」衝擊美國加州,白宮提議建「經適房」是認真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正面臨著一場嚴峻的「無家可歸人口危機」的考驗。當地時間17日,白宮公布了一份「美國無家可歸人口現狀」報告,稱在美國無家可歸人口最多的5個城市中,4個都在民主黨的大本營加利福尼亞州。到2018年1月,加州無家可歸者的人數已經超過13萬。
  • 東華能源投資邏輯(新材料氫能源的生產商)
    隨著頁巖氣革命成功,世界能源利用從「重石油、重化工」向「輕石油、輕化工」時代發展的趨勢,東華能源順應歷史趨勢,利用國外的丙烷資源和國際先進的丙烷脫氫(PDH)技術,發展丙烯產業,使丙烯產業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徹底擺脫了丙烯產業發展必須依賴石油裂解,為丙烯下遊產業尤其是聚丙烯新材料產業的大力發展創造了條件
  • 關於美國加州8月中旬的電力緊缺事件
    20年前,發生在美國西部能源危機——即廣為人知、震驚世界的加州電力危機,其嚴重的後果令人們至今心有餘悸;危機發生的原因和總結出的經驗,也值得業內警醒和借鑑。近20年後的2020年8月14-15日,加州因電力運行儲備不足等多重因素,導致部分地區因備用不足發生輪流停電的事件,又一次讓加州電力陷入「危機」疑雲。
  • 加州首府:綠色經濟促城市華麗轉身
    深圳特區報: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很多美國城市都出臺了各種救市措施應對危機,而薩克拉門託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卻出臺一個看似與救市關係不大的城市綜合發展計劃,你們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詹森:2008年到2009年,是我們最艱難的時候,受經濟和環境雙重挑戰的困擾,失業率一直高達兩位數,房屋因斷供被法院拍賣的數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 氫能源(氫氣)從哪裡來
    (氫氣)號稱人類未來的清潔能源,早在2006年11月13日國際氫能界的主要科學家聯名向八國集團領導人: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德國總理默克爾、義大利總理羅馬諾·普羅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英國首相託尼·布萊爾和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以及聯合國相關部負責人提交了有關氫能的《百年備忘錄》。
  • 加州期待與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加強合作
    人民網舊金山5月26日電 (張潔嫻)美國加州州長傑瑞·布朗(Jerry Brown)日前出席活動時公開表示,加州將繼續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投資清潔能源及汙染治理技術。他認為,基於中國和其他大國正穩步推進氣候治理,美國總統川普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態度或有所轉變。
  • 美國加州大停電 「賴」得著太陽能光伏嗎?
    美國部分媒體和某些專家把加州的大停電歸咎於間歇性的太陽能光伏。對此,加州太陽能與存儲協會的執行董事Bernadette Del Chiaro發表文章表示:這離事實太遠了!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上周末所有的太陽能光伏都在發電,加州的電力中斷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範圍更廣。
  • 美國加州2035年起禁售新汽油車 中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摘要:當地時間9月25日,據美媒報導,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周三宣布,為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加州將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動力汽車。此舉並不阻止加州人擁有或出售汽油動力二手車,預計能減少加州3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據悉,加州現有包括特斯拉在內的34家電動汽車製造商。
  • 開創能源貿易新紀元?德國知名企業皆看好俄羅斯氫能源
    根據AHK的說法,德國和俄羅斯的公司希望共同參與可持續能源聯合試點項目。 藉此機會,俄羅斯可以進一步鞏固其作為歐洲主要能源供應國之一的地位,並且在日益綠色環保的未來也保證這一地位。
  • 日本與氫能源(二):氫要怎麼「去」?
    車雲按:車雲菌打算從製造、運輸開始,講述日本氫能源、氫燃料電池車的前世今生,略學者、知乎範兒。此為本系列第二篇,製造出來的氫氣,要怎麼被運送「去」到它的工作崗位上?如果你錯過了第一篇,這裡有傳送門:日本與氫能源(一):氫從哪裡來?
  • 氫能源行業深度報告:氫能源有望開啟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低碳化轉型發展是中國應對內外部新形 勢、新挑戰的共同要求。目前,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 放源。國際上看,中國碳排放量在2003年超過歐盟,2006年超過美國,連續多年成為最 大碳排放國,這使得中國在國際上承受的碳減排壓力與日俱增。
  • 美國加州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中國角」系列活動開幕
    中國日報舊金山電(記者 常君 朱林)當地時間9月12日上午,生態環境部、美國加州政府共同舉辦的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中國角」系列活動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開幕式。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謝元、江蘇省副省長繆瑞林,美國加州州長布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主席斯特恩、美國加州大學副校長蘇伊士、能源基金會執行長海茨等嘉賓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從挪威的能源環境政策與應對氣候變化措施中,我們可以學到些什麼?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挪威能源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文章
  • 美國加州大停電,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從負荷預測到部門間溝通合作,再到危機處理的速度,加州電網管理制度之混亂,我們從這次停電事件中可以略窺一二。加州電力系統沒有實現統一管理。03 電力設施老舊滿足不了需求除了「制度失效」,加州電網的歷史問題同樣積重難返。電力建設缺乏規劃,近年來發展緩慢。美國能源部的一組數據顯示:美國70%的輸電線路和電力變壓器運行年限在25年以上,60%的斷路器運行年限超過30年。
  • 美國加州的經濟實力相當於全球哪個國家?
    加州作為美國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州,如果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那麼即便在全球範圍內,它也是很牛逼的存在,我們可以通過幾項數據來看一下加州的經濟到底有多厲害。2、人均GDP目前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截至2018年加州的人口總量大概是4000萬左右,人均GDP達到74205美元,這個人均GDP在美國國內可以排在第5名。
  • 前線視野|新冠疫情給世界的啟示:我們如何應對未來的危機
    Gonzalo Fuentes攝隨著全球各國開始逐步放鬆為防控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封城之策,哪些關鍵政策的變化可以推動經濟重啟,哪些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學習,以至於幫助我們應對另一個重要的危機——氣候變化做好準備呢?
  • 兩會訪談|吳英:推動氫能源技術產業化發展
    兩會訪談|吳英:推動氫能源技術產業化發展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5.27推動氫能源技術產業化發展——訪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焦化公司西來峰焦化廠吳英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焦化公司西來峰焦化廠測溫工吳英第三年走進人民大會堂。長年紮根基層的她,今年帶來了關於支持內蒙古烏海市創建氫能源經濟示範城市、關於加大和蒙古國能源合作,以及關於統籌推進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的建議。  吳英認為,氫能作為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是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國家和各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氫經濟產業發展。
  • 美國氣候現實計劃主席:可持續能源將創造超化石能源3倍就業崗位
    美國氣候現實計劃主席兼執行長Ken Berlin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上提到,應對氣候危機必須要實現化石能源轉型為可持續。可持續能源比化石能源更便宜經濟,傳統化石能源行業逐漸失去競爭力。未來清潔和可持續能源會創造比化石能源多3倍的就業崗位,提升全球繁榮,使我們更好地應對氣候危機。
  • 來論|應對疫情經濟刺激政策如何既推動經濟,又緩解環境壓力
    2020年5月,新冠疫情的全球防控開始出現逐步好轉的跡象,然而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仍在持續蔓延。世界貨幣組織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調整為負3%,德國政府預計,今年德國經濟將萎縮6.3%,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4月的失業率創1939年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