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擴容瀏陽主城。編制城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瀏陽河以北的城區控規,做好環線兩廂城市設計。加快城東新村、瀏陽河中路、新月半島、碧桂園等片區開發,推出北正南路片區、白沙路高尚社區、禮花廠片區、神農山莊二期等項目,策劃包裝翠園公園、道吾山、西湖山-浦梓港片區。完成禮花北路、石霜北路、復興南路、北正南路等重點城建項目建設,改造郵電路、西湖山路和12條背街小巷。
—
—摘自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本報訊(賀亞玲彭琛)3月的最後一天,陰雨連綿,瀏陽碧桂園銷售中心前,施工人員站在簷下避雨聊天。碧桂園營銷經理鄒衛勝卻沒有心情去欣賞景色,心裡算著施工進度又會減慢多少。
招商 結合提升城市品位
「第二期的樓盤開始預售了,即將全面推出,銷售情況良好。」提起銷售,鄒衛勝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們曾在一期開盤當天,創下150套「玲瓏」別墅售出超八成的業績。
碧桂園在引進之初就被定位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瀏陽城市品味」,與市委、市政府「建設宜居城市」的思路不謀而合。
通過招商引資企業對城市人居環境進行改造,對城市系統內各物質設施進行建設,並使之發揮功能,提供服務,真正為市民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從目前來看,這種方式確實很成功。
提質 城市擴張的新主題
提質是今年瀏陽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高速經濟」時代的來臨,讓瀏陽更加注重自身的對外形象。
提質可以從多層面得以註解:項目進展方面,瀏陽河中路片區建設項目徵地拆遷安置工作啟動,力爭用一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徵地拆遷安置任務;項目統籌方面,要求合理統籌舊城改造和東進南拓片區建設,發展外向型房地產業;城市管理方面,正式提出推進城市精細化、人性化管理,構建全民參與的城市管理格局的概念。
分解到具體任務則主要體現在硬體設施的修建上:建設禮花北路、石霜北路、復興南路、北正南路、秋收路、翠園路及瀏陽河六橋,改造郵電路、西湖山路和12條背街小巷,拉開城市骨架,完善配套設施,增強承載功能。
定位區域性次中心城市
作為大建設、大投入之年,今年我市城市建設的投資不容小覷。僅瀏陽河中路片區建設項目,總投資就達到22億元,這個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商業、居住、金融、文化娛樂於一體的高檔綜合性社區,形成與花炮文化城隔河相望、遙相呼應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人居環境的改善,幸福指數的提高,讓我們對市政府提出的「區域性次中心城市、長株潭後花園」的定位有了更加細緻的認識。
圍繞這個定位,今年的城市建設將強力推進瀏陽河東路、翠園公園等重點項目;繼續對城區的主要幹道進行提質改造,力爭三年後,全市所有城市幹道全部改造完成,為瀏陽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