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過去了,假期讓給外地遊客的西湖又該「還」給杭州人啦。
氣候最舒適、景色最宜人的金秋十月裡,漫遊這處「文化遺產」,怎一個美字了得。逛西湖逛出感情的老杭州們都知道,這個時節,最好看的就是藏在各景點的秋果兒,抬頭尋一尋,那些五彩繽紛的掛果植物,展現出別樣風情。
不過,只準眼饞,不準偷摘哦。
花圃高掛橙燈籠
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往年這時,花圃和中山公園的柿子都開始高掛紅燈籠,不過,今年有點不一樣。
從花圃東大門到西大門一路走過去,近百棵柿子樹像衛兵林立,不過,大多都只有樹頂保留著橙色的果實,其他柿子,都被小鳥偷吃了嗎?
「柿子熟透了就會掉下來,容易砸到遊客身上,那種汙漬比較難洗,前段時間還收到過投訴。」靈隱管理處工作人員說,他們趕在國慶黃金周前一周,將容易掉落的那些柿子都摘下了。
樹頂的柿子們,則跟西湖里的冬日殘荷享受一樣的待遇,留給遊客觀賞,也留給攝友入畫。
有那饞嘴的小鳥,拍著翅膀來吃個肚皮溜兒圓,偶爾也有小松鼠來湊熱鬧。如果你有幸看到的話,一定覺得這些小吃貨很可愛。
另外,西湖景區中山公園、馬一浮紀念館、花港觀魚孔雀園、植物園杜鵑園、茅家埠小蓬萊附近也有柿子樹。
三潭印月好多「金吉」
杭州人過年喜歡擺個金橘兒盆栽在家裡,諧音「金吉」,討的就是吉祥富貴的彩頭。
小瀛洲碼頭的20多棵金橘樹,特別惹眼,陽光灑下來的時候,一顆顆金橘就像披上一件件金色的外衣,像極了糖果,十分美麗。有人納悶,不過兩三米高橘樹上結滿了果子,倒沒被調皮的小朋友摘掉?
島上工作人員開玩笑:「島上遊客大概眼睛太忙,看三潭、雷峰塔都來不及。對小果樹沒那麼關注。」當然,跟環湖24小時開放的大公園不同,小瀛洲只在白天有遊客上島,管理起花木果實來,也稍有便利。
除了小金橘,烏龜潭邊的青橘子也很討人喜歡。景區內有一大片橘子樹,每棵樹上都掛滿了青橘,橘子的個頭跟山竹差不多。走到橘子樹下,一陣橘香,沁人心脾。這些天,有許多對新人特意跑到潭邊來,在橘樹下拍婚紗照。
蘇堤松鼠瞧不上海棠果兒
海棠花花姿瀟灑,有「花中貴妃」之稱。海棠果也毫不遜色,顏鮮豔欲滴,看起來很美,而且還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的作用。
不過,蘇堤的小松鼠們偏偏瞧不上這些果子。
「新上市的山核桃那麼貴,遊客都捨得餵給它們吃,小松鼠嘴巴刁慣了,怎麼還肯吃這個?」蘇堤上的清潔工王阿姨很酷地擺擺手,告訴記者,「小動物和人都是一樣的,如果海棠果兒味道好,你也搶,我也摘;幸好它吃起來有點酸澀,不入人家法眼,才能長久地留在這裡。」
花港觀魚東門的20多棵海棠,大約兩米多高,海棠果早就掛滿了枝頭,吃起來像山寨版的山楂,有點酸有點澀。
吉慶山板慄,最怕長竹竿
板慄果子或青或黃,雞蛋大小,渾身「鋼針」,掛在吉慶山隧道北口大樹上,看起來氣場強大。不過,它最怕市民們悄悄背來的長竹竿,輕輕一敲,就滾落地上,要是剛好一輛汽車從隧道裡呼嘯著出來,還會被壓成爛泥。
茅家埠村裡人對偷打板慄的遊客有點生氣:「幫我們呼籲一下,請大家保護西湖景區的一草一木。」
脹鼓鼓的板慄是秋天最誘人的果實之一。一般一個板慄果兒能剝出三四塊板慄,很多人根本等不及紅燒燉肉,直接就將它當水果吃,軟綿粘甜。
「茅鄉板慄」很有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茅家埠板慄成林,現在少了很多板慄樹,不過吉慶山西邊還有很大一片,雙峰裡雞籠、三臺山路高麗寺附近也有。
仔細一瞧,杭州話叫「麻慄果兒」的樹,山上也有不少。它跟板慄像孿生兄弟,長得像,而且常常混居,很多人都分不清它們彼此。不過,它可不怎麼美味,當然也就沒那麼受歡迎。
金秋時節,果兒排排坐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有好多秋天的果子,這時節也紛紛現身。
銀杏果,可在西湖景區各處找到。上香古道茅家埠有五六十棵銀杏樹,三臺山路于謙祠東面有很大一棵,龍井村的龍井茶室前、梅靈北路茅家埠段等都有,五雲山上還有一棵銀杏樹王,1400歲了。
大家常說的香泡,學名叫枸櫞(jǔyuán),也叫香櫞,跟常吃的文旦都屬於芸香科,可以入藥。靈峰探梅附近、植物園不到一點的地方,有二十多棵香泡樹。那一顆顆香泡,比人腦袋還大。
蘇堤左右兩邊的那幾百棵果樹也引起了不少遊客的注意:這到底是啥?能吃嗎?這些行道樹叫「肥皂果」,學名叫「無患子」,常用於綠化。以前也有人收購了做肥皂,收購價是五毛錢一斤。特別要注意的是,肥皂果裡面黏黏的,而且有毒,不能吃哦。(感謝讀者鄭先生提供線索)(楊曉政 韓雅珺 林雲龍 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