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
(1)明確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學校秉承「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對標國家標準和專業認證標準,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重構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具有人文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和引領教育發展的優秀教師。
(2)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承擔了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紮實推進雲亭2.0(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以及卓越2.0(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鼓勵相關專業積極探索拔尖人才培養模式,落實「一制三化」(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
學科大類培養:學校部分專業按照學科大類招生,入校後通過1-2年的專業基礎教育後,在學院選擇專業分流培養。
雙學位、輔修:在校進行本專業學習的同時可跨學科專業修讀專科、本科,攻讀雙學位。鼓勵學生在聯盟高校間修讀輔修專業。
(3)完善的課程體系。學校致力於構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的一流課程體系,建設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文明對話與國際視野、哲學智慧與批判思維、科技進步與創新精神、經濟活動與社會管理、藝術品鑑與人文情懷、成長基礎與創新創業和從師能力與教師素養等八個系列通識教育選修課。
(4)靈活的彈性學制。學校本科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3—6年的彈性學制。學生取得學籍後,在規定的3—6年學習年限內修業,可提前至3年畢業,也可延長至6年畢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最長不得超過6年。
(5)兩次轉換專業的機會:為滿足學生專業志願,學校本科新生有2次轉專業的機會,第一次轉專業於新生報到一周後進行,第二次轉專業於一年級結束時進行。
2.大力推進本科教學改革
堅持以「金課」建設為目標,對標課程標準,深化專業教育、體育與健康教育、藝術教育、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等課程改革,推廣問題教學、探究教學、協同教學、案例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大力推廣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重塑課堂新形態,著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3.注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聚焦實習實訓,構建涵蓋勞動教育、實驗教學、實習、見習、科研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創新實踐、學術研究能力培養等與理論教學體系既密切聯繫又相互獨立、內容循序漸進、層次分明、目標明確的實踐教學新體系。
積極開展富有專業特色的學生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以學分認定的方式將素質拓展與專業學習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倡導本科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每年投入150萬元專項經費實施基礎活動、課題研究、學科競賽三個層次的「本科生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倡導本科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各類高水平學科競賽,提升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實施雙創教育精深化推進、雙創能力精準化提升計劃,建設符合學校發展定位與人才培養要求的校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平臺和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系統指導和專業服務。
4.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機會
學校每年有近10%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多名學生先後被推薦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院校及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繼續深造。
全面實施「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按照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方案,學校採取推薦免試方式,每年從項目試點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擇優遴選學科教學(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政)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行「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即本碩過渡階段1年和教育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2年,達到畢業條件者頒發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5.完善的資助體系
學校有一套完善的獎、助學金體系,獎勵品學兼優學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分為國家獎學金、學校獎學金,其中學校獎學金設有10餘項;助學金分為國家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和社會資助金等2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