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望和沮喪,在人生一段長長的旅程中,看不見光,在那些難熬的歲月裡,我們該如何度過,又該如何在黑暗中尋找自己人生的方向?
也許你聽過了許多道理,學過了許多方法,可是不管用,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的人生只有從我們自身向內尋找,才有可能找到答案,外界的道理和方法沒有觸動你的心靈,沒有在你的行動引發經驗,那只是別人的道理和方法,對你就絲毫不起作用。
一個人是多想改變,多想走出心靈的困苦,不是因為嘴上說說的煩惱就會促使你改變的,要真正處在危險意識中,覺得被命運掐緊了喉嚨,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日子,你就會真正去尋求改變。
如果你真正有了這種意識和需要,我想,這本《在難熬的日子裡,做內心強大的自己》,對你應該是有用的。因為我正是在人生非常絕望的時候,遇到了這本書,不僅給了我很多心靈的安慰,還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一、找到自己,愛自己
我曾是一個很自卑的女孩,在獨處時,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在人前時,又總是關注著別人的表情,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總是在書中尋找最正確的做法和最得當的表現,可是由於太在乎外部世界,每次在人前還是讓我無所適從。
我從這本書中,讀到了一個故事,給了我很大啟發,也對我的心靈帶來了巨大衝擊。
故事講述的是世界影后索菲亞·羅蘭。她曾經只是個平凡的義大利姑娘,後來卻成為了一名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16歲那年,她獨自離家到大城市闖蕩,經過耐心的等待,她終於得到了試鏡的機會。可令人失望的是,她試拍完畢後,竟被攝影師們一口否定了,他們都嫌她長得難看,不上鏡。之後她又試了許多的方,結果都是一樣。她天生倔強,並未因此放棄心中的夢想。
萬幸的是,當時有個導演獨具慧眼,懂得對她欣賞,於是建議她按照當時對演員的要求去整容。當時的羅蘭雖然年紀不大,卻頗有定力,她當場否定了這個建議。羅蘭對自己的真我有信心,沒有盲目聽從他人的建議,她堅持勇敢做自己。她對自我的珍惜打動了這位導演,這位導演開始對羅蘭另眼相看,繼而發現了她身上真正的美,接連讓她出演電影角色。羅蘭緊緊抓住每一個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獨特美。
後來,羅蘭憑著自己的特色及出色的演技一舉成名,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贏得了自己的一片天。 多年後,蜚聲世界影壇的索菲婭·羅蘭,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成長曆程:「做演員一直是我的夢想,但我誰也不模仿,也從不理會什麼時尚。我有自己的主張,我堅持做自己,由始至終從未放棄。」
索菲亞·羅蘭的經歷讓我知道,一個人只有真正愛自己,認可自己,世界才有可能認同你。如果你一直以別人的審美標準和行事依據為自己尋找一席之地,是很難被別人認同的,就算有時獲得小小的成功,也很容易被人取代。而你,不可能永遠按照別人的標準生活,一旦你有時在無意中表露了自己,就有可能面對人設崩塌的危險,讓你被千夫所指。
《在難熬的日子裡,做內心強大的自己》這本書裡,作者並沒有為我們粉飾太平,對我們講述世間的美好,而是從殘酷的真實出發,承認世事的艱難、世界的黑暗,就這一點,也就給處在艱難狀況下的人,許多的安慰,有一種被理解被抱持的感覺。
要一個人愛自己,首先要理解她,讓她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讓她知道她的感覺是對的,不要用煤氣燈式的效應試圖扭曲她。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沒有很深地認同,可能是在童年時期被人經常的否定,或在成年後經常被人用煤氣燈效應扭曲感知,愛自己,其實是一種可以後天培養的能力。
唯有學會愛自己,內心才能有定力。當我們真正意識到自我的存在,能遵從自我的知覺來應對世界,我們才能做到正愛自己,從而活出自己的風採。
二、學會應對,找到與世界和平相處的方式
我們覺察出自己、學會愛自己後,很容易陷入到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外界的存在和別人的感受。現在很多自私自利,受不得外界一點不適的人,都是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要找到人生的方向,告別難過的苦痛,我們必須學會應對,找到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方式。
世界從不美好,但我們要學會應對,打開壁壘,讓自己的生命中有陽光照進來。在這個世界,我們從來不是寵兒,不要奢望別人對你投懷送抱,極盡好意,我們要走進世界,與他人創建聯結,必須主動示好,以一顆有包容的心做自己良心覺得該做的事,而不是刻意逢迎,因為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憑著感覺感受到對方是不是真心。
有這樣一個小男孩,他在火車站遊走,而腳上一雙破舊的鞋子,有一隻已經掛不住腳了,他找了個臺階坐下來,試圖把它修好,可是最後還是無濟於事。他只好無奈地扔掉了那隻爛鞋,光著腳繼續往前走著,一副愁苦的表情。
此時,一個穿著講究的男士領著一個小男孩從他面前匆匆而過,對方那雙簇新的黑皮鞋一眼就被他看到了,他的視線隨著那個男孩用紙巾擦皮鞋的手來回移動,雙目流露出一種渴望之情。
可是火車到站後,在擠火車的過程中,那個小男孩的鞋被後面的人踩掉了一隻皮鞋,竟還渾然不覺。這個光著腳的男孩飛快地跑過去拾起了它,貪婪地盯著看了幾眼,之後他跑著想把鞋送過去,可是現實並不給力,他好幾次把鞋擲給倚在緩緩開動的火車門上的男孩,但是都失敗了。在火車即將加速的時刻,只見車上的男孩毫不猶豫地脫下另一隻黑皮鞋,朝著他的方向扔了過來。
他俯身拾起地上的皮鞋,一臉興奮地衝車上的男孩揮手致意,只見那個男孩也在笑著向他揮手、點頭,他們就此告別!
世界從不以好意待我們,但我們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人,以善良與忠誠與別人相交,當別人意識到我們的好意,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卸下防備,與你相交。
因為這個世界紛繁複雜,毫無企圖的善意總是彌足珍貴。一個人生在谷底,也要有做高尚人的氣度,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知道你是鶴立雞群,是與真正的下等人不同的,才會奮力把你救出谷底。
我們應對世界的方式,來源於我們自身的選擇和內心的感知,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也能夠包容這個世界的不完美,那麼世界才有可能接受、擁抱我們這個不完美的人。
三、享受過程,看淡結果
人生處處是荊棘,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仍要以自己的姿態去追求人生。我們每個人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好高騖遠,不急於求成。人生是一粒種,無論投身於肥沃或貧瘠的土地,都可以生根發芽,長成生命最倔強的樣子。
小冬是一個農村出身的大學生,畢業後銷售、財務、媒體都做過了,但是一直沒什麼起色,他捫心自問:我到底能做什麼呢?或許多年的學校生涯,讓他怯於與人交往,他好似只願與自己的內心打交道,他迫切地想要逃離到一個清靜之地,又迫切地想找個工作,否則生存都成問題了。
終於有一天,他難過得哭出了聲。他媽聽見了,為他擦乾眼淚,安慰說:「孩子,這沒有什麼值得傷心的,年輕人多摔打一下沒什麼壞處,後面一定會有更適合的事等著你去做。」
後來,小冬去到外面的大城市打工,他接連做過許多工作,又都沒什麼起色。每當他沮喪地回來後,他媽總是安慰她,從沒埋怨過。終於,三十歲那年,他憑著自己的體育天賦,做了一家健身館的教練。再後來,他自己開辦了一所體育運動中心,兼賣體育器材。幾年後,他事業有成,已擁有豐厚資產。
一天,他和母親聊天時,他疑惑地問:「媽,你當年為什麼總對我有信心?」他媽這樣解釋說:「我可是在農村種過多年地的啊,我知道,只要是塊地,總能種點什麼,種不了麥子就種玉米,種不了玉米就種豆子,實在不行就種紅薯,總有一樣是合適種的,末了也終會有所收成。」
尋找自己人生位置的道路,是曲折而又多艱的,也許困頓叢生,也許阻礙重重,但只要你堅信自己能行,並且不停歇地去尋找,那麼終有一日,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所有的一切就像靜待花開,不急不徐,才不致在焦慮中亂了分寸,在等待中失了耐心。人生陷入苦悶,本就是按下暫停鍵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停下奔跑的腳步,好好安撫自己的內心,讓它變得充盈而強大。
萬事萬物都是在盈虧之間不停地轉換,你陷入谷底,只代表你需要休息需要充盈,如果你能在這個寶貴的時間越快地調整自己,就越能更快地渡過這段時間,回歸到正式的跑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你苦悶的時候,別人可能意氣風發,但這種狀態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任何人都需要補給,才能再重新上路。所以當我們處在難熬的時期,千萬不要焦慮,處在意氣風發的階段,也不必驕傲嘲笑他人。
生命的節奏就是這樣,有張有馳,有松有緊,我們坦然接受,用心調整,一定可以找到人生新的方向,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