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19日電(通訊員 韓冬野 王思揚 攝影 楊欣)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18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用「一誦、一講、一唱、一言」發出有力的抗疫「聲音」,迎接這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特別的節日。黨委書記周月紅,黨委副書記陳旭巖、王克霞,副院長王勁、魏來、張萍等醫院領導,以及外派支援醫療隊員代表、各部門主管等職工代表出席活動。活動通過北京青年報·北京頭條客戶端同時在騰訊、網易、鳳凰網、新浪網等8大網絡平臺進行直播。
一誦——抗疫命運與共
回望庚子年,就在這場疫情中,拉開了極富挑戰的序幕。1月中下旬,清華長庚人開始迎擊新冠肺炎,及早進入戰備狀態。退掉返鄉的車票,放棄和家人的約定,親筆寫下請戰書,接受一切命令。
群誦
保障正常醫療,百餘名同仁抽身支援發熱門診與隔離留觀病房;11名清華長庚人緊急出徵,馳援武漢;院長親自帶隊科技攻關併到武漢部署科技防控系統;66名清華長庚人分赴佑安、地壇、小湯山兄弟醫院支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又起,召再戰,支援武漢護士姚潔林再次帶隊7名同仁前往地壇醫院支援;500餘位清華長庚人枕戈待旦,緊急集合,支援社區,走進校園;檢驗團隊加班加點奮戰,檢測新冠核酸;在關鍵的時刻,上海復旦大學檢驗醫療隊來了,不辭行路遠,同袍共時艱!從地方到國家乃至世界,抗疫,我們命運與共!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安宇林、9B病房護士劉婭、病理科技師李勇、宣傳中心專員韓冬野,用一段群誦重溫這段艱難而充滿力量的歲月,用抗疫的一幕幕串連起清華長庚人「服從大局、責任擔當、救死扶傷、醫者仁心、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抗疫精神。
一講——「我的抗疫故事」
回首半載已過的庚子年,每個參與者的身影和記憶,經久難忘。在醫院宣傳中心聯合黨辦、工會共同舉辦的「我的抗疫故事」宣講比賽中,支援武漢、北京兄弟醫院、堅守大本營的同仁們紛紛登臺,分享令自己感動、難忘的經歷。
那是「95後」第一次一個人過年、第一次去武漢,在最激烈的抗疫一線,成為一名合格的預備黨員;那是在北京佑安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堅守,一直「倒時差」;那是在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隔離區,彩紙綻放出燦爛的花兒;那是一次次地出發,和高溫抗衡;那是疫情的搶救,危急加倍……
王克霞分享
在黨委領導、工會大力支持、全院員工積極參與下,醫院黨委副書記王克霞帶領宣傳中心將這些故事凝結在一起,合成一本《庚子年戰疫》圖文集。「用這本集子為歲月留痕,為成長留念,為階段性的勝利點個讚,更為精彩的生命加油鼓勁。」王克霞說。
《庚子年戰疫》圖文集揭曉
一唱——志願者獻上原創歌曲
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醫院是抗疫、防疫的關鍵一環,全體醫護技管人員堅持把本位工作做好;而群眾才是最大的抗疫主力,他們在保持對疫情關注的同時,做好自我防護,並對疫情防控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合唱《你是這樣的白衣戰士》
5月,疫情剛剛穩定,來自社區的志願者們就重新回到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幫助維護醫療秩序、引導患者就醫。隨著疫情的反覆,他們也在隨時準備著,應醫院需要而動。他們帶來了一首由長庚醫院醫生填詞、志願者霍秉魁作曲的原創歌曲《你是這樣的白衣戰士》,表達對抗疫的醫務工作者們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崇高精神的敬意。
一言——暢言夢想和成長
張萍作主題發言
慶祝中國醫師節,聽聽來自醫師們的給力聲音。張萍副院長以「夢想,伴我飛揚」為題作主題發言,回顧了初來醫院創業的心路歷程。張萍表示,醫院「依現代醫學之範式,預健康科技之未來,借國內外先進大學之經驗,立卓越人才培養之模式」,創業6年取得累累碩果;未來更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助力國際一流的清華,成就世界領先的醫療。
趙喆作分享
青年醫師代表、骨科副主任醫師趙喆圍繞如何做有清華特色的學術型醫生,從積極的態度、創新的思維、成就醫工結合的夢想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思考。
周月紅總結髮言
活動最後,周月紅代表醫院黨委向奮戰在一線的醫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全體醫務人員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她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次疫情中,清華長庚醫院經受住了考驗,磨鍊了意志,在淬鍊中得到成長。全院醫務人員白衣執甲,自強不息,展現了清華長庚人的責任擔當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醫院如今邁入了一個發展的新階段,努力在醫學人才培養領域走出一條獨特的清華醫學之路。
供稿:清華長庚醫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