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飯煲好在哪兒
高科技多選擇煮飯程序
分段式壓力設置
特殊材質鍋體和內膽
日本電飯煲一般會提供20多種以上的烹飪模式,從快速煮飯、煮稀飯、蒸汽控制這類常見的,到「極美粥」、什錦飯等這種不太常見的,非常智能和便捷。據說,虎牌電飯煲曾經試驗烹煮了幾萬噸的大米,就為一個最優的煮飯程序,這鑽牛角尖的精神可見一斑。
IH內膽直熱也是高端電飯煲的必備技術之一。IH是電磁加熱(Induction Heating)的簡稱,電磁加熱技術是通過多級線圈,實現了對整個內膽的環繞加熱,加熱更加均勻,而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省去了加熱盤的熱量傳導過程,加熱速度更快。
簡單來說,傳統的電飯煲只能間接加熱鍋子底部,而IH內膽直熱則是整個鍋體環繞受熱。
同時IH電飯煲還能對米飯燜制過程實現精準程序控制,根據米飯各個加熱階段的需要設定不同的加熱方案,米飯口感和營養都有大幅提升。而這項十幾年前就在日本開始普及的技術,國產品牌在2011年才研製成功推向市場。
在日本IH技術早已普及,而壓力IH才是電飯煲高科技含量的巔峰體現。帶壓力的電飯煲主要有以下三個優勢:
在煮飯程序的早期階段增加高壓,可使更多的水份浸透到米的內部。作用是提高酶的作用,促進糖分的分解,使米飯口感更香甜。
在蒸飯程序中進行加壓,可蒸去多餘的水分,讓米粒提升了粘度和彈力,卻又粒粒飽滿、顆顆分明。
通過加壓、減壓過程的往復,使米飯上下翻滾攪動,受熱更均勻,營養轉化更充分。
理想的電飯煲內膽應該具備以下特點:導熱快、導熱均勻、耐磨損、易清潔。
米粒在內鍋中的受熱主要來源於水的熱對流和金屬內鍋的熱輻射,而不同材料內膽的熱輻射能力是有差異的。所以日本各大廠商在內膽材質上大做文章,有的用純鐵純銅加強導熱性,有的使用炭或陶瓷塗層加強熱輻射能力,有的甚至使用白金、鑽石等導熱極佳的材料做塗層。
常見的日本品牌電飯煲內膽有如下幾種:瓷晶內膽、黃晶蜂窩內膽、鈦氧黑鑽內膽、紅外內膽、紫砂內膽,在不粘、導熱、耐磨等功能上都有各自的擅長,但說實話,對米飯口感上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特色技術各有千秋
看日本人民最愛哪款
米飯好不好吃當然因人而異,但基本逃不開甘甜度、口感和粘度這三大指標。而日本人在此基礎上,更鑽研出了近乎「龜毛」的米飯評價體系,例如:水分的吸收度,筷子插入的順滑度,米的鬆散均勻程度等,著實讓人佩服。
日本主流的電飯煲品牌主要有七個,價格和技術的複雜程度基本成正比,要說特點也是各有千秋、難分伯仲,很難挑出一款集萬般寵愛於一身的完美電飯煲。買東西萬變不離其宗的一點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最合適的嘛。當然,如果你預算有限,在3000元以內,那就直接跳過這張特色技術的總結表吧……
點擊圖片可查看清晰大圖
參照完這張技術總結表,再來看購買攻略:
加熱方式是評判電飯煲性能的第一標準,常見的有加熱盤、普通IH(Induction Heating 電磁加熱)和壓力IH三種。建議至少購買IH的,最低2500多元的價格也還可以承受;如果經濟實力允許,可以考慮買壓力IH,和普通IH也有質的飛躍。撇開加熱方式的不同,雖然各品牌都將內膽的材質和形狀作為賣點,基本性能均有保證,但所宣稱的口感差異其實微乎其微。七大品牌中,真空技術只有東芝和日立有,這兩家的價格自然也是最貴的,口感提升也是可見的,但顯然性價比就略低了。夏普的洗米技術,看到的評價太少,不好評判,根據一般經驗,噱頭的可能性略高。松下的Smart App技術,只有高端系列才有,在國內也無法使用。這兩年,虎牌和象印倒是越來越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追捧。
容量也是購買電飯煲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通常來說,3L的電飯煲已足夠兩到三人的家庭使用,4L則能滿足三到四人,5L則可以給五個人以上用。當然,還有6L、9L等大容量的可供選擇,但普通家庭基本是用不著的。
如果還是覺得無從下手,那麼再來參考一下日本消費者的選擇。在日本最著名的購物比價網站kakaku.com電飯煲品類的排名如下(數據日期:11月3日至11月9日):
銷量排名TOP20中,象印10席,松下8席,日立1席,三菱1席。
關注度TOP20中,象印10席,松下6席,虎牌2席,日立1席,三菱1席。
滿意度TOP20中,象印8席,松下6席,虎牌4席,東芝1席,三菱1席。
而滿意度前5名分別是松下、虎牌、松下、象印、松下。象印的性價比較高,因此銷量和受關注度總體最高。松下和虎牌相對最為平衡,口感的口碑和銷量都較好。
看了這麼多可能好奇哪裡買
因為Gilt在做象牌限時特賣,所以今天就先推薦這了
雖然美金貴了但折扣算下還是合算的
而且Extrabux返利網還能給你3%返利
除了電飯煲,還有超保暖的保溫杯
日式保溫飯盒,自從買了這個後再也不要其他飯盒
連真空鍋什麼都有!
點擊閱讀原文到Gilt購物!還能拿3%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