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家長提問:我是天津市南開區中營瑞麗學校的學生家長,我想借這個機會,問一下中營瑞麗小學和中營小學究竟有什麼樣實質性的關係?在辦學的實際過程中,在這個中營瑞麗上學的孩子們,能不能享受到像中營小學那樣的優質的教學資源。
班局長:中營瑞麗小學是我們南開區西部的一個小學,坐落在天拖的地塊。他的前身是華寧道小學。它是15年開始建設,17年投入使用。我們南開教育也是實行集團化的辦學,為了提升我們名校的輻射引領的作用。我們也是選派了南開中營小學當時的副校長王芳到(中營)瑞麗小學擔任校長。既移植了一些中營小學的一些文化,又結合以前華寧道小學自身的辦學特點和他們的校園文化。打造了富有中營瑞麗小學本身自己特色的辦學理念和一些文化。
中營瑞麗小學校長王芳:首先感謝家長選擇了對中營瑞麗小學的信任,把孩子送到了我們的學校。
我想先介紹一下我們當時學校成立的背景。中營瑞麗小學的前身就是華寧道小學,它坐落在老天拖的老舊小區,當時佔地面積只有6000多平米。南開區委區政府為了滿足咱們天拖地區老百姓對新優質教育的需求。在保澤道這個位置,建了我們中營瑞麗小學。目前的佔地面積呢有13000多平米。
2017年開始投入使用,但是為了不斷的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真正辦好百姓家門口的這個學校,當時我們是在教育局的指導下,包括區委、區政府做了這樣的一個決定,就是實施集團化辦學。當時我們就訂立了集團化辦學的目標——要和中營小學聯手,在五個方面實現融合。一方面是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管理文化,還有學科思想,課程建設和學生群體這五個方面相融合,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學的融合活動。所以這個資源還是非常好的,我們也能夠共享到中營小學的優質教育資源。
另外一個老師流動的問題。因為中營、中營瑞麗小學的集團化辦學在南開區是首個公辦學校的(集團化辦學)。所以我們在做的時候是比較慎重的。我們是分階段來進行的。在前幾年的時候,我們重在教育思想和管理文化的融合。那麼至於教師的流動的融合,我們放在深度融合的一個層面上。那麼我們現在三年了,我們應該完成了我們的教育思想的融合,管理文化的融合,課程建設的一些融合。至於教育資源的融合,我們想這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內容。因為只有當我們走進了這所學校,對這所學校做了深入的了解之後,我們覺得在教師流動起來的時候,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解決中營瑞麗小學前身華寧道小學當中存在的教育教學薄弱環節和實際問題。
尤其我們是第一所,而且大家也知道集團化辦學不是說一所名校帶一所。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集團化辦學老師流動起來比較方便。他可能是一所學校帶多所,要是盲目的做教師的這種流動,實際上是不利於學校的發展。
而且我們有訂單式的調研,這幾年我們兩校合作探索出來訂單式的調研。我們每年兩個學校統一的命題是要進行學勤的質量調研,目的是要發現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那麼我們再根據調研出來的問題,徵詢教師教學當中的困惑。營瑞麗小學的教學主管把集中出現的問題,與中營小學的主管進行溝通。這樣請對方的主管,根據我們的需要,選擇適當的老師,走進我們的學校做觀摩教學,做具有實操性的教學講座和我們的老師進行深層次的交流。
這樣是非常能夠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我們老師也覺得非常的解渴。那麼我們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津雲網友:去年在靜海團泊湖新建了一所學校叫翔宇力仁學校。我們想知道這所學校和翔宇國際學校到底有沒有關係。
班局長:翔宇力仁學校和翔宇國際學校都是翔宇學校的系列學校。都秉承了「生命高素養」的理念為辦學的指導思想。以「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為校訓。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社會上也取得了良好的聲譽,它的不同之處就是翔宇力仁學校坐落在靜海的團泊湖新區。他的建築面積不到7萬平米。它有學前部,也就是幼兒園,還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他面向靜海區還有全市招生。
南開翔宇國際學校坐落在南開區,它有小學部和初中部,主要是面向具有南開戶籍的學生。主要在招生對象上它們還是有區別的。但是都是翔宇學校的系列學校,在辦學理念上都是一樣的。
天津教育報讀者:我住在王頂堤片區,所謂南開的南片區了,南開呈現北強南弱極其不均衡的教育資源配置的情況,包括小學、初中急需平衡師資力量資源。老師是不是可以定期的來流動,打破這種重點資源集中的問題。另外王頂堤片區新星小學是一所普通的小學,居然六年級分三個不同的校區。有一個就在這個菜市場的周邊,環境相對差一些。為什麼不可以調整相關的土地資源。因為這個位置毗鄰著原來的王頂堤商業市場,現在是一片空地,是不是可以把這片空地改為學校用地。。
班局長:這個關於教師交流的問題,我們剛才也跟家長匯報了,我們也加大了這方面的力度。我們去年有300多名教師,三年來一共有1000多名教師在我們校際間進行交流。根據他們學科的特點,還有教師的職業能力的水平,我們也向一些薄弱校進行一下傾斜。在這邊方面我感覺我們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網友給我們這個建議也非常好,我們回去以後,還應該在教師的交流力度方面,在實操性上,再進一步的加強。關於南部片區這新星小學的問題上,家長反映的這個情況有一部分可能還是還是有出入的。
新星小學校長高育紅:新星小學現在是三個校區,六年級是在一個校區。新星小學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咱們新星小學擁有2700名學生。分成了三個校區,一個是文苑校區,一個是雅苑校區,一個是儒苑校區。一個是在苑中路上,兩個是在迎水道上。這三個校區之間的距離,步行最遠的兩個校區之間,大約也就12分鐘。近一點距離的校區也就是步行5分鐘就到了。
我們現在這三個校區,每個校區擁有兩個年級。剛才家長朋友提到了,我們有一個校區離菜市場比較近。的確是比較近,儒苑校區離美麗菜市場比較近。但是我們每年的開學之前,我們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跟街道、執法部門,還有交管,包括公安,把這條路幫助我們清理出來,給孩子們留有上學放學的安全通道。同時我們學校也加大了做隔離柱,隔離帶,包括孩子們放學有固定的時間,同時我們還錯峰,我們進校的時候是錯峰的,出校的時候,我們是南門和北門都可以出校,就是把孩子分流開了。
再有我也特別感謝我們新星小學的家委會,我們每天新星小學的家委會都能堅持上崗,跟學校一起護導孩子進出校。我也藉助這個平臺,非常感謝他們的。
當然只有還要做的更好。後面我們把學校的外部環境和其他一些執法部門聯合把它做的更好。
班局長:我可以再補充一點。為了解決多校區的問題,我們今年在迎水道校區又改建了一個教學樓,教學樓也可以容納24個班。預計明年的9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另外剛才反應王頂堤商業用地的那個問題,它的土地性質是商業用地,我們在王頂堤有教育用地的儲備,離那地塊也不算太遠。我們回去以後跟我們的規劃部門、土地部門,我們積極的加強聯繫,進行溝通。爭取把我們的布局更加的合理一些。
津雲抖音平臺網友:南開區的小學有足球課嗎?
班局長:南開區的小學裡頭,凡是有足球傳統校的一些學校,我們都設置了足球課。另外也是根據學生的特點,每個學校也是開足體育課的同時,根據學生的特點也是開設了足球課。另外我們在課後的一些素拓訓練當中,我們引入了一些專業的俱樂部,對有興趣愛好的小學生,進行這一方面的培養。
二十五中學校長李忠益:我們學校是南開區其中的一所足球特色學校,那麼在區教育局的統領下,我們不僅有足球特色,也有籃球特色,也是國家級的籃球特色校。在足球當中就像剛才班局長所說的,不僅我們注重課堂教學中將足球特色融入到體育課當中去,特別是結合初中階段的綜合改革,足球納入到未來的中考改革中的其中一個體考項目。那麼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通過這樣一種探索,使我們的體育課更加有生機。再一點,我們藉助於課後的素質拓展,藉助於我們專項的訓練,培養足球方面有特長的學生,能夠成為他人生當中的一個興趣愛好,助力他將來身體健康方面的長遠發展。
天津廣播的網友:希望能夠在這裡討論一下小學的每周二能不能上整天課?個人認為上整天課其實對家長和孩子都是有好處的。
南開區教育局小教科科長孫方: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南開區都是按照天津市中小學課程計劃安排意見來安排課時。因為這個意見當中,對於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周課時量是有明確的規定,而且是不能突破的。所以我們各個小學是依據這個規定,按照課時總量科學合理的來安排一周之內孩子們的課表。實際上四天半的時間確實能夠保證我們開齊、開足、開好各類課程,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也是從孩子們的這個身心發展的角度來看。因為畢竟小學生年齡小,遵循他的身心發展規律,如果一周之內有一個半天讓孩子回到家裡,適當的放鬆休息,讓他們的身心得到一個調整,實際上也是有利於孩子們後半周的學習,能夠以更飽滿的精神學得更好。其實也有利於提高我們孩子的學習效率。
我們南開區小學都有課後服務。不僅僅是周二,周一到周五每天課後都有課後服務,都是根據家長的需求來安排彈性放學。其實周二下午我們有的學校會開展一些素質活動,也有的學校如果家長確實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向學校提出來。那麼我們學校也會根據家長提出的實際的情況,按照家長的需求給予一些服務。
現場家長提問:想問一下關於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問題。我的女兒現在在天津大學附屬中學上七年級,前兩天女兒回來跟我聊天,說到了她在學校遇到的一些困難。七年級就是初一對於孩子來說,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學習和生活的環境,新的老師和同學們,都是陌生的面孔,女兒突然跟我說,她好像不知道怎麼和朋友之間交流,不知道怎麼交朋友了,我想可能有的家長朋友也跟我有同樣的想法吧。因為咱們今年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基本上孩子們都是在家裡面通過網絡進行學習,不管是生活和學習的空間都非常的狹小,更沒有朋友實地的在一起玩耍。現在複課了,而且又是一個新的學習的環境,就是突然間有了這種溝通的困難,有了這種複課後的焦慮。而且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好是青春期,本身就非常叛逆,跟家長之間溝通的時候,也容易出現矛盾。所以今天借這個平臺,希望局長和各位校長能給我們支支招。看看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緩解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天大附中副校長林錚: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面,從小學來到了初中,七年級,孩子會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人際交往的問題、比如說剛才我們所說的這個學習壓力的問題。就像一個人在一個充滿著陽光的地方,突然間來到一個黑暗的一個環境裡面,我們人的眼睛需要一段時間能看清屋裡的東西。那我們的心裡其實也需要一個類似的這樣的適應期。
我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不光是您的孩子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包括我們成人,其實都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但是學校有責任去幫助孩子儘快的融入到一個新環境裡邊,並且為他今後的心理的發展還有成長要注入更多的這種助力。
七年級的孩子,就像您所說的,可能漸漸的進入青春期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些比較典型的一些心理特徵。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他們的這種自尊感增強了。然後他們還有充滿著這種自由的幻想這種想法也多了。還有就是開始著手塑造個人的形象,這個好像也多了。剛才您說您的孩子是女孩,可能現在漸漸的您看她生活可能多的是照鏡子呀,或者是在語言方面更多的去塑造自己這樣的一個階段了。可是這樣的階段裡面,雖然她有這樣能力的增強,但是她畢竟現在應該是12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對情緒還有行動或者叫做行為,他的控制能力還不是很強。我們用一個詞來說吧,就眼高手低。眼睛眼界要開闊,但是他的能力還不足,尤其對自己的情緒的控制能力不足,所以也會導致他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剛才您所提到的疫情的原因,在家裡邊時間長了,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影響,然後再到了一個新環境裡面,有更多的這種不適應。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把這個東西更多的聚焦於情緒的管理上。或者是我們所說的情感的管理上。情感或者叫做情緒管理好了,那麼後面就不會導致比如說過分的焦慮,或者是厭學這樣的情況。那麼以我們天津大學附屬中學為例,我們有一些活動讓他們儘快的融入到新的集體,新的生活之中。
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吧。我們首先有一個叫做藝術表達的輔導課程。第一個主題就是傳承經典,以美潤心。我們找來一些能夠容易被學校所傳承的非遺項目引進到校園裡面來。比如說有剪紙,木刻的版畫,法郎彩等等。
這些我們在實行的時候,就是讓學生更多的把負向的情緒在精心製作的過程中心平氣和的把它釋放出來。
大家都眾所周知情緒有正向的還有負向的。正向的就是促進於我們的正常生活,而負向的情緒,我們需要把負向的這些情緒需要把它排解出來。那麼通過剛才我們所說的精心製作藝術品的過程中,能夠把心靜下來,慢慢的讓他把這些情緒紓緩出來,其實有助於他今後把這個負面情緒排解出去。尤其是在集體的這個活動之中,有助於他跟同伴之間的交往和適應新的環境。
我們還有一個團體的輔導。團體的輔導我們有扇子舞,還有創意的杯子舞,還有戲曲課間操。包括古詩詞的吟誦,這種團體的活動裡邊也使學生融入到整個集體裡邊,讓他們有歸屬感。通過肢體的語言,通過言語讓他們找到集體的感覺,更快的融入到他們的初中的生活中,或者是高中的起始年級的學習生活中。
我們也經常說就是學生有一半的時間在學校,還有一半的時間在家庭。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詞,就是家校合力。
我們也希望家校合力以後,一加一能夠產生大於二的效果。所以在這裡邊我也想給家長提幾個建議。
這個第一個建議就是,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面前要多傾聽。傾聽我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現在已經大了,他有自己的意識,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有自己的思維。我們不可能再把我們的觀念,灌輸給或者是強加給自己的孩子了。在我們聽的過程中,我們去選取,我們認可的,或者是我們支持他的及時給予鼓勵,如果我們不接受的或者不認可的,也深切地挖掘一下他內在的意義。有了這個意義之後呢,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正向的引導孩子。
第二個建議,就是陪伴。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家長必須拿出時間和精力陪伴他度過這段所謂的心理焦慮時期,畢竟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所以陪伴有助於他更好的更快的走出這種焦慮。
第三個,我想我們作為家長,可能也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說話急了,暴跳如雷,橫加指責。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引起這個反作用。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構建更好的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個也適合於我們孩子在青春期裡更快的走出困境。
最後一個我想還是正向引導。所謂的正向引導就是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多以正面的暗示孩子你是對的,而不是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別人家的孩子不是這樣。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可能給家長再提四個建議,希望我們家校合力,讓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更快的走出他們內心的這種小困境。
在直播節目開始之前,南開區教育局也曬出了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南開區教育局以全區開展「作風建設年」為契機,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提升區域教育品質。
多舉措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推進教育優質公平是南開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南開區採取多項舉措,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其中學前教育做好普惠提質,深化南開區幼小雙向銜接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加強天津師範大學南開區學前教育研修基地建設,以師大南開附幼為試點園,帶動基地成員廣泛參與,將民辦園納為研修基地成員單位,助推南開區學前教育教科研水平的整體提升。義務教育進一步優化辦學模式,促進均衡發展。推動學區化辦學向縱深發展,以強化片區學校聯盟、藉助高校資源、九年一貫制直升等方式,拓展品牌學校優勢。繼續探索小學聯盟辦學、集團化辦學模式,注重發揮特色學校的輻射、引領作用。繼續進行區域內中小幼銜接一體化的實踐研究。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打造優秀民辦學校、優秀民辦幼兒園,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形成在全市有影響力的教育品牌。
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確保教育教學與疫情防控「雙戰雙勝」
全力以赴,做好後勤保障。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配備足量的額溫槍、體溫計、消毒液、口罩和適量防護服、護目鏡等疫情防護物資,並投入800萬元給全區國辦中小學、幼兒園的每一個校區都安裝了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測溫門,投入71萬元安裝感應水龍頭3600餘個,最大限度在硬體上給予了保障。聯合校外配餐企業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對配餐企業開展聯合檢查,配餐學校與配餐企業均使用執法記錄儀,實現了送餐接餐過程的無縫對接。建立了局、校、企業三級監督聯絡網,對11家配餐企業的配餐流程進行實時監督,全力保障學生餐的質量及安全。
搭建學習平臺,「停課不停學」有序推進。依據《天津市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工作方案》要求,利用網際網路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校、師生提供教研、學習支持。先後組織教師網上教研活動3次,共計48場,覆蓋中小學全部學科教師近6000名;提供南開區「雲動」課程資源平臺與「一起教育科技」直播平臺,共上線包括疫情應對、綜合實踐等方面的136門課程、260節課。線上教學做到有安排、有跟蹤、有評價、有反饋,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
強化督導檢查,逐校核驗開學條件。成立12個檢查組,按照各批次複課開學的核驗細則和「穩妥審慎、分批分類、逐步有序、嚴防嚴控」的要求,從疾控、衛生防疫、消毒、應急處置等方面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及培訓機構進行逐項核驗檢查,同時加強指導服務,精準有力做好複課開學各項工作,確保複課開學和疫情防控平穩有序。
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防護
高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統籌做好中小學複課開學學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啟動線上中小學心理健康月主題活動,教育引導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出臺了《南開區教育系統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複課開學學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意見》,採取線上方式向全區中小學師生及家長開通網絡心理輔導諮詢服務。南開區心靈護航志願團隊的老師們為學生和家長多角度量身定製了複課開學心理指南,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活。
開齊開足美育課程,陶冶師生情操
做好防控疫情常態化工作階段的市、區、校三級中小學文藝展演,以合唱節、舞蹈節、器樂節、戲劇節「四節」聯動為師生提供展示交流。堅持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工作,圍繞「弘揚華夏文明,傳承津沽文化」主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全面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加強學生素質拓展和藝術社團建設。以「每日一歌」「每日一詩」等形式,開展校園美育交流活動,讓師生在美育活動中陶冶情操,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和生活的美好。
「家長 你好」——與市內六區教育局局長面對面是市政府辦公廳與天津廣播新聞中心合作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節目聯合津雲新媒體教育頻道、天津教育報於2020年9月推出融媒體特別策劃。
該系列節目將邀請市內六區教育部門主要負責人、學校代表與學生家長直接互動交流,重點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校園安全、營養配餐等多個方面內容,向家長匯報,與家長交流。系列節目將在天津新聞廣播(FM97.2 AM909)、津雲客戶端教育頻道播出,天津教育報將全程重點報導。
如果您在學校、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有遇到教育相關的問題和困惑,譬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校園安全、營養配餐、素質教育等方面。
歡迎您在「天津廣播」「天天電臺道」「津雲中小學生」「天津教育報」等微信後臺留言說明並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我們將及時收集大家的問題並傳遞給所在區教育局局長和中小學校長。
如果您想報名參加直播節目,與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直接對話交流,也歡迎在微信後臺留下姓名、問題和聯繫方式,我們將匯總篩選有針對性、建設性的問題建議,及時與您溝通參與節目的相關情況。
節目為您搭建和教育局局長、學校校長溝通的平臺,歡迎大家在直播過程中撥打現場的熱線電話23601441、23601442、23601443,或者關注「津雲客戶端教育頻道」進行網絡留言,節目進行中,我們會及時與您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