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康復訓練,困擾家長的五大疑問

2020-09-14 聲華之家潛能發展中心

今天分享一下我們在康復訓練中常見的5個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都是平時家長問的比較多的問題!

今天的主要內容: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

一、孩子說話不好,到底要不要做口肌呢?


孩子的語言情況,我們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會說話,切清晰度較好;

b、會說話,但有個別音不清晰;

C、會說話,只有部分清晰,且持續時間很長;

d、能說少量的話,個別音清晰,久無突破;

e、不會說話,持續時間長。



判斷孩子要不要做口肌訓練,主要看一以下幾種情況:

1、如果孩子的下頜、氣息、舌頭、唇肌等力量和控制能力合格,不需要做口肌;反之,則需要介入。

2、語言理解低於一歲半,無明顯的口肌問題,暫時不需要口肌練習,後續視其語言發展情況而定。

3、語音頑固性不清晰,需要介入口肌練習及糾音訓練。

二、為什麼孩子的認知一直提不上去?



a、日常物品認知,孩子總學不進去,反反覆覆地學和遺忘;

b、總是教很久,更不會學以致用、靈活運用。

注意:其實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除了跟孩子本身的神經發育有關外,也跟家長的教學方法有關。



知識學習的三個環節:信息輸入—信息消化—信息輸出。

一般的家長都是在第二和第三個環節出現問題,沒有創造好的機會讓孩子消化和輸出;說白了,就是家長在語言理解方面的訓練不夠,平時更多在於視覺類教學,那麼怎麼進行語言理解訓練呢?

我們需要大量的語言指令練習,在練習中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循序漸進、恰當輔助、及時強化。

也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認知上不去的話,也不妨往語言理解這方面考慮一下。

三、專注力差,做精細訓練有沒有用?



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的孩子有專注力問題,當然,這都是很多新家長的疑問;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專注力的本質,也稱為注意力。跟環境、興趣、身體狀態、能力等息息相關。

先說環境因素吧,孩子的訓練環境是不是容易出現幹擾物,當然,我們沒辦法說創造一個沒有其實聲音,沒有其他的視覺晃動的環境給孩子;但是。我們可以儘量減少孩子訓練環境中的幹擾物;

接下來是興趣,我們的一些家長可能會發現嗎,要給孩子訓練的時候,孩子總是東張西望,但是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比如看手機),孩子卻可以目不轉睛的盯著手機屏幕看;

還有一個是孩子的身體狀態,孩子可能額是睡眠不足,生病等,那麼孩子的專注力就會變得很差;

還有最後一個是孩子的能力問題, 當孩子的能力比較差時,孩子的專注力差了些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們要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

給家長的建議:



精細運動對孩子的專注力有用,但不夠,同時有還需要孩子的其他能力,而不是一味尋求什麼藥物或其他特別的方法去解決專注力問題。

四、孩子多動,常自我刺激要不要做感統訓練



a、首先要清楚「多動」與專注力之間的聯繫;

孩子多動,必然會產生專注力問題,但是有專注力問題不一定是多動;

b、多動的常見表現:坐不住,跑來跑去、無耐性;貌似精力過人;

c、自我刺激的表現:甩手、蹦跳、旋轉、斜視、專注某種聲音或視覺刺激......

d、機構或家長的一般解決方法:做感統訓練

關於感統訓練的一個現狀:



小建議:如果孩子存在有運動、各種感覺問題,且各種條件適合,可以去做感統;如果做了感統訓練,且訓練持續了3-6個月,且每天有一個小時的強度,孩子依然多動和自我刺激,可以暫停或停止了。

五、到年齡了,孩子該不該上幼兒園、小學?



首先,我們家長先思考這五個問題:

1、孩子是否聽從指示?

2、孩子是否有一定的自制力?

3、孩子是否有一般的溝通、對話能力?

4、孩子是否有一定的跟隨意識?

5、孩子是否有一定的遊戲能力?

總結:如果孩子能滿足上述4條,建議可以去半天學校。若不滿足,萬萬不能因為年齡到了

或別人家的上了,哪怕孩子能力不行也去上。

上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能真正幫助到孩子成長才是根本!

相關焦點

  • 自閉症治療康復訓練怎麼做?家長又該如何配合
    在自閉症治療方面,目前大部分以早期幹預,康復為主,自閉症最佳康復期為3-6周歲,因此早發現,早幹預,然後早點進行康復訓練,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治療尤其重要。那麼自閉症康復訓練應該怎麼做呢?家長有應該如何配合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媚在此前家庭醫生在線的採訪中給出了她的建議。
  • 自閉症康復訓練方法
    自閉症康復訓練的治療原則應該使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同時,要注意兒童的身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康復訓練主要康復訓練方式分為三大類:音樂訓練、引導式訓練、言語語言訓練。自閉症康復訓練方法:1藝術康復訓練方法:藝術康復訓練方法是所謂的繪畫療法。
  • 醫生能診斷自閉症,為何不負責治療?為何患兒要去康復機構訓練?
    所以,選擇康復機構是必然,但是這種必然又讓每一個自閉症患兒家庭走上了一條萬劫不復的道路。那麼,有一個疑問一直困擾著患兒父母——醫生有能力診斷自閉症,為什麼不負責治療?由此,不能不產生一個疑問:這麼一個「世界級疑難雜症」,康復機構的人怎麼就有辦法對付呢?康復機構當然可以解釋說,訓練方法採用的是國內或國外專業人士編制的課程,課程內容很強大,有康復功能。
  • 自閉症康復訓練,究竟該聽誰的好?
    文/片 本報記者 陳之煥自閉娃欲做康復訓練,但去了四家康復機構,得到三種不同的康復訓練建議,有的機構建議側重語言訓練,有的機構建議側重行為訓練。因為評估標準不同,評估結果也差別很大,令患兒家長無所適從。事件 四家康復機構,評估出三種結果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今年4歲的兒子鬧鬧常常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不願與人交流,且經常大喊大叫。
  • 以琳,專業自閉症康復訓練 照亮患兒「星空」
    自閉症,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據統計,我國0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已超過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星星的孩子」,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社會性問題。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20年來始終致力於照亮自閉症患兒的「星空」,成為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 疫情期間,自閉兒的康復訓練這麼做
    受疫情影響,學校的開學日期不斷延遲,這對於普通兒童來說已經造成困擾,對於自閉症兒童及家庭無異於難上加難。為幫助自閉症兒童、減輕家長壓力共度時艱,從事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14年的安安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以下簡稱「安安教育」),採取了在線課堂、公益答疑等多種方式幫助特殊兒童及家長。
  • 國內首款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軟體上線
    國內首款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軟體上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4.08 星期二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隋 峻    本報訊 今日,國內首款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軟體
  • 改變自閉症家庭幹預現狀,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圓滿閉幕
    12月6日晚,由中美星星橋全程籌辦的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完美落下帷幕。本屆實操訓練營歷時2天,邀請了3位北美資深自閉症領域實操專家,代表著國際自閉症康復領域理論與實操高度的最前沿水平。3大目標、8場實操演示,改變家長實操困境對於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來說,居家幹預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兒童自閉症康復訓練方法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費用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成都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
    成都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 時間:2020-12-07 13:53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自閉症,實際上稱為孤獨症譜系障礙,這是一組以社會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重複刻板動作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如何做語言康復訓練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自閉症康復家長的誤區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自閉症家長康復的誤區。在我工作的這些年裡,看到了無數的自閉家庭,他們內心是煎熬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在康復中也是走過了一段又一段的彎路。在自閉症康復的過程中,最主要的誤區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看到問題,沒有看到問題下面隱藏的問題。例如孩子沒有語言,那麼媽媽爸爸就說:「語言好了,他自閉就好了。」
  • 自閉症康復費用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科普|自閉症孩子在康復訓練中常見的誤區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簡稱自閉症,是一種以社會交往障礙、重複行為及狹窄興趣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發育障礙。目前,生物醫學界尚未提供明確的病因學結論和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手段,教育幹預和康復治療是促進自閉症兒童能力發展、改善終生生命質量的主要途徑。星孩除了在機構或醫院進行訓練,家庭康復同樣重要。在和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大部分家長逐漸對家庭康復引起重視,但如何在家進行康復訓練仍欠缺相關經驗,以致於在家庭幹預中摸索的過程較長,常走彎路。
  • 中美星星橋「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即將上線
    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美星星橋首創自閉症線上專家論壇《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隨著論壇口碑持續提升,行業內各種線上論壇紛繁而至,家長應接不暇。但能讓家長真正學習、運用於實際的內容卻屈指可數。很多家長都表示: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面對困境和問題,學習實操才是他們更為迫切的任務。
  • 思圻國際融合教育:讓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訓練更加科學
    大部分初期都病急亂投醫,而且視自閉症為洪水猛獸,還沒交鋒就先慫了,如何能戰勝這個根本不知底細的巨大怪物呢?就只有聽信各種各樣的療法,把孩子當小白鼠,從而陷入無盡深淵。  一方面是家長几乎人人都存在的走捷徑的心理,唯一的結果就是把孩子坑了,另一方面是家長們確實也不專業,是難辨這些真假的。當然了還有一些家長一直在徘徊,最終造成的後果可能是錯過了孩子的黃金幹預期。
  • 廣東籍6歲以下自閉症兒童可申請免費康復訓練
    南方網訊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愛日,據廣東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0-6歲的廣東省戶籍殘疾兒童可以在公立機構接受免費康復訓練。自閉症,又稱孤獨症,主要特徵為社交能力缺失、興趣狹窄和行為模式刻板重複。
  • 憨福兒職業康復訓練,為自閉症者家庭燃點希望之光
    這是所有大齡自閉症家長不得不面對的終極難題,也是石頭的媽媽最為擔心的問題,她和石頭經歷過很多自閉症家庭都發生過的故事,而不同的是,兩年多以前,石頭媽媽送石頭去參加的一個職業康復訓練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改變。(石頭正和其他小夥伴聽輔導員講解彩繪筆法訓練成果。
  • 給迷茫的自閉症家長們:孩子的康復之路,永遠需要你們
    當家長聽到自己的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的通知時,也就意味著自己要和這個可能永遠都不會治癒成為正常孩子的共同奮戰了,因為孩子在這個世界上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孩子未來能不能最大程度的接近正常人,也依靠家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