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大意!寶寶有這6個特徵,可能發育遲緩了!

2020-12-11 騰訊網

小佩(化名)出生8個多月了,剛生下來時,她可真是個讓媽咪省心的乖寶寶,每天吃飽後就安安靜靜地睡覺,一點也不鬧人。然而,媽媽逐漸發現,小佩與周圍同齡的寶寶相比,應該會的都不大會,比如說抬頭、坐等動作。

媽咪覺得有點不對勁,可有的人說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一樣,不用太著急,難道真的這樣嗎?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指出,當寶寶出現抬頭、反應、語言等方面的異常情況時,家長要注意了,要提防寶寶發育遲緩!那麼,寶寶生下來後我們該怎麼判斷其發育好壞呢?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寶寶如果有以下6個方面的特徵,可能是發育遲緩了。建議家長帶寶寶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測、評估和確診,不要延誤了病情。

1、一歲了還不能逗笑

對於嬰幼兒來講,只要逗樂方法得當,正常的寶寶都會笑的,有的笑的咯咯響,有的是含蓄抿嘴笑,雖然方式不同,但都是會笑的。通常寶寶四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笑了,當然也有不滿月就會咯咯笑的寶寶。如果寶寶都快一歲了,不管你怎麼逗,他就是不笑,甚至咧嘴都沒有,一臉的淡定和漠然,那就要重視起來了。

首先需要反省一下,寶寶是不是受到過驚嚇,還是寶寶從沒和外人、小朋友接觸過,長期封閉在家的緣故,如果都不是,建議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查看寶寶發育狀況。

2、睡眠時間過長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睡眠時間會比較長,甚至可以連續20多個小時呼呼大睡,這屬於正常,對比寶寶之前的睡眠情況,如果5個月後,寶寶還是睡眠時間那麼長,就要重視起來了,首先我們需要查看一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沒有的話,建議最好趕快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查看一下寶寶發育狀況及有無生理性問題等。

3、不會抓取物品

通常情況下,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就會有主動抓取物品的意識了,可能還抓的不夠牢固,容易掉,但是沒有關係,等寶寶再大些就好了。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日常的一些抓取訓練,幫助寶寶學會抓取物品。

如果你家寶寶十個月了還不會抓取物品,甚至都沒有主動抓取的意識,那就要重視了,首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沒有訓練過或者沒有給寶寶機會去抓取物品,比如,寶寶想要某物,甚至一個眼神,你就把物品拿給寶寶等。如果沒有這些情況,而且還有意識讓寶寶主動抓取物品,寶寶也不抓或者不會抓,建議最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查看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4、反應遲鈍

這個通常表現為,你跟寶寶說話或者叫寶寶名字,寶寶總是慢半拍才給你回應,如果偶爾一次,倒也沒什麼,如果是經常性這樣,就要重視起來了,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5、運動發育遲緩

比如3個月的寶寶會抬頭,能夠自行將胸部離開床面;4個月大的寶寶就該學會翻身了;7個月的寶寶能獨自保持坐立的姿勢;8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習爬行;1歲左右的寶寶基本會走路了。

這些發育情況在大部分寶寶身上能反應出來,但也不是一定的,如果你家寶寶落後幾周或者提前幾周都是正常的。可要是你家寶寶發育明顯落後,在5個月的還不會抬頭,8個月還不會坐,寶媽就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了,可能是發育遲緩了。

6、語言發育遲緩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5、6個月大的時候語言能力就已經開始快速發育了,他會用聲音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心不開心都喜歡啊啊亂叫,來吸引媽媽的注意。8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牙牙學語,媽媽說什麼他會跟著模仿。1歲多到2歲的寶寶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

如果發現寶寶都已經2歲了,還不喜歡說話,不能說簡單的詞語;3、4歲了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說話斷斷續續的,寶媽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同時在生活中要多陪寶寶,教他多開口說話。

0-3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人類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此,在寶寶早期成長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發育偏離,應及時給予早期幹預。對於家庭來說,任何1%的機率對自己都是100%,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要覺得孩子小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就對孩子出現這些問題還不太注意,如果大一點以後再重視的話,其實可能一切都晚了。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發育遲緩會有三個表現,其中第二個很容易被忽視,別大意!
    新生兒發育遲緩會有三個表現,其中第二個很容易被忽視,別大意! 寶寶出生後,寶媽雖說不需要擔心她在肚子裡的發育了,但是要擔心的一樣沒少,寶寶出生後能不能發育的好,會不會遵循發育的原則,到了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該會走的時候會走,有些寶媽沒有注意過寶寶的發育狀況,對於寶寶是否健康發育也沒有注意!
  • 寶寶為何光吃不胖?很可能是發育遲緩了,新手爸媽別大意
    連沒孩子的人都知道,寶寶出生的頭三年,是生長發育最快的三年。而在這三年中,最關鍵的是頭一年。因此,如何讓寶寶吃好睡好,保證他的身體發育,成了新手爸媽最關心的問題。而寶寶生長發育是否良好,主要看兩個指標——身高和體重。
  • 寶寶的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孩子「乖」
    有次幫媽帶寶寶去打針,聽到旁邊兩位寶媽在聊天,其中一個說這是他們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很期待。孩子生下來後超級聽話,不愛哭鬧,大家都說有福氣,生了這麼乖的寶寶。檢查發現是發育遲緩,現在孩子在接受治療,還好發現得早,想想就很怕,自己第一次做媽媽,差點耽誤了孩子。 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 所以成為一個媽媽前,需要準備很多,以免因不夠了解這些知識,耽誤了孩子。
  • 6個月以下寶寶,若還不會做這4個動作,很可能是發育遲緩了
    寶寶剛出生時,比較乖巧安靜,隨著月齡的不斷增加,他的身體會越來越靈活,也慢慢開始做一些小動作,比如說,三個月翻身,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可以說寶寶的發育是有規律可循。不過,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不同,所以學會這些動作的時間也有些偏差,但都不會相差太多。
  • 寶寶的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孩子「乖」
    有次幫媽帶寶寶去打針,聽到旁邊兩位寶媽在聊天,其中一個說這是他們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很期待。孩子生下來後超級聽話,不愛哭鬧,大家都說有福氣,生了這麼乖的寶寶。檢查發現是發育遲緩,現在孩子在接受治療,還好發現得早,想想就很怕,自己第一次做媽媽,差點耽誤了孩子。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所以成為一個媽媽前,需要準備很多,以免因不夠了解這些知識,耽誤了孩子。
  • 寶寶有這6個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再耽誤就晚了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發育最快的階段,不論是身高、體重還是認知、智力,都會有質的變化。但每個寶寶的成長情況不一樣,有的發育早,有的發育晚,如果家長搞不清生長緩慢和發育遲緩的區別,就會擔心焦慮:寶寶不會說話是正常的嗎?為什麼寶寶比同齡人矮?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跑了,我家寶寶怎麼還走不穩?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呢?…… 今天,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 ​寶寶六個月若還不會這四個「動作」,可能是發育遲緩了,別忽視
    並且寶寶吃手是先天性的吮吸反射,3個月時是寶寶口腔的敏感期,這個時候他會很喜歡吮吸自己的小手或是把其他東西放嘴裡,這也是寶寶進入口欲期的信號。如果寶寶三四個月了,還不會吃手,那麼就要看看是不是寶寶發育遲緩了,父母們千萬別忽視。
  • 不知道寶寶發育情況?看寶寶這6個特徵,別大意
    ,乃至能夠持續20好幾個鐘頭睡得正香,這歸屬於一切正常,比照寶寶以前的睡眠質量情況,假如5個月後,寶寶還是睡覺時間那麼長,就需要高度重視起來了,最先大家必須查詢一下寶寶是否病了,要是沒有的話,提議最好是趕緊帶寶寶到醫院做一個查驗,查詢一下寶寶生長發育情況及有沒有病理性難題等。
  • 哺乳期間別大意,這幾個行為會降低母乳質量,當心寶寶發育遲緩了
    寶媽在這個階段裡,絲毫不能大意,因為一些行為可能會影響母乳質量,導致寶寶發育遲緩。對於這些行為,寶媽的態度還是應該重視和關注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會降低母乳質量、影響寶寶發育的行為吧。母乳質量就是母乳的營養含量,母乳可吸收的營養成分和物質,對於新生兒發育的幫助。母乳質量高自然這些都不用擔心,反之影響到寶寶發育了。所以在哺乳期裡,寶媽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營養,是否衛生乾淨健康,可別亂吃東西導致寶寶吃了母乳拉肚子,也別因為想吃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挑食,那樣都不利於寶寶發育。
  • 寶寶「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需提前應對,父母別大意了
    但是生活中每個孩子發育的情況都不一樣,比如,同齡的孩子有的就長得高一些,有的長得矮一些;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其實只要是在正常範圍之內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出現這幾種表現,那麼就說明孩子發育遲緩。寶寶「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需提前應對,父母別大意了哦一:說話比較晚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一歲左右就可以簡單地發出一些聲音。比如爸爸、媽媽等一些單韻母的疊字,慢慢的到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說兩個字以上的語言了,甚至還會認識一些數字。
  • 1歲內寶寶有這幾種表現,很可能已經發育遲緩了,媽媽別大意
    大家都知道,對於一位媽媽來說,沒有什麼是比寶寶的健康更重要的了,從寶寶第一聲啼哭開始,媽媽們的生活重心就有所偏重,寶寶衣食住行相關的一切都要親自操辦才放心,但媽媽們也不是超人,也會有不知道或者忽視的時候,所以這邊提醒一句,周歲以內,寶寶的這幾種表現媽媽們別不當回事兒,可能是發育遲緩。
  • 寶寶六個月若還不會這3個「動作」,可能是發育遲緩了,可別忽視了
    對於寶媽來說,新生兒只要能正常吃奶睡覺就可以了,好像對他的發育沒有什麼要求,實際上寶寶周歲前這一個時間段內是他發育的關鍵期,了解寶寶發育好壞很重要。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能做的動作也越來越多,這些動作其實就是發育是否遲緩的徵兆。
  • 寶寶有這些特徵,可能是發育遲緩,媽媽不要忽視
    如果寶寶到了三個月的時候還不會抬頭,就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當寶寶滿一個月的時候,他的頭就會不斷的往上抬,那個時候的頸部力量非常小,支撐不起頭部,只能稍稍抬起一點點。寶寶們到了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抬起自己的小額頭去觀看一下周圍的環境,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嚴重,所以他們就會左顧右盼的去觀看,而且慢慢的長大之後還會去抓握一些東西。
  • 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嬰兒期一般都有這3個特徵,父母不可大意了
    佳佳是一個新手媽媽,寶寶剛好10個月過一點,由於這是她的第一個寶寶,所以夫妻兩都非常重視,尤其是佳佳,更是為了能夠照顧好寶寶而辭去了工作,但儘管如此,因為她並沒有什麼照顧寶寶的經驗,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摸索著來的,照顧起寶寶還是非常的吃力。
  • 6個月大寶寶,這4種情況說明他發育遲緩
    正常的小朋友在3-4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翻身了,發育的比較快的寶寶在6月時就能穩穩地坐著了。最近小王醫生遇到一個寶寶,他到了6個月還不能自如的翻身,小王說,寶寶的這種情況屬於典型的發育遲緩的表現,但是他的家長還不自知。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的哪些表現說明他已經發育遲緩了呢?
  • 寶寶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你家孩子有沒有中?
    所以,家長們還需要在平時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表現,早發現就可以早一點避免,別讓孩子長大之後才來後悔。有一些家長,也會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就開始特別注意孩子們的表現。因為通過寶寶的一些表現,可以看出寶寶今後的發展情況。
  • 警惕這8個「異常」可能是寶寶大運動發育遲緩!
    其實,寶寶的發育不僅體現在抬頭、翻身、長牙、長高、語言、智力,還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情緒、社交等方面的發展。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寶寶大運動發展的問題。說到這,我們首先就要弄明白什麼是大運動發育遲緩。天佑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衛文豔表示:運動發育遲緩可以簡單理解為本來寶寶該在這段時間掌握的動作,可是他沒有掌握。
  • 別大意,有可能是胎寶寶發育遲緩了
    嘟嘟自從懷孕之後,就成為了整個家庭的「大功臣」,真正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家裡人不敢在吃這一方面有一點點的怠慢,生怕胎寶寶會因此而長不好。然而孕中期進行體檢時,還是從醫生那裡得來一個壞消息:胎寶寶此時比正常胎齡的寶寶偏小兩周,而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 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8個特徵幫你判斷
    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8個特徵幫你判斷 2020-09-16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寶有這6種表現,屬於發育遲緩,父母要留意,別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有這6種表現,屬於發育遲緩,父母要留意,別什麼都不知道! 寶寶的生長過程中,總牽動著家長的心,寶寶發育過快,營養跟不上,家長會很擔心。發育過慢,行動遲緩,家長會更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