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亞太仿真課堂分享:DEFORM Spinning輪轂旋壓仿真新技術

2020-12-20 安世亞太

1、背景

旋壓加工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成型加工方法,具備高速旋轉及高應變率的特點。在輪轂的生產加工過程中,與鑄造加工和鍛造加工不同,它綜合了擠壓、拉伸和彎曲等多種特徵於一身,共同來完成各種迴轉體零件的縮口、卷邊和脹形等工藝。眾所周知,旋壓技術作為無屑型金屬成型工藝的一種,具有很多優良的特徵,比如節省材料、加工設備簡單和成本低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在民用和軍用企業中。

在旋壓技術和旋壓設備迅速發展的同時,使用有限元軟體進行模擬仿真分析應運而生,為旋壓成型工藝方案的評判和優化提供理論依據。目前,大多學者都是使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軟體來進行輪轂旋壓工藝過程的模擬仿真。針對輪轂旋壓成型模擬仿真普遍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模擬計算時間非常長,普通軟體基本需要數周時間才能計算完畢,企業難以接受;幾何模型簡化太多,與實際結果差異較大;前處理過程操作複雜,對使用人員要求較高。

針對上述技術難點,美國SFTC公司開發的Deform軟體率先結合顯式算法和ALE算法兩者的優勢,結合六面體單元的網格細化技術,將其應用於輪轂旋壓成型模擬計算;憑藉Deform軟體易操作性的特點,簡化了輪轂旋壓前處理操作流程,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輪轂旋壓模擬計算速度,使得工程師能夠快速獲得模擬計算結果,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計算精度。

2 、軟體功能

Deform是一個基於有限元方法的工藝模擬系統,專門用於分析各種金屬成型和熱處理工藝,可以提供極有價值的工藝分析數據。典型的Deform應用包括鍛造、旋壓、熱處理和其他的成型加工手段。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Deform軟體具有著卓越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而且易於使用,模擬引擎在大流動、行程載荷和產品缺陷預測等方面同實際生產相符,保持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度,被國際成型模擬領域公認為處於同類型模擬軟體的領先地位。

針對於旋壓成型仿真分析,Deform軟體具備以下功能:

可進行普通拉伸旋壓、強力旋壓、縮孔旋壓等旋壓工藝的計算;

具有Spinning,Flowforming旋壓類型的專用模塊及操作流程;

具有專用筒形件、彈殼等深衝壓、旋壓模板,操作方式流程化,簡單易學;

拉伸旋壓及流動成型工藝模板

具有筒型坯模型及軋具模型自動產生方式;

能夠設置多組旋輪的同時運動,實現複雜運動軌跡的計算;

複雜及多數量軋具可實現準確自動定位;

旋壓模具定位

可完全採用全六面體網格及重劃分技術,保證模擬結果的高精度;

具備Lagrange,ALE,Explicit等計算方法,快速實現複雜旋壓過程分析;

可任意定義旋輪旋壓路徑,通過空間運動軌跡或G代碼進行設置或導入;

具有拉伸旋壓多道次旋壓模擬功能,可以一次性設置旋壓流程表,實現全流程模擬;

多道次旋壓工藝流程表

優化工具旋轉速度、進給深度、旋輪尺寸等參數,預測成型形狀、成型缺陷等。

3 、六面體網格劃分及自動重劃分技術

鑄造之後的輪轂坯料形狀複雜,考慮到旋壓過程只對下半部分輪輞進行旋壓分析,而該部分在Deform軟體中可以劃分六面體網格,減少計算量,提高計算精度。由於旋壓過程中涉及幾何非線性、材料非線性和接觸非線性等問題,因此六面體網格重劃分技術非常重要。Deform軟體針對於旋壓分析開發了專業的六面體劃分和自動網格重劃分技術,使得大變形計算能夠順利進行。

六面體網格劃分如下圖所示:

六面體網格劃分技術

4 、輪轂旋壓成型仿真應用案例

輪轂旋壓成型過程及旋輪運動方式等均比較複雜。目前,極少的軟體可以對輪轂旋壓成型過程進行模擬仿真,它們均存在前處理操作極其複雜或者計算時間非常長的問題。Deform軟體率先將顯式算法和ALE算法結合在一起,並將其應用於輪轂旋壓成型模擬計算,簡化了操作流程,縮短了計算時間,提高了設計效率。

以某公司的輪轂旋壓成型仿真為例。鑄造後的輪轂坯料形狀複雜,材料為鋁合金。輪轂坯料形狀如下圖所示:

輪轂坯料

旋輪運動軌跡如下圖所示:

旋輪1運動軌跡
旋輪2運動軌跡
旋輪3運動軌跡

成型完成後形狀及等效應變結果如下圖所示:

成型後的形狀
等效應變

5、計算時間

以上算例在個人筆記本Thinkpad W541 4核上計算大概需要5-6天左右的時間。如果在伺服器上隨著核數的增加計算所需時間會更少。

6 、總結

Deform軟體首創將顯式算法和ALE算法結合在一起,並將其應用於輪轂旋壓成型模擬計算,可以縮短模擬計算時間,提高計算精度和研發效率。

相關焦點

  • 安世亞太43場仿真線上課程在家學
    安世亞太——大咖慧網絡培訓2020年再度起航,上半年安世亞太將推出:ANSYS2020R1新功能、流體、結構、電磁等領域內容豐富的專業免費培訓課程,共17個主題,40堂課,歡迎大家在線報名學習,所有仿真課程報名可回看。
  • 安世亞太:雲上仿真既是阿拉丁神燈,又是潘多拉魔盒
    安世亞太認為,缺人、缺錢、缺技術是中小企業採用仿真技術的三大門檻,將其擋在仿真世界之外。沒有仿真,中小企業的創新往往淪為「假創新」,即便不是腦筋急轉彎式、給人做嫁衣的好點子,那也是瞬間被人複製、缺乏持續生命力的創新。  我們將中小企業採用仿真的困難總結為「高門檻」,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缺經費。
  • 仿真驅動的優化設計,安世亞太金屬3D列印賦能航空航天高附加值創造
    安世亞太圍繞著粉末床金屬3D列印技術,通過增材思維的先進設計、3D列印設備、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賦能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高附加值製造。賦能航空航天附加值創造安世亞太航空航天金屬增材製造解決方案,已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3D科學谷在此分享一個在航空發動機/燃氣渦輪領域的增材製造案例。
  • 安世亞太技術專家受邀走進中科院 研討數字孿生體技術及應用
    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工業企業研發信息化領域的領先者、新型工業品研製者、企業仿真體系和精益研發體系創立者,在國內PLM、工程仿真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於2019年協同業內有關機構發起成立了數字孿生體聯盟,提出「數字孿生體2020+計劃」和「數字孿生體創新中心」等推進措施,安世亞太數字孿生體實驗室於2019年發布了《數字孿生體技術白皮書》,並通過與合作夥伴共建數字孿生體生態,攜手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安世亞太自主通用仿真軟體PERA.SIM獲2020 軍工數位化研發創新獎
    安世亞太應邀出席本次峰會,通過現場展覽、主題報告等向行業用戶傳遞最新仿真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安世亞太自主通用仿真軟體PERA.SIM一舉斬獲「2020 軍工數位化研發創新獎」。本次大會由國家國防科工局《國防科技工業》雜誌主辦。
  • 安世亞太與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6月28日,安世亞太與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兵科院」) 「以增材思維為核心的先進設計與智能製造技術應用與推廣」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安世亞太公司舉行。
  • 安世亞太發布工業知識雲平臺,開放免費試用!
    為此,安世亞太首創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和投融資自激勵思維,採用虛擬貨幣進行知識評價和激勵的知識IPO體系,並正式發布以知識IPO引擎為核心打造的安世亞太工業知識雲平臺——千伯知識雲(Pera.KnowleCloud)。
  • 公開課 | 上海安世亞太11月第一周培訓計劃
    邀請函尊敬的客戶:上海安世亞太近期培訓安排如下,各位可以根據各自需要提前與我們公司聯繫報名參加
  • 方案丨安世亞太電機及機電一體化解決方案
    藉助數位化仿真分析技術,可以克服傳統設計方法過於依賴經驗和試驗、成本高、周期長的不足,全面提升電機的研發設計水平。機電一體化是目前電機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因此,電機設計也不能僅僅局限於電機本體,需要關注包括電機本體、電機驅動系統、傳感器系統、機械和液壓系統等在內的整個機電一體化系統等,並將這些不同領域的問題結合起來,在設計初期就綜合考慮。
  • 安世亞太分享增材製造的仿真技巧:複合材料有限元仿真計算的應用方法
    複合材料分類 複合材料可以定義為以一種材料為基體,其他材料為增強體,通過一定加工方法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宏觀(微觀)上新性能的材料,能夠在性能上對單一材料優點進行利用,補短其某些性能不足,產生更好協同效應。複合材料的基體材料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
  • 美國ACE攜新冷凝旋壓輪轂亮相雅森改裝
    旗下新一代冷凝旋壓技術的代表作——全新的FF系列輪轂,也在本屆AIT雅森改裝展的新品發布會上首發亮相了兩款產品,以多個「新」,彰顯了美國ACE高端的品牌形象,為不斷追求高品味產品設計、高規格生產工藝的客戶群體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
  • 業界點讚國產化新突破,仿真軟體PERA SIM深入洞察物理世界
    隨著國際之間的商貿經濟摩擦升級,我國工業設計技術領域面臨著「卡脖子」的問題愈發突出。特別是仿真軟體領域,發展自主可控的工具與平臺已成為安全發展趨勢的必行之事。為此,安世亞太總結25年仿真技術積澱和業界各類資源優勢,通過聚焦國內用戶需求,自主開發了我國首款大型通用仿真軟體PERA SIM,並在年底全面發布該軟體,用自身的技術積累踐行作為仿真軟體領軍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 DEFORM在齒輪成形中的應用現狀
    作者:吳華春 上海安世亞太結構應用工程師本文共計3974字,閱讀時間預計9分鐘作者在本文中對齒輪整個成形過程所涉及的工藝進行了分析,並提出從切削到熱處理的過程中,DEFORM可以進行一系列的仿真分析,幫助研發人員減少研發周期,避免人為的設計缺陷,為整個齒輪行業提供CAE仿真支持。
  • 虛擬仿真「金課」,虛擬仿真技術在各學科的應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大學校園變得空空蕩蕩。但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工程圖學實驗室裡卻是一番「人聲鼎沸」的景象:100多名學生正依託虛擬仿真技術創新線上授課以及實驗教學方式,「體驗」著「工程圖學」的實踐大課。 該校機械學院「工程圖學」授課教師徐健表示:「虛擬仿真技術給課堂帶來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 家電的奧秘,安世亞太帶您探究流體仿真技術在家電行業應用案例
    一、流體仿真技術在家電行業應用 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Fluid Dynamics,簡稱CFD)問題是製冷、家電產品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 虛擬仿真技術讓工科生在家照樣「做實驗」
    而大到教學樓,小到齒輪零件,都是通過虛擬仿真技術生成的,學生們人在家中,即可在線完成一系列實驗操作。  在這個特殊的「超長假期」,天津大學師生正依託虛擬仿真技術創新線上授課以及實驗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實驗不叫停,求知不掉線」。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被譽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金課」。
  • 一鍵聚焦 | 自主研發噪聲仿真軟體ProNas如何解決中高頻噪聲難題
    安世亞太基於ProNas能量有限元方法,聯合國際最先進的中高頻專家資源共同開發了擁有國內自主軟體著作權的中高頻噪聲仿真分析軟體ProNas,助力解決中高頻噪聲控制難題。本期結合案例介紹ProNas軟體的功能和優勢,以及ProNas是如何幫助用戶解決中高頻噪聲問題的。
  • 如何使用Sherlock的ICT測試模塊對電路板進行過應力仿真?
    作者:李桂花 上海安世亞太結構應用工程師本文共計1199字,閱讀時間預計4分鐘ICT技術已經是現代電子企業常用的測試技術,本文中作者使用ANSYS Sherlock軟體進行ICT測試,評估由於過應力導致的風險組件,並根據結果提出改進措施。
  • 虛擬仿真教育技術在資訊時代的創新應用
    背景:12月9日晚,2020年世界慕課大會之虛擬仿真分論壇舉行,分論壇以「虛擬仿真:信息技術與教學變革」為主題,聚焦虛擬仿真技術和裝備支持下的實驗教學,由中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承辦。特別是虛擬仿真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生態。虛擬實境技術是以現實為基礎創設虛擬環境,藉助現代化傳感裝置,來讓體驗者在虛擬和現實的交互作用中獲得親臨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從而達到教育的預期效果。這一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所帶來的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及教學手段、方法、技術、內容乃至時空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