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區56所幼兒園確定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

2020-09-10 臨沂宣傳

  為滿足廣大家長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讓每一位幼兒都能享受到公平優質的學前教育。近日,蘭山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啟動,56所幼兒園確定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蘭山區學前教育從「普及普惠」邁上「內涵提升」。

  據介紹,由幼兒園申報,在各鎮街推薦的基礎上,經蘭山區教體局審核,確定金雀山街道中心幼兒園等56幼兒園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

  2018年10月,教育部-聯合國兒基會流動兒童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落地臨沂,蘭山區有3所幼兒園成為試點園,分別是半程鎮任家莊幼兒園、半程鎮中心幼兒園、蘭山街道宋王莊社區幼兒園。兩年來,國家級專家、省級專家定期前來指導。

  作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試點區,蘭山區學前教育在國家、省專家的指導下,認真探索,努力踐行「遊戲為基本活動」,「一日生活皆課程」兩個基本理念;開展了專家跟班、問題教研、遊戲自主、生活放手、環材整改、視頻解讀等系列教學教研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後,56家跟隨園將繼續貫徹落實遊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的課程理念,持續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在自主遊戲、一日生活放手、園本教研、去除「小學化」現象等方面總結階段性經驗,建構區域質量提升體制機制,引領全區幼兒園質量提升。

  2020年,是蘭山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年。蘭山區一手抓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一手抓幼兒園深化改革,強化項目示範引領作用,以「八個率先」夯實學前教育發展基礎。

  近年來,蘭山區重視學前教育,加大學前教育投入,擴充學前教育資源,完善幼兒園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管理隊伍,運用「雙軸作戰、六子合圍」工作法,大力推進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績,成為全國破解百姓「入園難、入園貴」的典範。

  相關連結:

  調查:

  放手兒童、發現兒童,推行自主遊戲

  幼兒園保教質量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近年來,部分幼兒園在教育教學中,重上課輕遊戲,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普遍存在,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蘭山區以試點園為抓手,改造優化環境和材料,提升教師識別幼兒發展的能力,解放教師,同化家長,初步架構教師專業發展培養體系和保障機制,實現放手兒童,發現兒童,逐漸形成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課程觀。同時,在全區推行自主遊戲,落實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讓適齡幼兒在享受普惠優質的保育教育中快樂健康成長。

  半程鎮中心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教師幸福感提升

  一日生活皆課程,蘭山區半程鎮中心幼兒園堅持全面兒童為本的理念,梳理落實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教師基於幼兒的生活、幼兒的遊戲、幼兒的交流建構課程,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在一日生活中學習與發展。

  幼兒園大班孩子畢業後,有位學生家長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個視頻,視頻裡,大班畢業的孩子在床上抱著畢業照一邊哭一邊說:「想老師了,想幼兒園了」,在半程鎮中心園教學改革後,這樣的場景似乎就很常見了。

  和普通幼兒園的教學模式相比,該中心幼兒園更注重讓孩子在獨立自主中感受生活的樂趣。「主動問好,主動洗手,主動做晨間檢查,主動晨間籤到。」該幼兒園園長陳廣亮說,這些簡單的日常活動也培養了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陳廣亮稱,見到人能主動打招呼問好,入園第一關能積極主動的按7步洗手法洗手再做晨檢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傳染疾病的發生。每天籤到後,孩子們會在天氣記錄本上,記錄今天的天氣情況,值日生會在班級的天氣預報表上記錄當天的氣溫和天氣情況。這個過程滲透著孩子們對天氣,氣溫的感知,以及對氣溫計的使用和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對天氣的關注以及對統計學習的興趣。

  「兒童也會通過遊戲觀察、認識遊戲與學習的關係,遊戲就是學習,在遊戲中我們可以看到了不起的兒童。」陳廣亮說,孩子們在幼兒園每天有三次就餐,孩子們進行自主取餐,就餐結束自己收拾餐具整理桌面,收拾衛生,培養孩子獨立的自我服務能力。少了過多的粗糲的生活管理,孩子們充分地培養了自己的自主能力,也發揮了孩童的天性。

  每次家長會,家長們在分享環節都會表示自己對老師的認可和肯定。一位家長說:「在幼兒園感受到了教師的專業後,本來想把廠子般到浙江來,考慮孩子需要換幼兒園,就沒有搬。後來搬回老家住之後,每天堅持跨越一個鄉鎮送孩子到幼兒園上學。」

  作為試點幼兒園,該中心幼兒園老師的職業自豪感得到了提升,中心園的朱樹青老師表示,「2015年從100多人競爭中考上幼兒園老師,但是當了三年的老師,發現了與家長交流的都是都是吃的怎麼樣?睡得怎麼樣?感覺自己就是一個保姆。項目來了以後,我看到了教師專業的價值,也更多地得到了家長的認可,感覺到了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宋王莊社區幼兒園: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和成長

  2018年8月6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姜瑾司長到園指導和考察後,宋王莊社區幼兒園就徹底改變了以往幼兒園傳統的教學模式,把遊戲作為幼兒的基本學習活動,將「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貫徹到了整個教學活動中。

  據宋王莊社區幼兒園園長劉霞介紹,宋王莊社區幼兒園堅持「放手兒童,發現兒童」,讓兒童通過遊戲的方式在感知體驗中學習和發展,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發現兒童的能力,支持促進兒童的發展。

  「在孩子們進行戶外積木搭建時,積木區搭建的高樓能搭到18層高,孩子們會探究積木的穩定性和受力面。」劉霞說,在玩滾筒時,孩子們不僅有出眾的平衡能力,他們還會探究很多新的玩法從無規則到自己制定規則,遵守規則。而繩索區的孩子們不僅促進了肢體動作的發展,還培養了他們的精神。此外,沙水區孩子們會挖渠通水,利用工具,還會利用連通器原理,把底處的水引到高處。

  劉霞稱,在雨後,孩子們會去室外捉蝸牛,放到瓶子裡養起來觀察蝸牛,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孩子們會和老師、家長一起查閱資料了解蝸牛。孩子們還會給蝸牛畫像,生成關於蝸牛的一系列課程。

  據了解,該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建構區不僅僅搭建積木,當孩子們玩了足夠的時間以後,孩子們就會在搭建作品的基礎上進行角色遊戲和規則遊戲。比如,孩子們會搭建戰壕模仿戰爭的遊戲。「孩子們也會拼搭成茶室,邀請你進到他們的茶室喝茶。」劉霞說,在孩子們表演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語言的交流、情境的投入,還有以物代物。

  同時,孩子們還會搭建一個大舞臺,跳出各種的動作和舞姿,把表演和戶外搭建結合在一起進行遊戲表演,這些更大程度地釋放出了孩子內心想要的東西,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意願真正自由自主地創意出了許多的玩法。

  「這種模式下,孩子在前,老師給予默默的支持和引導,下一秒孩子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驚奇」幼兒園園長劉霞說,「放手兒童,發現兒童,支持兒童在遊戲的感知體驗中學習,這會是我們永遠堅持的辦學創新點」。

  半程鎮任家莊幼兒園:走進流動兒童生活,關注流動兒童發展

  走進流動兒童生活,深入了解流動兒童生活背景。蘭山區半程鎮任家莊幼兒園地處半程鎮工業園區。生源來自全國各地,48%的幼兒為流動人口,流動人口中又有32%的孩子來自貧困山區。地域差異、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致使幼兒的發展差異較大。

  「無論幼兒來自哪裡,任家莊幼兒園創造機會和條件為他們提供公平而有質量教育!」今年1月11日,該幼兒園李正璽園長與業務園長王利紅親自參與家訪活動,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生活習俗及生活現狀,增強幼兒的自我認同感和自豪感,在幼兒園開展「我的家鄉」系列活動,讓孩子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為流動兒童做最適合的教育,該幼兒園根據幼兒家長工作及生活現狀做出調整。從時間節點上,尤其是離園時間,為更高的服務流動兒童家長,放學後,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遊戲,減少放學後幼兒的等待焦慮。同時,根據生活習慣的不同,調整飲食,讓流動兒童儘快適應集體生活,教師直接告訴或指導,增加師幼親和感,消除兒童心理的距離感,讓幼兒「一幫一」帶動外來幼兒儘快融入到集體。

  李正璽園長稱,為放假前早離園的外地幼兒制定家庭發展指導計劃,他們已開展144期「書香家庭」親子閱讀活動,以荔枝語音繪本結合美篇圖文繪本故事,既生動又有豐富的畫面色彩。「一邊看美篇繪本展示,一邊聽荔枝繪本語音故事,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參與閱讀,培養閱讀能力,增進親子情感。」李正璽園長說,在園裡為孩子搭建交流分享的平臺,以提高孩子的表達和表現能力。

  此外,該幼兒園挖掘本土資源,充分利用地域化材料,加強家園溝通,讓孩子將小型拼插材料帶回家,人手一套拼插材料,人手一套繪畫材料,幼兒在家也可以建構遊戲,並繪畫遊戲故事。李正璽園長表示,如此一來,將流動兒童入園離園時間不規律導致遊戲進行不徹底得以有效改善,並把自主遊戲有效延伸,形成家園合力促進幼兒的發展。

  臨報融媒記者 龐尊利 實習生 崔恩龍


相關焦點

  • 臨沂市蘭山區56所幼兒園確定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8月4日,蘭山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啟動,56所幼兒園確定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蘭山區學前教育從「普及普惠」邁上「內涵提升」。由幼兒園申報,在各鎮街推薦的基礎上,經蘭山區教體局審核,確定金雀山街道中心幼兒園等56所幼兒園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
  • 蘭山區56所幼兒園確定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
    琅琊新聞網訊 為滿足廣大家長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讓每一位幼兒都能享受到公平優質的學前教育,近日,蘭山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啟動,56所幼兒園確定為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跟隨園,蘭山區學前教育從「普及普惠」邁上「內涵提升」。
  • 臨沂市蘭山區開展雲教研提升「家」「園」共育成效
    4月16日,蘭山區教體局組織半程中心幼兒園、宋王莊幼兒園、任家莊幼兒園等3家試點園攜手市、區級專家聯合召開了《疫情下的家園共育》網絡直播專題教研會。為讓新冠肺炎疫情防疫背景下的教研更具實效性與研究性,聚焦家園共育焦點問題與困惑,在教研前期試點園進行了調研,分別向家長與教師發放了「家長問卷」1000餘份、「教研前期問題與思考」300餘份,並將反饋情況進行梳理匯總,提煉出孩子過多依賴電子產品、家長引導不當、家庭生活作息不規律、居家體育鍛鍊不足、親子矛盾激化、幼兒心理焦慮等50多類問題。
  • 橫瀝16所幼兒園籤訂集團化辦園協議,全面提升學前教育水平
    橫瀝鎮舉行幼教集團辦學協議籤約儀式,更好地解決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供給,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普惠性健康發展。據介紹,本次籤約儀式上,橫瀝鎮中心幼兒園、橫瀝鎮實驗幼兒園分別與石湧幼兒園、隔坑幼兒園、崇本幼兒園、萌趣幼兒園等16所集體辦、民辦幼兒園籤訂集團化辦園協議,擬採取「2+N」辦園模式,「2」為橫瀝鎮中心幼兒園、橫瀝鎮實驗幼兒園2所園作為集團龍頭園,「N」為轄區內的普惠性優質園作為集團分園或成員單位。「以公辦龍頭幼兒園作為總園,帶動一批普惠園作為分園或成員單位。」
  • 大理市10所幼兒園接受「雲南省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評估
    10月27日至29日,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雲南省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評估活動在大理市開展。項目評估專家深入到大理市10個幼兒園,分別抽取18名大、中、小班評估對象,從PPVT—EVT(詞彙)、運動—REMA(數學)、執行功能—社會情感—MAIN(敘事能力)三大塊進行評估測試和數據記錄,評估測試數據將作為項目實施成效對比研究。據悉,大理市系該基金會「雲南省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大理州項目第二階段的項目縣(市)。
  • 一年多安下近7萬「惠民書桌」蘭山區告別「入園難」「入園貴」
    8月27日,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愛迪詩幼兒園收到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一位家長在信中說,原本還在擔心幼兒園轉成普惠園會降低教學質量,沒想到現在管理更加嚴格了。  從民辦園轉型普惠園,愛迪詩幼兒園就是蘭山區學前教育普惠普及工程的一個縮影。
  • 一年多安下近7萬「惠民書桌」 蘭山區告別「入園難」「入園貴」
    8月27日,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愛迪詩幼兒園收到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一位家長在信中說,原本還在擔心幼兒園轉成普惠園會降低教學質量,沒想到現在管理更加嚴格了。從民辦園轉型普惠園,愛迪詩幼兒園就是蘭山區學前教育普惠普及工程的一個縮影。
  • 蘭山區100多家私立幼兒園被政府「收編」,家長:學費一個月省
    7月13日下午,蘭山區教體局作為全國基層教育部門唯一代表參加視頻連線的教育部門,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六子工作法」,全面推進幼兒園整治、提升幼兒園普惠率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成效。2019年初,國家部署啟動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
  • 臨沂市蘭山經開區中心園舉行八園聯研活動
    臨沂在線訊(劉蓮 通訊員 郭小麗)臨沂市蘭山經濟開發區中心幼兒園作為聯合國-兒基會流動兒童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的市級跟隨園,對於轄區園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同時為了積極響應蘭山區教育體育局健全「質量提升共同體」的號召,於2020年9月8日聯合義堂鎮中心幼兒園、義堂鎮中心幼兒園二園、義堂鎮朱保中心幼兒園、義堂鎮朱保向陽幼兒園、東方之星幼兒園、廟嶺幼兒園、大愛成才幼兒園
  • 提高學前教育辦學質量,成華區3所幼兒園裡建起了博士工作站
    未來,成都大學將選派學前教育專業博士與專家團隊入駐第二十五幼兒園、第二十六幼兒園、錦繡青城幼兒園,為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鍛造優秀幹部教師隊伍提供有力支撐。為什麼要在幼兒園設立博士工作站呢?「學前教育,是重要的人生啟蒙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
  • 百所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園集中揭牌!深圳龍華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12月18日,深圳市龍華區舉辦百所轉型公辦幼兒園揭牌儀式。龍華區委常委馬裡表示,百所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園後,將會更進一步促進園所環境優化升級、師資隊伍不斷提升、園所管理逐步規範、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學前教育學位,推動龍華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 甘肅會寧:觀摩學前教育 提升保教質量
    11月20日,會寧縣組織開展學前教育管理水平與保教質量提升「三級」觀摩交流會,旨在進一步加強幼兒園之間交流與合作,互相取長補短,探索教育新思路,與時俱進,攜手共進,推動學前教育發展再上新臺階。、縣第六幼兒園及會師鎮兆烽幼兒園等地,對各園的幼兒戶外活動展示、區角活動、室內活動、幼兒手工製作、園內文化建設、檔案建設和食堂建設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觀摩,就幼兒園辦園理念、教學管理、黨建工作、文化內涵、教育教學管理、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行了深入地學習交流。
  • 娃以後上幼兒園便宜了 臨沂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出成效
    上公辦園難、民辦園貴。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是目前學前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對於臨沂很多家長來說,每個月動輒兩三千元的幼兒園學費讓他們普遍感覺「壓力山大」。寒假即將來臨,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工作也已收尾。其中,蘭山區普惠性幼兒園總數已達302所。專項整治的效果如何?家長反響如何?能否滿足降費不降質的要求?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 娃以後上幼兒園便宜了!臨沂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出成效
    上公辦園難、民辦園貴。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是目前學前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對於臨沂很多家長來說,每個月動輒兩三千元的幼兒園學費讓他們普遍感覺「壓力山大」。寒假即將來臨,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工作也已收尾。其中,蘭山區普惠性幼兒園總數已達302所。專項整治的效果如何?家長反響如何?能否滿足降費不降質的要求?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 通州舉辦「民辦幼兒園辦園質量提升講壇」!
    目前通州區學前兒童在民辦自辦幼兒園中的比例佔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民辦教育是區整體教育的重要補充,民辦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擔負了通州區教育的重大任務。此背景下,咱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師水平、辦園能力就必須提高,才能使我區的學前教育整體質量有所提升。
  • 如何提升園所競爭力,做有全局觀的幼兒園
    因為疫情的原因,教育行業受到重創;近日,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多地幼兒園開始陸續復學,「神獸」回籠咯。中國高瞻學前教育管理總部舉辦了「如何提升園所競爭力,做有全局觀的幼兒園」通識型培訓線上直播活動,助力園所安全規範運營。你是否也被這樣問題所困擾?我來告訴你!
  • 臨沂市蘭山區幼小「三多」驅動搭好銜接橋
    6月19至20日,蘭山區舉辦幼小銜接專題教研活動暨幼小銜接結對實踐聯誼單位授牌儀式,全區小學校長、業務校長,幼兒園園長、家長代表現場參加活動,共為全區8對幼兒園、小學結對實踐聯誼單位授牌,聚焦幼小銜接工作開展中面臨問題、解決的策略、下一步行動三個議題分組研討,並請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流動兒童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項目組學前教育專家指導,確定了聯研、聯動、聯學、聯宣、聯治「五聯」行動方案,建立了教研室
  • 不同辦園體制普惠性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差異比較
    未來幾年,是學前教育「雙普」目標達成的關鍵期。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但是在擴大普惠性資源的過程中,僅僅追求園所規模的擴增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才是「雙普」目標達成的意義前提。
  • 《山東教育報》報導臨沂市蘭山區破解普惠配套幼兒園困局經驗做法
    7月20日,《山東教育報》報導臨沂市蘭山區破解普惠配套幼兒園困局經驗做法,全文如下:臨沂市蘭山區:「六子合圍」破解普惠配套幼兒園困局「這所幼兒園,我看了好幾次了,一個月收費3000多元,價格很貴,我咬咬牙給孩子報了名
  • 努力發展以質量為導向的學前教育
    聚焦幼兒,著眼發展,關注整體,注重差異,是推進以幼兒為中心的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根本原則。舉辦和扶持有質量的幼兒園是各級政府的基本職責。   長期以來,衡量學前教育的發展更多的是關注幼兒園數量、教師數量及入園率等外顯指標,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狀態、學習環境及資源、課程等質量因素關注不夠,還沒有真正確立學前教育的質量意識,以至於很多學前教育質量問題長期存在並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