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賣小哥的「三伏天」 一天能接50單,雖然辛苦但很暖心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一個外賣小哥的「三伏天」

這一單外賣量比較大,朱子午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好。  /晨報記者 任國強

  8月的上海市中心,商務樓寫字樓林立。驕陽似火令很多白領不願下樓「覓食」,外賣成了他們解決午餐的主要方式。在靜安區江寧路北京西路路口,有一個叫「食博匯」的美食城,匯聚了各種類型的餐品。

  中午時分,無數外賣騎手在樓內外穿行。他們有人袒露著兩條黝黑的手臂,有人精心地戴起防曬袖套;有人空著手小跑進樓取餐,有人拎著幾大包外賣飛奔而出;有人臉上還未脫稚氣,也有的人頭髮已經灰白……這座城市高溫天氣裡外賣騎手的「眾生相」,記錄著他們每日送餐的辛苦,同時騎手們也期待遇見更多人與人之間的包容與善意。

  「三伏」裡一天能接50單

  美團外賣的騎手小哥朱子午今年35歲,住在康定路泰興路附近。早晨,他騎著電瓶車先去買了兩個包子,然後去參加在康定路泰興路路口以北100米的一片綠地前的晨會。

  上午9點20分,數十名騎手分三個橫排站立,統一的黃色著裝,兩腿岔開雙手背後,看上去氣宇軒昂。每人面前的地上放著一隻送餐箱。

  晨會分三個部分,先點名,再一起進行送餐箱的清潔,最後由美團外賣靜安站站長夏本銀向騎手們交代送餐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法:「如果送餐過程中因為顛簸餐食灑了,那麼就要回到商家重新取餐,不可把灑掉的餐食再送到顧客手裡」,「萬一路上發生剮蹭事故,要第一時間報警,每個騎手均購買了保險不用擔心賠償問題……」

  盛夏季節,雖然每個騎手都配備了防曬衣,但是 35℃的天氣,有些人還是穿著便捷的短袖「上陣」。袖口內側露出的皮膚,比手臂外側黝黑的膚色要白上好幾個色號。頭盔是必須要戴的,雖然有部分防曬的作用,但其實戴著會比不戴更熱。

  晨會結束後,騎手們紛紛到馬路對面取電瓶車。人行道邊擺的一長溜兒的電瓶車很快被騎手們各自騎走了。

  朱子午把送餐箱搬上電瓶車固定好,一擰把手,電瓶車就匯入了馬路上的車流裡。他來到一兩公裡外的「食博匯」,先站在露天樹蔭下,吃了自己那兩隻包子當早餐,然後進入「食博匯」等單。

  每天中午是最忙的時候。這個區域以商務寫字樓的白領點單居多,4-5月春季,朱子午一天差不多接上30單。到了夏季,更多白領窩在空調間裡懶得外出「覓食」,朱子午一天最多能接上50單。

  最重一單送了15人的飯

  公司後臺的系統,會根據每人的GPS定位,把附近的訂單發送到他們手機上。如果一時不方便接單,可以將這個訂單轉成「互助單」,讓別的騎手來領。10點41分,朱子午就看到了一單被轉出來的任務,一家定位在人民廣場的廣告公司向「食博匯」的一家港式餐廳下了一大筆訂單。訂單金額高達780元,羅列的各種菜餚讓手機屏幕得翻過幾屏才能看完,僅香米飯就要了15碗。

  對於商家來說,這或許是一筆大生意,但對於外賣騎手卻不一樣。他們每單的提成是固定的,訂單越大,意味著相同所得之下的負荷更重,運送途中要付出的精力更多。部分顧客會為大訂單「打賞」,但也不一定。朱子午還是接下了這單,手機地圖顯示,這單的距離是1.9公裡。但是朱子午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行程距離:部分路段限行,因此需要從旁邊的路繞過去,實際距離會更長。

  當這單下鍋的時候,又一個訂單跳進了朱子午的手機。是江寧路對面一個寫字樓下的單,朱子午趁前一個大單還在燒的空當,送了這單生意。他說,雖然距離很近,但這單也有點麻煩:那個寫字樓每天中午客梯爆滿,騎手只能走旁邊的貨梯,但是貨梯很難等。而且這麼近距離點外賣的顧客一般是不願意下樓取餐的。

  送完那一單再匆匆趕回來,朱子午從港式餐廳的外賣窗口拎出了大包小包的餐食。他分了兩次才把所有的餐盒取出來。接著,他的電瓶車就開到了街上,淹沒在密集的車水馬龍之中。

  這是一天中最繁忙時段,通常他的午飯時間是下午3點。

  最牽掛家裡的一對兒女

  朱子午是江西修水人。來上海以前,他在廬山西海一個親戚的工廠打工,每天從住處要騎上一個小時的摩託車才能抵達工廠。為了讓自己的妻子和一雙兒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去年年中,他隻身來到上海,成為了一名外賣騎手。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熟悉了所在的靜安站的每一條馬路、每一棟寫字樓和每一家外賣餐廳,不再走彎路,不再被限行規則困擾,知道每家餐廳的出餐快慢,精確地計算每一單外賣路上花費的時間……他還經歷過去年7月持續11天的酷暑「連擊」,以及40.9℃的極端高溫。和去年相比,今年雖然高溫日也很多,但35℃左右的炎熱已經習慣了的他,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把活幹好。

  每天早上晨會的時候,站點會為每名騎手發一瓶礦泉水。在長壽新村的休息站,也預備了水和各種防暑降溫的物品。但是朱子午只是偶爾去那裡,更多時候,他會每天為自己備上兩大瓶礦泉水,加起來有3升。他還隨身攜帶著一個小斜挎包,但包裡只有一個電池容量3.7V的很重的充電寶。在一天的時間裡,他要不停地接單、接電話,手機電量用得很快,不得不時刻連接著充電寶。

  朱子午每天都和家裡聯繫,一對可愛的兒女讓他深深牽掛。兒子大些在讀小學,女兒還在學齡前,活潑可愛「很愛臭美」。最近,女兒要求買一條公主紗裙,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朱子午給妻子匯了錢,讓她帶女兒去買。妻子發過來的小女兒穿著藍色公主裙的照片,朱子午藏在手機裡反覆地看。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在外賣騎手這一行,最多的是20年齡段和40年齡段的人,30年齡段的人較少。20年齡段的多為外出打工尋找機會的年輕人,而40年齡段的則多是上有老、下有小,靠這份職業來養家。朱子午笑著說自己就是來養家的。在公司APP「我的統計」一項可見,朱子午的顧客滿意率一直是100%,在靜安站二三百人的配送隊伍中,朱子午上月的送單量排名第十四,本月排名第五。

  遇到很多暖心的人和事

  在一年多的送餐經歷中,朱子午碰到過很多突發事件,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他想,對於他們這一行來說,雖然辛苦,但也能得到很多的體諒和理解,這讓他頗為暖心。

  對於外賣騎手來說,送餐時往往會暫時離開電瓶車,而有時就是這短短的一分、半分鐘,等到他們回到車邊,發現送餐箱內的其餘餐食被偷了。朱子午也碰上過幾次。「有一次我下車到樓道門口,送一下餐再回來,兩分鐘都不到的時間裡,另一位顧客的餐品就已經丟失了。旁邊的人都說沒看見誰拿走的。然後我就馬上聯繫顧客,這位顧客讓我再送一份就好。我趕回商家時,商家已把菜品準備好,並且打折賣給了我。那一單大概晚了2個小時,但顧客沒說什麼後來還給我打賞了。」

  當騎手出現外賣被盜的情況返回商家再取餐時,有的商家會打折賣出第二份,有的商家會直接再做一份讓騎手拿走,不收他們的錢。這令他們非常感動。但這樣的幸運也不是一直都有。有時候,他們會自己貼錢,把外賣費轉給顧客進行賠償。

  還有一個雨天,路面打滑,他一不小心連人帶車摔倒,腿磨破流了很多血,車也摔壞了。為了儘快把外賣送到,他顧不得修車,推著車往顧客家走。途中因為超時,顧客屢屢打來電話催促,後來終於送到了,顧客看見他的模樣,收下了外賣也沒再提超時的事。

  最近氣溫高,有些商家和顧客體諒騎手的辛苦,會主動給騎手送飲料和水。「有個客人給了我一瓶可樂,我沒捨得喝,結果第二家送餐時,顧客的飲料在顛簸時灑了,我就把這瓶可樂賠給客人了。」說起這事,朱子午自己也感覺有些好笑。

  他還曾得到過交警的體諒。那時候他剛開始送外賣,不熟悉道路,結果駛入了機動車道,還因為圍欄而無法出來,被交警抓個正著。本來該罰款,在交警在了解他的情況後,批評教育後就放他走了。

  騎手之間的互助和友誼也讓他覺得溫暖。待在這片區域的時間久了,不僅自家公司的騎手都熟悉,跨平臺的騎手間也有交情。有時候時間實在太趕,樓下遇到可靠的哥們要送同一棟樓,彼此幫忙帶一下。或是業餘時間,一起出去吃個飯聊聊天,也很開心。

相關焦點

  • 北京餓了麼外賣小哥確診,平均每天竟然要接50單
    病例2,男,47歲,住朝陽區小紅門(地區)鄉紅寺村,服務人員,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麼」平臺接單送餐,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每日7時至21時工作,然後騎電動車到首開福茂商場接其妻子回家。這一病例情況很快在網上傳播開來,卻有不少網友感到一絲絲心酸。在@中國新聞網 的一項調查中,相比較「不敢點外賣了」等,感嘆「生活不易」的網友數量,遠超其他選項。外賣小哥平均每天接50單。
  • 「只要是醫院的訂單我都接!」——三水外賣小哥,你們辛苦啦!
    宅家的市民大部分靠外賣來採購生活必需品,送菜、送餐、送藥......外賣小哥成了最忙碌的人。 外賣小哥的每一次送達,都間接讓市民減少了一次出行,降低被感染的機率。
  • 「十一」當天送餐忙:有外賣小哥跑一百多單!兼職大學生也能接四五...
    外賣訂單滿天飛,大街小巷,到處是騎著「電驢」的匆匆身影。外賣小哥穿梭於大大小小的商家和小區之間。長假剛開始,他們卻忙個不停。有外賣小哥「十一」當天接了100多單。【大學生兼職外賣小哥,一天接四五十單】一個普通的外賣小哥,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 「低溫天氣·社區溫度」貴陽這家燒烤店很暖心,外賣小哥紛紛點讚
    「老闆,16號單好沒得?」外賣小哥張先生匆忙趕到紅邊門旁的胡老六烤鮮牛肉。 「馬上好!先進來烤下火,喝點水。」說話間,烤肉店老闆韋勤給外賣小哥遞了一瓶水。張先生說,最近降溫後,晚上送外賣太冷了,特別是前幾天下雨的時候,凍得發抖,還好來他家有火烤,否則一晚上騎車下來,第二天怕是要進醫院。張先生接過老闆韋勤遞來的外賣,又趕去下一個送餐地點。「大家都是討生活,這點小忙不算什麼。」看到店裡快要滿座,記者問老闆韋勤讓外賣小哥進來不怕影響顧客嗎?
  • 外賣小哥的忙碌春節
    風越來越緊,「外賣小哥」徐明偉下意識地往上拉了拉口罩,他往路邊的小區看了一眼,許多樓層的燈都己熄滅,心想:送完這一單就可以回宿舍睡覺了。半個小時後,連續工作16個小時的徐明偉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偶然間聽說有外賣騎手招聘,徐明偉選擇去「餓了麼」外賣葉縣分公司當一名外賣騎手。由於常年未回葉縣,葉縣發生了許多變化,雖然外賣平臺有定位,但是有些老小區仍然不容易找到。不過「萬事難不了有心人」,不管單子遠近,他都去跑,就是為了熟悉線路。現在的徐明偉,已經可以自豪地在地圖上畫一個大大的圈,跟筆者表示「這片路已經爛熟於心了」。
  • 外賣小哥:奔跑在大街小巷的最美風景線
    他們是城市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每一刻都在爭分奪秒,為的是準時地把訂單送到每一位顧客的手中;在這寒冷的冬日裡,他們護送的是一份份溫暖,他們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外賣小哥和快遞員。外賣小哥:每一單都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鬥」一個身穿黃色工作服小哥拿著盒飯在寫字樓下焦急的等待著,見到出來的人就問一句「手機尾號是**嗎」。由於天氣比較冷,加上有風,小哥臉上凍得紅彤彤的,過了一會兒,點單的顧客終於走過來,小哥摘掉手套把盒飯遞給顧客。
  • 深夜接暖心訂單 武漢外賣小哥路邊過生日
    深夜接暖心訂單 武漢外賣小哥路邊過生日 2020-04-22 13:40:5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 暖心!這家超市為外賣小哥提供免費午餐
    暖心!為了讓外賣小哥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午餐,在忙碌的空當有個落腳地,湖南衡陽一家超市為駐店外賣員提供免費午餐,最多時一天能送出40-50份。12月1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超市負責人,聽他講述溫暖故事。
  • 外賣小哥:最多一天掙到211塊,希望每一單都能按時送到顧客手中
    上午11點,原本在樹蔭下等候的外賣小哥們四散開來,跟隨系統派單前往指定餐館。我拉住幾位外賣小哥,詢問是否可以跟隨他們一起送餐,得到的結果均是否定。「不是我們不讓你跟,是你壓根跟不上。這個時候訂單既多又雜,線路也七彎八拐,為了方便,我們經常會走些小路,你的車根本過不去。」一位姓朱的外賣小哥向我解釋道。中午12點半,我在新區河莊的華萊士內見到了舒孝躍。
  • 這個每天工作14個小時、接50單的「餓了麼」外賣小哥確診了!
    根據北京市最新發布的消息,在6月22日北京新增的1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1人為外賣小哥。據朝陽區疾控機構流調顯示:該外賣小哥47歲,住朝陽區小紅門(地區)鄉紅寺村。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麼」平臺接單送餐,送餐範圍西起南苑路,東至周莊村,北起天壇東門,南至榴鄉橋,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每日7時至21時工作,然後騎電動車到首開福茂商場接其妻子回家。6月18日11時至13時,其在南城香(芳古路店)、方莊市場、住家附近肖村菜店購物,後回家,當日無接單記錄。
  • 外賣小哥點讚貴陽這家燒烤店
    「老闆,16號單好沒得?」12月19日晚上9點,室外氣溫1度。外賣小哥張先生匆忙趕到貴陽市友誼社區居委會紅邊門旁的胡老六烤鮮牛肉詢問。「馬上好!先進來烤下火,喝點水。」說話間,烤肉店老闆韋勤給外賣小哥遞了一瓶水。
  • 醫院替睡、靈堂送餐、前女友點單…這屆外賣小哥還沒去過哪兒
    3/ 「 外賣送到50米高空 」爆料小哥周如龍地點浙江紹興我在紹興日報社做送報員多年,每天早上8點前基本就可以送完報紙結束工作,空閒時間比較多,開始嘗試送外賣,因為對地形非常熟悉,送外賣上手很快有一次接到一單送往保利地產某工地的訂單,送到之後電話客戶,但是怎麼找都找不到人,後來才明白客戶在50多米高的塔吊上面,放下鋼筋繩索讓我把外賣掛在上面,拉到塔吊上,客戶在塔吊上直接用餐。
  • 外賣小哥:雖然我只是個送外賣的,但我也有尊嚴
    外賣小哥外賣行業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每天大街小巷都能看見「小藍人」「小黃人」「小紅人」騎著電瓶車,後座上踏板上放著保溫箱,他們便是外賣小哥。外賣解決了我們不出門就能吃飯的難題,帶給了我們很大的便利,可送外賣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其中的酸楚只有外賣小哥知道,可儘管受盡委屈,他們卻能一如既往的善良。下面一起來聽聽外賣小哥的故事。
  • 暖心!獨居女孩深夜突發高燒,外賣小哥送她就醫
    暖心!獨居女孩深夜突發高燒,外賣小哥送她就醫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7月27日 11:17 A-A+ 7月23日00:36,小吳通過外賣下單並在備註欄留言:  想請店家幫忙告訴快遞小哥,能不能幫我買點退燒藥,安瑞克或者其他什麼的退燒藥都行。點外賣主要是想買藥,吃的是給外賣小哥的。希望能幫幫我,非常感謝!
  • 在深圳,外賣小哥一個月到底掙多少?聽聽他們怎麼說……
    >僅次於北京、上海因此,外賣小哥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深圳共有外賣小哥9萬人他們就像一個個"蓋世英雄"身穿彩色外賣騎士服載著外賣箱、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關於外賣小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Q外賣員一個月收入過萬,是真的嗎?—————————A:月薪過萬那是少數人,而且還是要玩命的跑,中途不休息,一天跑12個小時以上!
  • 一張外賣小哥的工資單,引發眾網友熱議
    ,我們通常都會稱他們為外賣小哥,很多人比較好奇的是外賣小哥每個月能賺多少錢呢?外賣騎手的工資主要是靠訂單單價支撐,這個單價由配送距離,貨品價格,高峰低峰來衡定,通常是4.8元到20元不等。午餐、晚餐是高峰期,這個時候,一單能多出兩三塊錢。同時高峰期訂單要多一點,也會有很多順路單,一個高峰期他可以跑到15到20單。
  • 女孩半夜發燒點外賣求助,外賣小哥暖心陪伴
    女孩半夜發燒點外賣求助,外賣小哥暖心陪伴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喜歡快節奏的生活,瀏覽碎片化的信息用最便利的方式得到信息獲取知識;用最便利的手段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滴滴,高鐵。「半夜發高燒,麻煩餓了麼的外賣小哥幫我買退燒藥,藥店都關門了,外賣小哥現在陪我去醫院」近日凌晨,女孩小吳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讓好多人看了感到一陣溫暖。事情要從凌晨的一份外賣訂單說起。0點36分,是許多人已經進入夢鄉的時間,但外賣小哥還在外奔波,給那些夜生活的人送去食物。
  • 如家酒店-NEO為外賣小哥巧設暖心「騙局」 玩轉世界盃場景化營銷
    與此同時,宵夜外賣的需求也急速增加。美團外賣發布世界盃揭幕賽夜宵數據,當晚全國球迷戰鬥力爆棚,開賽前15分鐘內美團外賣訂單量較前日暴增40%, 「10點剛過,訂單就一個接一個過來。」一位餓了麼外賣員也表示,平日裡晚上10點到12點,訂單一般只有四五單,多了也不過七八單。可世界盃當晚,他接到的訂單大大增加,少說也有十幾單。
  • 一隻腳的外賣小哥,單腿速度勝過正常人,看了讓你佩服!
    一隻腳的外賣小哥,單腿速度勝過正常人,看了讓你佩服!人都有雙腳,然而他卻只有一隻!是天生這樣的嗎?不是。這個在杭州送外賣的小哥——王健生,以他堅韌的毅力,練就了單只飛毛腿,行走的速度並不比有雙腿的人慢。
  • 「最敬業外賣小哥」齊腰深積水中推車送外賣 摩託壞了跑步送單
    在江北區紅旗河溝轉盤附近,有網友拍到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外賣小哥的摩託車陷入積水中,積水已經快接近他們的腰部,但兩人依然在推著摩託車前進。網友稱他們是暴雨中「最敬業的外賣小哥」。記者從網友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事發地點位於江北區紅旗河溝立交橋橋下。當時周圍並無其他行人,而路面積水已經快淹到腰部,這兩位外賣小哥的摩託車,也只有車後座的貨箱露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