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尿褲問世40餘年來,迎合了大部分父母的需求,效果也能達到他們的期望。不過,選擇用什麼尿布仍然是所有新手父母都要面對的難題。理想情況下應在孩子出生前就做出決定用紙尿布還是用布尿褲,這樣可以提前囤積或提前安排送貨。大部分新生兒每天要消耗約10塊尿布。
紙尿褲
現在大部分紙尿褲最內層貼近嬰兒皮膚的部分是隔水無紡布,可保持肌膚乾爽,紙尿褲中間是吸水層,最外層是防水材料。近年來,紙尿褲變得越來越輕薄,但依然可以滿足不滲透、舒適、方便使用和保護皮膚的需要。如果紙 尿褲上有糞便,先將上面的大便抖入馬桶,但不能將紙尿褲也丟入馬桶,因為會造成下水道堵塞。先將髒尿布用外層卷好,然後丟進垃圾桶。
布尿布
在紙尿褲不斷發展的同時,可重複使用的布尿布近年來也有了很多改進,現在有各種不同材質、不同吸水程度的布尿布可供選擇。如果你選擇自己清洗,需要將尿布與其他衣物分開洗滌。先將大便清入馬桶,用冷水衝洗尿布, 然後倒入低刺激洗衣粉/液和消毒液浸泡。取出擰乾,再用溫水和低刺激的洗衣粉/液清洗。
尿布的選擇
近些年尿布的環境汙染問題引發了激烈爭議,爭議的主要話題是填埋廢棄紙尿褲帶來的環境影響,因此,尿布的選擇成了一個頗為複雜的問題。事實上,一些科學研究表明不論布尿布還是紙尿褲都對環境有不良影響,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空氣汙染和水汙染,以及垃圾處理。紙尿褲在城市固體垃圾中佔1%-2%,而布尿布的清洗過程需要消耗更多能源和水,造成空氣和水汚染。歸根到底,選擇使用什麼樣的尿布屬於個人自由,應根據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做決定。
某些健康方面的問題也需要加以考慮。皮膚長期處於潮溼狀態或長期接觸大小便可以引起尿布疹。由於布尿布的隔溼性不像紙尿褲那麼好,尿溼或大便後應儘快更換。
如何為嬰兒換尿布
為嬰兒換尿布前,先確定所需的物品都在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絕對不可以將嬰兒自己留在檯面上——哪怕是一秒也不可以。因為嬰兒會扭來扭去,很容易掉下換尿布臺。此外,他很快就可以翻身了,假如他翻身時你沒有留意,他可能因此受到嚴重傷害。
為嬰兒換尿布需要的物品有:
■ 一塊乾淨的尿布(布尿布還需要準備尿布扣)。
■裝著溫水的小盆(也可以用杯子或碗),毛巾,柔軟的紙巾或棉球(也可以用市售的嬰兒溼巾,不過有些嬰兒的皮膚對溼巾過敏,如果出現任何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
■護臀膏或凡士林。
操作過程:
1、取下髒尿布,用棉球、軟紙巾或無味的嬰兒溼巾沾溫水輕輕將嬰 兒的屁股擦乾淨。(記住女嬰要從前往後擦拭。)
2、用溼毛巾、軟紙巾或無味的嬰兒溼巾擦拭尿布區。
3、如果需要,擦上兒科醫生推薦的護臀膏。
尿布疹
尿布疹是指尿布覆蓋部分出現的皮疹或皮膚發炎現象。尿布疹的初期症狀通常是下腹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皺褶處,也就是直接接觸尿液或糞便的部位——皮膚發紅或出現細小的疹子。這種尿布疹一般不會特別嚴重,仔細護理3~4日便會消失。
尿布疹最常見的原因是:
1、溼尿片太久沒換。溼氣很容易令皮膚發炎。時間一久,尿布上的尿液自然分解,產生的化學物質進一步刺激皮膚。
2、有大便的尿布太久沒換。糞便中含有的助消化物質侵蝕皮膚,使皮膚出現皮疹。
不管什麼原因導致了尿布疹,一旦皮膚表層破損,接觸尿液和糞便時就更容易加重反應,隨後受到細菌和酵母菌的感染。感染酵母菌在尿布區很常見,通常會造成大腿、生殖器和下腹部出現皮疹,但皮疹極罕見於臀部。
雖然嬰兒在1歲以內多少都會患幾次尿布疹,但母乳嬰兒患尿布疹的概率低於配方奶嬰兒(目前仍然不知道確切原因)。
嬰兒在某些年齡段或某些情況下也更容易患尿布疹:
■ 8-10個月的嬰兒0
■如果沒有保持嬰兒尿布區乾淨、乾爽。
■腹瀉的嬰兒。
■剛開始吃輔食的嬰兒(大概是由於食物品種的增加引起消化過程改變)。
■正在服用抗生素的嬰兒(因為這些藥物會刺激可導致皮膚感染的酵母菌的繁殖)。
為減少嬰兒患尿布疹的風險,換尿布時應注意:
1、嬰兒大便後儘快更換尿布,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柔軟的布巾和水清
洗尿布區
2、經常更換溼尿布,減少皮膚與溼氣的接觸。
3、儘可能將嬰兒的屁股暴露在空氣中。如果使用腹部和腿部有鬆緊帶的防水尿布褲我紙尿褲,應確定尿布包好后里面仍有空氣流通。
假如不管釆取什麼措施尿布疹仍然繼續加重,可以用尿布疹軟骨防止尿液或糞便接觸受損皮膚引發進一步感染,使用軟膏後情況應在48-72 小時內有明顯改善。假如仍未改善,請諮詢兒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