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寄居蟹嗎?
就是那種背著殼到處跑、長得像螃蟹一樣、大多人不清楚到底好不好吃的甲殼綱動物。
圖:看起來很美味(誤)的寄居蟹
喜歡看動物世界的朋友,應該有很多聽說過這種有趣的生物——寄居蟹通常會以一個空貝殼為家,背著到處跑。
與此同時,小小的寄居蟹還喜歡養小弟,它們常在殼上養一隻海葵作為偽裝和防禦,而相應的,海葵也能從寄居蟹那獲益,既能跟著寄居蟹到處移動,又能獲得食物,彼此互惠共生。
圖:其貌不揚的寄居蟹與它養的海葵
1901年,海洋生物學家William Healy Dall看到了一隻從夏威夷深海拖上來的背著貝殼和寄生著海葵的寄居蟹。
寄居蟹本身很普通,然而令William驚訝的是,寄居蟹所背的殼有深沉的金色和金屬般的光澤質感,完全不同於任何一種已知的貝類。根據其殼頂的形態,他將其勉強歸進了鐘螺科,同時開心地發表了一個新屬新種Stylobates aeneus。
圖:帶著金屬光澤的神奇「海螺」
然而經過2年的研究,William又發表了驚人的更正——這個「黃金聖衣殼」並不是真正的貝殼,而是寄居蟹背上那隻海葵分泌形成的!
相對應的,這種Stylobates aeneus的分類也從軟體動物修訂成了海葵。隨後,人們發現了更多具有造殼能力的海葵,無一例外的是,它們全部和寄居蟹共生在一起,並且都是深海物種。
圖: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從左到右,分別是寄居蟹、「黃金聖衣」、造殼海葵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這種造殼海葵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們所分泌的殼,成分與蝦蟹殼一樣,都是幾丁質,而不是貝殼的碳酸鈣質。
它們建造殼的時候也不完全是憑空捏造,而是以寄居蟹的貝殼為模板,依葫蘆畫瓢,分泌出幾丁質將貝殼包裹。這也是最早發現的造殼海葵所製作的貝殼會被歸類到鐘螺科的原因,因為它共生的寄居蟹背著的是鐘螺殼。
圖:造殼海葵製造的衣殼
和小孩子換衣服一樣,寄居蟹長大後,原來的殼就會顯得小了,不再合適。通常而言,寄居蟹一般會重新找一個大一點的貝殼,然而在深海裡,貝殼稀缺,並不好找。
但假如寄居蟹背上的海葵是造殼海葵的話,在將海葵從殼上脫下來時(沒錯,每次寄居蟹搬家都會帶上自己養的海葵),它會發現海葵已經造了一個一模一樣但是稍大的殼,於是寄居蟹就不用去找新的貝殼,只需直接住進去就好了。
圖:剛剛寄生不久的造殼海葵製造的殼與寄居蟹,還可以看到頂部原來的白色貝殼部分
在這之後,這隻幸運的寄居蟹就再也不用找新的貝殼來更換了。
造殼海葵會根據寄居蟹的體型量身打造它專屬的「黃金聖衣殼」,寄居蟹越長越大,而海葵造的殼也一圈圈擴大,最終形成了一隻獨特的大貝殼。
圖:剝去了海葵本體的造殼海葵殼與寄居蟹
在荒涼的深海環境,這種特殊的共生可以說是演化的極致典範。
對於寄居蟹來說,造殼海葵所造的殼,既免去了深海難找到貝殼更換的麻煩,又輕便且完全量體打造;對於造殼海葵來說,它可以在食物稀少的深海到處遊歷,獲得更多的生存交配機會。
圖:誤入的巨蟹座黃金聖衣
造物之神奇,不禁令人讚嘆。
歡迎關注咱們的公共號,要是能幫我們分享分享,那更棒了~
謝謝~
公共號ID:mowuyu_sh
長按二維碼關注
【本文由魔物語原創,謝絕轉載。有意合作請聯繫QQ742594780,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