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打包生鮮供應和法律服務 湖南線上經濟再提速

2020-12-17 瀟湘晨報

生鮮產品須整合線上線下兩方資源,對接菜園子和市民餐桌。

繼發布第一批湖南省農產品滯銷信息後,近日,紅網時刻再發布全省500多家農業實體的農產品滯銷信息,引發廣泛好評。

這條消費新聞至少透露了兩個經濟信息點:受疫情影響,農產品大量積壓,不好賣;線上銷售平臺還有巨大拓展空間。

如何更好地對接市場?如何更好地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如何足不出戶,就物美價廉地敲定買賣?很多企業和商家都在考慮如何充分做好線上經濟這篇大文章。

讓買菜的和賣菜的快速精準對接

前述農產品大量滯銷的另一面,是城鎮居民較難有充足的、物美價廉的生鮮產品供應。為對接好兩端市場,一些跟市場連接緊密的資本集團率先出手。

2020年1月,湖南的大菜籃子平臺「田園香生鮮」,被土流集團旗下所孵化的鮮快網絡正式收購。2月,田園香生鮮400餘家線下實體門店交割提速,「土地+生鮮基地+前置倉+社區團購」的生鮮全供應鏈整合運營之路,全面開啟。

而3個月前,鮮快網絡與京東已開展合作,填補了土流集團在物流方面的不足,而京東對土流網強大的土地資源,以及鮮快網絡在生鮮領域專業的團隊運營能力「比較滿意」,兩者強強聯手,給全供應鏈增添了保險係數。

鮮快網絡收購田園香生鮮後的配送環節也值得一書,經大刀闊斧改造零售端後,其將原有單一的線下到店模式改為與線上到家相結合模式,通過線下門店「田園香生鮮」、線上平臺「鮮快社區」最大程度縮短中間環節。

滯銷的生鮮產品,此後可直接配送到原田園香生鮮各大門店,徹底解決了生鮮產品供應少、配送慢等難題。目前,鮮快網絡已經在長沙配置了近100家「前置倉」(前店後倉),確保3公裡範圍內的消費者,在1小時就能獲得新鮮的食材,蔬菜、水果從田園採摘到客戶(門店)手中最快8小時。

這樣,「生產端、物流端、零售端」有機串連起來,形成了全產業鏈閉環模式,生鮮產品供應市場,可以真正做到又快又鮮又精準。

「淘法網」力推線上集裝服務模式

疫情催生了傳統行業新運營模式,也加速了許多領域的線上升級。在湖南,網上看車看房現象早已不新鮮。一場帶有顛覆意義的市場革新,正由線上引領,在法律服務行業持續推進。

國內涉及法律服務的市場空間很大。2019年3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僅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就達2800萬件,其中審結、執結2516.8萬件,結案標的額5.5萬億元,同比分別上升8.8%、10.6%和7.6%。這些數據表明,民眾法律需求量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專業法律諮詢難、「找到合適的律師更難」成為不少民眾遭遇的問題。

而來自司法部2019年3月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國內律師總數才42.3萬人。受知名度和渠道線索影響,律師業出現兩個極端:有的資源過剩,忙不過來;有的苦於市場化程度不高,常年缺失案源。

那有沒有一種方式,直接將上述兩個群體對接,通過直接搭橋減少其它社會力量介入,同時降低律師和客戶兩方辦事成本呢?

答案是肯定的。

2020年2月,湖南本土此前推出的全國首個線上法律專業服務平臺——「淘法網」,正準備招兵買馬、大展身手,力推線上集裝交易模式。

長沙本土法律業務服務平臺「淘法網」很受市場歡迎。

據「淘法網」內部人士介紹,線上平臺受淘寶網等商業模式啟發,採取註冊會員制,每位用戶都享有免費法律諮詢服務,「每一次諮詢,都會有我們上萬名律師組成的智庫中的至少3位律師進行專業解答」,不過「只有3次免費機會」。用戶如果有訴訟需求,可以在該網「打官司」板塊發布案源,律師見到線索後,可提供辦案思路和報價進行「競拍」,用戶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律師。

「這樣一來,用戶大大降低了找人的時間、精力成本和律師費,律師那頭則可擁有充足案源,增加收益。」淘法網工作人員說,目前公司已經與長沙多個公共機構的微信公眾號如「便民服務橋」「星城園丁」合作,開闢了多個線上共享平臺,民眾在手機上就可以享受免費的在線法律服務。

業內人士評價,受此次疫情影響,淘法網這一運營模式,將催生傳統行業的迭代升級,加速法律服務業的市場化,對完善現有法律體系也有極大促進作用。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線上生鮮雜貨零售商奧卡多:數位化生鮮供應系統在英國成新潮流
    奧卡多(Ocado)是英國最大的線上生鮮雜貨零售商,公司總部位於倫敦。奧卡多發展迅速,在其引領下,數位化生鮮供應系統如今在英國成為一股新的潮流。今年人們對於線上購物的需求量暴增,為了更好地應對大量訂單帶來的挑戰,奧卡多創新性地使用了無人駕駛送貨車、自動取貨機等。斯坦納在科技投資上非常慷慨,他認為技術是線上服務平臺的基礎,為此他斥資2億英鎊收購人工智慧公司來研發可以代替人來揀選和包裝的機器人採摘臂。
  • 保供在湖南丨抗疫有道 土流網打造生鮮全供應鏈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讓「生產端、物流端、零售端」有機串連起來,納入一個全產業鏈閉環模式,生鮮產品才會做到又快又鮮。抗疫非常時期,長沙市民越發領略到了線上銷售的便捷,京東到家之外,「興盛優選」等電商平臺也被不少市民看好。一些喜歡豆製品的「老長沙」驚奇地發現,在步步高等超市看不到的湖南武岡法新豆業的拳頭產品「三道味」,「居然能在家門口的興盛小超市拿到」。
  • 青島:人社62個服務事項組合成10個「打包辦」 便民服務再提速
    據了解,青島市將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結果關聯的62個服務事項優化組合成10個群眾認為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一件事」,採取「點單式」方式進行打包辦理。企業群眾申請辦理每個「一件事」時,只需通過「一個窗口」或「一個平臺」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打包」辦理。
  • 鮮沐農場:專註標準化生鮮供應,倉儲損耗1%,深度服務2萬+客戶
    任職期間,他創立了阿里巴巴國際站P4P業務線,前期在中供線負責銷售相關業務和團隊管理,後期在網站線主要負責帶運營和策劃團隊。2016年,江濤選擇脫離舒適圈自主創業,成立「鮮沐農場」,將目光鎖定在生鮮供應鏈領域,致力於為B端商家提供一站式原料供應解決方案。
  • 傾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的湖南樣本
    近年來,湖南司法行政系統積極整合服務資源、改革服務模式、創新服務方法,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初步形成以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為載體,由專業法律服務機構組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傾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湖南樣本。
  • 線上生鮮之痛,七鮮給出最優解
    疫情期間,「宅」字當頭,剛需、高頻的生鮮需求轉移到了線上。客單價飆升、訂單量暴增、線上流量井噴……大部分生鮮電商以及商超的線上渠道都實現業績飄紅。如今,經過疫情培育,線上平臺已然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的重要渠道之一。
  • 2020年O2O生鮮電商月活用戶排名
    且在生鮮電商領域的資本融資和併購仍十分活躍,7月29日,十薈團宣布完成C2輪融資,距離上一輪僅僅60天。而7月22日,興盛優選也傳出將於近期完成C+輪融資。同一時間段,「前置倉」每日優鮮也憑藉著4.95億美元的融資,一舉刷新了生鮮到家行業目前的最大融資規模。伴隨著美團買菜、盒馬等不斷擴張,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平臺都不約而同地提速鋪網點。
  • 線上生鮮之痛,七鮮超市給出最優解
    出品/聯商網撰文/張佔英今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上生鮮迎來爆發。疫情期間,「宅」字當頭,剛需、高頻的生鮮需求轉移到了線上。客單價飆升、訂單量暴增、線上流量井噴……大部分生鮮電商以及商超的線上渠道都實現業績飄紅。如今,經過疫情培育,線上平臺已然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國統計局主管的中國市場信息調查業協會發布的《2020線上生鮮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線上生鮮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475.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8.9%。
  • 穩住南京人的菜籃奶瓶,衛崗聯手阿里雲,48小時實現生鮮線上銷售
    眼看復工遙遙無期,衛崗當機立斷,把生鮮業務重心轉到線上。「我們接到了政府要求取消線下門店開門營業的通知,同時考慮到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我們的線下門店都在做縮減,轉而希望通過線上的方式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朱峰說。
  • 【蔬東坡】精選七大社區生鮮電商平臺,今日下單明日送貨到家!
    抗疫期間,線下實體無奈閉店,居民買菜成為難題。不僅如此,產地農產品滯銷,求助無門。值此時刻,蔬東坡社區生鮮電商軟體的合作夥伴挺身而出,快速復工,開啟社區電商業務,對接上遊助農,送菜到家保民生!1.
  • 線上下單、蔬菜送到家 長沙各大電商平臺"到家業務"成倍增長
    長沙各大電商平臺、超市快速反應,增加線上供應,為市民把新鮮蔬菜送到家。  線上下單蔬菜送到家  「這段時間學會了使用好多購買生鮮的APP。」舒女士告訴記者,每天宅在家裡不敢出門,蔬菜肉類等全靠線上下單送貨上門,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 線上下單新鮮蔬菜送到家 長沙電商超市「到家業務」成倍增長
    長沙各大電商平臺、超市快速反應,增加線上供應,為市民把新鮮蔬菜送到家。線上下單蔬菜送到家「這段時間學會了使用好多購買生鮮的APP。」舒女士告訴記者,每天宅在家裡不敢出門,蔬菜肉類等全靠線上下單送貨上門,解決一家人吃飯問題。
  • 長沙社區生鮮店「疫」外火起來(經濟觀察)
    6月3日,位於鑫科明珠小區的錢大媽生鮮店門外,一位促銷員正大聲吆喝,吸引過往的小區住戶。前幾天剛開業的這家店,正好位於福瑪特生鮮和婆婆買菜兩家生鮮店之間。  新冠疫情令不少零售業態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但危中有機,生鮮消費激增,令社區生鮮店「疫」不小心火起來。外來品牌、本地品牌紛紛搶點布局,一場「近身肉搏」在長沙悄然上演。
  • 萬億市場的生鮮保衛戰| 搏疫
    比如杭州自2月3日起,各區縣陸續對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採購生活日用品僅限每戶一人兩天外出一次,出入需登記身份證和領取通行證。返回一二線城市人數驟升,出門次數受限,線上生鮮購買量激增,供應鏈、運力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填補,部分配送員的出行甚至受到限制。但誰也不能否認保障供給之於各生鮮電商的重要意義。
  • 家樂福布局線下生鮮,首家「極鮮工坊」開在武漢,要用160平米講一個...
    》指出,生鮮消費已經進入品質時代,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生鮮電商平臺或者創新模式上購買生鮮產品。同時,70%的消費者更看重生鮮產品的安全和品質。隨著消費者對品質需求的提升和從業者的探索,生鮮食品的消費場景愈發多元化。由原來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渠道,轉變為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者在生鮮領域的消費入口也越來越多。繼盒馬生鮮、超級物種相繼落地後,2018年1月4日,京東打造的首家線下生鮮超市7FRESH在試營業6天後正式開業。
  • 對國內生鮮超市發展現狀的觀察和思考
    生鮮超市唯有掌握好店鋪在部門備齊與品種備齊上的整體綜合平衡,即把握好「生鮮三品」以及「熟食部門+一般食品部門+日配品部門」的部門備齊度和商品備齊策略,同時認真定位好自己的「商品分類」,在落實商品MD商品備齊上的寬窄與縱深,掌控設計好生鮮超市的賣場規模,謀得先機與制高點,繼而再掌控好自家店鋪各商品品群的「PriceRange」(價格帶),「PricePoint」(敏感價位點),靈活運用好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金毅茹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採取的是自有平臺和其他配送平臺相結合的多平臺策略,「自有平臺在顧客體驗、互通性、便利性上有較大的改善空間,能更好整合顧客資源;而多平臺互補互助,能給顧客帶來更多選擇。」金毅茹稱,公司近年線上銷售佔總銷售的比例不斷增長,目前線上銷售依然是絕對的銷售增長點,線上與線下銷售互為補充。
  • 青島人社62項服務「打包辦」 群眾辦事更省心省力
    近日,該項行動成果正式向社會發布,人社服務實現62個服務事項組合成10個關聯事項打包辦理,高頻服務事項在規定辦理時限基礎上提速50%,讓企業群眾辦事「跑腿」越來越少、材料越來越簡、時限越來越短,體驗越來越好。
  • 蔬東坡:生鮮食材配送難做跨區域?區域垂直是生鮮配送企業趨勢?
    ,這個是第一道流程損耗;再到採摘完成,運輸到加工分揀中心,運輸過程中又可能存在碰撞or保鮮問題形成損耗,這個是第二道流程損耗;進入加工分揀中心之後,挑揀過程是一個必然損耗過程;這個是第三道流程損耗;分揀打包完畢到了配送環節,即使是有完備的冷鏈,但是如果長距離運輸,還是會存在部分損耗,這是第四道流程損耗;如果有涉及經銷商or生鮮門店,送達經營過程中也會產生時效損耗,這是第五道損耗
  • 2020線上生鮮行業報告:京東生鮮24小時送貨到家 給你最「鮮」的口感
    近日,國家統計局主管的中國市場信息調查業協會權威發布《2020線上生鮮行業報告》顯示,隨著線上生鮮消費習慣養成,2020線上生鮮行業整體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預計同比增長達到48.9%。《報告》進一步指出,「品質安全」、「物流冷鏈」、「價美便捷」等因素是消費者關注重點方面,以京東生鮮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平臺已經成為用戶首選的線上生鮮消費平臺。